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除了娶你,說愛你和喜歡都是假的

美國人本主義哲學家、精神分析師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談到愛的時候說,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

“我愛, 因為我被人愛。 ”

成熟的愛的原則是:

“我被人愛, 因為我愛人。 ”

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 因為我需要你。 」

愛的前提是我的內心有許多需求, 需要伴侶來滿足, 而伴侶能否滿足我, 就是我衡量對方是否愛我、我是否需要愛對方的前提和理由, 這樣的愛不那麼自由, 因為愛情之鎖的鑰匙在對方手裡攥著。

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 因為我愛你。 」

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

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 因此對有的人來說, 關鍵是:我會被人愛嗎?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愛?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 他們採取了各種途徑, 去證明是否已經被對方愛了。 可是, 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 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成熟的人格更關心自己是否處於愛之中, 愛己、愛人, 我愛了所以我需要你, 需要一個能配合我用愛來鏡映彼此、讓彼此更好的關係。

這種關係, 並不是指婚姻關係。 愛情是見色起義, 婚姻是權衡利弊。

愛情是人類的心理機制, 婚姻是群體的關係裝置。 婚姻天然不是為了保證愛情的, 它的誕生是為了確保兩個人的社會關係足以共同養育後代和血統純正, 它和愛情沒什麼關係, 它本身就有些算計。

而願意給予你婚姻的, 代表著對方願意讓渡自己部分關係的唯一性, 同時也換回你的關係的唯一性, 這是一場對等的互換, 不過, 並不說明是永久的, 因為我們人類早就文明地取消了終生制。

好的關係讓你看到自己、看清自己, 好的關係讓你願意為此成長自己;

好的關係需要承諾但不需要禁錮, 因為好的關係知道承諾也是動態的、變化的;

好的關係可以用婚姻來考量, 但決不會用婚姻來考核, 因為重要的是「婚姻關係」裡的後兩個字, 婚姻只是眾多關係中的一種關係。

只要是愛, 就沒有萬全之策, 有可能欣喜, 就有可能受傷, 但一定會有成長。

不成熟的人需要儀式性的諾言, 所以不敢愛, 成熟的人關注愛的本身, 所以更敢愛。

艾佛列德·德索薩在《去愛吧》裡說:

去愛吧, 就像不曾受過傷一樣

唱歌吧, 就像沒有人聆聽一樣

跳舞吧, 就像沒有人注視一樣

工作吧, 就像不需要金錢一樣

生活吧, 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