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您別擔心,我的娃根本進不了您孩子讀的幼稚園

摘要:在一群已經佔據優質教育資源的中產階級父母高呼要“贏在射精前”“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稚園”的同時, 城市裡的流動兒童連入學的基本權益都無法保障, 一位打工者說:“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 而我卻無法替我的孩子感到快樂。 ”

本圖片來自網路

早上上班路上看到《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稚園》一文後, 小椒心裡很不是滋味, 因為就在昨天, 小椒收到一位打工者的投稿, 正巧也是關於孩子升學的問題, 本文是由張小衡與灰應兩位作者共同寫成, 文中的“我”是一位在廣州工作了十年之久的外來務工人員。 在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 因為他因為沒有辦法解決孩子入學的問題, 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同樣是祖國的花朵, 已經佔據優質教育資源的中產者們之間攀比成風, 甚至形成“鄙視鏈”, 而同在一個城市的另一群孩子,

不僅入學比登天難, 還要時刻面臨著與父母分離的局面。 小椒讀完全文, 內心再無法為這些孩子感到快樂, 接受教育本應是每個孩子擁有的基本權利, 而如今, 小椒卻只看到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 流動兒童小小年齡便要承受階級固化的後果, 而淪入與父母同樣的流動命運。

----------------我是不快樂的分割線------------------

每到春天, 草長鶯飛, 繁花似錦。 看到這些景象, 我的心情非常舒暢, 仿佛一切又有了希望。

我是一名在廣州南沙工作的外來工, 在廣州打工的這10年, 我在這裡成了家, 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 為了不讓孩子們做留守兒童, 我和妻子堅持把他們帶在身邊, 大兒子在廣州讀六年級, 小兒子現在也上一年級了。 看著兩個孩子茁壯成長,

我的內心充滿了幸福感。 但每每想到9月份大兒子的升學問題, 內心卻百感交集。

在廣州, 我們這些外來工的子女想要上公辦學校只能通過積分入學, 上小學要積分, 上初中仍然要通過積分。 2010年, 廣州南沙還沒有執行積分入學政策, 我交了幾萬元的借讀費才讓大兒子進了南沙的一所公辦小學。 2015年南沙開通了積分入學, 2016年我通過積分入學的管道讓小兒子進了南沙一所比較差的公立小學, 勉強達到了這所學校的積分要求。 積分入學一整套流程走下來, 身心俱疲, 沒想到今年大兒子升初中還要再走一次程式。

學位少孩子多, 升學難於高考

積分入學有多難?競爭比高考還激烈。

2015年國家高考的錄取率為74.3%。

然而南沙區積分入學的錄取率卻比高考還低。 2016年報名南沙區積分入學的總人數為4175人, 其中報名小學的有2631人, 初中的有1544人。 但是開放的學位(加上補錄的256個學位)只有2758個, 其中小學學位1637個(加上補錄的100個), 初中1121(加上補錄的156個)。 小學部分, 報名積分入學的人數和學位比是,1.6:1, 也就是說只有62%左右的外來工子女能拿到學位, 這還只是上小學。 初中部分報名的人數和開放的學位的比例是1.38:1, 也就是說只有68%的報名積分入學的外來工孩子能拿到學位。 這些都還是報名人數和學位的比例, 我身邊的很多工人知道積分入學難, 都選擇了放棄, 沒有報名積分入學。

2015年末, 南沙區總人口77.8萬人, 其中非戶籍人口39.45萬人, 也就是說在南沙區集中了將近40萬的外來人口,

這些外來人口即使只有5%的是入學適齡兒童, 也有2萬人。 但是2015年整個南沙開放給外來工子女的學位只有2000個, 遠遠低於需要入學的外來工子女人數。 到了2016年, 開放的學位也只有2758個, 遠遠低於外來人口子女的數量。

除了開放的學位太少, 積分入學的一些要求也非常苛刻。

五大入學條件,把孩子擋在校門外

2016廣州南沙積分入學條件一共分為5項:資格審核、計生情況、居住情況、社保情況、就業情況,其中除了第一項資格審核沒有賦分外,其餘4項都有賦分,滿分為96分。雖然只有4項,但每一項都把我們卡死。

首先是計生情況這一項,我因為超生被刷掉了30分。南沙的積分入學政策規定中顯示只有獨生子女可積滿三十分。像我這種家庭有政策外生育第二胎的,申請第二胎就讀的就只有0分,連大兒子也只有10分。這樣一下子我就少了20分甚至30分。可能有人會問,2016年年初,國家已經實行全面放開二胎的政策,為什麼還要這樣差別對待?我的大兒子2005年出生,小兒子2009年出生。小兒子出生後我和妻子就趕緊辦了出生證,登記戶口,結紮,繳清了計化生育罰款,以免日後孩子讀書不會因為沒有這些證件上不了學。沒想到即使這樣仍然遭到差別對待,以前我們沒有按照計劃生育政策,但也已經繳了罰款。為什麼現在仍然不消除了在政府政策規定上對超生家庭的差別對待?

第二項是居住情況,在南沙的居住年限。如果你想要積滿3 0分,你得在南沙居住十年以上,而且只能按居住證在房屋出租管理系統裡面的資料為准。像我這種在南沙居住了兩三年之後,才開始辦居住證,雖然實際上住滿了10年也只能拿到19分。

第三項是社保,買滿五年以上可積滿30分,每個月積0.1分,5年封頂。我在南沙打工十年,做過好幾家工廠,但發現不少工廠違反勞動法,不給員工買社保,特別是前幾年。比如2013年我在一家塑膠廠幹過活兒,全廠500多普工都沒有社保。這種情況,又如何解釋?明明是企業違法不給員工繳納社保,但體現在積分入學裡,責任卻是我們這些外來工承擔企業不繳納社保的責任。

第四項就業情況也是與社保掛鉤。沒有社保的人,這一項也難積到分。

通過這樣層層設置門檻,攔下了不少孩子多、沒有在好廠工作的外來工。而這些人正是最沒有資源,也最困難的一個群體,在孩子上學問題上無計可施。如果說積分沒有難到你,可以積個高分。那麼我要告訴你,更難的是填報志願學校!

申請積分入學比填報高考志願還難。高積分選了熱門學校往往會落選,低積分選了冷門學校卻順利被錄取。申請的第一志願被錄取為主,學校在第一志願未錄滿的情況下,再錄取第二志願的學生,所以,第二志願錄取率極低(甚至是零)。家長們不但要辛辛苦苦用時間和汗水去換積分,而且還要學會“大眾心理學”(猜想其他家長的心理是怎麼想的)和“市場預測”(預測小學積分入學分數線和學位數量走向)。最終導致部分家長積分夠了,但仍不能送孩子進入心儀的學校,甚至沒有學位。如果你既想就近入學,填報志願學校又沒選好,導致沒有學位,那就悲催了。只能考慮讓孩子回老家做留守兒童。

插畫師:左丘

孩子被迫回老家,兒童節不再快樂

雖然積分入學給我們的孩子在城裡上學設置了一道有一道關卡,但是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我仍然會去試一試。然而今年,廣州市的其他區在3月份就已經出臺了積分入學政策,南沙區直到現在仍然沒有一點風聲。我們這些外來工家長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方面南沙到現在還沒有出臺積分入學政策,比去年晚了很久,另一方面民辦學校今年已經開始招生,如果報名晚了到時公辦學校上不了,民辦學校也上不了,孩子只能回家做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南沙的積分入學政策還沒有下來,盼望著,盼望著,焦急的心一直懸著。雖然南沙的溫度已經快30了,但我的心卻是拔涼拔涼的。都說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但是現在我們這些外來工的孩子卻連上個小學、初中都成了問題。

孩子啊孩子,爸爸媽媽真的很對不起你,不是爸爸媽媽想和你分開,但是如果城市裡留不下,爸爸媽媽只能把你送回老家,你不要怪爸媽狠心,怪只怪你出生在一個農民工的家庭。

爸爸媽媽還知道,有的地方法律規定監護人一定要和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如果不共同生活的話,要委託其他監護人,要定期與你團聚,還要持續跟進你的情況,可是這些法律一味將責任和壓力歸在我們這些做父母的身上,而不是去思考如何改善教育制度,讓你繼續留在我身邊,讓我親眼見證你的成長。爸爸媽媽真的很無奈啊!

在廣州,我們貢獻了我們的青春,我們見證了廣州的崛起。而現在,我們的孩子想要留在廣州讀書卻是那麼的困難。

六一兒童節,而我卻無法替我的孩子感到快樂。

※ 文中提及地方法律規定來源於《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五大入學條件,把孩子擋在校門外

2016廣州南沙積分入學條件一共分為5項:資格審核、計生情況、居住情況、社保情況、就業情況,其中除了第一項資格審核沒有賦分外,其餘4項都有賦分,滿分為96分。雖然只有4項,但每一項都把我們卡死。

首先是計生情況這一項,我因為超生被刷掉了30分。南沙的積分入學政策規定中顯示只有獨生子女可積滿三十分。像我這種家庭有政策外生育第二胎的,申請第二胎就讀的就只有0分,連大兒子也只有10分。這樣一下子我就少了20分甚至30分。可能有人會問,2016年年初,國家已經實行全面放開二胎的政策,為什麼還要這樣差別對待?我的大兒子2005年出生,小兒子2009年出生。小兒子出生後我和妻子就趕緊辦了出生證,登記戶口,結紮,繳清了計化生育罰款,以免日後孩子讀書不會因為沒有這些證件上不了學。沒想到即使這樣仍然遭到差別對待,以前我們沒有按照計劃生育政策,但也已經繳了罰款。為什麼現在仍然不消除了在政府政策規定上對超生家庭的差別對待?

第二項是居住情況,在南沙的居住年限。如果你想要積滿3 0分,你得在南沙居住十年以上,而且只能按居住證在房屋出租管理系統裡面的資料為准。像我這種在南沙居住了兩三年之後,才開始辦居住證,雖然實際上住滿了10年也只能拿到19分。

第三項是社保,買滿五年以上可積滿30分,每個月積0.1分,5年封頂。我在南沙打工十年,做過好幾家工廠,但發現不少工廠違反勞動法,不給員工買社保,特別是前幾年。比如2013年我在一家塑膠廠幹過活兒,全廠500多普工都沒有社保。這種情況,又如何解釋?明明是企業違法不給員工繳納社保,但體現在積分入學裡,責任卻是我們這些外來工承擔企業不繳納社保的責任。

第四項就業情況也是與社保掛鉤。沒有社保的人,這一項也難積到分。

通過這樣層層設置門檻,攔下了不少孩子多、沒有在好廠工作的外來工。而這些人正是最沒有資源,也最困難的一個群體,在孩子上學問題上無計可施。如果說積分沒有難到你,可以積個高分。那麼我要告訴你,更難的是填報志願學校!

申請積分入學比填報高考志願還難。高積分選了熱門學校往往會落選,低積分選了冷門學校卻順利被錄取。申請的第一志願被錄取為主,學校在第一志願未錄滿的情況下,再錄取第二志願的學生,所以,第二志願錄取率極低(甚至是零)。家長們不但要辛辛苦苦用時間和汗水去換積分,而且還要學會“大眾心理學”(猜想其他家長的心理是怎麼想的)和“市場預測”(預測小學積分入學分數線和學位數量走向)。最終導致部分家長積分夠了,但仍不能送孩子進入心儀的學校,甚至沒有學位。如果你既想就近入學,填報志願學校又沒選好,導致沒有學位,那就悲催了。只能考慮讓孩子回老家做留守兒童。

插畫師:左丘

孩子被迫回老家,兒童節不再快樂

雖然積分入學給我們的孩子在城裡上學設置了一道有一道關卡,但是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我仍然會去試一試。然而今年,廣州市的其他區在3月份就已經出臺了積分入學政策,南沙區直到現在仍然沒有一點風聲。我們這些外來工家長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方面南沙到現在還沒有出臺積分入學政策,比去年晚了很久,另一方面民辦學校今年已經開始招生,如果報名晚了到時公辦學校上不了,民辦學校也上不了,孩子只能回家做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南沙的積分入學政策還沒有下來,盼望著,盼望著,焦急的心一直懸著。雖然南沙的溫度已經快30了,但我的心卻是拔涼拔涼的。都說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但是現在我們這些外來工的孩子卻連上個小學、初中都成了問題。

孩子啊孩子,爸爸媽媽真的很對不起你,不是爸爸媽媽想和你分開,但是如果城市裡留不下,爸爸媽媽只能把你送回老家,你不要怪爸媽狠心,怪只怪你出生在一個農民工的家庭。

爸爸媽媽還知道,有的地方法律規定監護人一定要和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如果不共同生活的話,要委託其他監護人,要定期與你團聚,還要持續跟進你的情況,可是這些法律一味將責任和壓力歸在我們這些做父母的身上,而不是去思考如何改善教育制度,讓你繼續留在我身邊,讓我親眼見證你的成長。爸爸媽媽真的很無奈啊!

在廣州,我們貢獻了我們的青春,我們見證了廣州的崛起。而現在,我們的孩子想要留在廣州讀書卻是那麼的困難。

六一兒童節,而我卻無法替我的孩子感到快樂。

※ 文中提及地方法律規定來源於《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