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保部最新發佈:機動車污染成空氣污染重要來源

央廣網北京6月4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佈《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7)》中指出, 機動車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是造成細顆粒物、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 機動車污染防治的緊迫性日益凸顯。

年報顯示, 我國已連續八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 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介紹, 監測表明,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加, 我國部分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複合污染的特點, 直接影響群眾健康。 北京、天津、上海等15個城市大氣細顆粒物(PM2.5)源解析工作結果顯示,

本地排放源中移動源對細顆粒物濃度的貢獻範圍為13.5%至41.0%。

2016年, 全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初步核算為4472.5萬噸, 比2015年削減1.3%。 其中, 一氧化碳(CO)3419.3萬噸, 碳氫化合物(HC)422.0萬噸, 氮氧化物(NOx)577.8萬噸, 顆粒物(PM)53.4萬噸。 汽車是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主要貢獻者, 其排放的CO和HC超過80%, NOx和PM超過90%。 今年2月, 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媒體見面會上談及京津冀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難點時, 就明確指出:“北京市機動車污染占比達到30%以上, 在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下, 甚至達到50%左右。 其中重型載貨車、高排放車輛、非道路工程機械是主要污染貢獻來源。 如何有效地疏導重型載貨車輛和高排放車輛, 加強機動車達標排放監管, 是北京下一步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重點和難點之一。

相比其他排放源, 機動車尾氣排放的不僅僅有顆粒污染物的“原料”, 更有造成大氣氧化性增強的“催化劑”, 其複雜性應當引起重視。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的新聞發佈會上, 中科院區域大氣環境研究卓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專項首席研究員賀泓指出, 機動車尾氣排放對灰霾形成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生成二次顆粒物。 轎車所帶來的排放, 主要是VOC(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 柴油車帶來的主要是氮氧化物的排放, 當然也排放一些顆粒物, 但總體來說, 我們的機動車排放顆粒物很少, 但是它排放的氣態污染物可以在後續變成二次顆粒物, 對成霾的貢獻主要在二次顆粒物上,

我們還要重點的控制機動車的排放。

按車型分類, 全國貨車排放的NOx和PM明顯高於客車, 其中重型貨車是主要貢獻者;而客車CO和HC排放量則明顯高於貨車。 按燃料分類, 全國柴油車排放的NOx接近汽車排放總量的70%, PM超過90%;而汽油車CO和HC排放量則較高, CO超過汽車排放總量的80%, HC超過70%。 按排放標準分類, 國二及以前汽車保有量占12.8%, 但CO、HC、NOx、PM排放占比分別達到60.7%、60.6%、43.6%、67.1%。

另外,非道路移動源排放對空氣品質的貢獻也不容忽視。 2015年, 工程機械保有量690.8萬台,農業機械柴油總動力89783.8萬千瓦,船舶保有量16.6萬艘,飛機起降856.6萬架次。 非道路移動源排放二氧化硫(SO2)84.4萬噸, HC70.4萬噸, NOx563.9萬噸, PM47.2萬噸;NOx和PM排放接近於機動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