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盤古睿評:特朗普政府離場,《巴黎協定》能否繼續?

導讀

新華社快訊:美國總統特朗普1日宣佈退出《巴黎協定》。 該協定是繼《京都議定書》之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氣候變化協議。

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 世界和美國會怎樣?對此, 盤古智庫學者進行了相關點評。

未來我們需要經歷艱難的技術提升期 全國上下必須做好準備

白雲峰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能中電董事長

特朗普終於還是真的宣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了, 突然但不意外。

相對於中國, 美國人口數量只有3億多, 耗能雖然巨大, 但單位平方公里的污染當量低, 幾乎沒有霧霾壓力。 作為商人出身的總統, 現實地考慮當下美國的利益也不足為奇。

中國現在已經把綠色發展寫入執政綱領, 而且環保問題確實危及人民健康和國家發展能力, 巴黎氣候協定只是一個促進中國節能減排的外部動力, 既體現大國責任, 也是未來健康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

可以預見未來重視節能減排的國家, 隨著能源和環境成本的降低, 產品競爭能力必然提升。

但接下來一段時間, 我們必然經歷一段艱難的技術提升期, 階段投入也會很大, 這是全國上下必須做好準備, 統一思想和行動的。 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 未來的中國不僅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老百姓不再為霧霾和環境困擾, 關鍵中國會大幅提升國際競爭能力, 實現國際環境責任的承諾, 在世界發展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即使美國退出也不會影響這個浩浩湯湯的大事

易鵬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特朗普宣佈退出《巴黎協定》會帶來很壞的影響, 在全球治理中給美國塑造了負面形象。 氣候變化、節能環保、綠色發展是人類的大勢所趨,

即使美國退出也不會影響這個浩浩湯湯的大事。 中國的節能環保產業依然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因為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 這不是一個人能夠改變的。

美國的第二次退出為了新的談判主張 節能減排對中國而言確是必須

查道炯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這是美國第二次退出多邊氣候變化協議。

前一次, 小布希總統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 是在2001年3月, 比特朗普總統所等待的時間還要短。 兩位元共和黨總統所用的邏輯是一樣的:協議所要求美國承擔的義務高於對其它國家的要求。 同時, 兩位總統也都提出了新的談判主張。 那麼, 特朗普總統領導的美國行政當局,

也許會像2002年小布希總統聯合澳大利亞、日本、中國、印度、韓國等啟動“亞太清潔發展與氣候夥伴計畫”那樣, 按照這一屆美國政府認為合適的方式參與涉及氣候的微型多邊活動。

從樓蘭古國的消失開始, 中國一直在經歷沙漠化。 也就是說, 我們也許有些理由質疑有關如何影響一百年後的氣候情形的種種方案, 但是, 人類利用自然的行為改變著自然環境這個邏輯, 是不容置疑的。 不論巴黎氣候協議未來如何演變, 甚至不論有沒有類似協議, 中國都有必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國際力量, 把中國境內的節能減排活動做得更有實效。 從能呼吸道更清潔的空氣, 喝到更安全的水開始, 得益的是我們自己。

對美國社會而言, 是否把氣候變化作為一個課題, 是一個生活方式的選項。 對中國社會而言, 卻是體面生存的必須。

重新談判凸顯特朗普總統的商人特質

張禮立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玖道科技首席戰略官

從玫瑰園的發佈會上的簡單表述來看, 退出《巴黎協定》表達了特朗普總統以及幕僚在全球變暖以及碳排放的觀點與立場。 其出發點似乎是為了降低美國的經濟負擔, 減少財政壓力。 退出是在政治上與主流世界分歧的表現, 重新談判的言論是把《巴黎協定》當作生意合約, 體現出特朗普總統的商人的特質。

國內狀況沒有留後路 特朗普仍會重回談判桌

壽慧生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特朗普宣告退出巴黎氣候協議,雖然是個大新聞,但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美國國內的狀況沒給他留後路。

從他的講話可以看出,他的主要考量是美國的利益,而不是像美國保守派那樣,從意識形態出發。此前的記錄也顯示,特朗普在這個問題上並無堅定立場,對於氣候變化是否是人為造成的觀點,也曾有過開放的態度。

因此今天退出,純粹是屈服于共和黨保守派。換句話說,他想退出後再重新協商,要個好deal,並沒說一定要分道揚鑣。所以為將來的再次進入留了後手——儘管法德意三國已經立即聲明,不可能再協商。但對特朗普來說,天底下沒有不能商量的事情。至少這是他的邏輯。

氣候還會繼續變化,但天也不會塌下來。沒了美國,地球還能轉!

中國踐行《巴黎協定》承諾 國際責任和可持續發展並重

梁亞濱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

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對全球氣候治理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表明美國不再願意承擔領導世界的責任,而越來越凸顯出特朗普競選期間“美國優先”的理念。這也導致全球在氣候治理制度性建設方面出現了分裂。

而在面臨全球氣候影響各種挑戰的情況下,這無疑是全球奮力進取的一個重大挫折,也給氣候治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為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這樣一個治理是很難實現的。在2020年行動路線圖中,我們很難實現《巴黎協定》的既定目標。作為世界上最為強大、最為發達的國家——美國,它的碳排放量每年約占全球份額的17%之多。如果沒有美國參與的話,這個路線圖是很難實現的。保持工業化水準以來,氣溫增長控制在2度以內這樣一個目標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沒有美國的示範性效用的話,其它國家參與的決心和信心也會受到巨大的打擊。

無論美國是否參與,但從中國自己的國家利益出發,我們也應該繼續《巴黎協定》我們所承諾的減排任務。一方面,我們不僅要取信於世界,我們要言之有信,更重要的是《巴黎協定》已經通過全國人大的授權,成為法律。也就是說《巴黎協定》不僅僅是國際條約,在中國已經成為國內法。

最為關鍵的是,中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挑戰,無論是污染問題還是氣候異常變化等等。我們遵守《巴黎協定》,承諾《巴黎協定》的減排任務,不僅僅是為世界做貢獻,更重要的也為我們自己的美好家園做貢獻。同時也有助於我們產業的升級換代,淘汰落後產能,讓我們的發展更加綠色、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能夠承擔這樣一個國際責任的話,我們能夠在國際舞臺上發出更大的聲音,也有利於自己的長遠利益。未來的各類綠色產業、環保產業可能會迎來一個黃金時期。

主編郵箱:xinshuping@pangoal.cn

特朗普宣告退出巴黎氣候協議,雖然是個大新聞,但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美國國內的狀況沒給他留後路。

從他的講話可以看出,他的主要考量是美國的利益,而不是像美國保守派那樣,從意識形態出發。此前的記錄也顯示,特朗普在這個問題上並無堅定立場,對於氣候變化是否是人為造成的觀點,也曾有過開放的態度。

因此今天退出,純粹是屈服于共和黨保守派。換句話說,他想退出後再重新協商,要個好deal,並沒說一定要分道揚鑣。所以為將來的再次進入留了後手——儘管法德意三國已經立即聲明,不可能再協商。但對特朗普來說,天底下沒有不能商量的事情。至少這是他的邏輯。

氣候還會繼續變化,但天也不會塌下來。沒了美國,地球還能轉!

中國踐行《巴黎協定》承諾 國際責任和可持續發展並重

梁亞濱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

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對全球氣候治理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表明美國不再願意承擔領導世界的責任,而越來越凸顯出特朗普競選期間“美國優先”的理念。這也導致全球在氣候治理制度性建設方面出現了分裂。

而在面臨全球氣候影響各種挑戰的情況下,這無疑是全球奮力進取的一個重大挫折,也給氣候治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為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這樣一個治理是很難實現的。在2020年行動路線圖中,我們很難實現《巴黎協定》的既定目標。作為世界上最為強大、最為發達的國家——美國,它的碳排放量每年約占全球份額的17%之多。如果沒有美國參與的話,這個路線圖是很難實現的。保持工業化水準以來,氣溫增長控制在2度以內這樣一個目標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沒有美國的示範性效用的話,其它國家參與的決心和信心也會受到巨大的打擊。

無論美國是否參與,但從中國自己的國家利益出發,我們也應該繼續《巴黎協定》我們所承諾的減排任務。一方面,我們不僅要取信於世界,我們要言之有信,更重要的是《巴黎協定》已經通過全國人大的授權,成為法律。也就是說《巴黎協定》不僅僅是國際條約,在中國已經成為國內法。

最為關鍵的是,中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挑戰,無論是污染問題還是氣候異常變化等等。我們遵守《巴黎協定》,承諾《巴黎協定》的減排任務,不僅僅是為世界做貢獻,更重要的也為我們自己的美好家園做貢獻。同時也有助於我們產業的升級換代,淘汰落後產能,讓我們的發展更加綠色、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能夠承擔這樣一個國際責任的話,我們能夠在國際舞臺上發出更大的聲音,也有利於自己的長遠利益。未來的各類綠色產業、環保產業可能會迎來一個黃金時期。

主編郵箱:xinshuping@pangoal.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