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香港中學生將系統學基本法,樹正確國家觀

未來《基本法》教育會採取多元化策略, 除了文本教材, 還有一些影像、話劇、師生座談會等形式。

香港基本法封面(網路圖)

5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講話,

強調要全面準確貫徹實施“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5月31日, 香港教育局正式公佈《中學教育課程指引》(下稱 《指引》)擬定稿, 其中建議學校在現有的初中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歷史及地理等科目中, 涵蓋共51小時《基本法》教育。

《指引》中強調價值觀教育對學校課程至關重要, 學校應使學生瞭解《基本法》, 以加強他們價值觀的培育。 因此, 建議學校在初中中國歷史科目必修內容中涵蓋24小時的《基本法》內容, 生活與社會科目為15小時。 對於不設生活與社會科目的學校, 教育局也將發展15小時的獨立“憲法與基本法”單元,

並輔以現成的學習與教育資源, 在2017年年中旬提供給學校使用。

此外, 初中非必修的歷史及地理科目也可以分別提供10小時及2小時《基本法》相關內容, 總計大約51小時。 至於高中生則可于通識科目以及相關選修科目持續學習《基本法》。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 對於有意見質疑51個課時是否過長, 《指引》強調學校應將與《基本法》有關的內容結合於相關科目的課程內, 而非額外的課程內容。 教聯會副主席、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蔡若蓮表示, 其實現有的中史與歷史等課程, 一些課題已經涵蓋了《基本法》的由來及相關內容, “此次《指引》只是要使學校更有系統地進行《基本法》教育, 相信對大部分學校影響不大”。

不過, 個別不設生活與社會科的學校, 如何安排教授“憲法與基本法”也許要再行費心, 蔡若蓮表示這類學校數目不算多, 而學界普遍認同《基本法》教育的重要性, “尤其社會近年對於《基本法》與‘一國兩制’都很關心, 實有必要裝備好學生, 以應付社會未來需要”, 相信學校都會願意配合。

對於《指引》強調《基本法》教育的重要性, 津中議會執委林日豐認同於“一國兩制”下, 香港人應該正確認識《基本法》, 然而回歸之今已有20載, 新一代年輕人未曾親身見證《基本法》的誕生, 因此學校實有責任將事實中肯地傳遞予學生, 鞏固他們對《基本法》基礎認知, 以免年輕人遭受個別媒體或人士灌輸扭曲訊息。

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兼“一國兩制”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田飛龍對海外網表示,

此舉意在通過教育內容調整説明學生樹立正確的憲制觀念與國家觀念, 教育指引修正主要因應香港近些年過度政治化、青年本土化派興起及背離《基本法》的社會情勢。 香港教育體系應提供適當的國民教育以支持學生對國家的正確認知與認同。 2012國民教育推動失敗現在看來是香港的一個損傷, 需要及時補救, 矯正“占中”與“港獨”思潮的負面影響以及反對派對《基本法》對誤解誤導。 對於調整矯正教師的教學重點、方向與責任感有一定指引作用, 也能引起一定的社會公議和反思。

另據香港大公報5月31日報導, 香港教聯會日前舉辦“一國兩制教育”沙龍, 探討如何讓《基本法》教育更加生活化。

香港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關伯強表示, 未來《基本法》教育會採取多元化策略, 除了文本教材, 還有一些影像、話劇、師生座談會等形式。 希望教師能夠將切入點放在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地方, “例如香港逛商店, 主要收取港幣, 但內地是使用人民幣。 又例如升旗, 為何國旗通常升得較高, 區旗會升得較低, 從中帶出‘一國兩制’之間的關係。 ”

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教師及學生工作組召集人李浩然表示, 《基本法》教育會融入歷史、地理等科目之內, 強調生活化。 李浩然舉例說, “為何香港護照封面是國徽而不是區徽?因為按國際法, 香港是獲得中央政府授權, 如果香港違反國際法, 外國會找中央政府這個主權國家交涉。 ”他說,回歸20年來,講很多“兩制”,但如果不明白背後理念,恐怕是只知表面而不知根源。

黃楚標小學校長黃錦良稱,《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教育應從小學開始,小學的薰陶最重要,不要等到中學、大學再急著補課。黃楚標小學設有升旗隊,升國旗的儀式已經從每月一次改至每天一次,以提高學生的國家認同。(原標題:香港中學生將系統學基本法 樹正確國家觀)

”他說,回歸20年來,講很多“兩制”,但如果不明白背後理念,恐怕是只知表面而不知根源。

黃楚標小學校長黃錦良稱,《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教育應從小學開始,小學的薰陶最重要,不要等到中學、大學再急著補課。黃楚標小學設有升旗隊,升國旗的儀式已經從每月一次改至每天一次,以提高學生的國家認同。(原標題:香港中學生將系統學基本法 樹正確國家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