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藝攝影254」情系201 . 難忘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201部隊大院裡度過的。 那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多少次在夢中回到那裡, 暢遊快樂的童年, 生怕那夢醒的太快, 打擾我童年的夢鄉。

我家住在西北平房第四棟第三戶, 那一棟共住四戶, 第一戶女主人的名字叫于春榮, 好像是和媽媽同在長慶公社上班;第二戶有兩個女孩和一個小男孩, 四川人, 女孩的名字叫向榮、小妹;第三戶是我家一個女孩是我, 兩個弟弟;第四戶是小會兒家, 貴州人, 有一個大哥和一個小弟弟, 其餘四戶住的是電臺, 因父親當時是通信站的站長(也叫主任), 所以電臺裡的叔叔我都熟悉,

常和小夥伴們去電臺裡玩。 我家是什麼時候搬到白城的, 因為太小已經記不清了, 只記得走的那天(1969年年底)-大院和西北平房的很多叔叔阿姨都去火車站送我們全家, 大院裡有一個綠皮的大麵包車坐著我和媽媽及兩個弟弟和送行的阿姨, 爸爸和送行的最高首長-白辦主任和政委坐在小吉普車裡, 還有一個大卡車裝著送行的叔叔們, 我媽媽和那些送行的阿姨都哭成了淚人, 好像生死離別, 我本來是心情喜悅的馬上可以坐火車了, 但看到大人們在哭, 我也跟著大哭, 那場面現在想起來都極其震撼。 可見那個年代, 人與人感情是多麼的真摯。 我至今都認為那是我們家有生以來最隆重的場面, 爸爸後來常說:在白辦,
官兵一致, 首長沒有架子, 首長的夫人和孩子與普通軍官的家人沒有什麼區別, 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官與民沒有代溝。

在童年記憶裡, 西北平房是一個夢幻般的世界, 靠近電臺邊是院牆, 牆外好像是一片莊園, 夏天裡長滿了向日葵和黑天天, 我和小夥伴們從圍牆的破損處跳過去摘黑天天吃, 黑天天長的又黑又大, 一串串煞是好看, 摘回來給媽媽吃, 連媽媽都說好吃。 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小夥伴又跳牆過去玩, 那一次我們去抓螞蚱, 穿在一個叫毛毛蟲的草棍上, 抓了好多好多, 因玩的太投入, 忘記了時間等回來時, 不知是什麼時候, 那塊破損的大牆被工人叔叔修好了, 我們跳不回來了, 就在牆的外側大聲的喊爸爸媽媽,

被電臺裡的叔叔聽見了, 他們找來梯子跳過來, 把我們一個個的送到牆這邊, 好幾個叔叔裡應外合, 忙活了好一陣子。

大院的後面左側是大菜窯, 右側是馬車班和豆腐房。 小時候經常去後面玩, 那個大菜窯從外面看是一個大土堆, 尖尖頂房和小小通氣窗, 下麵卻很深, 是部隊冬天儲存冬菜的大倉庫, 又深又長。 小孩子不知深淺, 有一天弟弟從通氣窗鑽了進去, 誰知那橫樑突然翻了過去, 弟弟一下子掉了下去, 被下面的又一個大樑接住了, 騎在梁上, 上不來下不下, 媽媽聽到後當場就嚇昏了, 若是掉下來非摔死不可, 後來馬車班的叔叔趕來把弟弟救了出來, 才避免了一起事故。 小時候每天下午4點鐘都去豆腐房買豆腐,

去早了豆腐沒做好, 就把小盆放在那裡排隊, 一幫小孩子就撒歡的玩, 玩著玩著就忘記買豆腐了, 再去時已經賣完了, 回家裡免不了挨一頓揍⋯⋯。

小時候最愛攢糖紙、刻剪紙, 還用白色的小藥瓶灌裝上各種顏色的粉筆水, 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 還把各種不同顏色的電線剪成小片, 用電線裡面的小銅絲編成小花小樹什麼的, 都堪稱一絕。 我記得黃勤的糖紙最多, 她家就一個孩子, 條件優越, 家裡有很多好吃的, 而我們那時在爐盤上烤土豆片, 烤黃豆是最好的零食了。

院裡的小夥伴們:

依稀我還能記起你們的名字和身影, 薑漢玲、孟豔秋、金莉、二胖、向榮、小會兒、席豔青、謝影⋯⋯, 你們在哪裡?你們都還好吧?一別四十七年,

常常夢回大院, 童年的影子就在眼前, 生怕生怕這夢太短, 來不及回憶就匆匆醒來。

感謝資訊時代, 感謝網路, 感謝偉達、張藝和群裡的有心人, 讓我們又在這裡相逢。 讓我們有機會重述兒時趣事, 回憶美好童年。

201 西北平房小夥伴秋莉草於2017.6.3.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