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戰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竟將鳥糞作為戰略目標,大量運回國內

那盧島是太平洋上面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島, 它不是海上的重要通道, 不是軍事基地, 也不會影響敵我雙方在海上的作戰行動, 沒有坦克大炮的轟鳴, 也沒有軍艦的飛馳, 更沒有什麼豐富的資源, 這個小島幾乎是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 但是呢這個島還是又特別的地方, 就是鳥多。

由於美日所進行的太平洋戰爭在太平洋的其他海域或小島上打的特別激烈, 大洋中的鳥類家族為了逃難紛紛跑到盧島棲生, 由於鳥類大量逃難到這裡居住, 他們生兒育女吃喝拉撒全在島上, 慢慢的島上就累積很多鳥糞, 成為了鳥糞的著名產地之一。 日本人發現了島上的鳥糞。 這對肥料稀缺的日本來說可以說是, 如獲至寶, 於是他們便做出決定將鳥糞作為戰時農業肥料的主要來源, 夜以繼日的運回國內。

但是不久之後美國有個糧食專家得知了這件事, 馬上就分析清楚了日本人的意圖。 為了切斷日本的部分農肥供應, 影響其農業生產, 這個糧食專家頓時心生一計, 建議美國軍方破壞那盧島上的鳥糞。 更快經過軍方的研究, 決定採納他的這個建議。

1942年美國空軍開始對那盧島進行破壞性的轟炸。 果然這一招沒有白使, 這一招果然使日本的糧食生產大大下降, 給養發生恐慌, 削弱了日本的軍事潛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