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王者榮耀把老外逼成了中文10級,但我現在為了這款遊戲苦練英語

“來盤王者, 開黑呀?”

這句話估計很快就要成為國際性的問候語了,

因為《王者榮耀》中又冒出一股新勢力,

那就是外國玩家。

說起來《王者榮耀》在國外的熱度,

並不比在國內差多少,

自從這款MOBA手遊一出,

外國的很多玩家就像是中毒了一樣···

但對外國玩家來說,

想要好好玩一把《王者榮耀》簡直太難了···

最開始他們連遊戲名字都不知道,

《王者榮耀》乾脆被直譯為King Of Glory,

很多不明真相的小夥翻遍了手機商城

也沒能找到這款中國遊戲:

外國小夥為了找隊友開黑,

特意用了中文上網求助···

嗯, 一看文筆就知道是谷歌翻譯的:

但最可怕的還是語言障礙。

技能和操作還好說, 可以手動摸索,

但對符文、道具的使用,

外國玩家基本就不行了:

有些玩家甚至因為身份證而無法登陸,

但他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還有玩家遭遇到“更新強退”,

以為自己的遊戲崩了···

狂丸看完簡直笑瘋了:

對於這些國外友人的疑問,

狂丸腦中直接自動腦補了那些

跪求各種遊戲漢化的日子···

於是特想大喊一聲:你們也有今天2333。

總之外國玩家玩個王者也是費了老勁了,

但這些都不能壓抑他們開黑的欲望。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

一些比較6的外國玩家還專門成了討論群組:

這裡有中文比較好的老司機

帶路科普遊戲介面的漢語,

分享遊戲系統中的各種玩法,

普及一下比較基礎的攻略:

最6的是···

徹底拯救那些想買皮膚

但根本不知道什麼是Q幣的玩家。

當然了,玩《王者榮耀》嘛,

除了曬曬勝利的戰績,

外國玩家也會在小組裡發發脾氣,

吐槽一下自己的辣雞隊友···

雖然遇到的問題很多,

但外國玩家依然堅持頂著高延遲

和國內的我們並肩戰鬥著:

狂丸想說的是···挺感動的,

然後感覺···

延遲這麼高,你們還真是坑呀。

不過外國玩家的苦最終還是被企鵝瞭解到了。

於是為了解決痛苦,

企鵝在從去年開始就陸續發佈海外版,

還在不久前還上線了歐美版本:

《Strike of Kings》。

遊戲上線後人氣直接爆炸,

狂丸好奇的也去看了一下,

結果現在又拿起英語詞典,

準備去肝海外服了。

海外服的版本有很多,但整體上大同小異,

狂丸就以《Strike of Kings》為例,

給大家介紹一下它與國服有什麼不同,

國外玩家現在玩的“王者”到底是啥樣的。

(Strike of Kings)

首先差異最大的就是畫風了。

妥妥的歐美風呀,

感覺海外版的《王者榮耀》

在顏值上更成熟一些:

而且介面也變的十分簡潔,

所有UI更加扁平、圓滑,

相對于國服更加精緻一些:

而為了更接地氣,

英雄角色自然也統統改版。

人物設定上遊戲以科幻、魔法為主。

操控的角色也從各路英雄歷史名人,

轉變為了精靈、石巨魔、惡魔法師等等。

在狂丸看來,

海外版的遊戲角色每個人的特點都很強烈,

換句話說就是···不怕“醜”。

比如重甲的塔拉,

強壯的讓我想起了曾經的暗夜精靈:

另外還有魅魔薇菈,

算是歐美風格比較標誌性的造型:

甚至部分角色帶有明顯的地域屬性:

當然也有照顧喜喜歡小清新風格的人設,

比如牛仔維奧萊特:

還有比較日韓風格的小蘿莉:

另外男性與怪物方面也很接地氣,

魔幻遊戲必有的牛頭人:

歐美遊戲中登場比較頻繁的維京戰士:

最6的是它,

能夠用鼻屎作為武器攻擊,

狂丸這輩子都不想和它對線:

當然遊戲也保留了一些國服的特色角色,

如猴哥、貂蟬、趙雲,

同時也對他們做了重新設計:

據悉海外版貂蟬的原型竟然是國服王昭君···

狂丸現在非常好奇,

那國服的貂蟬給做成啥了:

狂丸最喜歡的是這位“蝴蝶”,

不過臺灣版本譯名為“刀鋒寶貝”····

原型是我們的阿軻,

看外形感覺賊帶勁兒:

總之角色原型方面,

狂丸覺得海外版類型比較豐富,

能夠滿足玩家的各種口味需求。

另外從人物建模上不難發現,

多邊形變多了、棱角被打磨的更圓滑,

特效與粒子表現也很柔和,

也就是說,

戰鬥中玩起來更帥了···

更好玩的是海外版還拿下了DC的版權,

率先推出了新英雄蝙蝠俠:

對應的角色應該是蘭陵王:

而蝙蝠俠的出現

也徹底引炸了海外版的熱度。

目前油管上關於海外版播放量最高的視頻,

就是蝙蝠俠登場的宣傳片,

16秒的視頻160萬的播放量,

狂丸仿佛聽到無數外國小哥在剁手···

美術良心、皮膚炫酷,

然而你敢信,海外版就連氪金都更便宜···

就拿小喬來說吧,外服名叫“krixi”:

英服與台服比國服便宜十幾元左右:

當然以這些都是根據不國家的市場

進行調價後的結果,

比如韓國的小喬就要比國服貴上一些···

最後狂丸還是關心了一下

海外版本的遊戲環境,

畢竟相較于國內的小學生遍地,

發達國家的玩家品質會不會高一些?

直到我看到“阿軻”果斷搶走隊友人頭:

抗塔追殺+位移撞牆:

塔下強殺結果被反殺:

意不意外?親不親切?

呵呵,看來坑比哪裡都有。

如果感興趣想要試試“王者”海外版,

海外版支持中文玩起來不費力,

但是互噴還是需要英語的,

狂丸已經在苦練了···

另外建議把海外版安利給你的基友,

然後拉上他一起面對美帝小學生的汪洋大海。

狂丸

在後臺回復關鍵字:王者

這裡有中文比較好的老司機

帶路科普遊戲介面的漢語,

分享遊戲系統中的各種玩法,

普及一下比較基礎的攻略:

最6的是···

徹底拯救那些想買皮膚

但根本不知道什麼是Q幣的玩家。

當然了,玩《王者榮耀》嘛,

除了曬曬勝利的戰績,

外國玩家也會在小組裡發發脾氣,

吐槽一下自己的辣雞隊友···

雖然遇到的問題很多,

但外國玩家依然堅持頂著高延遲

和國內的我們並肩戰鬥著:

狂丸想說的是···挺感動的,

然後感覺···

延遲這麼高,你們還真是坑呀。

不過外國玩家的苦最終還是被企鵝瞭解到了。

於是為了解決痛苦,

企鵝在從去年開始就陸續發佈海外版,

還在不久前還上線了歐美版本:

《Strike of Kings》。

遊戲上線後人氣直接爆炸,

狂丸好奇的也去看了一下,

結果現在又拿起英語詞典,

準備去肝海外服了。

海外服的版本有很多,但整體上大同小異,

狂丸就以《Strike of Kings》為例,

給大家介紹一下它與國服有什麼不同,

國外玩家現在玩的“王者”到底是啥樣的。

(Strike of Kings)

首先差異最大的就是畫風了。

妥妥的歐美風呀,

感覺海外版的《王者榮耀》

在顏值上更成熟一些:

而且介面也變的十分簡潔,

所有UI更加扁平、圓滑,

相對于國服更加精緻一些:

而為了更接地氣,

英雄角色自然也統統改版。

人物設定上遊戲以科幻、魔法為主。

操控的角色也從各路英雄歷史名人,

轉變為了精靈、石巨魔、惡魔法師等等。

在狂丸看來,

海外版的遊戲角色每個人的特點都很強烈,

換句話說就是···不怕“醜”。

比如重甲的塔拉,

強壯的讓我想起了曾經的暗夜精靈:

另外還有魅魔薇菈,

算是歐美風格比較標誌性的造型:

甚至部分角色帶有明顯的地域屬性:

當然也有照顧喜喜歡小清新風格的人設,

比如牛仔維奧萊特:

還有比較日韓風格的小蘿莉:

另外男性與怪物方面也很接地氣,

魔幻遊戲必有的牛頭人:

歐美遊戲中登場比較頻繁的維京戰士:

最6的是它,

能夠用鼻屎作為武器攻擊,

狂丸這輩子都不想和它對線:

當然遊戲也保留了一些國服的特色角色,

如猴哥、貂蟬、趙雲,

同時也對他們做了重新設計:

據悉海外版貂蟬的原型竟然是國服王昭君···

狂丸現在非常好奇,

那國服的貂蟬給做成啥了:

狂丸最喜歡的是這位“蝴蝶”,

不過臺灣版本譯名為“刀鋒寶貝”····

原型是我們的阿軻,

看外形感覺賊帶勁兒:

總之角色原型方面,

狂丸覺得海外版類型比較豐富,

能夠滿足玩家的各種口味需求。

另外從人物建模上不難發現,

多邊形變多了、棱角被打磨的更圓滑,

特效與粒子表現也很柔和,

也就是說,

戰鬥中玩起來更帥了···

更好玩的是海外版還拿下了DC的版權,

率先推出了新英雄蝙蝠俠:

對應的角色應該是蘭陵王:

而蝙蝠俠的出現

也徹底引炸了海外版的熱度。

目前油管上關於海外版播放量最高的視頻,

就是蝙蝠俠登場的宣傳片,

16秒的視頻160萬的播放量,

狂丸仿佛聽到無數外國小哥在剁手···

美術良心、皮膚炫酷,

然而你敢信,海外版就連氪金都更便宜···

就拿小喬來說吧,外服名叫“krixi”:

英服與台服比國服便宜十幾元左右:

當然以這些都是根據不國家的市場

進行調價後的結果,

比如韓國的小喬就要比國服貴上一些···

最後狂丸還是關心了一下

海外版本的遊戲環境,

畢竟相較于國內的小學生遍地,

發達國家的玩家品質會不會高一些?

直到我看到“阿軻”果斷搶走隊友人頭:

抗塔追殺+位移撞牆:

塔下強殺結果被反殺:

意不意外?親不親切?

呵呵,看來坑比哪裡都有。

如果感興趣想要試試“王者”海外版,

海外版支持中文玩起來不費力,

但是互噴還是需要英語的,

狂丸已經在苦練了···

另外建議把海外版安利給你的基友,

然後拉上他一起面對美帝小學生的汪洋大海。

狂丸

在後臺回復關鍵字:王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