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典型老大眾——歐洲版手動擋斯柯達昕動

還記得我們的塞爾維亞遊記嘛?這篇文章的主角是我們塞爾維亞之旅的自駕車。

這是一輛手動擋的斯柯達昕動, 里程數26000多公里, 看上去車齡大概一兩年左右。 配置方面應該就完全是最低配了, 畢竟是租車公司, 租金按車型大小分級, 而不是配置。 但是這個配置和國內的低配版仍然存在區別, 因此這篇車評還是主要對配置的好用程度和駕駛感受等方面進行評價, 不對性價比和購買建議發表任何觀點。

還是老規矩, 外觀不評。 見仁見智, 直接上圖, 喜歡的自己去4S店看實車。

耷拉公園裡我們的斯柯達昕動

下面正式開始!先從靜態說起。

內飾整體造型

儀錶盤

內飾方面和國內的版本是有所區別的, 歐洲版的昕動並沒有配備國產版的那塊很大眾的螢幕,

而是用了一塊圓形的小螢幕, 並和調節音量的旋鈕集成在了一起, 在我看來起碼是要比國內那塊方形的小螢幕好看得多。 就好用程度而言, 基本上差不多, 功能比較少的多媒體系統一般都不會太難用。 空調的好用程度跟國內版也差不多, 只不過這個版本把牽引力控制系統開關、車門鎖和自動啟停開關也集成到了這片區域。 胎壓監測和點煙器被佈置在了手刹兩側, 雖然不常用, 但真的要用到還真不是那麼順手, 關鍵, 這麼不顯眼的地方很容易讓人忘記車輛車還配備了這兩個配置。 然而, 這個版本的擋把就不如國內版的好看了, 但是這個擋把摸上去手感也還行, 就像老普桑的感覺,
沒有什麼違和感。

中控台整體造型

前排儲物空間非常豐富

擋把以及前方的儲物格, 前排儲物空間好評。 中控台空調區域下方集成了車門鎖、電子限滑制動、自動啟停、後擋風玻璃加熱以及一個USB一個AUX介面。

手刹下方的凹槽也能提供一定的儲物空間,胎壓監測和點煙器集成在手刹兩側

前排的儲物空間給好評,不管是儲物格的數量還是單個儲物格的容積都很足量。擋把前面中控台下發,中控臺上,手刹下面,包括車門下方的儲物格都能裝不少雜物。但是,有兩個點是要提出批評的。第一個,中控台下方做這麼小的杯架有何意義呢?杯子和礦泉水瓶都放不下,就算把塑膠瓶硬塞進去一來縱向高度也不夠,二來前面的儲物格裡的東西也沒法拿取。第二個,這輛車並沒有配備中央扶手箱,這就導致兩個問題,一來開車時右手沒有地方支撐,二來也浪費了一些儲物空間。

後排僅有的一個儲物格和杯架(忽略地上的垃圾。。)

後排的儲物空間就只有一個儲物格和一個杯架,再加門上的兩個儲物格。夠用,但僅僅是夠用。後配沒有任何配置可言,出風口根本就不可能有,就連後排窗玻璃都是手搖的。

後排車窗都是手搖的,配置實在少的可憐

後備箱空間還算比較可觀。雖然絕對空間不大,但在同級別裡不算小了,不管是縱向深度還是高度和寬度,都已經達到了一個A0級家用車裡比較富餘的水準。但是兩邊輪拱處突起的兩個鼓包還是侵蝕了不少橫向的寬度。座椅支持四六比例放倒,放倒後有一個斜面,但好在沒有行成臺階,需要拉一些大件的時候也沒問題。備胎槽裡沒有做出一些儲物格,這點比較可惜。

後備箱空間還算比較可觀

備胎槽裡沒有儲物格,浪費了一些空間,比較可惜

座椅以及乘坐空間方面,前排座椅包裹性非常不錯,六向手動調節,沒有腰部支撐調節。但是總體來說,這張座椅比較可以貼合我的後背的形狀,並且能稍稍給一些肩部支撐,讓它長途開起來不至於那麼容易腰酸背痛。坐墊長度不算長,但基本也夠長了,應該能支撐到大部分人的膝蓋下方了,雖然對於我來說稍微短了一點點。方向盤支持手動四向調節,是個非常好的方面,只可惜前後調節的行程略短了一些。後排座椅給差評。不是我對後排座椅標準嚴苛,而是它確實表現不好。簡單來說,包裹性一般,靠背角度一般,材質軟硬一般,坐姿一般,但是坐墊長度實在太短,對乘客的大腿的承托幾乎全部集中在了屁股和大腿的上半部分,作用在這部分的壓強很大,坐著並不舒服。後排乘坐空間好評。我調整好我的駕駛坐姿以後腿部空間還有一拳多的距離。頭部空間只有三指左右,有些壓抑。靜態就總結這麼多,下面來談談它開起來的感受。

後排座椅整體形狀只能提供較小的包裹性

後排座椅坐墊太短,不能承托到膝蓋下方,有偷空間的嫌疑

腿部空間兩拳不到,比較富餘,但後排整體乘坐感受並不好

頭部空間剛好三指,有些壓抑

如何評價一款手動擋車的駕駛感受,它和評價自動擋車有什麼區別,下面讓我們來詳細討論一下。(這部分就沒什麼圖了,比較枯燥,但都是精髓)

首先,手動擋車型是有離合器踏板的,其次,手動擋還需要我們不停換擋。那我們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開始討論它的駕駛感受。

先從踏板說起。昕動的離合器踏板相比於一般的手動擋車要稍微偏重一些,而且行程比較長,但是結合點非常高,而且結合區域非常短。如果將離合器踏板踩到底,再往上抬,在向上抬的前70%的行程都是空的,結合區大概只有70%~90%,這一點對於新手不是很友好。再加上1.6L自然吸氣發動機較弱的低扭,使得它起步特別容易熄火。如果沒有掌握這個離合器踏板的特性,在起步時只要離合器多松一點點,或者松得快了一點點,熄火就是家常便飯了,這在道路起伏很大的貝爾格勒非常惱人。不過好在手動擋配合自動啟停系統,一旦熄火,踩下離合器踏板又會迅速著車,這一點大大方便了駕駛技術不過硬的菜鳥。刹車踏板也是標準的大眾範,整個刹車踏板的輸出力度還算比較線性。油門踏板的高度比刹車踏板低很多,這也是標準的大眾範。油門只要輕輕一點就有很大的動力輸出,但是後段就比較乏力了。三個踏板幾乎是等距排布,會稍稍感覺離合器有點偏右,而且不是很好做跟趾(開個玩笑,開這輛車當然用不著做跟趾)。

幾乎等距排布的三個踏板,離合器踏板有些偏右,刹車和油門離得稍遠

手動擋的擋把沒有太多好說的,擋位比較清晰,行程適中,有一定的吸入感,手感還可以。

轉向手感給中評。操控談不上精准,方向盤的轉向存在較大的虛位,車身跟隨性不是很好,整個車身的動作回應較慢,但不會造成太多違和感。隨速和隨角度的阻尼和回正力矩增益做得同樣也沒有什麼違和感,方向盤慢速輕快速重。雖然有一些虛位,而且車身跟隨性也不是很好,但是中心感還不錯,高速行駛也不會有太多飄的感覺。對於這個級別的用戶來說,絕對足夠好用了。

NVH給差評。雖然這個級別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這一路上發動機的噪音確實是非常惱人。而且不管什麼時候都能明顯的感覺到發動機的每一次震動都毫無保留的傳遞到了車內。掛在5擋,80km/h巡航轉速1800轉多一點點,100km/h巡航轉速2200轉,120km/h巡航轉速2800轉。基本上80km/h以上在車內講話就要刻意提高嗓門了,120km/h時真的要扯著嗓子講話,否則別人根本就聽不見你在說什麼。過大的發動機噪音使得風噪和胎噪顯得不是那麼明顯,即便冬季已經換上了雪地胎。整車的隔音做的也不好,說實話對外界的噪音幾乎沒什麼隔絕。總體來說這不是一輛安靜的車,但是便宜嘛(雖然我不知道它在塞爾維亞賣多少錢,但應該不貴)……其實國產版本的昕動我也短期體驗過,不知道是由於什麼原因,國產版的要比歐洲版安靜很多。當然,國產版具體什麼表現也需要去4S店試駕才知道。

底盤懸掛的調校也只能勉強給個中評。其實這輛車的調校有一點像高爾夫7的表現。後扭力梁非獨立懸掛偏硬,於是影響了後輪的貼地性,導致這輛車開起來後懸掛總是蹦蹦跳跳的,而且容易造成一些橫向的滑移,嚴重影響了乘坐體驗。再加上本來就不怎麼舒適的後排座椅,使得這輛車的後排徒有一個很大的乘坐空間,實際上的乘坐感受並不好。它對小震動的過濾尚可接收,是屬於那種過濾一部分,傳遞一部分路感的那種感受,但偶而會感覺稍稍有些顛。對大震動的過濾就不是很好了,過一些大的不平整路面時,容易有一些晃動。尤其是當通過連續不平整路面,就會覺得車身的晃動有些劇烈,並且會有一種抑制不住的感覺。在高速過彎時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側傾,但是這個幅度的側傾對於駕駛者和前排乘客來說,可以被一張包裹性較好的座椅弱化,但是對於後排乘客就很容易產生不適感。總的來說,這塊底盤給我的印象是,對於駕駛者來說尚可,對於後排乘客而言就比較不友好了。坐這輛車的後排,尤其是走一些路況不是很好的路段,確實比較煎熬。但是考慮到車型所限,這個級別車型的成本本來就不會太高,而且參考同級別其它對手,比如飛度和致炫,它的表現也可以勉強給個中評了。

其它方面有一點是比較人性化的,就是行車電腦顯示幕上的換擋提示。行車電腦顯示幕能顯示現在的擋位元,當它判斷擋位元與現在的負載情況不匹配,就會提示換擋。但是僅僅是顯示而已,沒有聲音提醒。但是畢竟電腦沒長眼,有些時候這個提示是不可以採納的,還是應該自己判斷該用什麼擋位。不知道是電腦限制動力的輸出還是這款變速箱的齒比設定,一旦拖擋,很難光靠踩油門把發動機轉速和車速扥上來,有時候油門到底仍然感覺沒有動力輸出。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手動擋車型上也會有,但是在這輛昕動上會更加明顯一些。當然了,這算不上是個問題,畢竟開手動擋總是要比開自動擋多出很多擋位的選擇和換擋的操作。這裡寫到它也只是作為一個提醒:開手動擋車時,負載和擋位元的匹配非常重要。它的電子限滑制動在雪地駕駛輕微打滑的時候就會介入,動作並不粗暴,甚至不會讓人感覺到違和感。當它檢測到車輪可能會打滑時,會限制動力輸出,同時也會採取制動車輪的方式來介入,以此來確保車輪在雪地上的抓地力,限制打滑失控的發生。

再次分享一隻夜幕降臨時仍然在鏟雪的老王,這種淺雪裡陷車多半是電子輔助程式在幫倒忙,因此如果被陷,記住一定要把它關掉!

另外借此機會在駕駛方面提醒的兩點。第一,一旦在雪地裡陷車,一定要記住,關閉這些電子輔助系統,不要讓它們限制你的動力輸出。有時候陷車,需要一些打滑來讓你的車撓開陷住車輪的雪,完全限制打滑肯定是出不來的。我們遇到的情況就是,當準備沖出來時,電子系統判定會打滑,便一直用刹車鎖死前輪,導致刹車過熱產生糊味。在這種情況下電子系統只會幫倒忙。所以一定要關閉ESP、牽引力控制系統等等這些電子穩定程式。第二,在山路行駛,尤其是像雪地等這種路況不好的時候,在上坡時如果你選擇了一個高擋位而出現拖擋的情況,最好一次性降兩個擋。擋位越高降得越多。尤其是當掛上4擋後出現拖擋時降到3擋十有八九還是拖不動,這個時候再降到2擋就晚了。由於上坡,又給不上動力所以車速降得很快。

綜合評價

綜合感受,或者說這款車用起來總的感覺怎麼樣,不是很好開,是很中庸的水準。離合器重結合點高,而且結合行程很短,對於新手來說容易熄火。油門和刹車初段的輸出都比較猛,一點就有,標準大眾範。發動機低轉速扭矩不足,轉向遲緩回應較慢,濾震和NVH都不太好。但是除了後排不舒適,噪音大了點以外,別的都不是這個對於這個級別來說很重要的方面。在國內買昕動的用戶可能會對空間實用性有著更高的要求,而不是駕駛性能。它出色的空間表現,出色的前排座椅,實用的內飾設計都可以成為讓人為之買單的理由。而且整輛車都不顯得小,比起同級別的飛度致炫嘉年華來說還是要大上不少。綜合來說這款車是一款實用至上的選擇。

評價到這裡基本上也可以告一段落了。我對它所有方面的評價都是來源於我真是的實際感受。不同的人對一個事物的感受也許會大相徑庭,但這並不妨礙我發表我對它的看法。又或許是國內版和歐洲版的車型在一些方面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表現,我在這裡也只是對我開到的這輛車作出的評價。因此,寫了這麼多,我最希望的是大家能夠參考我所評價的這些點,自己學會如何全面的去評價一款車,並且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一台適合自己的車。

讓有車的世界更有趣~

手刹下方的凹槽也能提供一定的儲物空間,胎壓監測和點煙器集成在手刹兩側

前排的儲物空間給好評,不管是儲物格的數量還是單個儲物格的容積都很足量。擋把前面中控台下發,中控臺上,手刹下面,包括車門下方的儲物格都能裝不少雜物。但是,有兩個點是要提出批評的。第一個,中控台下方做這麼小的杯架有何意義呢?杯子和礦泉水瓶都放不下,就算把塑膠瓶硬塞進去一來縱向高度也不夠,二來前面的儲物格裡的東西也沒法拿取。第二個,這輛車並沒有配備中央扶手箱,這就導致兩個問題,一來開車時右手沒有地方支撐,二來也浪費了一些儲物空間。

後排僅有的一個儲物格和杯架(忽略地上的垃圾。。)

後排的儲物空間就只有一個儲物格和一個杯架,再加門上的兩個儲物格。夠用,但僅僅是夠用。後配沒有任何配置可言,出風口根本就不可能有,就連後排窗玻璃都是手搖的。

後排車窗都是手搖的,配置實在少的可憐

後備箱空間還算比較可觀。雖然絕對空間不大,但在同級別裡不算小了,不管是縱向深度還是高度和寬度,都已經達到了一個A0級家用車裡比較富餘的水準。但是兩邊輪拱處突起的兩個鼓包還是侵蝕了不少橫向的寬度。座椅支持四六比例放倒,放倒後有一個斜面,但好在沒有行成臺階,需要拉一些大件的時候也沒問題。備胎槽裡沒有做出一些儲物格,這點比較可惜。

後備箱空間還算比較可觀

備胎槽裡沒有儲物格,浪費了一些空間,比較可惜

座椅以及乘坐空間方面,前排座椅包裹性非常不錯,六向手動調節,沒有腰部支撐調節。但是總體來說,這張座椅比較可以貼合我的後背的形狀,並且能稍稍給一些肩部支撐,讓它長途開起來不至於那麼容易腰酸背痛。坐墊長度不算長,但基本也夠長了,應該能支撐到大部分人的膝蓋下方了,雖然對於我來說稍微短了一點點。方向盤支持手動四向調節,是個非常好的方面,只可惜前後調節的行程略短了一些。後排座椅給差評。不是我對後排座椅標準嚴苛,而是它確實表現不好。簡單來說,包裹性一般,靠背角度一般,材質軟硬一般,坐姿一般,但是坐墊長度實在太短,對乘客的大腿的承托幾乎全部集中在了屁股和大腿的上半部分,作用在這部分的壓強很大,坐著並不舒服。後排乘坐空間好評。我調整好我的駕駛坐姿以後腿部空間還有一拳多的距離。頭部空間只有三指左右,有些壓抑。靜態就總結這麼多,下面來談談它開起來的感受。

後排座椅整體形狀只能提供較小的包裹性

後排座椅坐墊太短,不能承托到膝蓋下方,有偷空間的嫌疑

腿部空間兩拳不到,比較富餘,但後排整體乘坐感受並不好

頭部空間剛好三指,有些壓抑

如何評價一款手動擋車的駕駛感受,它和評價自動擋車有什麼區別,下面讓我們來詳細討論一下。(這部分就沒什麼圖了,比較枯燥,但都是精髓)

首先,手動擋車型是有離合器踏板的,其次,手動擋還需要我們不停換擋。那我們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開始討論它的駕駛感受。

先從踏板說起。昕動的離合器踏板相比於一般的手動擋車要稍微偏重一些,而且行程比較長,但是結合點非常高,而且結合區域非常短。如果將離合器踏板踩到底,再往上抬,在向上抬的前70%的行程都是空的,結合區大概只有70%~90%,這一點對於新手不是很友好。再加上1.6L自然吸氣發動機較弱的低扭,使得它起步特別容易熄火。如果沒有掌握這個離合器踏板的特性,在起步時只要離合器多松一點點,或者松得快了一點點,熄火就是家常便飯了,這在道路起伏很大的貝爾格勒非常惱人。不過好在手動擋配合自動啟停系統,一旦熄火,踩下離合器踏板又會迅速著車,這一點大大方便了駕駛技術不過硬的菜鳥。刹車踏板也是標準的大眾範,整個刹車踏板的輸出力度還算比較線性。油門踏板的高度比刹車踏板低很多,這也是標準的大眾範。油門只要輕輕一點就有很大的動力輸出,但是後段就比較乏力了。三個踏板幾乎是等距排布,會稍稍感覺離合器有點偏右,而且不是很好做跟趾(開個玩笑,開這輛車當然用不著做跟趾)。

幾乎等距排布的三個踏板,離合器踏板有些偏右,刹車和油門離得稍遠

手動擋的擋把沒有太多好說的,擋位比較清晰,行程適中,有一定的吸入感,手感還可以。

轉向手感給中評。操控談不上精准,方向盤的轉向存在較大的虛位,車身跟隨性不是很好,整個車身的動作回應較慢,但不會造成太多違和感。隨速和隨角度的阻尼和回正力矩增益做得同樣也沒有什麼違和感,方向盤慢速輕快速重。雖然有一些虛位,而且車身跟隨性也不是很好,但是中心感還不錯,高速行駛也不會有太多飄的感覺。對於這個級別的用戶來說,絕對足夠好用了。

NVH給差評。雖然這個級別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這一路上發動機的噪音確實是非常惱人。而且不管什麼時候都能明顯的感覺到發動機的每一次震動都毫無保留的傳遞到了車內。掛在5擋,80km/h巡航轉速1800轉多一點點,100km/h巡航轉速2200轉,120km/h巡航轉速2800轉。基本上80km/h以上在車內講話就要刻意提高嗓門了,120km/h時真的要扯著嗓子講話,否則別人根本就聽不見你在說什麼。過大的發動機噪音使得風噪和胎噪顯得不是那麼明顯,即便冬季已經換上了雪地胎。整車的隔音做的也不好,說實話對外界的噪音幾乎沒什麼隔絕。總體來說這不是一輛安靜的車,但是便宜嘛(雖然我不知道它在塞爾維亞賣多少錢,但應該不貴)……其實國產版本的昕動我也短期體驗過,不知道是由於什麼原因,國產版的要比歐洲版安靜很多。當然,國產版具體什麼表現也需要去4S店試駕才知道。

底盤懸掛的調校也只能勉強給個中評。其實這輛車的調校有一點像高爾夫7的表現。後扭力梁非獨立懸掛偏硬,於是影響了後輪的貼地性,導致這輛車開起來後懸掛總是蹦蹦跳跳的,而且容易造成一些橫向的滑移,嚴重影響了乘坐體驗。再加上本來就不怎麼舒適的後排座椅,使得這輛車的後排徒有一個很大的乘坐空間,實際上的乘坐感受並不好。它對小震動的過濾尚可接收,是屬於那種過濾一部分,傳遞一部分路感的那種感受,但偶而會感覺稍稍有些顛。對大震動的過濾就不是很好了,過一些大的不平整路面時,容易有一些晃動。尤其是當通過連續不平整路面,就會覺得車身的晃動有些劇烈,並且會有一種抑制不住的感覺。在高速過彎時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側傾,但是這個幅度的側傾對於駕駛者和前排乘客來說,可以被一張包裹性較好的座椅弱化,但是對於後排乘客就很容易產生不適感。總的來說,這塊底盤給我的印象是,對於駕駛者來說尚可,對於後排乘客而言就比較不友好了。坐這輛車的後排,尤其是走一些路況不是很好的路段,確實比較煎熬。但是考慮到車型所限,這個級別車型的成本本來就不會太高,而且參考同級別其它對手,比如飛度和致炫,它的表現也可以勉強給個中評了。

其它方面有一點是比較人性化的,就是行車電腦顯示幕上的換擋提示。行車電腦顯示幕能顯示現在的擋位元,當它判斷擋位元與現在的負載情況不匹配,就會提示換擋。但是僅僅是顯示而已,沒有聲音提醒。但是畢竟電腦沒長眼,有些時候這個提示是不可以採納的,還是應該自己判斷該用什麼擋位。不知道是電腦限制動力的輸出還是這款變速箱的齒比設定,一旦拖擋,很難光靠踩油門把發動機轉速和車速扥上來,有時候油門到底仍然感覺沒有動力輸出。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手動擋車型上也會有,但是在這輛昕動上會更加明顯一些。當然了,這算不上是個問題,畢竟開手動擋總是要比開自動擋多出很多擋位的選擇和換擋的操作。這裡寫到它也只是作為一個提醒:開手動擋車時,負載和擋位元的匹配非常重要。它的電子限滑制動在雪地駕駛輕微打滑的時候就會介入,動作並不粗暴,甚至不會讓人感覺到違和感。當它檢測到車輪可能會打滑時,會限制動力輸出,同時也會採取制動車輪的方式來介入,以此來確保車輪在雪地上的抓地力,限制打滑失控的發生。

再次分享一隻夜幕降臨時仍然在鏟雪的老王,這種淺雪裡陷車多半是電子輔助程式在幫倒忙,因此如果被陷,記住一定要把它關掉!

另外借此機會在駕駛方面提醒的兩點。第一,一旦在雪地裡陷車,一定要記住,關閉這些電子輔助系統,不要讓它們限制你的動力輸出。有時候陷車,需要一些打滑來讓你的車撓開陷住車輪的雪,完全限制打滑肯定是出不來的。我們遇到的情況就是,當準備沖出來時,電子系統判定會打滑,便一直用刹車鎖死前輪,導致刹車過熱產生糊味。在這種情況下電子系統只會幫倒忙。所以一定要關閉ESP、牽引力控制系統等等這些電子穩定程式。第二,在山路行駛,尤其是像雪地等這種路況不好的時候,在上坡時如果你選擇了一個高擋位而出現拖擋的情況,最好一次性降兩個擋。擋位越高降得越多。尤其是當掛上4擋後出現拖擋時降到3擋十有八九還是拖不動,這個時候再降到2擋就晚了。由於上坡,又給不上動力所以車速降得很快。

綜合評價

綜合感受,或者說這款車用起來總的感覺怎麼樣,不是很好開,是很中庸的水準。離合器重結合點高,而且結合行程很短,對於新手來說容易熄火。油門和刹車初段的輸出都比較猛,一點就有,標準大眾範。發動機低轉速扭矩不足,轉向遲緩回應較慢,濾震和NVH都不太好。但是除了後排不舒適,噪音大了點以外,別的都不是這個對於這個級別來說很重要的方面。在國內買昕動的用戶可能會對空間實用性有著更高的要求,而不是駕駛性能。它出色的空間表現,出色的前排座椅,實用的內飾設計都可以成為讓人為之買單的理由。而且整輛車都不顯得小,比起同級別的飛度致炫嘉年華來說還是要大上不少。綜合來說這款車是一款實用至上的選擇。

評價到這裡基本上也可以告一段落了。我對它所有方面的評價都是來源於我真是的實際感受。不同的人對一個事物的感受也許會大相徑庭,但這並不妨礙我發表我對它的看法。又或許是國內版和歐洲版的車型在一些方面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表現,我在這裡也只是對我開到的這輛車作出的評價。因此,寫了這麼多,我最希望的是大家能夠參考我所評價的這些點,自己學會如何全面的去評價一款車,並且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一台適合自己的車。

讓有車的世界更有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