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乳☆禁☆頭內陷是危險信號!及早發現乳腺癌

乳腺癌目前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 雖然發生率高, 不過只要及早發現, 預後狀況大多很好。 其實無論是懷孕或是未懷孕的女性, 皆可能罹患乳腺癌, 本文搜集許多大家經常詢問醫師的問題, 也分享日常生活的保健方法, 希望讓大家都能儘量遠離乳腺癌的危險因數。

乳腺癌好發的年齡?

一般女性25 歲以上, 即有可能步入乳腺癌發生的年齡, 25 歲以前屬於少發個案。 臺灣乳腺癌發生的高峰期為40 至65 歲, 平均比歐美早了大約10歲。 衛生署在90 年公佈的資料, 當時臺灣地區每年乳腺癌新生個案約5000例, 而且發生率逐年在上升, 105 年最新公佈資料顯102 年新發生乳腺癌個案已高達11281例(僅侵襲癌, 未包含原位乳腺癌), 歐美的新增案例數則將近為臺灣的2 倍, 雖然臺灣的發生率不如歐美, 乳腺癌在臺灣卻仍然是女性癌症發生的首位, 而且有逐年成長的趨勢, 每年大約有6 %的新增數量。

國人由於生活型態、飲食習慣西化, 近年來臺灣乳腺癌發生率急遽上升, 發生率高峰落在40~65 歲婦女。

如何及早發現乳腺癌?

如何及早發現?以往許多文章都會建議在家洗完澡可以順便自我檢查, 摸摸看胸部是否有硬塊, 如有疑慮再去醫院檢測,

不過近年來醫學界其實已經不建議居家自我檢查。 因為判斷還是要仰賴醫師的專業, 自我檢查經常會錯誤解讀, 也可能因為自己沒有摸到硬塊, 反而因此輕忽;再者, 能夠自己檢查到的硬塊, 通常都已經是具轉移能力的侵襲型乳腺癌了, 也失去早期篩檢的意義。

建議乳房發育完成後, 建議20、30歲以上的女性, 每2至3年可以去醫院由專科醫師進行檢查, 40歲以上建議每年檢查。 由醫師決定觸診或由其他影像診斷方式著手, 再隨著臨床觀察, 醫師會決定是否要做進一步檢查。

乳頭凹陷, 會是乳腺癌?

乳頭凹陷也可能是一個危險警訊, 尤其是單側乳頭凹陷。 不過並非乳頭凹陷都是乳腺癌造成也有可能是正常現象, 不用過於緊張。 從以下方式有助於初步判斷乳頭凹陷是否具有癌性可能:

如果是天生的乳頭凹陷, 在青春期時就會發現乳頭凹陷, 有時可發生在雙側, 乳頭可以輕易拉回原位;至於乳腺癌的乳頭凹陷則是在乳房完整發育後才出現, 乳腺癌有時候會造成乳房組織結構變形(乳頭下的病灶腫塊,

可能會使乳頭凹陷、並且不容易拉出), 大多發生于單側乳房, 雙側乳房同時罹患乳腺癌的機率較低。 尤其如果在凹陷的乳頭下方摸到硬塊更要小心。

另外如果雙側乳房相同部位皆有對稱的硬塊組織, 該組織為乳腺癌病灶的機率則比較低, 因為乳腺癌大多發生于單側乳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