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神華集團優秀班組長宰三才:尋找“毒魔”的人

宰三才雖然工作在煤礦、在井下, 幹的卻不是掘進、不是運輸, 而是瓦斯鑽探。 這一工種對於大多煤礦工人來說, 也比較陌生。 畢竟瓦斯鑽探工只有大的煤炭企業和高瓦斯礦井才配備。

2008年, 22歲的宰三才從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來到了烏海能源公司天榮公司鑽探三隊, 成了一名瓦斯鑽探工。 剛來隊裡時, 他對於這份工作既新奇, 又忐忑。 新奇的是對鑽探工作既沒有理論基礎, 也沒有實踐經驗, 具有很大挑戰性;忐忑的是每天與瓦斯打交道, 危險時時處處就在身邊。

宰三才說:“瓦斯鑽探工一要細心,

二要有一定的數學和電腦的基礎。 ”他舉例說, 一個鑽杆3米長, 如果打鑽時偏差一釐米, 一根鑽杆打下去就會偏差幾十釐米, 真的印證了那句“失之毫釐, 謬以千里”的俗語。 打眼兒時, 要結合鑽頭上的探測器做好資料獲取, 根據電腦座標圖像來判斷鑽頭位置, 然後進行不斷調整, 這樣才能打出符合設計要求的鑽孔。

“鑽探工作看似簡單, 操作起來卻十分複雜, 需要理論和經驗相結合。 ”他說。

在井下巷道內鑽孔, 大多是水準鑽孔, 有的鑽孔深達10多米, 這就更需要全體工友同力合作、細心操作。 遇到煤層地質條件不好時, 鑽頭最容易偏離設計軌道, 所以宰三才他們每進1米就得讓鑽機停下, 進行1次測量, 確保鑽孔品質要求。

幹瓦斯鑽探就怕遇到煤質疏鬆。

煤質越疏鬆, 越是瓦斯集聚地。 鑽探中, 由於疏鬆的煤質常常會將鑽杆抱死, 要將3米長的鑽杆從直徑20釐米的孔中取出, 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時得用兩三個小時才能做到, 如果再遇上瓦斯積聚噴發, 那麼這一個班就“慘了”, 他們只能撤離工作面, 這一個班工作量可能就為零, 也就意味著沒進米收入。

雖然全班只有3個人, 但是在管理上跟10多個人的大班組沒有任何區別, 每天上班時都要進行點名, 都要進行班前會學習, 都要進行危險辨識及相關知識考試, 還要進行現場工作任務的部署, 麻雀雖小, 但班組管理程式一樣不能少。 作為班長的宰三才, 肩上的擔子也一樣重——抓好班組建設、做好安全生產、發揮好帶頭作用。

作為班裡最年輕、文化程度最高的班員, 宰三才無論在理論學習, 還是在設備操作上都走在前, 幹在先。 近幾年, 伴隨著生產設備的智慧化, 鑽探設備已經更新到第三代。 每一代設備到位後, 對操作人員來說, 都要有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 每遇設備換代, 宰三才都是自己先學習, 掌握後再教班組其他成員。 每次遇到生產中的技術難題, 都是宰三才來解決處理, 他也成為了班裡、隊裡公認的技術大拿。

其實, 瓦斯鑽探是瓦斯抽放工作的第一步。 宰三才他們打好孔後, 將管道接入孔內, 通過負壓讓煤層中的瓦斯逐步釋放出來, 送到瓦斯發電站, 進行燃燒發電, 讓“毒氣”變成綠色能源。 宰三才他們孔徑的分佈、孔徑的角度對後續瓦斯的抽排量起著關鍵的作用,

也關係著礦井後續安全生產和礦工的生命安全。 “看似簡單的瓦斯鑽孔, 實則擔當著重要責任, 工作不能有任何馬虎, 需要認真負責。 ”宰三才經常這樣教育班員。

鑽探工每天都跟瓦斯這種“毒氣”打交道, 安全十分重要。 每次鑽孔前, 宰三才他們都要做好各項安全檢查, 打孔過程中要及時做好孔洞封閉, 把孔內的瓦斯安全引流出來, 不能有一絲麻痹。 若因操作不當, 造成瓦斯集聚, 就有可能發生中毒、爆炸、火災等安全事故。 特別是發生瓦斯集中噴發時, 更要冷靜應對, 妥善處置, 及時回撤人員, 關閉所有電源等, 這也是考驗一個班長應對危機的能力。 這些年來, 宰三才所在的三班,

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 工程品質達到優良水準, 受到了隊領導和公司領導多次誇獎。

宰三才認為自己是一個宅男, 休息時間都願意宅在家裡, 放鬆一下工作時的緊張狀態。 在外人看來, 宰三才是一個不善言語的人, 但與班裡兄弟在一起, 他卻有說不的完話。 大家也對他這個小班長十分信任。

今年5月榮獲神華集團優秀班組長後, 宰三才感到榮譽來之不易。 這份榮譽不僅是對自己的鼓勵, 也是對全班工作的肯定, 更是對幹好今後工作的激勵。 宰三才表示, 今後全班員工更要擰成一股勁, 一如繼往做好瓦斯鑽探, 讓瓦斯這個“毒魔”更好地造福於社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