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經常遇到誤機的商務人士,會選擇入住機場裡的膠囊旅館嗎?

深夜落地等待轉機或是趕早班機, 或是遇到延誤的人士通常會有三種選擇:一是打車住在機場附近的酒店;二是打車入住較遠的市區酒店, 或是無奈坐在僵硬的候機凳子上。 可是這三個選項都不是那麼方便或者舒服。 於是在這種情景下, 產生了機場零距離住宿的需求。 現在就有不少企業, 正在把“酒店”搬進航站樓。

據Business Traveller報導, 迪拜國際機場在第三航站樓推出了27個睡眠艙(膠囊旅館), 來滿足飛行人士小憩甚至在機場過夜的需求。 睡眠艙也是分等級的, 20個睡眠艙是普通等級的, 7個是高級的, 相當於飛機上的頭等艙。

除了能夠休息外, 睡眠艙還提供喚醒、擦鞋等服務。 普通的睡眠艙一小時價格為17美元(約合110元人民幣), 高級睡眠艙12小時費用為271美元(約合1800元人民幣), 算不上便宜。 迪拜國際機場並不是第一個推出膠囊旅館的機場, 日本東京, 俄羅斯莫斯科, 泰國曼谷, 還有中國廣州、杭州等也都有類似功能的睡眠艙。

東京成田機場膠囊旅館

杭州和廣州機場是在去年的9月和10月推出的膠囊旅館, 規格類似, 也分商務艙和頭等艙。 白雲機場的睡眠艙(計時休息室)一共70個, 在小小的“迷你”空間內, 單人床、液晶電視、充電插座、wifi一應俱全。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 睡眠艙按時段和分艙位收費, 普通艙每小時價格40-50元, 過夜要貴一些達240元/小時, 不過, 睡眠艙也會經常舉行一些折扣活動。

廣州白雲機場計時休息室

在杭州蕭山機場, 有38個睡眠艙位, 10個是名字為豆莢的普通艙, 還有28個商務艙。 與廣州的睡眠艙不同, 杭州機場的更“簡單”一些。

杭州蕭山機場的商務睡眠艙

在價格方面, 蕭山機場的膠囊旅館很親民, 4個小時僅需60元, 4個小時後, 每增加1小時多收10塊。 如果你從22點到8點睡一整晚, 價格僅為120元。 比住快捷酒店還便宜。 無論是廣州還是杭州的膠囊旅館, 都配有叫醒、淋浴間、衛生間和手工咖啡、簡餐等服務。

杭州蕭山機場豆莢艙

在北京新機場的規劃中, 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助理朱文欣透露, 未來在國際區候機區有專屬休息區和膠囊酒店的位置。

機場膠囊旅館實際要解決的是, 旅客在機場找不到安全、私密和舒適的零距離住宿的痛點, 並與機場周邊的酒店展開了一場博弈。 那這個生意究竟怎麼樣呢?

據環球旅訊的報導, 各個機場膠囊艙具體的安置數目取決於機場輸送量、場地面積、運營成本、投資回收期等。 國內機場的膠囊旅館的規模在20-80個艙位, 廣州是70個, 杭州是38個。

蕭山機場豆莢艙的造價是4萬元一個, 商務艙更貴一些。 算下來, 僅購置膠囊艙的成本就需幾百萬,還不包括後期維護費與人力的費用。

以住4個小時60元,來來往往的客人起碼住滿13萬個小時才能收回艙位成本。據廣州白雲機場膠囊旅館經營商的資料,試營業期間的月平均入住率在60%-80%左右。目前,中國人對於膠囊旅館的接受度並不是很高,因此在膠囊艙擴張方面小心翼翼。

那麼這些膠囊艙是否會對周邊酒店產生影響呢?我們將機場周圍的酒店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3公里以內的(廣州打車13元左右),一種是3公里以外的。以廣州白雲機場為例,機場航站樓外0.5公里內酒店的消費均價是睡機場酒店的三倍;0.5公里至3公里內酒店的消費均價基本與睡機場酒店持平;3公里及以外的酒店則低於睡機場酒店的價格。

在攜程上搜索離白雲機場最近的酒店,可以看到如下結果:

膠囊酒店對3公里以內的酒店,的確會產生一些壓力,因為消費者會青睞膠囊酒店,既能省去拿著行李來回打車的麻煩,又能省錢。但是由於膠囊酒店的規模小,目前還起不到搶奪酒店大部分客流的作用,圖中的評論數目就能窺探一二。而對3公里以外的酒店,膠囊旅館以距離“取勝”,這就要賭旅客到底是要便利還是要便宜。

而膠囊艙的一部分短時休息的功能算不上剛需。有些遊客乾脆就在候機廳裡等待,不會去酒店甚至也不會去膠囊旅館。

除了與機場外的酒店爭搶客流外,膠囊旅館其實還想改變短時休息的收益,把非剛需轉變成剛需,希望旅客夠“對自己好一點”,別腰酸背痛的坐在候機室,躺一躺更舒服。這些膠囊旅館經常會與一些OTA合作,捆綁便宜銷售鐘點房等等。

看似是個小生意,但是背後的博弈因素太多了。除了與酒店,當然還有與機場、各大航空公司甚至公安消防之間利益和法規的抉擇。膠囊酒店出現在市場後,對於消防安全的爭議就沒斷絕過。此外,膠囊艙入駐機場還要繳納各種租金和託管費,與機場商量如何裝修;與各大航空公司的VIP休息艙較少利益衝突等等。而且根據經驗,一般航班延誤時,這些膠囊酒店生意會好些,也是靠天吃飯啊。

小小的膠囊艙,能成為機場零距離住宿的好生意嗎?

僅購置膠囊艙的成本就需幾百萬,還不包括後期維護費與人力的費用。

以住4個小時60元,來來往往的客人起碼住滿13萬個小時才能收回艙位成本。據廣州白雲機場膠囊旅館經營商的資料,試營業期間的月平均入住率在60%-80%左右。目前,中國人對於膠囊旅館的接受度並不是很高,因此在膠囊艙擴張方面小心翼翼。

那麼這些膠囊艙是否會對周邊酒店產生影響呢?我們將機場周圍的酒店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3公里以內的(廣州打車13元左右),一種是3公里以外的。以廣州白雲機場為例,機場航站樓外0.5公里內酒店的消費均價是睡機場酒店的三倍;0.5公里至3公里內酒店的消費均價基本與睡機場酒店持平;3公里及以外的酒店則低於睡機場酒店的價格。

在攜程上搜索離白雲機場最近的酒店,可以看到如下結果:

膠囊酒店對3公里以內的酒店,的確會產生一些壓力,因為消費者會青睞膠囊酒店,既能省去拿著行李來回打車的麻煩,又能省錢。但是由於膠囊酒店的規模小,目前還起不到搶奪酒店大部分客流的作用,圖中的評論數目就能窺探一二。而對3公里以外的酒店,膠囊旅館以距離“取勝”,這就要賭旅客到底是要便利還是要便宜。

而膠囊艙的一部分短時休息的功能算不上剛需。有些遊客乾脆就在候機廳裡等待,不會去酒店甚至也不會去膠囊旅館。

除了與機場外的酒店爭搶客流外,膠囊旅館其實還想改變短時休息的收益,把非剛需轉變成剛需,希望旅客夠“對自己好一點”,別腰酸背痛的坐在候機室,躺一躺更舒服。這些膠囊旅館經常會與一些OTA合作,捆綁便宜銷售鐘點房等等。

看似是個小生意,但是背後的博弈因素太多了。除了與酒店,當然還有與機場、各大航空公司甚至公安消防之間利益和法規的抉擇。膠囊酒店出現在市場後,對於消防安全的爭議就沒斷絕過。此外,膠囊艙入駐機場還要繳納各種租金和託管費,與機場商量如何裝修;與各大航空公司的VIP休息艙較少利益衝突等等。而且根據經驗,一般航班延誤時,這些膠囊酒店生意會好些,也是靠天吃飯啊。

小小的膠囊艙,能成為機場零距離住宿的好生意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