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六月登牛背梁森林公園,不為別的只為賞高山杜鵑

第一次走這麼多路, 下山時每休息一次腳趾如針紮般疼, 看著同伴拖著疲憊的身體搖晃的步伐還機械式的往前邁, 不由得想笑, 他們問我:“痛不應該是哭嗎?怎麼還笑?”我說:“痛的最高境界就是笑”。 他們都笑了, 真是 痛並快樂著!

5月份的牛背梁以高山杜鵑最為出名, 吸引著各方遊客, 我們也是之一。 來過牛背梁的朋友也是我們的組織者還極力推薦一定要登頂, 只有登頂才能領略不同的風景!又考慮到我們的體力選擇從景區進入。

首先進入的是羚牛穀, 第一感覺是 靜 幽 綠 。 大多數遊客都選擇了坐觀光車, 光觀車不走羚牛穀, 所以峽谷人很少, 很安靜。 一條步道或蜿蜒、或平緩、或石階、或棧道、或小橋, 都極具特色, 幽幽的盤旋在峽谷。

奔流的溪水淙淙, 清澈明靜, 或直向前奔, 或繞石回環, 或蕩過溪石激起浪花, 或飛瀑直下, 或攀岩而過形成珠簾, 美不勝收。 溪石上綠色的苔蘚告訴著人們這裡的陰涼。 陽光透過茂密的叢林星星點點照射在水面, 碧光粼粼。 一景一物都展示著峽谷獨特的美。

走出羚牛穀為了有充足的時間登頂選擇了索道到駱駝峰, 坐在纜車上一覽峰林感覺也不錯哦!

從駱駝峰到南天門就屬於六尺嶺景區, 這一路沒有捷徑, 全靠步行。 此時多了兩個年輕夥伴, 也是在羚牛穀結識的, 聊天中得知我們要登頂要求同行,

當然這一路他們也成了我們的“御用攝影師”。

這一程沒有了峽谷的涼爽, 上升的高度也變強。 蔚藍的天空, 烈日當頭, 上臺階, 上臺階, 除了偶爾拍下照其餘時間都是走走走。 原本的高山杜鵑區, 可惜來晚了錯過了花期, 已經看不到盛開的杜鵑。 邊走邊打聽山頂的花開著沒?直到聽到確定的答覆:山頂花正開呢, 這才放心。

放眼望去也是滿上的白花,(也沒搞清楚叫什麼花)時而開在崖邊,時而點綴在道旁,小巧精緻,不誇張不遜色,甚是美麗。

高度的上升景物也在不斷的變化,每向上攀登一程,就會感受到景物的不同,原來的仰視慢慢變成平視、俯視。雙腿也感到疲乏,望著近在咫尺的牛背,我們大概還只是行走在牛腿上。看似很近,走起來卻很遠。覺得背包越來越重,壓得腰都不想直起來,乾脆就馱著背走,反正都是上坡。累了就地坐在臺階上也不嫌髒了。嘴裡喊著不想走了不去了。稍微休息下還是互相鼓勵互相牽扯著繼續前進。紅樺林、天路、鵲橋、朝天門等等一個一個景點慢慢的都被拋在後面,站在南天門感受呼呼的山風, 分分鐘又忘記了剛才的疲憊。回望來時路漫漫,放眼四周已有登高望遠的感覺,看著遠處層層疊疊綿延不到頭的群山,深深的感受到秦嶺的雄偉和博大!

南天門,是多數遊客的終點,我也以為是我們此行的終點,然,這是一個新的起點。因為最美的風光在上面,萬畝草甸、冷杉林帶、冰川遺址、杜鵑花海等還都在等著我們呢。有人把南天門之後的這段路稱為強者的體驗平臺,我不是強者,但是我又不能放棄,補充水分跟隨團隊開始進入叢林拉開一睹牛背梁神秘面紗的帷幕。此時只有樹根交錯、石塊突兀、毫無規則的小路,幾乎是垂直拔高。走幾步就覺得體力不支,同伴也有感覺不舒服,海拔在2400米左右,緩緩的走,此時林中夾雜的白色杜鵑開的正豔,十幾個小花朵擠在一個枝頭形成一個花球,一團團一簇簇,清麗脫俗惹人喜愛,在藍天的襯托下,白色的杜鵑花瓣更加透亮、迷人。

走出樹林,眼前豁然開朗,一片藤本植物出現在眼前,一株株植物猶如修剪過一樣平整,連著一片矮化的箭竹林,一堆形態各異的巨石屹立在山邊,吸引著大家的眼球,登上去山風都能把人吹倒,這時候覺得大體積還是比較妥。牛脊就在眼前,看似很近,絕望變成了興奮,草甸,冷杉,杜鵑坡盡在眼底,只想趕緊走過去,順著山崖邊拉緊帽檐側風向下進入杜鵑坡。

這裡的杜鵑都是矮化的,緊緊地簇擁在一起,在山坡形成一片一片的杜鵑花海,花瓣沒有途中看到的大,典雅的淡紫色小花爭相開放,連成一片紫色的花園。此時遊客一波一波的來,或站或蹲或躺或爬在花叢中,盡情演繹 :山花爛漫時,你在叢中笑 的情懷。躺在柔軟的草甸上,陶醉在花的世界,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高山獨有的環境,特別的氣候,形成了獨特的植物個性。杜鵑就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熱烈綻放,盡情展示她的美麗不凡,冷杉一邊無枝,一邊樹枝飄出好遠,像是伸手迎客。草甸中、石縫裡那些紫色、白色、紅色、黃色不知名的小花迎風開放,不管環境如何,他們都在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到極致!

登到界碑才算是拔高的終點,高聳的山體,經過四上三下的坡度運動,才到達牛背梁界碑,這一路有成片成片的白色矮化杜鵑,已經開始有點凋謝,行走在草甸,石塊之中,上上下下非常困難,此刻已經饑腸轆轆,依然堅持著去領略秦嶺不同的高山風光和明顯的植物分佈。

這個體若牛背,迎風馱雲的山梁就是牛背梁。這個高高隆起於中國南北軸線上的巨型牛背被稱為中華民族脊樑。這裡有八面來客萬里流雲,是一腳踩南北,兩眼望楚秦的高處風光。此刻天氣獨好,北望長安,欣賞八百里秦川的豪邁。站在這塊土地上,再辛苦的跋涉覺得也值了!

走不尋常路,帶來不尋常的視覺享受。牛背梁廣闊的高山草甸、茂密的冷杉林、獨特的杜鵑坡,讓行走其間的人們感受到只有在高原上才能體會到的特殊氣息,那是一種行走旅途上和攀登上的永遠快樂!

圖文 / 狗尾巴花

放眼望去也是滿上的白花,(也沒搞清楚叫什麼花)時而開在崖邊,時而點綴在道旁,小巧精緻,不誇張不遜色,甚是美麗。

高度的上升景物也在不斷的變化,每向上攀登一程,就會感受到景物的不同,原來的仰視慢慢變成平視、俯視。雙腿也感到疲乏,望著近在咫尺的牛背,我們大概還只是行走在牛腿上。看似很近,走起來卻很遠。覺得背包越來越重,壓得腰都不想直起來,乾脆就馱著背走,反正都是上坡。累了就地坐在臺階上也不嫌髒了。嘴裡喊著不想走了不去了。稍微休息下還是互相鼓勵互相牽扯著繼續前進。紅樺林、天路、鵲橋、朝天門等等一個一個景點慢慢的都被拋在後面,站在南天門感受呼呼的山風, 分分鐘又忘記了剛才的疲憊。回望來時路漫漫,放眼四周已有登高望遠的感覺,看著遠處層層疊疊綿延不到頭的群山,深深的感受到秦嶺的雄偉和博大!

南天門,是多數遊客的終點,我也以為是我們此行的終點,然,這是一個新的起點。因為最美的風光在上面,萬畝草甸、冷杉林帶、冰川遺址、杜鵑花海等還都在等著我們呢。有人把南天門之後的這段路稱為強者的體驗平臺,我不是強者,但是我又不能放棄,補充水分跟隨團隊開始進入叢林拉開一睹牛背梁神秘面紗的帷幕。此時只有樹根交錯、石塊突兀、毫無規則的小路,幾乎是垂直拔高。走幾步就覺得體力不支,同伴也有感覺不舒服,海拔在2400米左右,緩緩的走,此時林中夾雜的白色杜鵑開的正豔,十幾個小花朵擠在一個枝頭形成一個花球,一團團一簇簇,清麗脫俗惹人喜愛,在藍天的襯托下,白色的杜鵑花瓣更加透亮、迷人。

走出樹林,眼前豁然開朗,一片藤本植物出現在眼前,一株株植物猶如修剪過一樣平整,連著一片矮化的箭竹林,一堆形態各異的巨石屹立在山邊,吸引著大家的眼球,登上去山風都能把人吹倒,這時候覺得大體積還是比較妥。牛脊就在眼前,看似很近,絕望變成了興奮,草甸,冷杉,杜鵑坡盡在眼底,只想趕緊走過去,順著山崖邊拉緊帽檐側風向下進入杜鵑坡。

這裡的杜鵑都是矮化的,緊緊地簇擁在一起,在山坡形成一片一片的杜鵑花海,花瓣沒有途中看到的大,典雅的淡紫色小花爭相開放,連成一片紫色的花園。此時遊客一波一波的來,或站或蹲或躺或爬在花叢中,盡情演繹 :山花爛漫時,你在叢中笑 的情懷。躺在柔軟的草甸上,陶醉在花的世界,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高山獨有的環境,特別的氣候,形成了獨特的植物個性。杜鵑就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熱烈綻放,盡情展示她的美麗不凡,冷杉一邊無枝,一邊樹枝飄出好遠,像是伸手迎客。草甸中、石縫裡那些紫色、白色、紅色、黃色不知名的小花迎風開放,不管環境如何,他們都在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到極致!

登到界碑才算是拔高的終點,高聳的山體,經過四上三下的坡度運動,才到達牛背梁界碑,這一路有成片成片的白色矮化杜鵑,已經開始有點凋謝,行走在草甸,石塊之中,上上下下非常困難,此刻已經饑腸轆轆,依然堅持著去領略秦嶺不同的高山風光和明顯的植物分佈。

這個體若牛背,迎風馱雲的山梁就是牛背梁。這個高高隆起於中國南北軸線上的巨型牛背被稱為中華民族脊樑。這裡有八面來客萬里流雲,是一腳踩南北,兩眼望楚秦的高處風光。此刻天氣獨好,北望長安,欣賞八百里秦川的豪邁。站在這塊土地上,再辛苦的跋涉覺得也值了!

走不尋常路,帶來不尋常的視覺享受。牛背梁廣闊的高山草甸、茂密的冷杉林、獨特的杜鵑坡,讓行走其間的人們感受到只有在高原上才能體會到的特殊氣息,那是一種行走旅途上和攀登上的永遠快樂!

圖文 / 狗尾巴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