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張小軍 攀鋼青年代言人|榜樣力量

◎《中華兒女》記者 白姜江

出生於1979年9月的攀鋼集團團委書記張小軍個子不高, 幹練的短髮下閃爍著一雙靈動的眼睛, 睿智深邃的目光中透著一絲堅毅和創造力。

自2004年走上共青團工作崗位那一刻開始, 張小軍就清楚並時刻牢記作為一名團幹部所應該承擔的責任。 榮獲2016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的他, 是攀鋼青年“理想、拼爭、鑽研、創新”理念的代言人!

抗震救災 身體與心靈的考驗

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災情發生後, 時任攀鋼集團攀成鋼公司團委書記的張小軍帶領該公司各級團組織迅速反應, 積極行動, 啟動應急預案, 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災戰鬥中。

當時, 各種聯繫方式中斷, 為了能第一時間組建志願者服務隊快速參與到抗震救災行動中, 該公司團委機關人員只能到青年宿舍一間一間尋找人, 將在宿舍的所有團幹部和青年志願者立即召集起來,

組建了一個近20人的青年志願者服務隊。 買紅紙寫招募志願者公告, 前往公司醫院瞭解相關情況, 繼續募集青年志願者, 參加攀成鋼公司抗震救災工作會……服務隊有序的忙碌起來。

攀成鋼抗震救災青年志願服務隊在張小軍帶領下, 前後共組織志願者500餘名參與抗震救災, 協助攀鋼成都醫院護理從災區轉移受傷群眾100餘人。

地震後, 雨幾乎沒停過。 臨時搭建的帳篷頂上不一會兒就積滿了雨水。 張小軍看在眼裡, 急在心裡:雨一直這樣下著, 過不了半小時, 帳篷頂部堆積的雨水就能將帳篷壓垮, 床鋪和受傷的群眾都會被淋個透心涼, 那些本來就已經經歷過生死關的人們不僅連個棲息的地方都沒有, 身上的傷口這麼被水浸著又怎麼能康復呢?來不及多想,

他連忙叫來20名青年志願者, 分為兩個區域, 四個組, 帶著志願者們24小時侯在帳篷內, 每隔半小時就用木棒將帳篷頂起來以清除積水, 困了就靠著支撐帳篷的杆子打個盹兒, 餓了就泡著速食麵吃。 帳篷裡倒是乾爽了, 志願者們的衣服卻都沒幹過……他們這一干就是五天五夜。

到了白天, 張小軍顧不上休息, 又忙著設立物資募捐點和成立物資募捐隊。 不要愛心人士捐錢, 只募捐礦泉水、牛奶、速食麵、毛巾、拖鞋等災區所急需物資, 經過努力, 他們先後募捐了4車物資送至德陽什邡災區, 為災區群眾送去了攀成鋼職工和青白江人民的關心和關愛。

在運送物資返程時, 有一件事讓張小軍和他的小夥伴們激動落淚:在即將上高速時,

有幾個小孩站在路邊不停地向汽車揮著小手。 靠近停車後, 其中一個孩子遞過來一張紙, 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感謝叔叔阿姨們, 你們辛苦了!

當場, 忍不住流下眼淚的青年志願者們都覺得自己內心深處被猛紮了一下, 那不是疼, 而是一種暖。 “我從來沒有想到在幫助別人時, 自己的內心會那麼的充實、那麼的溫暖!”

就是這些溫暖, 這些點點滴滴的愛, 感動了攀成鋼抗震救災青年志願者, 也感動了所有人。 張小軍所在的攀成鋼團委在公司抗震救災工作中被授予集體一等功, 他本人也被授予個人二等功。

換屆改選, 短暫團齡中的大事

時間到了2015年, 因工作需要, 張小軍調任攀鋼團委書記。

到任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半年後召開攀鋼第十次團代會, 完成攀鋼共青團換屆改選工作。

對於剛到崗的張小軍來說, 半年後召開團代會無疑是有風險的, 畢竟崗位經歷不長, 工作成效未知, 萬一選舉時出了岔子怎麼辦?可他堅持認為, 本來已經延期的團代會不能再延了, 團員的團齡是有限的, 錯過這次團代會就可能再也沒機會參加了。 團員不能正常過團組織生活, 那還叫什麼團員呢?再者只要用心工作, 聽團員想說的話, 想團員想的事, 幹團員想幹的活, 真正走進團員中和大家交朋友, 那就能得到團員們的信任和支持。

張小軍帶著部分團幹部, 花了近兩個月時間, 到各單位進行工作調研, 並深入基層和團員青年交流, 充分瞭解各單位共青團工作的情況和團員青年的需求。調研一結束,立即啟動攀鋼第十次團代會籌備工作。

團代會能否順利,工作報告是關鍵。報告上上下下討論20餘次,徵求意見13次,專題討論5次,集中修改17次,才完成攀鋼第十次團代會工作報告。正是因為報告得到各級團組織的充分醞釀,2016年4月,張小軍代表共青團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第九屆委員會在攀鋼第十次團代會作的題為《團旗插遍主戰場 青春建功新攀鋼 在建設釩鈦資源綜合利用世界級企業的征程中不斷續寫奮進華章》的工作報告,得到團員代表的支援,團代會順利圓滿召開。

在籌備團代會期間,“青春唱響攀鋼”青年歌手大賽作為攀鋼首屆文化節的重要項目正如火如荼的推進,其決賽就放在團代會第一次大會結束的當晚,第二天就是團代會的正式選舉。工作安排時,很多團幹部談到兩項大活動同時進行難度特別大,況且決賽還放在團代會期間,肯定不行。張小軍沒有退縮,真誠引導大家,“難度肯定是有的。但如果什麼事情都容易的話,還要我們團幹部幹嘛?‘青春唱響攀鋼’本來就是我們青年的活動,這場決賽放在此時進行既是我們青年向團代會獻禮,同時也是檢驗我們攀鋼團幹部工作能力的試金石”。

張小軍帶領的團隊沒讓大家失望。同時進行的兩件大事取得了圓滿成功,並得到領導和廣大團員青年高度評價。鞍鋼集團團委書記張鵬激動地說,“兩項活動同時進行,體現了我們攀鋼團幹部的勇氣;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證明了我們攀鋼共青團的戰鬥力。決賽場上選手的表現、青年觀眾的呐喊和團代會中團員代表熱烈的掌聲和那洪亮激昂的團歌、國歌聲,充分展示了我們攀鋼青年的激情和朝氣!”

攀鋼團委年年開展“跟著郭明義學雷鋒”便民服務活動

青年活動,青年中來青年中去

共青團在團員青年中要有影響力,就得讓團員青年在共青團活動中找到存在感,而團員青年的存在感關鍵就在參與。在攀鋼青年文化節中,廣大團員青年不僅積極參與,更在其中找到強烈的存在感。

青年文化的專案,由攀鋼團委擬定,基層團組織討論並提出專案建議,最終匯總意見確定文化節專案。這個過程就是團員青年參與活動策劃、項目建議的過程。

青年讀書分享活動,由基層團組織承辦,基層團幹部和骨幹青年成為活動的組織者,整個活動得到團員青年的高度讚譽。“平時一本書幾個月都看不完,而在讀書分享活動現場,只用了不到三小時就讓我們瞭解了12本書的精髓,還聽到小夥伴們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意見,這活動得堅持!”

在2016年,張小軍帶領團幹部們組織的首屆青年文化節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湧現出24位特長青年,參與活動人數達3000餘人,宣傳覆蓋全體青年,青年文化節成為攀鋼青年主動參與的青年品牌活動。

團員青年願意跟團走,那就得讓團員青年在團內成才,在團內建功立業。這是張小軍從事共青團以來一直為之努力的目標。

青年創新登高,是鞍鋼集團團委重點打造的品牌活動。2016年,攀鋼青年創新登高立項349項,專案總數占青工比例5%,青年參與度80%以上,為企業創效上億元;推選青年科研論文150餘篇,試點打造青年創新工作室1個,湧現出“最美青工”、青年崗位(創新)能手等各類典型70餘名。現在這個平臺還不斷延伸,申創青年創新工作室近30個,建立青年創新聯盟7個。

張小軍和他的團隊一直走在共青團的路上,用行動勇挑重擔,用行動率先垂範,用行動在做攀鋼青年“理想、拼爭、鑽研、創新”的代言人。

充分瞭解各單位共青團工作的情況和團員青年的需求。調研一結束,立即啟動攀鋼第十次團代會籌備工作。

團代會能否順利,工作報告是關鍵。報告上上下下討論20餘次,徵求意見13次,專題討論5次,集中修改17次,才完成攀鋼第十次團代會工作報告。正是因為報告得到各級團組織的充分醞釀,2016年4月,張小軍代表共青團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第九屆委員會在攀鋼第十次團代會作的題為《團旗插遍主戰場 青春建功新攀鋼 在建設釩鈦資源綜合利用世界級企業的征程中不斷續寫奮進華章》的工作報告,得到團員代表的支援,團代會順利圓滿召開。

在籌備團代會期間,“青春唱響攀鋼”青年歌手大賽作為攀鋼首屆文化節的重要項目正如火如荼的推進,其決賽就放在團代會第一次大會結束的當晚,第二天就是團代會的正式選舉。工作安排時,很多團幹部談到兩項大活動同時進行難度特別大,況且決賽還放在團代會期間,肯定不行。張小軍沒有退縮,真誠引導大家,“難度肯定是有的。但如果什麼事情都容易的話,還要我們團幹部幹嘛?‘青春唱響攀鋼’本來就是我們青年的活動,這場決賽放在此時進行既是我們青年向團代會獻禮,同時也是檢驗我們攀鋼團幹部工作能力的試金石”。

張小軍帶領的團隊沒讓大家失望。同時進行的兩件大事取得了圓滿成功,並得到領導和廣大團員青年高度評價。鞍鋼集團團委書記張鵬激動地說,“兩項活動同時進行,體現了我們攀鋼團幹部的勇氣;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證明了我們攀鋼共青團的戰鬥力。決賽場上選手的表現、青年觀眾的呐喊和團代會中團員代表熱烈的掌聲和那洪亮激昂的團歌、國歌聲,充分展示了我們攀鋼青年的激情和朝氣!”

攀鋼團委年年開展“跟著郭明義學雷鋒”便民服務活動

青年活動,青年中來青年中去

共青團在團員青年中要有影響力,就得讓團員青年在共青團活動中找到存在感,而團員青年的存在感關鍵就在參與。在攀鋼青年文化節中,廣大團員青年不僅積極參與,更在其中找到強烈的存在感。

青年文化的專案,由攀鋼團委擬定,基層團組織討論並提出專案建議,最終匯總意見確定文化節專案。這個過程就是團員青年參與活動策劃、項目建議的過程。

青年讀書分享活動,由基層團組織承辦,基層團幹部和骨幹青年成為活動的組織者,整個活動得到團員青年的高度讚譽。“平時一本書幾個月都看不完,而在讀書分享活動現場,只用了不到三小時就讓我們瞭解了12本書的精髓,還聽到小夥伴們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意見,這活動得堅持!”

在2016年,張小軍帶領團幹部們組織的首屆青年文化節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湧現出24位特長青年,參與活動人數達3000餘人,宣傳覆蓋全體青年,青年文化節成為攀鋼青年主動參與的青年品牌活動。

團員青年願意跟團走,那就得讓團員青年在團內成才,在團內建功立業。這是張小軍從事共青團以來一直為之努力的目標。

青年創新登高,是鞍鋼集團團委重點打造的品牌活動。2016年,攀鋼青年創新登高立項349項,專案總數占青工比例5%,青年參與度80%以上,為企業創效上億元;推選青年科研論文150餘篇,試點打造青年創新工作室1個,湧現出“最美青工”、青年崗位(創新)能手等各類典型70餘名。現在這個平臺還不斷延伸,申創青年創新工作室近30個,建立青年創新聯盟7個。

張小軍和他的團隊一直走在共青團的路上,用行動勇挑重擔,用行動率先垂範,用行動在做攀鋼青年“理想、拼爭、鑽研、創新”的代言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