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癌症治療中的反科學觀點及其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3年12月公佈癌症發病情況時指出2012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約1410萬例。 癌症死亡人數達820萬, 與之相比2008年該資料分別為1270萬和760萬。 中國腫瘤登記中心發佈的《2008年中國腫瘤登記年表》指出“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12萬因癌症死亡人數約250萬”.以此推算中國每6分鐘就有1人被確診為癌症。 每天約有8550人成為癌症患者。 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成為發病率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中國癌症中心腫瘤流行病學相關資料報告認為:今後20年, 我國癌症的發病數還將持續上升。 癌症的防治任務艱巨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合作。

首先是要各盡其職, 積極開展健康宣傳促進工作。 通過提高認知、改變行為和創造支持性環境等三方面聯合作用促進個體改變生活方式, 從而促進健康。 其次是積極做好篩查與診斷, 對癌症患者進行正規、系統的治療。 但是近年來, 關於癌症治療的一些反科學觀點在網路上大量傳播, 嚴重誤導了患者, 產生了一系列的倫理問題。

1、網路上關於腫瘤治療的反科學觀點

目前國際上對癌症治療的共識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早期癌症病人正規治療後的五年生存率可達70%-90%, 而中晚期癌症病人正規治療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0%-30%, 因而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是近年來卻有一些人, 在網路上假借國內外名人之名或自稱學者,

發表了一些違背科學的治癌觀點, 這些觀點因互聯網的快速傳播, 對癌症患者產生了誤導, 並對他們的治療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這些觀點五花八門, 影響最大的是以下兩個觀點①認為癌症無需治療, 可以自愈②認為若診斷為癌, 不論是發現早或晚, 早診斷或晚診斷, 都沒有治療意義, 死亡速度是一樣的, 治療或死亡更快。 這兩個觀點結論都是無需治療。 持第一個觀點影響較大的是2014年6月23日某網站借聯合國健康聯盟組織專家委員會、世界健康產業協會主席兼首席醫學專家之名發表的文章, 標題為《請立即停止以放化療為治療方案的超級屠殺》, (後該專家在互聯網上發表文章指出這是假借他的名,
他沒有這樣講過)文章說:“癌症根本不是病……年輕人患了癌症, 即便到了所謂的中晚期, 不用任何藥, 只要加強體育鍛煉, 注意勞逸結合, 放鬆心情, 一般3個月即可痊癒, 時間久者也不會超過半年。 這絕不是空穴來風, 隨便胡說的, 而是經過各方面的統計調查得出的結論……”在這篇文章裡, 作者把癌症說得比感冒都輕“不治可自愈”。 文章又說“即便到了中晚期, 不用任何藥即痊癒”“手術、化療、放療對癌症是超級大屠殺, 這種屠殺超過了人類歷史上任何戰爭的屠殺”。 第二個觀點的代表作見於近藤誠所著的《別再上癌的當了》一書, 書中說“可怕的不是癌症, 而是癌症的治療”“只要不治療癌症, 患者就會保持頭腦清晰的狀態,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又說:“手術是人工造成的重傷, 做完手術, 體力會下降, 身體會很容易感染, 還有可能留下終生無法治好的後遺症”, “90%的癌症無論治不治, 生存時間都一樣, 任醫學如何發展, 癌都是不可能治好的”“我們應該怎麼做, 忘記癌症, 別做手術, 也別做放療, 更不要做化療, 等身體開始難受了, 再想辦法, 緩解疼痛即可。 ”這本書受到網路及個別紙質報刊的高度追捧, 紛紛予以連載或推介。 這些所謂專家的文章, 觀點都是否定對癌症的治療。 不同的是, 前者認為“癌根本無需治療, 完全可以自愈”後者則認為“癌是不可治的, 用任何方法治療都沒有意義”。 近年來互聯網上類似的文章很多, 都是假借國內外專家之名而寫的,
其在互聯網上瘋傳, 造成的影響無疑是嚴重的。 以上觀點本無批駁的必要, 因為事實證明這些認識是違反科學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 無論診斷設備, 尤其是影像學(還是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都不夠成熟)加上大量的低收入者經濟困難, 就診率低, 系統治療率更低, 所以癌症患者存活率都很難超過一兩年。

半個多世紀以來, 國內外腫瘤專家和癌症作鬥爭, 對它的流行病學、治療和不治療的死亡情況都有詳細的統計學和循證醫學研究。 如我國高發的食管癌, 若早期發現, 及時根治, 預後良好, 手術切除5年生存率大於90%。 若僅限於黏膜原位癌, 早期發現, 根治手術後可以長期生存。 但症狀出現後未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一般在一年內死亡, 大約平均生存期9個半月,沒有發現自愈的報告。又如胃癌每年新診斷出的癌症病例數中胃癌位居第四位,死亡率排第二位,若在0-1期治療可以長期存活,中晚期手術治療5年存活率7%-34%,不治療多在1-2年內死亡。

2、腫瘤治療中反科學觀點的存在對癌症治療工作的影響2.1影響健康促進工作的開展

健康促進是指運用行政的或組織的手段,廣泛協調社會各相關部門以及社區、家庭和個人,使其履行各自對健康的責任,共同維護和促進健康的一種社會行為和社會戰略。健康促進要求從政府到社區,從醫療保險、醫療服務機構、健康管理組織到雇主、員工,從病人到醫務人員,人人參與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的核心是對個人及人群的各種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預測並進行計畫、預防和控制的全過程,旨在調動個人,集體和社會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來滿足健康需求以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果。關於癌症治療的反科學觀點,是一種虛無主義,它否認了治療的意義,也就否認了診斷的價值,否認了癌症管理中社會力量的作用,這樣早發現,早治療就無從談起了。這種關於癌症的虛無主義觀點,只強調個人保健對預防和治療癌症的價值,必然影響人們對健康促進在癌症防治方面重要意義的認識,妨礙健康促進工作積極全面的開展。

2.2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研究表明,癌症防治的依從性與患者的認知高度相關。關於癌症治療的反科學觀點,會使患者形成錯誤的認知觀念,嚴重影響到對癌症診斷和治療的依從性。是否參加癌症的篩查與診斷,主要取決於評估對象對於癌症的認知,我國的癌症療效較差,關鍵就是群眾對癌症的認知較少,導致發現時大多已經是中晚期。認同癌症的反科學觀點,就會影響人們參加癌症篩查和診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癌症的治療需要長期的系統的治療。患者的錯誤認識,一是會導致因懷疑和猶豫破壞治療的系統性,使療效不佳;二是會對癌症無需治療或治療無用的觀念深信不疑,從而放棄治療。

2.3影響患者積極心理的形成

對未來的信心,是腫瘤患者治療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堅持生存下去的精神動力,具有巨大的治療意義。患者的信心來自於對治療的正確認知,來自於積極配合治療的過程,來自於對治療結果的高度期望。往往每更換一種治療方案或使用一種新的藥物,對他們來說,就意味著出現一個新的希望。如果患者認同癌症無法治癒的觀點,就會導致對治療缺乏信心,不能獲得治療過程中應有的具有治療意義的積極暗示,甚至會徹底絕望,加速病情惡化的進程。

2.4影響患者社會支持力量的利用

癌症的治療,需要患者家庭和相關社會力量不遺餘力的支援,這主要體現在給予經濟和心理上的支援。如果癌症患者的社會支援系統,認同癌症治療的虛無主義觀點,就會對患者的治療持消極態度,甚至不予治療,以避免所謂“人財兩空”的結果。這樣患者就失去了社會支持力量得不到經濟支援和心理支持從而產生消極心理,導致病情惡化,有的甚至因絕望而走向極端。

2.5影響社會對醫務人員的正確認識

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極大,雖然新的治療手段使治療副作用在逐漸減輕。但不可否認的是,治療副作用仍然令患者極度痛苦,令旁觀者既同情又恐懼,不少人將此現象與“過度醫療”相聯繫,因此而造成的對醫生的指責也從未停息。現在,癌症治療無用論在社會上廣為傳播,人們將會更加誤解醫生的治療行為,醫生的形象將會受到更大的損害。

3相關對策

讓群眾尤其是病人對癌症防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避免被誤導,是一個醫德問題,因而建議開展如下工作。

3.1辦好醫藥科普網站

提高公眾對癌症防治的認識網路的迅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方便的交流方式及海量的資訊資源,但也為一些反科學觀點和行為以及欺騙行為及言論提供了空間。他們顛覆了科學的觀點,散佈的言論往往假中有真、真假難辨,甚至黑白顛倒,由此給線民造成了巨大的誤導和傷害。因而要在互聯網上加強科普宣傳,強調癌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意義。任何一種腫瘤只要是早期發現,每半年或一年體檢一次,一旦發現可疑病灶或出現任何輕微的不適,應儘快就診,明確診斷,早期治療,就會取得好的效果。有統計表明早期乳腺癌若經正確治療20年生存率可達33.6%,即便是肝癌和肺癌,若早期治療5年生存率也可達到50%。腫瘤的發病過程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三早”是提高癌症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因而,通過科普宣傳,提高群眾認識,就十分重要。

3.2聘請權威專家在權威網站或電視上舉辦講座

鑒於目前癌症患者數量不斷增加,人們對癌症普遍處於無知、恐慌狀態“病急亂投醫”容易相信所謂“名醫”的言論,貽誤病情。上邊所講的兩個觀點,不論接受哪一個觀點,都會耽誤治療,導致病人死亡。2015年3月5日,中國正能量網發表了全軍解剖學組織胚胎專業委員會紀小龍教授的訪問談話,影響很大。他說“早期的癌症要治療好比較容易,問題是怎麼去發現它。傅彪最後也到我那裡去看病,他是肝癌,肝癌多數都經歷了乙肝或丙肝,然後是肝硬化,第三步到肝癌,細胞要變成癌要5-10年,你每過半年查一次的話,它絕不會長成兩公分的癌,只要提前治,在長到2-3公分以前,肝癌都可得到治療”“像姚貝娜、傅彪這樣的案例,如果提前診治是完全有辦法挽回的但他們老說工作忙找到我們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控制了”。這位權威腫瘤專家的訪談生動地說明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3.3政府、醫藥院校和醫院的網站應積極抵制低俗的反科學觀點,擔負起應有的道德責任

政府、醫藥院校和醫院的網站,以及相關的醫藥網站應成為服務社會大眾的權威平臺。據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發佈的枟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枠顯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國的線民規模達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因而人們要獲得醫療保健知識、醫藥發展資訊,通過醫藥網站搜索已成為主要途徑。提高道德水準是當前這些醫藥網站必須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像前述在互聯網上瘋傳的對癌症治療的偽科學觀點,對缺乏醫藥常識的一般群眾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雖然是截然相反的兩個觀點,但都是要人們對癌症放棄一切治療,而且文章又有一定蠱惑力。因此,權威網站應設法遏制這種違背科學的觀點蔓延,必要時通過流行病學,發病率、死亡率、循證醫學揭示不科學的觀點。科學的觀點和事實是反科學觀點的天敵,只有用事實和科學的觀點,才能抵制反科學的行為和觀點,而這需要包括政府、社會組織、專家和醫藥網站的共同努力。

更多癌症治療資訊,請關注訂閱號:ZLYJKD

大約平均生存期9個半月,沒有發現自愈的報告。又如胃癌每年新診斷出的癌症病例數中胃癌位居第四位,死亡率排第二位,若在0-1期治療可以長期存活,中晚期手術治療5年存活率7%-34%,不治療多在1-2年內死亡。

2、腫瘤治療中反科學觀點的存在對癌症治療工作的影響2.1影響健康促進工作的開展

健康促進是指運用行政的或組織的手段,廣泛協調社會各相關部門以及社區、家庭和個人,使其履行各自對健康的責任,共同維護和促進健康的一種社會行為和社會戰略。健康促進要求從政府到社區,從醫療保險、醫療服務機構、健康管理組織到雇主、員工,從病人到醫務人員,人人參與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的核心是對個人及人群的各種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預測並進行計畫、預防和控制的全過程,旨在調動個人,集體和社會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來滿足健康需求以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果。關於癌症治療的反科學觀點,是一種虛無主義,它否認了治療的意義,也就否認了診斷的價值,否認了癌症管理中社會力量的作用,這樣早發現,早治療就無從談起了。這種關於癌症的虛無主義觀點,只強調個人保健對預防和治療癌症的價值,必然影響人們對健康促進在癌症防治方面重要意義的認識,妨礙健康促進工作積極全面的開展。

2.2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研究表明,癌症防治的依從性與患者的認知高度相關。關於癌症治療的反科學觀點,會使患者形成錯誤的認知觀念,嚴重影響到對癌症診斷和治療的依從性。是否參加癌症的篩查與診斷,主要取決於評估對象對於癌症的認知,我國的癌症療效較差,關鍵就是群眾對癌症的認知較少,導致發現時大多已經是中晚期。認同癌症的反科學觀點,就會影響人們參加癌症篩查和診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癌症的治療需要長期的系統的治療。患者的錯誤認識,一是會導致因懷疑和猶豫破壞治療的系統性,使療效不佳;二是會對癌症無需治療或治療無用的觀念深信不疑,從而放棄治療。

2.3影響患者積極心理的形成

對未來的信心,是腫瘤患者治療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堅持生存下去的精神動力,具有巨大的治療意義。患者的信心來自於對治療的正確認知,來自於積極配合治療的過程,來自於對治療結果的高度期望。往往每更換一種治療方案或使用一種新的藥物,對他們來說,就意味著出現一個新的希望。如果患者認同癌症無法治癒的觀點,就會導致對治療缺乏信心,不能獲得治療過程中應有的具有治療意義的積極暗示,甚至會徹底絕望,加速病情惡化的進程。

2.4影響患者社會支持力量的利用

癌症的治療,需要患者家庭和相關社會力量不遺餘力的支援,這主要體現在給予經濟和心理上的支援。如果癌症患者的社會支援系統,認同癌症治療的虛無主義觀點,就會對患者的治療持消極態度,甚至不予治療,以避免所謂“人財兩空”的結果。這樣患者就失去了社會支持力量得不到經濟支援和心理支持從而產生消極心理,導致病情惡化,有的甚至因絕望而走向極端。

2.5影響社會對醫務人員的正確認識

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極大,雖然新的治療手段使治療副作用在逐漸減輕。但不可否認的是,治療副作用仍然令患者極度痛苦,令旁觀者既同情又恐懼,不少人將此現象與“過度醫療”相聯繫,因此而造成的對醫生的指責也從未停息。現在,癌症治療無用論在社會上廣為傳播,人們將會更加誤解醫生的治療行為,醫生的形象將會受到更大的損害。

3相關對策

讓群眾尤其是病人對癌症防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避免被誤導,是一個醫德問題,因而建議開展如下工作。

3.1辦好醫藥科普網站

提高公眾對癌症防治的認識網路的迅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方便的交流方式及海量的資訊資源,但也為一些反科學觀點和行為以及欺騙行為及言論提供了空間。他們顛覆了科學的觀點,散佈的言論往往假中有真、真假難辨,甚至黑白顛倒,由此給線民造成了巨大的誤導和傷害。因而要在互聯網上加強科普宣傳,強調癌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意義。任何一種腫瘤只要是早期發現,每半年或一年體檢一次,一旦發現可疑病灶或出現任何輕微的不適,應儘快就診,明確診斷,早期治療,就會取得好的效果。有統計表明早期乳腺癌若經正確治療20年生存率可達33.6%,即便是肝癌和肺癌,若早期治療5年生存率也可達到50%。腫瘤的發病過程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三早”是提高癌症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因而,通過科普宣傳,提高群眾認識,就十分重要。

3.2聘請權威專家在權威網站或電視上舉辦講座

鑒於目前癌症患者數量不斷增加,人們對癌症普遍處於無知、恐慌狀態“病急亂投醫”容易相信所謂“名醫”的言論,貽誤病情。上邊所講的兩個觀點,不論接受哪一個觀點,都會耽誤治療,導致病人死亡。2015年3月5日,中國正能量網發表了全軍解剖學組織胚胎專業委員會紀小龍教授的訪問談話,影響很大。他說“早期的癌症要治療好比較容易,問題是怎麼去發現它。傅彪最後也到我那裡去看病,他是肝癌,肝癌多數都經歷了乙肝或丙肝,然後是肝硬化,第三步到肝癌,細胞要變成癌要5-10年,你每過半年查一次的話,它絕不會長成兩公分的癌,只要提前治,在長到2-3公分以前,肝癌都可得到治療”“像姚貝娜、傅彪這樣的案例,如果提前診治是完全有辦法挽回的但他們老說工作忙找到我們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控制了”。這位權威腫瘤專家的訪談生動地說明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3.3政府、醫藥院校和醫院的網站應積極抵制低俗的反科學觀點,擔負起應有的道德責任

政府、醫藥院校和醫院的網站,以及相關的醫藥網站應成為服務社會大眾的權威平臺。據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發佈的枟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枠顯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國的線民規模達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因而人們要獲得醫療保健知識、醫藥發展資訊,通過醫藥網站搜索已成為主要途徑。提高道德水準是當前這些醫藥網站必須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像前述在互聯網上瘋傳的對癌症治療的偽科學觀點,對缺乏醫藥常識的一般群眾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雖然是截然相反的兩個觀點,但都是要人們對癌症放棄一切治療,而且文章又有一定蠱惑力。因此,權威網站應設法遏制這種違背科學的觀點蔓延,必要時通過流行病學,發病率、死亡率、循證醫學揭示不科學的觀點。科學的觀點和事實是反科學觀點的天敵,只有用事實和科學的觀點,才能抵制反科學的行為和觀點,而這需要包括政府、社會組織、專家和醫藥網站的共同努力。

更多癌症治療資訊,請關注訂閱號:ZLYJK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