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戰成名的“超軍旗”戰機

超軍旗艦載攻擊機是法國達索飛機公司生產的艦載攻擊機, 是20世紀60年代"軍旗"IVM攻擊機的改進型, 法國海軍將該機作為“軍旗”IV-M後繼機計畫中優先考慮的飛機, 有著相同的設計基礎。 隨後在1973年3月選中“阿塔”8K-50發動機, 放棄了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J52-P-408發動機。 1973年8月簽訂了購買100架“超軍旗”的預訂合同, 1978年開始裝備法國海軍。 隨後在1978年進行了外掛能力試驗和AM-39“飛魚”空反艦導彈的發射試驗。 第二架原型機在1975年3月首次飛, 截至1977年11月共飛行390次, 420飛行小時, 其中包括導航系統試驗和轟炸能力試驗。

掛載飛魚導彈的超軍旗

第一支“超軍旗”作戰部隊於1979年1月進入法國海軍, 在"克萊蒙梭"航空母艦上服役。 後來"福熙"號航母和"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也先後裝備了“超軍旗”。 到1983年, 為法國海軍製造的71架和為阿根廷海軍製造的14架已生產完畢。 前機身下部安裝有2門30mm口徑的"德發"機炮, 每門備彈量為125rds。 外部共有5個掛架:機身下中央有1個掛架, 最大掛載能力為1100kg, 外側掛架的最大掛載能力為450kg。 最大載彈量為2100kg, 典型的外掛方案是:6顆250kg炸彈、或4顆400kg炸彈、或1顆AN52核炸彈、或2枚R550“魔術”空對空導彈和1枚AM 39"飛魚"反艦導彈。 還可執行戰略任務, 以往“超軍旗”裝備了AN-52核炸彈,

後改為使用火力圈外發射的ASMP中程空地核導彈。 阿根廷的“超軍旗”還可使用馬丁“佩斯卡多爾”空對地導彈。

技術資料

乘員:1人

機長:14.3米

翼展:9.6米

機高:3.86米

空重:6,460千克

發動機:一台SNECMA 8K-50渦輪噴氣發動機

最大起飛重量:11,500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1,18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3,400千米

1981年起, 法國向阿根廷出售14架“超軍旗”, 但因1982年馬島戰爭爆發, 只交付了5架。 “超軍旗”戰機 和“飛魚”導彈在1982年5月4日, 英特混編隊中的“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正以30節的航速駛向馬島北部海域, 準備擔任警戒艦。 這艘價值兩億美元的新型戰艦“滿身披掛”:裝有遠端對空警戒雷達、導彈跟蹤制導雷達、艦載反潛魚雷系統、干擾火箭發射器等。 由於性能出眾, 該艦艦長索爾特非常自信, 認為萬無一失。 就在他不斷下令艦隻向阿海岸靠攏時, 卻哪曾料到, 死神正在向他撲來。 11時許, 阿根廷“超軍旗”戰鬥機貼海面10米左右超低空向“謝菲爾德”號驅逐艦逼近。 飛行員估計已經進入“飛魚”導彈的攻擊射程之內,便突然來了個急躍升,直刺藍天。只見紅光一閃, 1枚“飛魚”呼嘯而出,緊貼海浪尖1—2米直插“謝菲爾德”號。正是“超軍旗”從陸地基地起飛,擊沉了“謝菲爾德”號,且“超軍旗”自身未受到任何損失,一戰成名!

飛行員估計已經進入“飛魚”導彈的攻擊射程之內,便突然來了個急躍升,直刺藍天。只見紅光一閃, 1枚“飛魚”呼嘯而出,緊貼海浪尖1—2米直插“謝菲爾德”號。正是“超軍旗”從陸地基地起飛,擊沉了“謝菲爾德”號,且“超軍旗”自身未受到任何損失,一戰成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