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紫光趙董怒斥“瓴盛”背後,是一段圍繞“展銳”的恩怨情仇

搶佔全球積體電路產業制高點可以說是國家的核心戰略之一, 政策幅度、投資規模以及人力支援都前所未有,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完全不亞於再造一個中石油、中石化的產業鏈條;各路政府、各路基金、各路資本集團、各大產業集群、各大國際晶片公司無不虎視眈眈, 都想從這塊巨大的蛋糕中分到一杯羹。 最近幾年, 國內IC設計公司如雨後春筍, 晶圓代工生產線和產業園區瘋狂擴建, 海外並購以及一二級市場資本運作頻繁發生, 盛況空前。 可以說是, 天下熙熙, 皆為利來;天下攘攘, 皆為利往。 既然國內積體電路產業涉及的利益面如此廣泛,

自然也就成為了矛盾和風暴的中心, 國內各大IC產業集團之間的矛盾浮出水面, 開始激烈化。 風頭正勁的紫光集團首當其衝。

日前, 大唐電信與建廣、智路資本聯手高通成立貴州公司瓴盛科技, 取高屋建瓴, 大唐盛世之意, 一語雙關, 主體不言而喻, 高通-大唐(聯芯)聯盟。 高通、大唐、建廣分別出資7億多人民幣佔據同樣股份, 智路資本為地方政府積體電路產業基金主要起到協力廠商政策補貼扶持作用。 高通提供低端晶片平臺驍龍200系列, 由聯芯在基礎上作開發和技術支援, 對接國內和國外市場, 針對低端3G、4G/LTE移動晶片, 主要向手機市場和各類智慧終端機設備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這一紙協議卻引來業內巨大關注,

瓴盛科技可以說在端午節牢牢佔據半導體業者頭條。 半導體大佬、投研高層、學術大拿紛紛發言, 引得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芯謀研究創始人顧文軍以及知名媒體評論員激烈討論。 其中, 以紫光趙董言辭最為激烈, 嚴厲抨擊高通中國區負責人的做法, 多次在不同場合直言, “瓴盛科技”針對的就是紫光展銳。 在趙董的盛怒之下, 讓二級市場的大唐電信受傷不輕, 股票價格在6月1日報收跌停。

展銳排名全球手機晶片出貨第三大, 國內第一大手機晶片出貨商, 隱隱有追趕聯發科的勢頭, 30億的合資公司短期內是不可能擊敗展訊的。 那麼, 趙董為何大怒?實際上, 這背後有一段圍繞“展銳”的恩怨情仇。

除大唐聯手高通外, IC設計圈最大的消息莫過於, 銳迪科前CEO戴保家複出成立上海翱捷(ASR), 收購Marvell基帶業務MBU部門。 在紫光私有化收購銳迪科之時, 該公司創始人之一的戴保家極力反對紫光入駐, 而是傾向於浦東科投的方案, 希望把公司主體留在上海。 不過無奈紫光財源充沛以及拿到審批的速度驚人, 以9.1億美元打動大股東華平資本, 並口頭承諾不合併銳迪科。 最終情感臣服資本, 最大阻礙者, 戴保家賣掉全部股份出走銳迪科。 此前, 紫光收購展訊期間, 趙偉國通過清華校友引薦, 找到展訊掌門李力遊並說服了他, 交易迅速達成, 並助力展訊走上快車道。

背後的浦東科投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上海本地產業投資機構,

專注於上海科技產業的發展, 曾經試圖私有化展訊, 卻被紫光集團搶先一步以17.8億美元拿下, 隨後轉而在接近收購的情況又被紫光搶去銳迪科。 這也讓上海市地方政府大為光火, 自己辛苦培養起來的好學生, 卻給別人做了嫁衣, 用一句流行語來講, 是“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只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吞。 不過, 值得一提的是, 浦東科投和上海另外一大電子集團CEC聯手, 拿下國內技術實力最強的介面晶片公司瀾起科技, 終於是挽回一點顏面。 此前, 紫光把華三搶走, 也與CEC也結下了揶揄。

隨後業內傳出, 戴董帶領銳迪科一部分員工出走, 試圖組建復仇者聯盟, 資本方依舊是浦東科投。 在沉靜兩年後, 戴董於2015年在上海成立了翱捷科技,

註冊資本為1億美元, 可見已尋得金主, 再戰移動通信市場。 日前, 上海翱捷將Marvell基帶業務攬入麾下, 成為國內基帶公司中除海思外唯一擁有全網通技術的公司, 而恰好聯芯與高通成立合資公司, 小米和聯芯的合作晶片也將步入第二代產品。 不得不說, ASR+瓴盛這對組合拳就是沖著展訊+銳迪科來的, 正面交鋒已經不可不避免。

目前, 移動晶片市場高通一家吃獨食, 聯發科守住中端晶片市場, 由於中國大陸和臺灣有協議條規限制, 兩家公司無法實現合併。 在客戶服務和技術研發上, 展訊在中低端3G/4G/LTE市場要向上突破面臨巨大瓶頸。 這時候, 自家後院又跑出兩家競爭對手, ASR+瓴盛來頭都不小, 實力都不弱, 目標“阻擊展銳”幾乎是眾所周知。大唐電信作為上海國資企業,建廣資本也和NXP有交易合作,高通又將收購NXP,三方合作水到渠成。

隨著以智慧手機為代表的中國電子產業快速崛起,一顆顆中國芯冉冉升起。有評論認為,瓴盛和展訊能夠共存、雙贏,這完全是一廂情願,市場和資本都是嗜血的,市場份額就這麼大,不是你是就是我活。加上國內複雜的市場競爭環境和杠杆機制,即便是國家隊也是身負產業戰略任務的,如果短期和長期都看不到收益,這就是很危險的信號了。“展銳”也處於即將上市IPO關口,襄外必先安內,這新仇舊恨加在一起,趙董急了也是情有可原。不過,展銳PK瓴盛,最終誰勝誰敗還得由市場決定。

支持原創,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目標“阻擊展銳”幾乎是眾所周知。大唐電信作為上海國資企業,建廣資本也和NXP有交易合作,高通又將收購NXP,三方合作水到渠成。

隨著以智慧手機為代表的中國電子產業快速崛起,一顆顆中國芯冉冉升起。有評論認為,瓴盛和展訊能夠共存、雙贏,這完全是一廂情願,市場和資本都是嗜血的,市場份額就這麼大,不是你是就是我活。加上國內複雜的市場競爭環境和杠杆機制,即便是國家隊也是身負產業戰略任務的,如果短期和長期都看不到收益,這就是很危險的信號了。“展銳”也處於即將上市IPO關口,襄外必先安內,這新仇舊恨加在一起,趙董急了也是情有可原。不過,展銳PK瓴盛,最終誰勝誰敗還得由市場決定。

支持原創,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