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關於科學治理大氣污染的議案”

□記者 崔曉利

在今年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 李玉鳳等11名代表提出“關於科學治理大氣污染的議案”。 該議案經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 立案交付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辦理。

治理大氣污染 安陽積極行動

我市科學治理大氣污染。 特別是去年以來,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我市環保部門與各有關部門團結拼搏、協同協作、勇於擔當, 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

網路監測, 精准發力。 我市建設大氣污染防治網格化精准監控及決策支援系統。 按照環境品質、敏感區域、傳輸通道等三種不同功能,

在市區佈設66個網格監測點位, 安裝微型監控站感測器, 全天24小時實施敏感區域監測和傳輸影響監測。 對於監測資料異常、污染物指標升高等問題, 第一時間發現, 第一時間追蹤排查, 第一時間精准定位污染源, 指導屬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迅速採取措施, 儘快消除對空氣品質的不利影響。

科學分析, 精准治霾。 市政府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進行了深入交流, 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全面合作協定, 進行五個方面合作。 一是開展大氣污染源清單編制工作, 對全市大氣污染源進行全面普查, 建立動態資料庫;二是開展大氣污染源解析, 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三是指導開展大氣污染深度治理;四是編制安陽市空氣品質達標規劃;五是細化完善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措施。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科學治理大氣污染的基礎上, 我市的空氣品質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根據環保部公佈的3月份和第一季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品質狀況, 1月份至3月份, 我市優良天數累計31天, 同比增加3天。 PM10月均濃度分別是271微克、181微克、119微克/立方米, PM2.5月均濃度分別是198微克、131微克、80微克/立方米, 均呈明顯下降勢頭。

打造藍天白雲 安陽任重道遠

因為長期形成的結構性大氣污染問題十分突出, 工業佈局不合理極不利於市區空氣品質改善, 城市發展歷史欠帳多, 清潔型能源替代工作相對滯後等原因, 我市大氣污染綜合指數仍然較高, 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議案和審理意見報告建議, 我市要聘請專家, 科學制訂治理方案, 聘請專業技術強、治霾水準高的專家作為我市的合作夥伴, 對我市大氣污染治理方案進行科學認真的論證。 要採納專家團隊對我市科學治理大氣污染的意見和建議, 用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管理, 對我市的大氣污染成因對症下藥。 要統一思想, 達成共識, 科學制訂我市“科學治理大氣污染方案”, 通過反復交流溝通, 將思想統一到“科學治理大氣污染方案”確定的方向、目標、策略、措施上來。

市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制訂實施治理方案的監督考核機制, 認真貫徹實施專家團隊制訂的治理方案, 科學、精准實施, 不折不扣地貫徹實施。 在實際工作中, 還要注重學習外地經驗和及時總結我市正反兩方面典型經驗,

認真汲取外地科學治理大氣污染的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 總結我市科學治理大氣污染中好的做法, 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普及推廣和予以防範, 不斷改進治理措施, 提高治理水準, 建立我市科學治理大氣污染的長效機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