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習水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助力脫貧

“過去在家裡不可能天天洗上熱水澡,現在好安逸喲!政府幫我們按上了熱水器,洗個澡再不用大鐵鍋燒水了,不僅熱水器,就連衛生間也是水沖式的了。 ”

習水縣東皇街道辦事處白坭村高幹村民組農民王先堂,在與記者談起縣裡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時顯得格外激動。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在脫貧攻堅中推出的一個新舉措,通過建設宜居村寨為導向,全面改善貧困村、貧困戶的人居環境和生活條件,為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奠定堅實的基礎。 ”縣委書記向承強說。

據瞭解,去年10月,習水縣決定通過一年時間,累計完成37363戶貧困戶的人居環境整治、127個貧困村整村推進示範點、3個精品經營型示範點、10個普通經營型示範點的建設工作。

在實施過程中,該縣堅持貧困優先的原則,統籌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整村推進示範點的帶動。 同時著力解決貧困戶的通水、通路、通電、通電話、通電視和改廚、改廁、改圈以及整治殘垣斷壁、整治亂搭亂建、整治草堆糞堆、庭院硬化美化的“五通、三改、三治、一化”等問題。 並加大對貧困村公益設施建設投入,確保貧困村如期出列、貧困戶有效脫貧。

按照“生活型”“安居型”“經營型”的要求,對貧困戶、貧困村示範點和經營型示範點進行規範建設,是習水縣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一大亮點。

對於“生活型”的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是全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主要圍繞“五通、三改、三治、一化”的具體內容,並按照“差什麼、建什麼”的原則,在摸底調查和科學規劃建檔的基礎上開展整治,貧困戶按1.2萬元每戶、非貧困戶按1萬元每戶的標準進行獎勵和補助,實行投入資金總量控制,鄉鎮統籌開展整治,按驗收審計結果進行獎補。 據瞭解,這種類型目前已經實施了1.5萬戶。

對於“安居型”的房屋建設,該縣採取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無安全住房,又急需新建且無力自建的,已經計畫安排2000戶,按6萬元(其中危房改造補助3.5萬元、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資金2.5萬元)每戶的標準進行獎勵補助新建“安居型”房屋。 目前,已經啟動了140多戶,竣工76戶。

對於“經營型”的示範點建設,該縣打破鄉鎮與鄉鎮、村與村的區劃限制,選擇了三個點進行規劃設計,建設成為全國領先、貴州一流的鄉村。 同時對交通便捷、旅遊資源豐富、產業發展潛力較大的村寨,通過提檔升級民居改造,將其打造成為景觀景點,每一個點投入資金不低於500萬元,以此推動發展鄉村旅遊、農業特色產業、生態鄉村工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