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聲巨響兩架艦載機高速相撞 14億裝備損失飛行員墜海一死一傷

對於航母上的艦載機而言, 恐怕降落比起飛要困難太多了。 起飛還可以有彈射助力, 角度什麼的沒太嚴格的要求, 而降落時則必須控制迎角來提供很好的下視能力, 否則飛行員看不到甲板可真成了大問題。 最早的螺旋槳式的艦載機速度比較慢, 降落難度還不大, 噴氣式時代解決低速進場有許多方法, 譬如F-4的襟翼可以噴氣, F-8是將機翼用液壓機構頂起, F-18的起降性能是以損失高速性能為代價的。

F-4K 在航母上彈射起飛

F18是美軍航母上通用的唯一一款艦載戰機, 既要承擔了作戰攔截任務, 還要實行電子偵察等活動。 儘管多面手的性能導致其沒有突出的優勢。 加上造價昂貴導致非議聲不斷, 但30多年的服役生涯FA18憑靠出色的表現堵上了反對者的嘴巴。 比如在美軍1986年空襲的利比亞行動中, 6架FA18掛載相當於現在600萬人民幣的哈姆反輻射導彈, 一波攻擊就全部摧毀了利比亞全國的雷達站,

把利比亞苦心打造的防空網撕的稀巴爛, 自身無一損失。

“黃金峽谷”行動, V F/A-18A 掛載 哈姆導彈準備出擊

艦載機在航母上著艦, 絕對稱得上是刀尖上的舞蹈。 比如前段時間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出征敘利亞, 結果接連損失了兩架艦載機。

儘管美國海軍艦載機起降的經驗豐富, 出現艦載機著艦失敗的事情也不罕見。 軍武今天要說的, 就是美軍兩架FA18C大黃蜂艦載機在一次著艦降落中發生的碰撞事故。

準備著艦

2014年9月12日,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正前往印度洋及亞太地區執行任務。

途中兩架FA18C大黃蜂式戰機同時進入了降落航線, 準備著艦。 就在此時, 意外發生了。 甲板上的工作人員看到兩架飛機轟然一聲撞到了一起, 戰機的碎片騰空而起。 幸運的是, 飛行員在極限時刻成功彈射逃生。 軍武不禁也為航母上的地勤捏了把汗, 多虧撞機處離航母還有一定距離, 如果在航母甲板上相撞, 恐怕就不是損失兩架艦載機那麼簡單了。

打撈出水的FA18殘骸

飛行員跳傘後墜入了海中, 艦隊的搜救搜救人員成功救起一人, 茫茫大海中另外一個飛行員怎麼找都沒找到。 軍武前面提到大黃蜂式戰機的造價相當高昂, 一架大概要7億人民幣, 這些錢建一座中等規模的大廈肯定是沒問題的。 兩架FA18這麼一撞直接把14億人民幣弄沒了。 不過, 也不能全用錢來衡量, 畢竟飛行員的生命才是無價的。 軍武想到我國的飛行員為了保衛祖國的財產, 不到最後一刻堅決不放棄飛機, 多次放棄寶貴的跳傘機會, 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裡也為我軍的英勇飛行員點贊!

英姿颯爽的我軍女飛行員

英姿颯爽的我軍女飛行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