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周軍情銳評:美軍深陷桃色醜聞 殲-20有個小目標

過去一周, 美軍深陷桃色醜聞, “裸照門”及少將接受性賄賂洩密案吸引眾人目光, 而隨著中國宣佈殲-20服役, 與之相關的話題一時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下面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一周不容錯過的軍情。

美軍連遭“桃色醜聞”打擊

新聞綜述:美國海軍陸戰隊女兵裸照醜聞令國會震怒, 海軍陸戰隊司令羅伯特·內勒14日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承諾解決問題, 被痛批“陳詞濫調”“空洞無物”。 而美國司法部14日對包括一名海軍少將在內的9名美國海軍軍官提起訴訟, 指控他們在軍事專案招標中收受性賄賂並洩密。

點評:美軍一直就未曾擺脫過“桃色醜聞”, 以往盤點駐守全球各地美軍劣行的時候, 性侵犯罪都是最重要的佐證。 但事情就是這樣, 只有在危及自身的時候才能真正得到重視, 當然美軍沒能在這次醜聞中“輕鬆過關”, 也與當下社交媒體等高速發展有關。

在2016年的時候美軍也曾曝出多起桃色醜聞, 核潛艇上的男兵協同作案(有人負責望風, 有人負責拍攝, 有人製作分享), 偷拍女戰友洗浴照, 而且艇上長官也知情, 卻並未制止, 東窗事發這些涉案官兵也並未得到嚴懲。 還有採訪視頻顯示, 很多美軍女兵在遭受性騷擾後向上級揭發, 結果是這些受害者遭受冷暴力, 最後不得不退役。

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 以往美軍各軍種長官都會首先考慮“軍種顏面”,

處理方式都是以“壓”為主, 事情鬧大了就不痛不癢地處理幾個人, 以往這樣的“套路”屢試不爽。 但是這次事件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頗有點“民意沸騰”, 海軍陸戰隊司令成了“眾矢之的”, 這次“害群之馬”可能會遭受嚴懲, 但是真正促成這種現狀的“禍首”仍不會有絲毫損傷, 這類事件幾乎不可能杜絕。

資料圖: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內勒。 (彭博社)

敘利亞上演“微型世界大戰”

新聞綜述:土耳其人在從恐怖武裝手中奪取阿勒頗省北部重鎮巴蔔後宣佈, 他們控制的“敘利亞自由軍”將向庫爾德人佔領的曼比季挺進。 而庫爾德人給安卡拉的計畫以沉重打擊。 3月初, 他們與敘利亞政府達成一致, 決定共同管理從恐怖武裝手中解放的幼發拉底河以西的領土, 包括曼比季。

點評:土耳其“項莊舞劍”, 庫爾德“棄子求勢”。 土耳其舉重兵挺進敘利亞, 旗子上寫的是“打擊恐怖武裝”, 但心裡到底怎麼想, 敘利亞政府、俄羅斯、美國還有庫爾德武裝都明白。 土耳其畏懼的是邊境地區出現一個強大的庫爾德自治區,

而這股強大的勢力有可能和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工人党暗通款曲。

土耳其“眼明手黑”快速出兵, 一出手就將庫爾德武裝的勢力區域一分為二, 然後土耳其一方面表示願意追隨美國領導的聯軍反恐, 一方面和俄羅斯眉來眼去並達成協議(即親土耳其的“敘利亞自由軍”與敘利亞政府軍互不侵犯)。 而正當土耳其要使出“假道伐虢”(以討伐恐怖組織巢穴拉卡為名挺進庫爾德人控制的曼比季)的妙計時, 庫爾德人反手給了土耳其一記蒙棍, 宣佈引敘利亞政府軍入曼比季, 再加上以庫爾德武裝“師傅”身份存在的美軍, 土耳其想順利實現自身戰略目標, 困難不小。

俄羅斯明確表示可以自己搞定敘利亞問題,

前提是美國不添亂。 但是美國怎麼可能那麼聽話, 最近美軍大舉向敘利亞增兵。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 有了俄羅斯空天軍鼎力相助的敘利亞政府軍, 再加上實力不俗的庫爾德武裝, 拉卡已成甕中之鼈。 歷史經驗已經表明, 擁有更多軍隊和土地的力量將在戰後敘利亞政治調解時獲得最大優勢。 美國人同樣想立足在敘利亞的土地上, 而不是僅僅監督這個過程。

資料圖:敘利亞境內的土耳其軍隊

摔機上癮?印度這個毛病得改

新聞綜述:15日,印度空軍一架“獵豹”直升機在北方邦安拉阿巴德市的一個村莊墜毀,傷亡情況不明。印度空軍近期多發墜機事故。就在“獵豹”直升機墜毀的同一天,印度空軍一架蘇-30MKI戰鬥機在西北部拉賈斯坦邦巴爾梅爾空軍基地附近的一個村莊墜毀,事故導致3人受傷。

點評:印度軍工在中國一直是個製造段子手素材的重要源泉,中國互聯網上也充斥著關於印度武器的各種傳說。印度“滿身槽點”的軍工業常被冠以“奇葩”“笑柄”之名,國產武器的“寒心歷史”自不必說,而很多購買的“功成名就”的進口明星武器,但凡經過印度軍工企業一番“整修”之後莫不令該國軍人“膽寒”。

印度“破敗”的國產航母曾震驚美國同行,剛剛修復完成的護衛艦一出船塢就傾覆(陰溝翻船),研發數十年的國產坦克和戰機也是命運多舛。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印度國產的“尼尚特”無人機,交付4架全部墜毀。印度空軍自己組裝的“成熟戰機”(可靠性很高的米格-21和蘇-30)在印度也變成了“寡婦機”。“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印度這事兒難道也要氣候來“背鍋”?

莫迪上臺之後提出了“印度製造”的口號,印度這個“軍購達人”要努力提升本國軍工能力,但是長城非一日能夠建成,雖然引進技術的環境非常優越,可是令西方軍火商們撓頭的印度“官僚”才是擋在印度軍工自立門前最大的“攔路虎”。

圖為墜毀的“獵豹”直升機。

對抗F-22?殲-20有自己的小目標

新聞綜述:美國“偵察勇士”網站認為雖然北京為了應對F-35,正在加快殲-20入役的步伐,但殲-20不太可能直接與美國的F-35或與F-22對抗。殲-20外形比“猛禽”更大,它更有可能是為了打擊支持空中行動的美軍加油機、空中預警機和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JSTARS)飛機而生。

點評:殲-20正式服役的消息讓這款“網紅武器”再次霸佔頭條。而國內外媒體大多將這款5代機與美國的F-35和F-22作對比,看是更強還是更弱,抑或旗鼓相當。首先在可預見的將來,大國戰爭爆發的幾率仍是微乎其微,即便有一天中美“擦槍走火”,恐怕殲-20硬抗F-35和F-22的“盛況”也不容易看到。

現代戰爭是體系作戰,整個鏈條順暢才能保證全部戰力的發揮,如果說殲-20是中國的“矛頭”的話,那麼為什麼我們非要用自己的“矛頭”去硬頂對方的“矛頭”呢?聰明的做法應該是找出對方整個作戰體系中的薄弱節點,以“矛頭”之鋒銳一擊而制敵,老話叫“打蛇打七寸”。

如果中美爆發戰爭的話,美軍的薄弱節點正是那些保障作戰的加油機和預警機等大型飛機,幹掉一架這類飛機對戰局的影響怕是遠大於幹掉一架F-22。殲-20小批量服役,說明這款戰機在技術上已經具備操作性,但未來仍有一些技術需要改進,遠大目標可以定為“最強5代機”,但是不妨先制定一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比如確保幹掉敵方預警機和加油機能有更高的成功率。

資料圖:殲-20戰機。

技術無罪?無人機氾濫“成災”

新聞綜述:美國的一個“正在對付敵人”的盟友用一枚“愛國者”地對空導彈擊落了從商店裡買來的4軸無人機。雖然“愛國者”導彈擊落了4軸無人機,但對付這種有惡意的無人機,此舉顯然太不經濟。這架4軸無人機價值200美元,而單枚“愛國者”導彈價格約為340萬美元。

點評:無人機在戰爭中的作用一再提升,而在民用領域,無人機更呈現出井噴式發展之勢。資訊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預測,2017年全球無人機的產量將接近300萬架。在享受無人機帶來的好處的同時,弊端也隨之被逐漸放大。無人機“黑飛”已經成為困擾各國政府的嚴重社會問題,而隨著技術擴散,無人機製造的門檻越來越低,這也為刑事犯罪和恐怖襲擊提供了便利。

一方面國際市場對高技術無人機需求極大,而相對應的,對於防禦無人機的裝備的需求也逐漸增大。從伊拉克軍隊搗毀的恐怖武裝的無人機工廠來看,恐怖分子掌握的無人機技術並非那麼低級,而且恐怖分子已經能嫺熟地在戰場上使用無人機實施偵察和發動襲擊。從“原生態”的訓練老鷹捕捉無人機,到有點高技術水準的電磁干擾和鐳射打擊,目前市場上已經開出很多應對無人機的“藥丸”。

在應對無人機這個問題上,有句老話雖然同樣適用——便宜沒好貨,但是拿價值340萬美元的導彈對付一架200美元的無人機,這種“敗家行為”怕是連很多土豪都幹不出來。隨著無人機在各種應用中興起(測繪、投遞、工業檢查甚至是單純的耍酷),未來負面影響只會越來越大,而相關治理也不能僅僅依靠先進的裝備。最後打個小廣告,中國有一款“寂靜獵人”鐳射反無人機系統物美價廉,各位土豪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

資料圖:老鷹“獵殺”無人機。

資料圖:敘利亞境內的土耳其軍隊

摔機上癮?印度這個毛病得改

新聞綜述:15日,印度空軍一架“獵豹”直升機在北方邦安拉阿巴德市的一個村莊墜毀,傷亡情況不明。印度空軍近期多發墜機事故。就在“獵豹”直升機墜毀的同一天,印度空軍一架蘇-30MKI戰鬥機在西北部拉賈斯坦邦巴爾梅爾空軍基地附近的一個村莊墜毀,事故導致3人受傷。

點評:印度軍工在中國一直是個製造段子手素材的重要源泉,中國互聯網上也充斥著關於印度武器的各種傳說。印度“滿身槽點”的軍工業常被冠以“奇葩”“笑柄”之名,國產武器的“寒心歷史”自不必說,而很多購買的“功成名就”的進口明星武器,但凡經過印度軍工企業一番“整修”之後莫不令該國軍人“膽寒”。

印度“破敗”的國產航母曾震驚美國同行,剛剛修復完成的護衛艦一出船塢就傾覆(陰溝翻船),研發數十年的國產坦克和戰機也是命運多舛。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印度國產的“尼尚特”無人機,交付4架全部墜毀。印度空軍自己組裝的“成熟戰機”(可靠性很高的米格-21和蘇-30)在印度也變成了“寡婦機”。“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印度這事兒難道也要氣候來“背鍋”?

莫迪上臺之後提出了“印度製造”的口號,印度這個“軍購達人”要努力提升本國軍工能力,但是長城非一日能夠建成,雖然引進技術的環境非常優越,可是令西方軍火商們撓頭的印度“官僚”才是擋在印度軍工自立門前最大的“攔路虎”。

圖為墜毀的“獵豹”直升機。

對抗F-22?殲-20有自己的小目標

新聞綜述:美國“偵察勇士”網站認為雖然北京為了應對F-35,正在加快殲-20入役的步伐,但殲-20不太可能直接與美國的F-35或與F-22對抗。殲-20外形比“猛禽”更大,它更有可能是為了打擊支持空中行動的美軍加油機、空中預警機和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JSTARS)飛機而生。

點評:殲-20正式服役的消息讓這款“網紅武器”再次霸佔頭條。而國內外媒體大多將這款5代機與美國的F-35和F-22作對比,看是更強還是更弱,抑或旗鼓相當。首先在可預見的將來,大國戰爭爆發的幾率仍是微乎其微,即便有一天中美“擦槍走火”,恐怕殲-20硬抗F-35和F-22的“盛況”也不容易看到。

現代戰爭是體系作戰,整個鏈條順暢才能保證全部戰力的發揮,如果說殲-20是中國的“矛頭”的話,那麼為什麼我們非要用自己的“矛頭”去硬頂對方的“矛頭”呢?聰明的做法應該是找出對方整個作戰體系中的薄弱節點,以“矛頭”之鋒銳一擊而制敵,老話叫“打蛇打七寸”。

如果中美爆發戰爭的話,美軍的薄弱節點正是那些保障作戰的加油機和預警機等大型飛機,幹掉一架這類飛機對戰局的影響怕是遠大於幹掉一架F-22。殲-20小批量服役,說明這款戰機在技術上已經具備操作性,但未來仍有一些技術需要改進,遠大目標可以定為“最強5代機”,但是不妨先制定一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比如確保幹掉敵方預警機和加油機能有更高的成功率。

資料圖:殲-20戰機。

技術無罪?無人機氾濫“成災”

新聞綜述:美國的一個“正在對付敵人”的盟友用一枚“愛國者”地對空導彈擊落了從商店裡買來的4軸無人機。雖然“愛國者”導彈擊落了4軸無人機,但對付這種有惡意的無人機,此舉顯然太不經濟。這架4軸無人機價值200美元,而單枚“愛國者”導彈價格約為340萬美元。

點評:無人機在戰爭中的作用一再提升,而在民用領域,無人機更呈現出井噴式發展之勢。資訊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預測,2017年全球無人機的產量將接近300萬架。在享受無人機帶來的好處的同時,弊端也隨之被逐漸放大。無人機“黑飛”已經成為困擾各國政府的嚴重社會問題,而隨著技術擴散,無人機製造的門檻越來越低,這也為刑事犯罪和恐怖襲擊提供了便利。

一方面國際市場對高技術無人機需求極大,而相對應的,對於防禦無人機的裝備的需求也逐漸增大。從伊拉克軍隊搗毀的恐怖武裝的無人機工廠來看,恐怖分子掌握的無人機技術並非那麼低級,而且恐怖分子已經能嫺熟地在戰場上使用無人機實施偵察和發動襲擊。從“原生態”的訓練老鷹捕捉無人機,到有點高技術水準的電磁干擾和鐳射打擊,目前市場上已經開出很多應對無人機的“藥丸”。

在應對無人機這個問題上,有句老話雖然同樣適用——便宜沒好貨,但是拿價值340萬美元的導彈對付一架200美元的無人機,這種“敗家行為”怕是連很多土豪都幹不出來。隨著無人機在各種應用中興起(測繪、投遞、工業檢查甚至是單純的耍酷),未來負面影響只會越來越大,而相關治理也不能僅僅依靠先進的裝備。最後打個小廣告,中國有一款“寂靜獵人”鐳射反無人機系統物美價廉,各位土豪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

資料圖:老鷹“獵殺”無人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