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樹一故事|南大爬山虎 百年守望者

穿越年輪時光、留住綠色歷史。 上期我們在東方最美校園——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 為大家講述了香榧的故事。 本期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是有著115年校園歷史的南京大學中的爬山虎。

翠葉朱窗 無限愜意

最負盛名的南大北大樓

坐擁金陵勝地, 自曆百年滄桑。 見證了中國大半個近代史的學府——南京大學, 剛剛度過了它115歲的生日。

南大鼓樓校區裡有不少宏偉別致的老建築, 雕刻著滄桑歲月的斑駁痕跡, 銘記著過往時光的歷史風雲。

最負盛名的恐怕非北大樓莫屬, 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築不僅因南大地標而成名, 更因那滿牆的爬山虎而令人神往。

(和南大北大樓分不開的爬山虎)

“一陣風拂過, 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 好看的很。 ”當代教育學家葉聖陶筆下的爬山虎蒼翠可愛。

據南京文史學家黃強介紹, 金陵大學為南京大學的前身之一, 是一所1888年美國基督教在南京創辦的教會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 金陵大學主體併入南京大學。

北大樓建於1917年, 由美國建築師司邁爾設計, 建築風格體現了近代西方建築風格對中國的影響, 又保持了中國傳統的建築特色。

(北大樓的百年爬山虎)

大樓原為鐘樓, 中部建有一座5層高的正方形塔樓, 將整座建築分成對稱的東西兩半;塔樓頂部是十字形脊頂, 實際上為西洋式鐘樓的變體;樓體則由明代城牆磚砌築而成。

(北大樓的塔樓造型)

一眼百年, 滄海桑田

1919年大樓落成後, 外籍教員種植了數株爬山虎, 至抗戰結束時已經覆滿牆垣, 生長至今, 樹齡百年。

(1919年, 南京大學北大樓落成)

初夏, 漫步南大校園, 一抬頭便能仰望到北大樓, 滿牆的爬山虎緊緊依附著牆面, 以一種寧靜的力量和喜悅的生長姿態,爬得輕靈而緩慢,輕吐歲月的恬靜和悠然。

鬱鬱蔥蔥,滿目青翠,無限愜意。

(午後爬山虎 清新怡人)

植物學家朱凱說,爬山虎在南京栽培較早,是垂直綠化的優選植物,爬山虎表皮有皮孔,可攀緣在牆壁或岩石上,適於配植宅院牆壁、圍牆、庭園入口處、公園山石、橋頭石堍等處,既可美化環境,又能遮陰降溫,調節空氣,減少噪音。

爬山虎和北大樓是分不開的,像一對患難與共的夫妻,你為我遮陽,我讓你依靠,相濡以沫,共度百年。

清風徐來,爬山虎的葉子不住地擺動著,猶如迎接故人歸來。

(一動一靜 皆是篇章)

他們也成為了南大的標誌,讓多少南大人念念不忘,駐足流連。

南大校友、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在寫紀念南大百年校慶的詩時,還特別提及:“浪子北歸,回頭已不是青絲,是白首。常春藤攀滿了北大樓,是藤呢?還是浪子的離愁……”

一眼百年,滄海桑田。北大樓和爬山虎,一動一靜,是樂章,也是詩篇。

(清透的葉片 探進牆壁)

- 科普時間 -

天然綠簾爬山虎

爬山虎,南京人又叫做“爬牆虎”,因多攀援在牆壁或岩石上而得名,是我國常見的木質藤本植物。

爬山虎覆蓋在房屋牆面上的植物,猶如一道天然的綠色窗簾。爬山虎也是秋季色葉樹種,深秋時,爬山虎的葉子變成橙紅色,鮮豔透亮,每當深秋,“霜重色愈濃”。

爬山虎是南京的鄉土植物,它適應性廣泛,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陰濕環境或向陽處,均能茁壯生長,在南京園林和庭院中廣泛使用,由於爬山虎對二氧化硫和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對空氣中的灰塵有較強吸附能力,也適合空氣污染或懸浮物較多的工礦區栽培。

爬山虎容易成活,栽培中一般不需要過多管理,生長緩慢時可以在冬季施用有機肥料,並剪去過長莖蔓,夏季或乾旱季節適時補充水分。由於管理粗放,能在面積狹小的縫隙中生長,爬山虎的植物花語也寓意著堅強。

- 年輪時光 -

日本榧:最早引進的樹種

日本榧樹原產日本,此樹為金陵大學建校時期從日本引種栽培,樹齡百年,是南京市最早引進的樹種之一。日本榧樹四級常綠,老枝常呈紅褐色,多作為庭院觀賞樹,生長緩慢,壽命較長。

(南京大學日本榧)

樹冠圓整,枝條緊密,四季常青,特別適宜孤植、列植,也可用于叢植、群植而組成主景樹叢,還可作為色葉樹等的背景樹。性耐煙煤,又是工廠區綠化樹種。種子能食,更是園林結合生產的好樹種。材質黃白色,緻密而富彈力,耐腐朽,不翹裂又少蟲蠹,故宜供造船及建築等用。

穿越年輪時光、留住綠色歷史

古樹名木是承載城市記憶的“活化石”。一棵古樹,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與一種文化的記錄;一棵古樹,就是一部自然環境發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歷史的生動記載。透過一棵棵古樹名木,我們可以重溫這些“活文物”的博大精深。

南京高校雲集,精英輩出,同時南京的高校也孕育了眾多名木古樹,為此,一樹一故事第一季推出“名校名木尋訪”系列,深入挖掘每一棵古樹名木不一樣的故事,引導呼籲全社會關心保護這座城市的綠色活化石,傳遞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和內涵,打造南京“名城古木”的城市名片。

主辦單位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

南京市綠委辦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

承辦單位

南京發佈工作室

週末報社

【尋找南京的古樹名木(第3期)】

以一種寧靜的力量和喜悅的生長姿態,爬得輕靈而緩慢,輕吐歲月的恬靜和悠然。

鬱鬱蔥蔥,滿目青翠,無限愜意。

(午後爬山虎 清新怡人)

植物學家朱凱說,爬山虎在南京栽培較早,是垂直綠化的優選植物,爬山虎表皮有皮孔,可攀緣在牆壁或岩石上,適於配植宅院牆壁、圍牆、庭園入口處、公園山石、橋頭石堍等處,既可美化環境,又能遮陰降溫,調節空氣,減少噪音。

爬山虎和北大樓是分不開的,像一對患難與共的夫妻,你為我遮陽,我讓你依靠,相濡以沫,共度百年。

清風徐來,爬山虎的葉子不住地擺動著,猶如迎接故人歸來。

(一動一靜 皆是篇章)

他們也成為了南大的標誌,讓多少南大人念念不忘,駐足流連。

南大校友、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在寫紀念南大百年校慶的詩時,還特別提及:“浪子北歸,回頭已不是青絲,是白首。常春藤攀滿了北大樓,是藤呢?還是浪子的離愁……”

一眼百年,滄海桑田。北大樓和爬山虎,一動一靜,是樂章,也是詩篇。

(清透的葉片 探進牆壁)

- 科普時間 -

天然綠簾爬山虎

爬山虎,南京人又叫做“爬牆虎”,因多攀援在牆壁或岩石上而得名,是我國常見的木質藤本植物。

爬山虎覆蓋在房屋牆面上的植物,猶如一道天然的綠色窗簾。爬山虎也是秋季色葉樹種,深秋時,爬山虎的葉子變成橙紅色,鮮豔透亮,每當深秋,“霜重色愈濃”。

爬山虎是南京的鄉土植物,它適應性廣泛,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陰濕環境或向陽處,均能茁壯生長,在南京園林和庭院中廣泛使用,由於爬山虎對二氧化硫和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對空氣中的灰塵有較強吸附能力,也適合空氣污染或懸浮物較多的工礦區栽培。

爬山虎容易成活,栽培中一般不需要過多管理,生長緩慢時可以在冬季施用有機肥料,並剪去過長莖蔓,夏季或乾旱季節適時補充水分。由於管理粗放,能在面積狹小的縫隙中生長,爬山虎的植物花語也寓意著堅強。

- 年輪時光 -

日本榧:最早引進的樹種

日本榧樹原產日本,此樹為金陵大學建校時期從日本引種栽培,樹齡百年,是南京市最早引進的樹種之一。日本榧樹四級常綠,老枝常呈紅褐色,多作為庭院觀賞樹,生長緩慢,壽命較長。

(南京大學日本榧)

樹冠圓整,枝條緊密,四季常青,特別適宜孤植、列植,也可用于叢植、群植而組成主景樹叢,還可作為色葉樹等的背景樹。性耐煙煤,又是工廠區綠化樹種。種子能食,更是園林結合生產的好樹種。材質黃白色,緻密而富彈力,耐腐朽,不翹裂又少蟲蠹,故宜供造船及建築等用。

穿越年輪時光、留住綠色歷史

古樹名木是承載城市記憶的“活化石”。一棵古樹,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與一種文化的記錄;一棵古樹,就是一部自然環境發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歷史的生動記載。透過一棵棵古樹名木,我們可以重溫這些“活文物”的博大精深。

南京高校雲集,精英輩出,同時南京的高校也孕育了眾多名木古樹,為此,一樹一故事第一季推出“名校名木尋訪”系列,深入挖掘每一棵古樹名木不一樣的故事,引導呼籲全社會關心保護這座城市的綠色活化石,傳遞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和內涵,打造南京“名城古木”的城市名片。

主辦單位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

南京市綠委辦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

承辦單位

南京發佈工作室

週末報社

【尋找南京的古樹名木(第3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