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曹植:《洛神賦》背後的淒美愛情

三國時代的曹植把自己對心愛的女人的一腔愛意寫成了充滿詩情畫意的《洛神賦》。 能把對一個女人的愛戀刻骨銘心地深入到膏肓,

這種純粹的原生態的理想主義的情感今天已經很少找到了, 中國古代文人對感情表達和寄託方式其實更加真誠和直接, 喜歡就是喜歡, 愛慕就是愛慕, 一見鍾情就是一見鍾情, 就因為看見這個女人長得美麗, 禁不住美色誘惑, 就喜歡上人家了, 邁不動腳步了, 癡癡駐足觀賞, 戀戀不捨地看著人家遠去, 多麼真摯多麼性情。

東晉顧愷之依據曹植《洛神賦》詩意創作了《洛神賦圖》, 美文和傳世畫作珠聯璧合, 畫面上秀美的洛神有些傲然決絕, 在一個男人依依不捨的遙望中, 她美目流盼飄然而去, 古雅的像一個團美麗的霧氣, 隨風漸漸吹散, 化成一縷幽香不著痕跡地遠逝在天邊, 只留下一簾幽夢, 讓已經把她深存心中的人徒自感傷追懷。

到如今, 已經說不清是文更好還是畫更好。

能寫出這番文字, 曹植的《洛神賦》背後曾經有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那個在文字中寫做洛神的美女其實就是曹植的嫂子甄氏。

甄氏的模樣或許就是曹植在《洛神賦》描述的洛神的那個樣子:體態輕盈柔美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 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豐滿苗條高矮胖瘦都恰到好處, 刀削般的修肩, 束絹般的細腰, 脖頸秀美細長, 雲髻高高聳立, 明眸丹唇皓齒, 修長的眉微微彎曲, 兩隻美麗的酒窩兒若隱若現。 而且很有氣質, 嫺靜嫵媚豔逸, 風姿綽綽柔情萬種。 這個女人至少在曹家兄弟眼裡是驚豔的感覺, 否則不會讓他們兄弟兩個迷戀成那個樣子。

甄氏的娘家在中山無極, 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石家莊保定一帶, 建安年間這位河北美女嫁給了袁紹的兒子袁熙。 官渡之戰, 甄氏的前任公爹袁紹兵敗病死, 曹操的軍隊打過來了, 沒了依靠的甄氏匆忙之中逃到野外, 蓬頭垢面衣衫不整藏在洛河神祠裡,

恰好就讓曹植撞見了, 當時甄美女的狼狽模樣可想而知, 而曹植卻透過現象看本質, 一眼看出了她不俗的美麗, 當時就驚豔了一把, 那時曹植剛剛十四歲, 十四歲的少年被二十四歲的少婦吸引得神魂顛倒, 暗戀上甄姐姐, 並憐香惜玉地將自己的白馬送給了這個讓他一見鍾情並一生鍾情的女人, 幫助她逃返鄴城, 甄氏也將自己的玉佩贈給了曹植以示感謝。 當時也許甄姐姐對曹家小弟沒有多想, 但早熟的曹植卻一下子愛上了這個女人, 這種遠古時代的姐弟戀樸實純真得讓人感動。

甄氏最終還是成了曹操的俘虜。 這個氣質不凡的美女俘虜一下子吸引了曹植哥哥曹丕的眼球, 堅決要求老爸把她留給自己當媳婦。

那一年曹丕十九歲, 這個青春年少的帥哥被二十四歲的甄美女牢牢吸引, 也開始了一場姐弟戀, 他沒想到十四歲的弟弟曹植也喜歡上了甄姐姐。 剛剛失去丈夫和美好家園的甄氏一下子被兩個少年愛著, 不知她心中是喜還是悲。 但有一點毫無疑問, 這個女人一定美麗的幾乎沒有瑕疵, 才會讓見過天下美色的曹家兄弟為之驚豔, 不顧她的年齡這般鍥而不捨追求, 一個把她娶到身邊做妻子做皇妃, 一個為她神魂顛倒思戀一生。 今天在街面上我從來沒碰到過這樣的絕代美人, 不知是美人絕了代, 還是我們的審美出了問題, 還是女人們進化到今天個個都變成了美女。

自己喜歡的女人變成了嫂子, 愛她對不起哥哥,不愛她拗不過自己的心,在矛盾中曹植還是悄悄愛著這個比自己大了整整十歲的女人,那時父兄正為為天下大事奔忙,曹植一則因為年紀小、二則又生性不喜歡爭戰,能夠與與嫂子朝夕相處,對甄氏的感情難捨難分越來越深。歷史上甄美女對這個小屁孩真摯的愛情不知到底持什麼態度,她到底愛著兩兄弟中的哪一個,或許都愛,或許都不愛。

弟弟喜歡著自己的老婆,讓曹丕心裡很不舒服,魏國建立曹丕當上皇帝後,依然對甄氏和曹植錯綜複雜的關係難以釋懷,因此始終沒冊封她為皇后至死也只是一個妃子,並且慢慢開始冷淡她,在曹丕當上皇帝的第二年,三十九歲的甄氏在失落和寂寞中鬱鬱而死。

曹植一直把甄氏放在心上,她的死使曹植傷心萬分,不久他到洛陽朝見哥哥,甄氏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飯,叔侄相對,不僅又讓曹植想起美麗的嫂子。飯後,曹丕把甄後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這個物件送的令人感覺莫名其妙,明知曹植對死去的甄氏有感情,明明對這件事情滿懷醋意,卻把自己女人睡過的枕頭送給情敵,古代人和今天的人思維方式就是不一樣啊。

這個枕頭讓曹植的心更難以安寧了,返回封地的路上,夜晚宿在洛河舟中,抱著枕頭入夢,恍惚間遙見甄妃淩波禦風而來,醒來卻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寫了一篇《感甄賦》。明帝曹睿繼位,因覺原賦名字不雅,把題目改為了《洛神賦》。一半因為叔叔和母親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一半因為曹植才華橫溢深得人心,曹睿即位後一而再,再而三地徙封不已,曹植顛沛流離寂寂無歡而死。

李商隱《東阿王》一詩曾調侃地把曹植後來的命運歸結為對甄氏的愛情:

國事分明屬灌均,西陵魂斷夜來人。

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時賦洛神。

這個傳奇故事被濃重的歷史煙雲覆蓋著,真實性究竟有多大百分比我們無從知道,但是這段情事應當不是空穴來風,曹植犯不著自己編排一個洛河門來炒作自己,這種炒作對他來講也沒什麼利益,故事的真實性應當十有八九才對。

東晉顧愷之讀《洛神賦》後大為感動,凝神一揮而成長達近6米的《洛神賦圖》。此卷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從此,無人再敢繪此圖,故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名著和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畫,《洛神賦圖》卷是書畫境中的另一種毫不遜色的《洛神賦》。

愛她對不起哥哥,不愛她拗不過自己的心,在矛盾中曹植還是悄悄愛著這個比自己大了整整十歲的女人,那時父兄正為為天下大事奔忙,曹植一則因為年紀小、二則又生性不喜歡爭戰,能夠與與嫂子朝夕相處,對甄氏的感情難捨難分越來越深。歷史上甄美女對這個小屁孩真摯的愛情不知到底持什麼態度,她到底愛著兩兄弟中的哪一個,或許都愛,或許都不愛。

弟弟喜歡著自己的老婆,讓曹丕心裡很不舒服,魏國建立曹丕當上皇帝後,依然對甄氏和曹植錯綜複雜的關係難以釋懷,因此始終沒冊封她為皇后至死也只是一個妃子,並且慢慢開始冷淡她,在曹丕當上皇帝的第二年,三十九歲的甄氏在失落和寂寞中鬱鬱而死。

曹植一直把甄氏放在心上,她的死使曹植傷心萬分,不久他到洛陽朝見哥哥,甄氏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飯,叔侄相對,不僅又讓曹植想起美麗的嫂子。飯後,曹丕把甄後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這個物件送的令人感覺莫名其妙,明知曹植對死去的甄氏有感情,明明對這件事情滿懷醋意,卻把自己女人睡過的枕頭送給情敵,古代人和今天的人思維方式就是不一樣啊。

這個枕頭讓曹植的心更難以安寧了,返回封地的路上,夜晚宿在洛河舟中,抱著枕頭入夢,恍惚間遙見甄妃淩波禦風而來,醒來卻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寫了一篇《感甄賦》。明帝曹睿繼位,因覺原賦名字不雅,把題目改為了《洛神賦》。一半因為叔叔和母親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一半因為曹植才華橫溢深得人心,曹睿即位後一而再,再而三地徙封不已,曹植顛沛流離寂寂無歡而死。

李商隱《東阿王》一詩曾調侃地把曹植後來的命運歸結為對甄氏的愛情:

國事分明屬灌均,西陵魂斷夜來人。

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時賦洛神。

這個傳奇故事被濃重的歷史煙雲覆蓋著,真實性究竟有多大百分比我們無從知道,但是這段情事應當不是空穴來風,曹植犯不著自己編排一個洛河門來炒作自己,這種炒作對他來講也沒什麼利益,故事的真實性應當十有八九才對。

東晉顧愷之讀《洛神賦》後大為感動,凝神一揮而成長達近6米的《洛神賦圖》。此卷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從此,無人再敢繪此圖,故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名著和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畫,《洛神賦圖》卷是書畫境中的另一種毫不遜色的《洛神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