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口乾涸的老井

那口乾涸的老井

作者:楊應才

上學前所留下的記憶影像是不多的, 但有一口乾涸的老井, 至今難以忘懷。

那是一個暮春時節,

母親帶我去親戚家做客。 順著山路來到一片茂密的樹林前, 樹林邊的山崖下站著個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 他面前有兩隻水桶, 插在山肚子裡的竹筒, 往桶裡滴著清泉。 來到他邊上, 他瞟了我們一眼, 又繼續盯著水滴。 男孩長得黑瘦, 兩個眼睛突出, 穿著一件洗舊了的外衣, 肩上有個破洞, 布片在風中飄動。

我吵著口幹, 要喝水。 母親和男孩商量, 他什麼也沒說, 拿起桶中的木瓢, 舀了半瓢水遞給我, 我接過, 一口氣喝幹了, 好清涼呀!我把瓢放進桶中, 看到桶裡水也不多。 從母親嘴裡, 我知道這個孩子在這接了一個早晨的水了, 才接了小半桶水。

我的家鄉在壩區, 到處是井, 對於水來說, 沒有什麼稀奇的。 當時心想, 他們為什麼不挖口井呢,

這樣就有水喝了。

翻過一座山, 前面出現一個村子, 在路邊的一棵樹下, 還真的有一口井, 井上的木架子上架著個轆轤, 有四五個人圍在井邊, 貓著腰往下看, 不知在幹什麼。 母親口渴了, 她打算過去要水喝, 我也跟著過去。 我趴在井沿, 看到四五米深的井下, 蹲著一個人, 他在用瓢舀水, 倒在邊上的桶裡, 當時覺得好玩, 還多看了一會兒。

記不得當時母親喝水了沒有, 現在想起來, 那水一定是甘甜無比的。 不知為什麼, 我對當時井的深度, 在井裡舀水的人, 記得很清楚。 長大後, 我漸漸明白, 在紅土高原上, 很多地方是缺水的, 尤其在山區, 選擇了這個地方, 春旱時節自然是缺水的。

三十多年後的雲南大旱, 對房前老井頗自信的我,

也心急火燎的想回去看看, 生怕水井一旦乾涸了, 在家的老人就糟了。 在回去的路上, 堵車了, 知情人說, 是總理在前面山村視察旱情, 也難怪, 前面一段時間, 這裡一直在修路, 原來是為了迎接總理。

不久, 車緩緩上路了。 路過鄉村, 總理沒見到, 倒是田埂上, 這兒一個, 那兒一個, 在張望的人, 看樣子在站崗放哨, 又有些不像。 領導的工作是繁忙的, 容不得半點閒工夫, 要是人人都和總理打招呼, 總理和百姓個個都握手, 那人家怎麼忙得過來。 萬一哪個百姓不小心把地方官的政績露兩句出來, 不就有越級上報的嫌疑嗎!

不知總理看到那口乾涸的井了沒有, 不過不要緊, 既然總理來了, 一切都好辦了。 一個村子在知縣大人親自督促下,

當時就打出了清泉, 據說, 總理還親自嘗了一口。 不久, 另外幾個山村也架設了管道, 引來了清泉。

回到家後, 看到老井的水位依舊, 心就放了下來。 母親調侃說, 我們這地方井都幹了, 太平洋的水也就沒有了。

今年暑假, 回了趟老家, 想到了小時候喝水那個山村, 於是我心血來潮, 去了一趟, 看到村子裡房屋白森森的, 路面硬化了, 還安了太陽能路燈, 水管鋪到各家各戶, 我試著扭一扭水龍頭, 沒水。 坐在老井旁的幾個大爺說, 水管裡的水很渾, 一直就沒用, 不過, 別擔心, 這幾年雨水還可以, 有老天呢, 不用愁!

我低下頭, 看了看那口老井, 上面的轆轤和架子不見了, 井裡有點水, 映出了我的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