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個國家曾一統歐亞非,因內亂衰敗

蒙古帝國的敗亡, 與崛起一樣, 都是世界古代史上的奇跡。 從帝國到王朝, 從王朝到聯盟, 從聯盟到部落。 整個敗亡過程的曲折與反復, 讓人歎為觀止。

蒙古帝國立國之初, 就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成吉思汗崛起後, 按照遊牧民族的風俗, 將征服的土地分別賜給四個兒子。 因為交通相對落後, 以及國土面積太過廣闊, 所以, 蒙古帝國註定了遲早會分裂。 當大汗的位置從窩闊台後裔轉到托雷兒子手上時, 統一的蒙古帝國開始產生了分裂跡象。 窩闊台和察合台後裔對大汗蒙哥不服, 只是因為金帳汗國支持蒙哥,

以及蒙哥控制蒙古本土, 才被迫臣服。

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 是蒙古帝國徹底分裂的標誌。 蒙哥死後, 忽必烈即位, 改國號“大蒙古”為“大元”。 忽必烈的弟弟阿裡不哥不服, 在漠北起兵反抗, 窩闊台汗國與察合台汗國公開支持阿裡不哥, 蒙古帝國正式分裂。

經過四年苦戰, 忽必烈擊敗阿裡不哥, 統一漠北。 但是, 察合台汗國與窩闊台汗國已經完全獨立, 金帳汗國和伊爾汗國則因為距離遙遠, 與蒙古本部逐漸斷絕了聯繫。 蒙古帝國正式從統一超級大帝國退化成普通東方王朝。

大明帝國的興起, 則是大元帝國再度瓦解的根本原因。 大元帝國立國後, 漢化並不徹底。 大元帝國對外東征西討, 消耗了大量的國力。 而皇族之間的內訌, 也使得大元帝國統治不穩定。 再加上天災人禍, 使得中原大地民不聊生, 最終使得大元帝國立國不足百年, 就被新興的大明帝國逐回漠北。 退回漠北後, 大元帝國依然對大明帝國構成嚴重威脅。 洪武大帝九次北伐, 徹底摧毀了大元帝國的組織結構,

使得大元帝國從封建王朝退化成了遊牧民族的部落聯盟。

被洪武大帝重創後, 大元帝國元氣大傷, 偏偏屋漏又遭連夜雨。 與蒙古本部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的漠西蒙古, 開始產生獨立的想法, 並與蒙古本部齷齪不斷。 永樂大帝即位後, 連續五次北伐, 重創蒙古本部。 於是, 漠西蒙古乘機完全獨立, 自稱瓦剌。 蒙古本部被重創後, 也不再自稱大元, 稱韃靼。 無休止的內鬥, 使得蒙古大汗變成了一個普通部落的首領。 瓦剌分離出去後, 不再與蒙古本部有交集。 而蒙古本部被永樂大帝重創後, 各個下屬部落也開始離心離德。 雖然歷任蒙古大汗都想振作, 可惜已經無力回天。 等到了大明帝國末年, 在蒙古本部諸部的內鬥中, 蒙古大汗已經只能控制一隅之地,

只能控制察哈爾一個部落。 本土諸部, 已經不聽調遣, 蒙古大汗已經徒具虛名, 充其量只是蒙古本土諸部中最大的部落而已。

黃金家族嫡系風光不再, 大明帝國末年, 曾經威震歐亞的蒙古帝國, 已經成了一張畫皮。 偏偏上天還不肯放過他, 蒙古大汗又遇到了女真族崛起。 經過激戰, 蒙古大汗林丹汗敗亡, 兒子投降, 被封為察哈爾都統。 蒙古諸部也全部臣服於皇太極的後金。

自此那個曾經一統歐亞的大帝國在浩蕩歷史長河裡徹底淪為無關輕重的配角。

題外話:跟如今美國時局十分雷同, 底蘊猶存, 亂象已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