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積極關注”技術在教育轉化工作中的運用

“積極關注”是心理諮詢的一種有效技術, 是指諮詢師對求助者言語和行為的積極、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關注, 從而使求助者擁有積極的價值觀, 擁有改變自己的內在動力, 通俗地說, 積極關注就是辯證、客觀地看待求助者。 “積極關注”不僅有利於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 而且本身具有諮詢效果, 尤其是對那些自卑感強或者因面臨挫折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者, 諮詢師的“積極關注”往往能説明他們深化自我認識, 全面、客觀、準確地認識自己的內部和外部世界, 並看到自己的長處、光明面和對未來的希望,

從而樹立起信心, 激發其前進的動力。

作為一名反邪教志願者, 在做邪教癡迷人員的教育轉化工作中發現, 最困難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幫教老師與幫教物件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 主要原因是幫教對象長期受邪教言論的蠱惑, 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出現了偏差甚至扭曲, 對教育轉化工作和幫教老師普遍存在排斥和抵觸情緒, 而幫教老師在與邪教人員的溝通交流過程中, 往往看到的是其思想和行為錯誤的一面, 對其身上存在的積極面容易忽視, 導致交流平臺很難建立, 有效溝通難以實現。

近日, 筆者在教育轉化工作中運用“積極關注”技術, 通過真誠有效地肯定、鼓勵幫教對象, 促使其消除心理隔閡, 敞開心扉,

講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黃某, 男, 50歲, 5年前加入門徒會, 因參加邪教聚會活動被拘留過一次, 幫教老師幾次上門做工作都不予配合, 成了遠近聞名的一塊“硬骨頭”。 我第一次與他見面時他不予配合, 情緒非常激動, 甚至將我拒之門外。 後來通過與其家人交談瞭解, 得知黃某是個思想古板, 性格非常倔強的人, 和周圍人都搞不好關係, 整日不與人交往, 就是悶頭喂他那幾頭豬。

我連續三次登門, 黃某見我一片誠心, 就勉強坐下來交談。 我聯想起日前給扶貧對象買的兩隻豬崽生病的事, 就向他請教生豬飼養的一些問題。 養豬是他的強項, 提起這個話題他來了精神, 就滔滔不絕地給我講了一個多小時的養豬理論。

在交談中我發現他性格雖然倔強,

但身上也有很多優點。 他之所以與周圍人處不好關係, 是因為長期不被人理解, 心理上產生了偏執傾向, 導致行為固執極端。 為此, 我運用“積極關注”技術, 發掘他的閃光點, 在與他交流中充分肯定了他在生豬養殖方面技術好、對某些問題有獨到見解、性格剛強、做事果斷、為人耿直、誠實守信、重義氣等優點, 並邀請他到我的扶貧物件家中傳授養豬技術。 黃某見我很欣賞他, 跟他很能談得來, 不知不覺就消除了戒備, 人也變得熱情起來, 幾次起身為我添茶倒水。

我見時機成熟, 就切入正題, 說我看你是個有頭腦的人, 我相信你信“神”那麼長時間、態度那麼堅決, 肯定有你的考慮, 只是不被人理解, 你能說說它給你帶來的好處嗎?消除了思想隔閡的黃某這才道出了原委。

原來他是村裡帶頭發家致富的能人, 因母親生病被親戚蠱惑加入了門徒會, 從此對家裡不管不顧, 與家人矛盾重重。 2012年因非法聚會被公安機關拘留後, 他本來已經決心不再信這個邪“神”了, 結果在一次召開村民大會時, 村幹部當眾批評他愚昧無知, 三歲小孩都不信的事他都信, 還讓群眾都注意監督他, 發現他有什麼異常行為及時報告。 他當時心裡嘔了一口氣, 感到周圍都沒有好人, 於是決定與他們對著幹, 就又重入門徒會了。

我趁熱打鐵又給他又講了門徒會邪教的來龍去脈, 他恍然大悟, 表示要堅決脫離門徒會邪教, 好好發展他的生豬養殖。 三個月後當我再次見到黃某時,

他正忙著建豬舍, 準備辦個生豬養殖場。

邪教頑固癡迷人員, 由於長期受歪理邪說的侵蝕, 或多多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 實踐證明, “積極關注”技術的運用對於快速構建交流平臺, 儘快實現有效溝通交流, 提高教育轉化工作的品質和效率有很好的效果。 幫教老師在具體運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 對幫教對象要有信心。 邪教癡迷人員大部分是被邪教思想矇騙的受害者, 他們會明顯表現出各種問題和症狀, 幫教老師也許不需要做額外的工作就很容易觀察體驗到他們消極、灰暗、負性的一面, 但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定的潛力、潛能存在, 都存在著積極向上的成長動力, 而他們積極、光明、正性的一面往往需要幫教老師去挖掘。 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幫助,他們是可以改變的。這一觀點對於幫教老師來說非常重要。

第二,關鍵是幫助邪教癡迷人員辯證客觀地看待自己。有些邪教癡迷人員因受認知能力的制約,缺乏對自我的深刻認識;有些幫教物件因為生活態度消極,忽略了對自我的積極認識。“積極關注”就是幫教老師幫助邪教癡迷人員深化對自我的認識,從只注意失敗、缺點和不足轉移到客觀、全面、準確地認識自己,説明邪教癡迷人員挖掘自身積極、光明、正性的內容,發現自己的優點、長處和所擁有的資源。

第三,避免盲目樂觀。幫教老師對邪教癡迷人員的基本態度應該是樂觀的,應該積極關注,但不能片面擴大“積極關注”的含義,表現出對邪教癡迷人員的盲目樂觀。因為盲目樂觀可能使教育轉化工作變成一種形式的、教化的反應,淡化了邪教癡迷人員的問題。幫教老師應在通過“積極關注”搭建起交流平臺後,針對幫教物件的實際問題,客觀的引導他們認識、分析其思想上存在的問題。

第四,反對過分消極。與盲目樂觀相反,有些幫教老師則是走向另一個極端,比如對生活上面臨實際困難的幫教物件說,“你所面臨的困難確實很大,你的處境也不樂觀,這樣下去你會越來越糟糕的”。這句話可能確實反映了幫教物件問題的實質,也對幫教人員今後的處境做出了較為準確的判斷。但若整個教育過程中幫教老師不斷地表達這種態度,幫教物件可能就會越來越消極,可能會更沮喪、困惑或絕望。教育轉化工作的本質是給邪教癡迷人員以支援、鼓勵和幫助,促使他們從困境中崛起,走出迷茫的泥潭。因此,幫教老師應始終立足於給幫教物件以光明、希望與力量,這就是“積極關注”的實質。

第五,立足實事求是。“積極關注”應建立在幫教物件客觀實際的基礎上,不能無中生有,不能回避或淡化邪教癡迷人員的失敗、缺點與不足,否則他們會覺得幫教老師在用虛言安慰自己,是幫教老師無能的表現,這樣的“積極關注”可能會適得其反。

教育轉化工作中無論遇到哪類邪教癡迷人員,無論幫教物件有什麼樣的問題,幫教老師都應該善於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但要關注他們的潛力和價值,還應該幫助他們多關注自己的積極、光明、正性的方面,促進幫教物件自我發現與潛能開發,這也是教育轉化工作的最高目標。

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幫助,他們是可以改變的。這一觀點對於幫教老師來說非常重要。

第二,關鍵是幫助邪教癡迷人員辯證客觀地看待自己。有些邪教癡迷人員因受認知能力的制約,缺乏對自我的深刻認識;有些幫教物件因為生活態度消極,忽略了對自我的積極認識。“積極關注”就是幫教老師幫助邪教癡迷人員深化對自我的認識,從只注意失敗、缺點和不足轉移到客觀、全面、準確地認識自己,説明邪教癡迷人員挖掘自身積極、光明、正性的內容,發現自己的優點、長處和所擁有的資源。

第三,避免盲目樂觀。幫教老師對邪教癡迷人員的基本態度應該是樂觀的,應該積極關注,但不能片面擴大“積極關注”的含義,表現出對邪教癡迷人員的盲目樂觀。因為盲目樂觀可能使教育轉化工作變成一種形式的、教化的反應,淡化了邪教癡迷人員的問題。幫教老師應在通過“積極關注”搭建起交流平臺後,針對幫教物件的實際問題,客觀的引導他們認識、分析其思想上存在的問題。

第四,反對過分消極。與盲目樂觀相反,有些幫教老師則是走向另一個極端,比如對生活上面臨實際困難的幫教物件說,“你所面臨的困難確實很大,你的處境也不樂觀,這樣下去你會越來越糟糕的”。這句話可能確實反映了幫教物件問題的實質,也對幫教人員今後的處境做出了較為準確的判斷。但若整個教育過程中幫教老師不斷地表達這種態度,幫教物件可能就會越來越消極,可能會更沮喪、困惑或絕望。教育轉化工作的本質是給邪教癡迷人員以支援、鼓勵和幫助,促使他們從困境中崛起,走出迷茫的泥潭。因此,幫教老師應始終立足於給幫教物件以光明、希望與力量,這就是“積極關注”的實質。

第五,立足實事求是。“積極關注”應建立在幫教物件客觀實際的基礎上,不能無中生有,不能回避或淡化邪教癡迷人員的失敗、缺點與不足,否則他們會覺得幫教老師在用虛言安慰自己,是幫教老師無能的表現,這樣的“積極關注”可能會適得其反。

教育轉化工作中無論遇到哪類邪教癡迷人員,無論幫教物件有什麼樣的問題,幫教老師都應該善於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但要關注他們的潛力和價值,還應該幫助他們多關注自己的積極、光明、正性的方面,促進幫教物件自我發現與潛能開發,這也是教育轉化工作的最高目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