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紹興丨魯迅故里,一座江南人文氣息濃厚的歷史文化古城

紹興市, 是浙江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 浙江第四大城市。 舊稱會稽、山陰, 簡稱越, 是浙江的文化中心之一, 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是有著2500多年深厚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 是有名的水鄉、酒鄉、橋鄉。 紹興風景秀麗、人才輩出。

關於紹興元素, 要寫的實在太多了, 但最先讓人說起且無盡回味的, 想到又脫口而出的, 當為魯迅先生。 因為教科書的緣故, 因為讀著先生的文章長大, 一代文豪已然成為這座城市的最好代言。

紹興適合慢游, 人文景點散落於古城, 如果覺得體力不錯的話, 甚至還可以選擇徒步環城遊。 獨自穿行在古城的小弄堂, 看水鄉人家, 聽古城故事, 那種感覺真的很好。

紹興古城有八大歷史街區:魯迅故里、書聖故里、八字橋、越子城、石門檻、前後觀巷、西小河、新河弄。 除此之外, 在這些歷史街區附近還散落有沈園、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青藤書屋等人文景點。

1.魯迅故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

原名周樹人, 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以筆代戈, 奮筆疾書, 被譽為“民族魂”。

紹興魯迅故居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東昌坊口, 在魯迅紀念館的西側。 紹興是魯迅的故鄉。 1881年9月25日魯迅就出生在這裡, 一直生活到18歲去南京求學, 以後回故鄉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 他卒於1936年。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是近代中國最偉大的文化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在紀念館西側是魯迅故居, 紀念館東側是三味書屋、魯迅曾在這裡學習了五年。 現魯迅故居臨街的兩扇黑漆石庫門系原新台門的邊門, 由魯迅一家於1913年前後經過修繕獨家進出。 新台門坐北朝南共六進, 有八十余間房子, 連後園即百草園在內占地4000平方米, 是老台門八世祖周熊占在清朝嘉慶年間購地興建的。 魯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門,

世系綿延, 至1918年, 周氏房族衰落, 才經族人共議把這座屋宇連同屋後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 屋宇易主後, 原屋大部分拆除重建, 但魯迅家基本被保存了下來。

紹興魯迅故里是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早年成長、生活的故土, 是市區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和水鄉古城經典風貌的歷史街區, 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市區魯迅中路。 經過2年多時間保護和修繕後, 魯迅故里不僅再現了魯迅當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的原貌, 還可看到魯迅祖居從未對外開放的西廂房和近期恢復的周家新台門、壽家台門、土穀祠、魯迅筆下風情園等一批與魯迅有關的古宅古跡。

魯迅祖居(周家老台門)

魯迅故里有東西兩個入口, 東入口位於市區中興南路與魯迅中路的交叉口,初來紹興的遠客多會從此入。入口處有個不大的廣場,廣場上最醒目的莫過於一面寬幅的黑白石畫牆,上面刻畫有“魯迅故里”四個大字,還有魯迅先生手持香煙的半身像,以及紹興水鄉的縮影。

提起台門,應該算是紹興舊時民居的典型代表,它常以姓氏或官職來命名。台門一般從外面看不出裡面有多大多深,屬於一種柳暗花明式的院宅。遠客進來後首先跨入的魯迅祖居(周家老台門)便是一處以姓氏命名的老台門建築。

周家老台門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坐北朝南,共分四進,由門廳,大廳,香火堂,座樓等組成。每進兩旁均建有對稱的側屋,屋宇間由陰暗的廊道連起,可避日曬雨淋。中間的天井點綴有若干桂樹,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抬頭望去,越發斑駁發灰的白牆和垂滿枯枝老藤的烏瓦在歷經歲月的同時也讓老宅更具韻味。這裡是魯迅祖輩世居之地,也是目前紹興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台門建築之一。

從魯迅祖居出來,對面便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三味書屋,兩者之間隔著一條窄窄的河道。值得一提的是,在紹興但凡有河道的地方多能看到烏篷船,而又唯景區河道裡的烏篷船最是貼近書中所描述的。所以我猜在遠客的眼中烏篷船大概是要比茴香豆更具吸引力的,而事實上遠客來此也多會忍不住慷慨解囊。

仔細瞧那烏篷船,形瘦長,篷分前後兩段,每段又由錯層疊置的兩三隻篷組成,這些篷皆可前後滑移,篷上會定期塗上黑色的亮漆。頭戴烏氊帽的船工身穿灰黑色棉褂,用一塊木板立在船尾充當椅背,平日裡就這麼坐靠著,兩支木槳斜躺一旁。許是天氣驟寒的緣故,今日遠客多而生意不多。如這樣的閒時,他們大多弓起腰,埋住頭,仿佛快要與那小船融為了一體。一些船工的腿在篷下暗暗打著哆嗦,看見了不禁讓人暗歎生活終究不易。

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與書中描述的基本一致,據說屋內的佈置也保持了當時的原貌。其實三味書屋在舊時作為一家私塾,是設于壽家台門裡的。壽家台門便是魯迅先生的塾師壽鏡吾先生家的住屋。魯迅先生曾說它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兒童在那裡受到規矩的束縛。而如今當遠客們走進屋內,定然也會發現規矩這個東西是無處不在的,而且還不會隨歲月而消失。舊時孩子遵守的規矩化作了眼前的一根紅色隔離帶,束縛的對象也換成了遠客們。至於桌面上的“早”字,任憑現在的遠客們如何伸長脖子也是無法看到了,這未免有一絲遺憾。

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原為周家新台門的一部分,是魯迅青少年時代生活、學 習、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魯迅誕生在這裡。魯迅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在故鄉度過,給人們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

百草園

百草園在魯迅故居的後面,是魯迅童年時代的樂園,他常來這玩耍嬉戲,品嘗紫紅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牆根一帶捉蟋蟀、拔何首烏。這些童年趣事,在魯迅的心裡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還引起他親切的懷念。

安橋頭村,即魯迅外婆家,是一個靠近曹娥江邊的小村莊。魯迅幼時常隨母親來外婆家,與村裡的孩子結下了深厚友誼。正是這些在農村的所見所聞,成為了他今後寫作的生活基礎。

風情園

魯迅筆下風情園在紹興魯迅紀念館西北側,有一朱家台門,又稱“老磐廬”,它西接周家新台門,東鄰周家老台門,北臨東鹹歡河。朱家台門環境幽雅,且寓古跡,為古城紹興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園台門建築。朱家台門的主人叫朱閬仙,即買下周家新台門的“朱文公的子孫”。朱家台門原為越王望花宮故址,系明初名將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

魯迅故里地址:紹興市魯迅中路241號(魯迅故里)

2.魯迅紀念館

紹興魯迅紀念館始建於1973年。魯迅博物館主要擔負著魯迅遺著遺物的徵集與保管、魯迅研究與研究生培訓、魯迅文化的宣傳與展示等任務。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魯迅中路393號(東昌坊口)

3.安吉古鎮

安昌古鎮是紹興四大古鎮之一,具有上千年歷史,全長1700余米,目前仍舊保存著古鎮的風貌。有著江南古鎮特有的味道,河邊許多枕水人家。

地址:紹興市紹興縣

4.東湖

東湖位於紹興城東箬簣山麓,昔日秦始皇東巡至會稽,於此供芻草而得名。自漢代起,相繼至此鑿山取石,至隋,越國公楊素為修越城,大舉開山取石。

經千年鬼斧神鑿,遂成懸崖峭壁,奇潭深淵,宛如天開。湖內有陶公洞、仙桃洞,最富情趣。小舟入洞,如坐井觀天;碧潭岩影,空穀傳聲,景色尤稱奇絕,號稱“天下第一水石盆景”,為浙江三大名湖之一。

地址:紹興東湖鎮城東雲東路與二環路交叉口箬簣山

5.魯鎮

在紹興的歷史上並無魯鎮這個小鎮,魯鎮來源於魯迅的著名小說《孔乙己》提到“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

魯迅最早在《孔乙己》上提到的魯鎮,是魯迅小說《祝福》、《孔乙己》、《社戲》、《風波》、《明天》等虛構的地方,而今的“魯鎮”是根據魯迅筆下的 “魯鎮”還原的一個鄉村小鎮主題公園,其間蘊含著舊時紹興城鎮的民俗風情、建築風韻、自然景觀,可以說是紹興水鄉的一個縮影。

景區以魯迅作品《祝福》《故鄉》《阿Q 正傳》《狂人日記》中的典型人物的生活環境,來反映當時對紹興水鄉的民俗風情、建築風貌、自然風光的。

魯鎮採用了紹興典型的白牆黑瓦、一河一湖兩街的建築格局。一到魯鎮,迎面是魯迅先生的座像“民族魂”和紀念碑亭。廣場上聳立的三座“牌坊”,紹興方言叫“行牌”。其中有一石牌坊上書“魯鎮”兩字,是魯迅先生的手跡。走進魯鎮,豪華氣派的魯府、外土內洋的錢府、舊木板房的民宅錯落有致,魯迅小說中寫到的魯家祠堂、奎文閣、阿Q調戲小尼姑的靜修庵和阿Q棲身的土穀祠,一一呈現在眼前。

地址:紹興市柯橋區柯岩大道518號紹興柯岩風景區內

6.蘭亭

蘭亭,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西南14公里蘭亭鎮的蘭渚山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的園林住所,是一座晉代園林。

王羲之寄情於山水,邀請了文人雅士在蘭亭飲酒作詩,那篇被譽為“千古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裡創作,蘭亭也因此成為了書法聖地。蘭亭風景區主要的景點以曲水流觴為中心,四周環繞著鵝池、鵝池亭、流觴亭、小蘭亭、玉碑亭、墨華亭、右軍祠等景點。

王羲之生性愛鵝,在蘭亭景區裡有個鵝池碑,相傳碑文的“鵝”字是王羲之寫的,“池”字為兒子王獻之所寫,因此這個被也被稱作“父子碑”,並成為了千古佳話。

如王羲之在《蘭亭集序》裡描寫:“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每年還會定期在蘭亭舉辦書法大會,仿效古人曲水流觴雅事。

地址:浙江省紹興市西南14公里蘭亭鎮的蘭渚山

7.紹興-美食

說到吃,紹興人絕對有發言權,別說下面這些你都沒嘗過!比起那些不遠千里、慕名而來的各地吃貨,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這些美食,難道你還不感到幸福嗎?

梅乾菜扣肉

臭豆腐

醉魚幹

醬鴨

紹興,人傑地靈,文人雅士、革命前輩、英雄輩出。遊走在這個處處小橋流水人家的地方,感受著文化的積澱,體味著濃厚的溫婉。紹興,是個靜美精緻的地方。

東入口位於市區中興南路與魯迅中路的交叉口,初來紹興的遠客多會從此入。入口處有個不大的廣場,廣場上最醒目的莫過於一面寬幅的黑白石畫牆,上面刻畫有“魯迅故里”四個大字,還有魯迅先生手持香煙的半身像,以及紹興水鄉的縮影。

提起台門,應該算是紹興舊時民居的典型代表,它常以姓氏或官職來命名。台門一般從外面看不出裡面有多大多深,屬於一種柳暗花明式的院宅。遠客進來後首先跨入的魯迅祖居(周家老台門)便是一處以姓氏命名的老台門建築。

周家老台門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坐北朝南,共分四進,由門廳,大廳,香火堂,座樓等組成。每進兩旁均建有對稱的側屋,屋宇間由陰暗的廊道連起,可避日曬雨淋。中間的天井點綴有若干桂樹,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抬頭望去,越發斑駁發灰的白牆和垂滿枯枝老藤的烏瓦在歷經歲月的同時也讓老宅更具韻味。這裡是魯迅祖輩世居之地,也是目前紹興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台門建築之一。

從魯迅祖居出來,對面便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三味書屋,兩者之間隔著一條窄窄的河道。值得一提的是,在紹興但凡有河道的地方多能看到烏篷船,而又唯景區河道裡的烏篷船最是貼近書中所描述的。所以我猜在遠客的眼中烏篷船大概是要比茴香豆更具吸引力的,而事實上遠客來此也多會忍不住慷慨解囊。

仔細瞧那烏篷船,形瘦長,篷分前後兩段,每段又由錯層疊置的兩三隻篷組成,這些篷皆可前後滑移,篷上會定期塗上黑色的亮漆。頭戴烏氊帽的船工身穿灰黑色棉褂,用一塊木板立在船尾充當椅背,平日裡就這麼坐靠著,兩支木槳斜躺一旁。許是天氣驟寒的緣故,今日遠客多而生意不多。如這樣的閒時,他們大多弓起腰,埋住頭,仿佛快要與那小船融為了一體。一些船工的腿在篷下暗暗打著哆嗦,看見了不禁讓人暗歎生活終究不易。

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與書中描述的基本一致,據說屋內的佈置也保持了當時的原貌。其實三味書屋在舊時作為一家私塾,是設于壽家台門裡的。壽家台門便是魯迅先生的塾師壽鏡吾先生家的住屋。魯迅先生曾說它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兒童在那裡受到規矩的束縛。而如今當遠客們走進屋內,定然也會發現規矩這個東西是無處不在的,而且還不會隨歲月而消失。舊時孩子遵守的規矩化作了眼前的一根紅色隔離帶,束縛的對象也換成了遠客們。至於桌面上的“早”字,任憑現在的遠客們如何伸長脖子也是無法看到了,這未免有一絲遺憾。

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原為周家新台門的一部分,是魯迅青少年時代生活、學 習、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魯迅誕生在這裡。魯迅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在故鄉度過,給人們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

百草園

百草園在魯迅故居的後面,是魯迅童年時代的樂園,他常來這玩耍嬉戲,品嘗紫紅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牆根一帶捉蟋蟀、拔何首烏。這些童年趣事,在魯迅的心裡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還引起他親切的懷念。

安橋頭村,即魯迅外婆家,是一個靠近曹娥江邊的小村莊。魯迅幼時常隨母親來外婆家,與村裡的孩子結下了深厚友誼。正是這些在農村的所見所聞,成為了他今後寫作的生活基礎。

風情園

魯迅筆下風情園在紹興魯迅紀念館西北側,有一朱家台門,又稱“老磐廬”,它西接周家新台門,東鄰周家老台門,北臨東鹹歡河。朱家台門環境幽雅,且寓古跡,為古城紹興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園台門建築。朱家台門的主人叫朱閬仙,即買下周家新台門的“朱文公的子孫”。朱家台門原為越王望花宮故址,系明初名將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

魯迅故里地址:紹興市魯迅中路241號(魯迅故里)

2.魯迅紀念館

紹興魯迅紀念館始建於1973年。魯迅博物館主要擔負著魯迅遺著遺物的徵集與保管、魯迅研究與研究生培訓、魯迅文化的宣傳與展示等任務。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魯迅中路393號(東昌坊口)

3.安吉古鎮

安昌古鎮是紹興四大古鎮之一,具有上千年歷史,全長1700余米,目前仍舊保存著古鎮的風貌。有著江南古鎮特有的味道,河邊許多枕水人家。

地址:紹興市紹興縣

4.東湖

東湖位於紹興城東箬簣山麓,昔日秦始皇東巡至會稽,於此供芻草而得名。自漢代起,相繼至此鑿山取石,至隋,越國公楊素為修越城,大舉開山取石。

經千年鬼斧神鑿,遂成懸崖峭壁,奇潭深淵,宛如天開。湖內有陶公洞、仙桃洞,最富情趣。小舟入洞,如坐井觀天;碧潭岩影,空穀傳聲,景色尤稱奇絕,號稱“天下第一水石盆景”,為浙江三大名湖之一。

地址:紹興東湖鎮城東雲東路與二環路交叉口箬簣山

5.魯鎮

在紹興的歷史上並無魯鎮這個小鎮,魯鎮來源於魯迅的著名小說《孔乙己》提到“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

魯迅最早在《孔乙己》上提到的魯鎮,是魯迅小說《祝福》、《孔乙己》、《社戲》、《風波》、《明天》等虛構的地方,而今的“魯鎮”是根據魯迅筆下的 “魯鎮”還原的一個鄉村小鎮主題公園,其間蘊含著舊時紹興城鎮的民俗風情、建築風韻、自然景觀,可以說是紹興水鄉的一個縮影。

景區以魯迅作品《祝福》《故鄉》《阿Q 正傳》《狂人日記》中的典型人物的生活環境,來反映當時對紹興水鄉的民俗風情、建築風貌、自然風光的。

魯鎮採用了紹興典型的白牆黑瓦、一河一湖兩街的建築格局。一到魯鎮,迎面是魯迅先生的座像“民族魂”和紀念碑亭。廣場上聳立的三座“牌坊”,紹興方言叫“行牌”。其中有一石牌坊上書“魯鎮”兩字,是魯迅先生的手跡。走進魯鎮,豪華氣派的魯府、外土內洋的錢府、舊木板房的民宅錯落有致,魯迅小說中寫到的魯家祠堂、奎文閣、阿Q調戲小尼姑的靜修庵和阿Q棲身的土穀祠,一一呈現在眼前。

地址:紹興市柯橋區柯岩大道518號紹興柯岩風景區內

6.蘭亭

蘭亭,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西南14公里蘭亭鎮的蘭渚山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的園林住所,是一座晉代園林。

王羲之寄情於山水,邀請了文人雅士在蘭亭飲酒作詩,那篇被譽為“千古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裡創作,蘭亭也因此成為了書法聖地。蘭亭風景區主要的景點以曲水流觴為中心,四周環繞著鵝池、鵝池亭、流觴亭、小蘭亭、玉碑亭、墨華亭、右軍祠等景點。

王羲之生性愛鵝,在蘭亭景區裡有個鵝池碑,相傳碑文的“鵝”字是王羲之寫的,“池”字為兒子王獻之所寫,因此這個被也被稱作“父子碑”,並成為了千古佳話。

如王羲之在《蘭亭集序》裡描寫:“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每年還會定期在蘭亭舉辦書法大會,仿效古人曲水流觴雅事。

地址:浙江省紹興市西南14公里蘭亭鎮的蘭渚山

7.紹興-美食

說到吃,紹興人絕對有發言權,別說下面這些你都沒嘗過!比起那些不遠千里、慕名而來的各地吃貨,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這些美食,難道你還不感到幸福嗎?

梅乾菜扣肉

臭豆腐

醉魚幹

醬鴨

紹興,人傑地靈,文人雅士、革命前輩、英雄輩出。遊走在這個處處小橋流水人家的地方,感受著文化的積澱,體味著濃厚的溫婉。紹興,是個靜美精緻的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