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每年最重要的那份互聯網報告又發佈了,我們從 300 多頁 PPT 裡挑了 12 個趨勢

互聯網已經不是十幾年前華爾街一無所知的行業

本周, 美國風險投資基金 KPCB 合夥人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 在 Code 大會上公佈了長達 365 頁的 2017 互聯網趨勢報告。

這是米克爾第 22 次主導《互聯網趨勢報告》, 用數百項資料和圖表解釋互聯網業的發展趨勢。

比起去年兩百頁出頭的長度, 今年報告的頁數比去年多出了 70%。 和去年一樣, 今年關於中國的章節由高瓴資本製作。

米克爾是股票分析師和互聯網分析師出身, 1995 年在摩根斯坦利發佈了她的第一份長篇報告, 最早提出了“頁面流覽量”等指標, 還提出電子郵件將成為互聯網服務的殺手級應用。

那時候華爾街對互聯網公司並不瞭解, 因為資料詳實和角度全面, 她本人和她的報告受到了科技公司和投資機構的追捧。

每年, 米克爾的報告都涵蓋了互聯網行業從業者與投資人最需要關心的指標, 被視作每年最重要的一份參考。

2001 年, 米克爾因為故意傳遞錯誤資訊、誤導投資者, 接連遇到兩起華爾街投資者發起的聯合訴訟。 她也向因為她遭受巨大損失的投資者公開道歉, 承認自己在互聯網泡沫中有不推卸的責任。

互聯網泡沫平息之後, 米克爾又繼續撰寫報告,

但謹慎了不少。 2010 年, 米克爾加入 KPCB, 擔任合夥人。 米克爾幫助 KPCB 投資了 Facebook、Google、京東等明星公司。

米克爾和她的報告也不是絕對的權威, 報告中提及的部分公司與報告製作方也有利益聯繫, 比如今年拿來舉例的共用單車與共用充電寶, 高瓴資本都有參與投資。

今年的趨勢報告中, 米克爾將印度市場也單獨列了一個章節, 醫療健康則是第一次單獨列了一個章節。

但米克爾每年發佈的報告, 仍然是這個行業最重要的趨勢預測之一。

“人們沒有花足夠時間去關注這種競爭的激烈程度, ”她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 “我敢打賭:我們無法阻止進步。 我們的境況更好了還是更糟了?到目前為止, 資料顯示我們的境況更好了。 ”

在談到互聯網如何重塑各個行業時,

米克爾表示:“全球變革的步伐和廣度都超出我的預期。 ”

在今年報告的最後, 米克爾將過去的五年稱作是“史詩般的五年”, 全球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全部是科技公司。 騰訊和阿裡巴巴也進入了市值前十的行列。

十幾年前, 米克爾是互聯網泡沫的鼓吹者, 如今, 這樣的論斷或許也需要讓我們保持警惕。

最初華爾街依賴互聯網分析師, 是因為科技公司還是個新東西。

如今, 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個上市公司有 7 個是科技公司, 5 個來自美國(蘋果、Google、微軟、亞馬遜、Facebook), 2 個來自中國(騰訊、阿裡巴巴), 它們募集了比其它任何行業都多的資本。

經歷了上一年的緩慢、下滑與停滯之後, 今年米克爾的報告整體上來說是樂觀的,

我們從今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中摘取了你可能感興趣的幾個要點, 試圖找到它與大公司最近動態的關係。

如果時間充足, 你也可以點擊這裡查看報告原文(中文、英文)。

騰訊科技為英文報告製作了漢化版本, 文中的中文圖片均來自騰訊科技。

題圖來自 KPCB、Visualhunt.com

相應的,互聯網用戶的增長也沒那麼快了

今年,全球有 34 億人使用著互聯網,相比去年增長 10%,和去年的增長率持平。

如果除去高速增長的印度市場,全球互聯網用戶的增速實際上是在放緩的。

中國市場也類似,2016 年,中國用手機上網的數量達到 7 億,同比增長 12%,僅比去年同期 11%的增長率略高。CNNIC 發佈的《第 39 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6 年末手機線民占總體線民比例已高達 95.1%,消費者的衣食住行正向移動端深度傾斜。

不同的是,在美國市場,用戶的使用時長增速只有 4%,而中國用戶在手機上花的時間卻明顯增加了。

印度是互聯網公司淘金的地方,主要是美國和中國公司

全球互聯網用戶的增長保持平穩,印度卻達到了同比 28%的增速。雖然比不上去年同期 40%的增速,但是其互聯網用戶數量至今只有全國人口的 27%。

印度仍然是一個具有增長空間的市場。

各大手機廠商都在掙扎著尋找機會,印度對於今天在大部分市場都撞到天花板的智慧手機品牌來說,已經是不得不爭取的市場。

蘋果在印度生產 iPhone 的事,已經在班加羅爾落地,OPPO、vivo、小米等在印度尋求機會的手機廠商,將在中國的那一套也都原樣搬去:贊助冠名體育比賽、做電商、開線下商店等等。

2016 年,印度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 15%。但是手機的價格仍然是許多人無法承受的。與此同時,無線資料傳輸的成本,正在降低至更多人可以接受的水準。隨著幾大運營商之間競爭的激烈,印度無線資料費用已經總體下調了 48%。

中國公司從 2014 年開始陸續去印度開發佈會、投廣告、建工廠。聯想宣佈在 2016 年成為印度最大智慧手機廠商。雷軍則說小米在三到五年內做到印度第一。連剛宣佈要重回智慧手機市場的諾基亞,也將印度作為主攻市場之一。

隨著小米、Oppo、vivo、華為等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的市場份額繼續上漲,印度智慧手機還在變得更便宜、更好。

不僅僅是手機,酒店、電商、零售、聯合辦公等行業也在印度尋找機會。就像資本當年不能錯過中國市場一樣,快速崛起的印度,也同樣不能錯過。

2014 年下半年到 2015 年上半年,印度的風險投資特別的活躍。

騰訊、eBay、微軟、軟銀、阿裡巴巴等都向印度的電商市場注入了大筆資金,支持印度本地的電商公司:Snapdeal、Flipkart 和 Paytm,但是他們面臨的對手格外強大。

經歷亞馬遜中國的失敗以後,亞馬遜總部特別重視印度,去年,貝索斯還宣佈將在印度投入 50 億美元發展電商物流及相關業務。過去一年,亞馬遜印度的庫存和商家數量同比都增長了三倍。

除了電商之外,印度的零售行業和酒店行業也都被大公司視作是大有空間的市場,理由基本上都可以用“人口紅利”這一個理由來概括。

但這個市場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GDP 水準低、基礎設施落後、就業率低、平均受教育年數低於其他國家,語言多樣性也是挑戰之一。

印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1808 美元,大約是中國的 40%。

根據 Tradingeconomics 的資料,印度、中國 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1808、4527 美元。

對於許多印度人來說,智慧手機的成本仍然無法承受。

去印度就一定能賺到錢嗎?不一定。但是現在這些公司和資本,都必須找到新的增長點,去還沒有飽和的印度,是最好的起點。

樂觀的地方在於,每個用戶花在網上的時間更多了

兩年間,美國人每天在移動設備上花的時間增加了 2 倍,花在電視上的時間已經相對穩定。

但是如果按年齡劃分的話,年輕人確實對電視沒那麼愛。

在美國市場,用戶的互聯網使用時長增速只有 4%,中國用戶在手機上花的時間卻明顯增加了。2016 年,中國人在手機上網花了超過 25 億個小時,增速達到 30%,遠遠超過網路使用者的增速。

2016 年,中國用戶花在網上的時間佔據了整體媒體時間的 55%,對著手機的時間也第一次超過了電視。

騰訊之外,阿裡巴巴、百度和今日頭條瓜分了中國手機用戶 27%的時間。

在爭搶人們注意力的競爭者中,BAT 之外多了一個不能再被歸入“其他”類別的公司:今日頭條。

去年年底,騰訊曾公佈了《王者榮耀》的使用者資料,每日活躍使用者達到了 5 千萬,在騰訊做的手機遊戲上也是新紀錄。

在全球市場,用戶將大量的時間花在了社交媒體平臺上的遊戲。

兩年間,全球平均每台手機玩遊戲的時間,也大幅度的增長。

越來越多公司參與遊戲,不一定是拿來玩的遊戲

全球的遊戲玩家已經達到 26 億人,相比之下,1995 年只有 1 億人。

遊戲調研機構 Newzoo 的資料顯示,2016 年全球互動式遊戲的營收達到了 10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9%,Newzoo 的報告還顯示,遊戲玩家中的女性已經佔據了 46%,在手遊領域,性別比已經接近 1:1。

米克爾的報告指出,全球互動式遊戲正處於迅速進化當中,卻仍處於早期階段。

這並不妨礙看人打遊戲成了正經生意。

市場調研機構 SuperData 發佈的報告顯示,如今每天都有越來越多的人觀看遊戲相關視頻(Gaming Video Content, GVC,包括 YouTube 等視頻網站上的遊戲內容、直播平臺上的遊戲直播等)。

在 2017 年,全球範圍內的遊戲視頻觀眾將達到 6.65 億,比美國總人口的兩倍還多。預計在 2017-2021 年間,這個數字還會增加 21%,超過 8 億。

至於認為遊戲工具則是如今互聯網服務的基礎,比如管理時間和資源,可以從《塞爾達傳說》和《星際爭霸》而來,這就有些牽強了。

中美電商找增長機會,都去線下了

人們在網上買的東西越來越多,這已經成為無需解釋的常識。

美國零售店關門的數字可能會打破 20 年的記錄,與此同時,美國最大的電商亞馬遜,卻正在一家家開出線下的店鋪。

瑞士信貸銀行估計今年美國將關閉 8600 處零售店,這一數量已經超過了 2008 年金融危機時的關店總和。

一年之內,美國的包裹投遞量增長達到 9 %。隨著電商變得更加強勢,亞馬遜最近建議通用磨坊、億滋國際等生產包裝產品(packaged goods)的大公司,將包裝更改成更適合電商配送的設計,以及繞過現有的零售商,直接把產品從工廠送到消費者手上。

傳統零售商的自救方式,要麼是削減門店、開始做電商,要麼如沃爾瑪一樣不停地收購電商公司。與此同時,亞馬遜等電商卻一家一家開出了實體店,還準備收購線下的實體連鎖店。

另一方面,截止現在,今年美國宣佈破產的零售商就有 19 個,但歐洲零售商卻在美國一家接一家開出新店,線上的品牌也利用零售商騰出的空間,開營業時間 3 個月到 1 年不等的快閃店。

在中國的情況也差不多,阿裡巴巴入股蘇寧、三年後收購銀泰、控股三江購物、與百聯達成戰略合作,京東到家與達達合併、獲得沃爾瑪入股、入股永輝超市,用互聯網打敗大超市、百貨公司的電商網站,轉過頭就自己開始經營線下店了。

很難說零售業真的不行了,只是人們買買買的方式,已經徹底地被改變了。

通過互聯網和電商來觸及的消費者數量,跟線下相比始終有限。儘管亞馬遜已經拿下了美國 70% 的網購市場,而阿裡巴巴和京東一共拿下了 80% 的中國網購市場,對於整個國家的零售業來說,這也只是一個小份額。

互聯網改變了零售業的經營方式,沒有實體店的租金和更低的人力成本成就了電子商務的早期發展,而現在,互聯網用戶的特點又反而束縛了電商發展。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資訊化司的統計顯示,2016 年中國電商交易總額達到 26 萬億元,占到全球的四成。

這 26 萬億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19.8%,有 60%是通過手機下單的,居前列的主要實物商品為服裝、家居家裝、家用電器、手機數碼、食品酒水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國電商增長的速度慢了下來。

在過去一年,京東和阿裡巴巴都想了許多辦法來應對可能碰到的天花板,試圖從每個用戶身上賺到更多的錢、讓每個用戶停留更長時間。

電商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社交平臺已經成為電商新的戰場。報告顯示, Facebook 上 26%的廣告點擊都轉化成為了購買行為,Google、Pinterest 都在產品形態上做了改進,鼓勵在手機上看到廣告的用戶,直接轉化成購買。

數位廣告超過了電視,但廣告主越來越不信任新的廣告位

在美國市場,線上廣告的規模達到了 22%的增長,相比去年 20%的增速來說,相對穩定。去年也是第一次,手機等移動端的廣告規模超過了電腦網頁端的廣告規模。

美國互動廣告局(IAB)發佈的資料包告稱,2016 年美國的數字廣告收入為 725 億美元,其中,移動廣告的收入首次超過數字廣告的一半。只用了 6 年時間,移動廣告就成為了數位廣告的主角,而網路廣告超過電視廣告,花了 23 年。

中國的情況也是類似。

媒介代理集團群邑中國前不久發佈的《中國媒介行業預測報告》顯示,除了互聯網廣告和戶外廣告,其他以電視為代表的媒體投放量都在下滑,又以報紙和雜誌的跌幅最為嚴重,分別下降了 53.9% 和 38.8%。

Google 和 Facebook 加起來占了美國互聯網增長份額的 85%,相比去年,這兩家巨頭的優勢又擴大了。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eMarketer 的資料,Google和 Facebook 已經搶走了移動廣告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廣告主越來越受制於這兩個重要的管道。

但並不是所有的廣告都是有效的, 虛假流量一直困擾著廣告主,Facebook 已經第十次公佈廣告統計資料的錯誤。

在移動廣告時代,因為一切都是可衡量的,廣告主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在乎效果。

Bot Baseline 的報告顯示,虛假流量導致的美國廣告主經濟損失預計在 2017 年達到 65 億美元,比 2016 年預估的 72 億美元下降了約 10%,這也是行銷人員聯合協力廠商機構打擊廣告欺詐的結果。

米克爾指出,基於使用者輸入的文字、圖像以及時間地點精准推送廣告、和社交媒體行銷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在報告中,米克爾表示,新興零售商會尋找方法用圖像、視頻、資料、演算法、語音結合的方法為它們工作。

與此同時,廣告攔截也越來越成為一門生意。去年,移動攔截廣告外掛程式的用戶從 2 億激增至 4.2 億,桌面廣告的攔截外掛程式用戶也增長到了 2.2 億。

明年 Google 會在 Chrome 裡默認裝上廣告攔截功能,據說會攔截掉打擾用戶的廣告,保留不打擾用戶的那些。不知道最後 Google 自己的廣告是不是更容易被歸到第二類。

談到消費市場的人工智慧,本質是科技公司都想讓你少打字

米克爾在報告中引用了 Pinterest CEO 本·希伯爾曼的話:“未來大量的搜索都將與圖片有關,而不是關鍵字。”

科技公司正在改變人機交互的輸入方式,從文字擴展到更多的形式。

比如,直接基於地理位置生成圖片上的浮水印、Google 在今年的 I/O 大會上發佈的圖片搜索功能 Google Lens,還有亞馬遜、微軟、三星乃至蘋果都在做的智能音箱。

用 Google Lens 對準任何一個街邊店鋪的牌子,Google 會告訴你這家店的具體信息,甚至直接連接到店內的無線網路。這家店的點評資訊也會展示,告訴你哪些菜品好吃、別人的評價如何。Google Lens 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應用,它作為一個功能會植入到 Google Assistant 和 Google Photos 當中。

內置了 Google Assistant 的智慧音箱 Google Home 暫時還追不上亞馬遜的 echo,現在蘋果又準備在你家裡多放一個 Siri 了。

從去年 5 月份起,關於蘋果要做搭載 Siri 語音助理的智慧音響的傳聞就沒有停下來過。現在看起來,蘋果的這款設備已經投入進入到生產流程了。

但是亞馬遜早早地將語音當做了手機之後下一個重要的入口。

現在,發售兩年以來,亞馬遜已經進入了一千多萬美國家庭,作為一個家用產品,這意味著亞馬遜已經佔據了十分之一的美國市場。

隨之而來的,是持續增加的資料。

過去五年間,全世界產生的資料量翻了六倍,IDC 的資料顯示,全球在信息量上的增速還會進一步加快,

這主要是圖像、視頻資料的大量增加帶來的。

2013 年開始,國際半導體發展路線圖組織的資料顯示,摩爾定律已經逐漸失效,每兩年增加一倍的計算裡已經逐漸擴大到了三年,隨著材料和工藝瓶頸,摩爾定律最終可能完全失效。

晶片廠商選擇了人工智慧作為新的方向。近幾年的研究顯示,基於顯示晶片的 GPGPU 計算方式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路這種大資料量、大計算量的場景下具有其他晶片不能相比的優勢,圖形處理器加速已經成為人工智慧工程領域最流行的方式。

智慧手機普及得差不多,賣手機越來越難了

隨之而來的,是智慧手機出貨量的增長停滯。

去年,全球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僅增長了3%,延續了去年增速變慢的趨勢。

這早就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智慧手機靠著便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普及,同時也在短短 9 年沖到了天花板。

凱度移動通訊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調查了中國、美國、歐洲五國(英法德意西)智慧手機市場在 2015 年的情況,發現在這些比較成熟的市場上有了一個變化:人人都有智能手機,而且平均下來兩年才換一次。

而這個頻率還會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進一步變慢。

在智慧手機如此普及的情況下,吸引使用者更新換代的動力已經不大了。這意味著,賣便宜的入門級手機現在很少能賺錢,以後也會很艱難。

在 iPhone 7 發佈之前,《日經》就援引供應鏈的消息是,蘋果已經決定將更新週期升級為三年, 2017 年開始施行。iPhone 7 剛好處在一個過渡階段。

中國有許多不一樣的東西,但報告漏掉了短視頻

去年,米克爾稱中國已經成為互聯網市場的領導者。

其中,資訊科技公司在民營企業中的市值占比成為十年間增長最快的,科技行業成為了全國財富創造的主力。

中國互聯網公司很難再從數量上獲得紅利,這時候每一個用戶的時間、活躍度和購買力就變得尤為重要。

相比起美國用戶的線上娛樂消費,高瓴資本的資料認為,過去一年,除了遊戲,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更多地是把錢花在了網路直播上。電商也將直播做為提升用戶活躍度的主要途徑之一,天貓、淘寶、蘑菇街等電商都將直播放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短視頻與直播平臺美拍最近也推出了邊看邊買的功能。

報告顯示,電商和遊戲類的應用賺錢的效率最高。

2016 年,中國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

但是,去年火得一塌糊塗的快手、最近今日頭條、陌陌等大力投入的短視頻市場,報告並沒有提及,反而花了好幾頁來介紹共用單車的具體使用方法。報告中國部分的製作方高瓴資本也是共用單車的投資者之一。

中國佔據了全球共用出行市場 67%的份額,但這是將共用汽車與共用單車放在一起計算的結果。

滴滴在 2016 年一年的時間裡就聚集了超過 100 億美元的資金。滴滴以 70 億美元的估值收購了 Uber 中國,幾乎壟斷了中國的專車市場。但是又在政策的限制之下不得不收縮業務。

在專車市場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中國的共用單車市場從無到有,成為 200 億的大生意。目前僅摩拜和 ofo 的融資總額就達到了約 70 億元人民幣,相比同樣發展了一年的滴滴、快的。這個融資速度和總金額比當年的快的、滴滴快得多也大得多。

高瓴資本的資料顯示,中國共用單車每月活躍用戶超過 2000 萬,每月環比增長超過 100%。這也讓共用單車比當年的網約車更快地引起了監管的注意。

報告還談到了上一份報告就提出的趨勢:中國的移動支付。

這份報告引用的是易觀國際的資料,比較的是移動支付的規模,但是如果比較的維度換成支付的筆數,市場份額不一定是這個比例。

這兩家互聯網公司靠補貼、紅包普及了用手機付錢這件事,與此同時也解決銀行一直以來想解決卻沒有解決的問題:刷卡活躍度。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佈的一份《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7)》顯示,去年取現業務的交易金額為 65.5 萬億元,同比下跌 10.46%。

去年國內每筆銀行卡的交易金額均價已經從上一年的 1894 元下滑至 1474 元,下滑了 22.17%。

到 2016 年,支付機構的移動支付交易總額已經達到了 51.01 萬億元,占到了取現業務的 77.9%,而在上一年這個比例還是 30%。用手機完成的大部分支付都是小額消費訂單。

高瓴資本的報告也列出了多鐘小微金額支付的場景,比如 1 元/小時的共用單車和共用充電寶、0.1 元起的直播或閱讀打賞,以及街邊幾元起步的小攤消費。

對於中國的互聯網市場,或許身在其中的我們並不需要靠著一份互聯網趨勢報告來普及常識。

但是,矽谷與華爾街,也許還在依靠這份報告瞭解中國市場。

醫療健康備受關注,科技公司越來越多和醫藥公司合作

米克爾從數位化輸入、資料消費、資料轉化等方面,討論醫療健康數位化將對這個行業帶來的變化。

隨著可穿戴設備消費的增長,消費者的健康資料獲取變得容易了起來。

資料分析的引入,也正在強化、甚至加速臨床實驗。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資料將帶來更廉價、更高效的臨床試驗。

科技公司比如 Google 以往和醫療相關的新聞常常接近科幻,比如監測糖尿病的隱形眼鏡、延長壽命的新技術。類似的新東西你可以在各種老牌科技公司的研究院裡看到,聽著很超前,不過距離實際應用遙遙無期。

但是去年 Google 一口氣和三家頂級製藥巨頭達成合作,出資數億美元成立合資公司,每次,都針對醫療行業的大市場——糖尿病、神經性疾病診療和醫療器械。

Google 的人工智慧部門 DeepMind 還與多個國家的醫院達成了合作,讓人工智慧幫助醫生讀片、診斷,將自己本身的技術與醫療保健行業相結合。

米克爾提出了一個問題,數字在醫療健康上的應用,是否能夠效仿科技產品的快速普及曲線?

在醫學研究方面,可能答案是肯定的。

基因組技術的發展也推進了面向消費者的測序服務的發展。

就連談未來趨勢,也已經不會提及虛擬實境了

米克爾將 2012-2017 稱作全球互聯網公司“史詩般的五年”。

五年前,全球市值前 20 的公司,科技公司占了 20%,如今,這一比例已經提升到了 40%,前五名均為科技公司:蘋果、Google、微軟、亞馬遜和 Facebook,中國的騰訊和阿裡巴巴則分別排在第九和第十位。

然而,這些科技巨頭已經與它們開始的地方相距甚遠。

對於未上市公司來說,全球科技產業融資也處於歷史高位。

上個月,軟銀宣佈其千億科技基金完成首輪融資,這也折射出科技公司與資本的關係。從 2010 年開始,平均每筆風投的金額都在變大,一直保持至今。米克爾在報告中指出,有許多互聯網公司估值過高,但也有許多被低估,極少有企業能夠勝出。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評價企業價值的最佳經驗法則還是評估未來現金流的現存價值。

最後,這份報告中並沒有談到虛擬實境與無人駕駛。

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去年發生了 15 起千萬人以上隱私洩密

2016 年,按照來源劃分的網路流量占比,機器人創造的流量又一次超過了人類。

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在互聯網上花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們的數字安全也越來越脆弱。2016 年發生了 15 起涉及 1000 萬人以上身份資訊洩露的安全事件。

五月,WannaCry 蠕蟲病毒在全球範圍蔓延,三天就感染了 20 萬台電腦,每台受到感染的電腦被鎖定,用戶要繳納等值 300 美元的比特幣方可解鎖。

這樣的攻擊不會是最後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題圖來自 KPCB、Visualhunt.com

相應的,互聯網用戶的增長也沒那麼快了

今年,全球有 34 億人使用著互聯網,相比去年增長 10%,和去年的增長率持平。

如果除去高速增長的印度市場,全球互聯網用戶的增速實際上是在放緩的。

中國市場也類似,2016 年,中國用手機上網的數量達到 7 億,同比增長 12%,僅比去年同期 11%的增長率略高。CNNIC 發佈的《第 39 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6 年末手機線民占總體線民比例已高達 95.1%,消費者的衣食住行正向移動端深度傾斜。

不同的是,在美國市場,用戶的使用時長增速只有 4%,而中國用戶在手機上花的時間卻明顯增加了。

印度是互聯網公司淘金的地方,主要是美國和中國公司

全球互聯網用戶的增長保持平穩,印度卻達到了同比 28%的增速。雖然比不上去年同期 40%的增速,但是其互聯網用戶數量至今只有全國人口的 27%。

印度仍然是一個具有增長空間的市場。

各大手機廠商都在掙扎著尋找機會,印度對於今天在大部分市場都撞到天花板的智慧手機品牌來說,已經是不得不爭取的市場。

蘋果在印度生產 iPhone 的事,已經在班加羅爾落地,OPPO、vivo、小米等在印度尋求機會的手機廠商,將在中國的那一套也都原樣搬去:贊助冠名體育比賽、做電商、開線下商店等等。

2016 年,印度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 15%。但是手機的價格仍然是許多人無法承受的。與此同時,無線資料傳輸的成本,正在降低至更多人可以接受的水準。隨著幾大運營商之間競爭的激烈,印度無線資料費用已經總體下調了 48%。

中國公司從 2014 年開始陸續去印度開發佈會、投廣告、建工廠。聯想宣佈在 2016 年成為印度最大智慧手機廠商。雷軍則說小米在三到五年內做到印度第一。連剛宣佈要重回智慧手機市場的諾基亞,也將印度作為主攻市場之一。

隨著小米、Oppo、vivo、華為等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的市場份額繼續上漲,印度智慧手機還在變得更便宜、更好。

不僅僅是手機,酒店、電商、零售、聯合辦公等行業也在印度尋找機會。就像資本當年不能錯過中國市場一樣,快速崛起的印度,也同樣不能錯過。

2014 年下半年到 2015 年上半年,印度的風險投資特別的活躍。

騰訊、eBay、微軟、軟銀、阿裡巴巴等都向印度的電商市場注入了大筆資金,支持印度本地的電商公司:Snapdeal、Flipkart 和 Paytm,但是他們面臨的對手格外強大。

經歷亞馬遜中國的失敗以後,亞馬遜總部特別重視印度,去年,貝索斯還宣佈將在印度投入 50 億美元發展電商物流及相關業務。過去一年,亞馬遜印度的庫存和商家數量同比都增長了三倍。

除了電商之外,印度的零售行業和酒店行業也都被大公司視作是大有空間的市場,理由基本上都可以用“人口紅利”這一個理由來概括。

但這個市場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GDP 水準低、基礎設施落後、就業率低、平均受教育年數低於其他國家,語言多樣性也是挑戰之一。

印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1808 美元,大約是中國的 40%。

根據 Tradingeconomics 的資料,印度、中國 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1808、4527 美元。

對於許多印度人來說,智慧手機的成本仍然無法承受。

去印度就一定能賺到錢嗎?不一定。但是現在這些公司和資本,都必須找到新的增長點,去還沒有飽和的印度,是最好的起點。

樂觀的地方在於,每個用戶花在網上的時間更多了

兩年間,美國人每天在移動設備上花的時間增加了 2 倍,花在電視上的時間已經相對穩定。

但是如果按年齡劃分的話,年輕人確實對電視沒那麼愛。

在美國市場,用戶的互聯網使用時長增速只有 4%,中國用戶在手機上花的時間卻明顯增加了。2016 年,中國人在手機上網花了超過 25 億個小時,增速達到 30%,遠遠超過網路使用者的增速。

2016 年,中國用戶花在網上的時間佔據了整體媒體時間的 55%,對著手機的時間也第一次超過了電視。

騰訊之外,阿裡巴巴、百度和今日頭條瓜分了中國手機用戶 27%的時間。

在爭搶人們注意力的競爭者中,BAT 之外多了一個不能再被歸入“其他”類別的公司:今日頭條。

去年年底,騰訊曾公佈了《王者榮耀》的使用者資料,每日活躍使用者達到了 5 千萬,在騰訊做的手機遊戲上也是新紀錄。

在全球市場,用戶將大量的時間花在了社交媒體平臺上的遊戲。

兩年間,全球平均每台手機玩遊戲的時間,也大幅度的增長。

越來越多公司參與遊戲,不一定是拿來玩的遊戲

全球的遊戲玩家已經達到 26 億人,相比之下,1995 年只有 1 億人。

遊戲調研機構 Newzoo 的資料顯示,2016 年全球互動式遊戲的營收達到了 10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9%,Newzoo 的報告還顯示,遊戲玩家中的女性已經佔據了 46%,在手遊領域,性別比已經接近 1:1。

米克爾的報告指出,全球互動式遊戲正處於迅速進化當中,卻仍處於早期階段。

這並不妨礙看人打遊戲成了正經生意。

市場調研機構 SuperData 發佈的報告顯示,如今每天都有越來越多的人觀看遊戲相關視頻(Gaming Video Content, GVC,包括 YouTube 等視頻網站上的遊戲內容、直播平臺上的遊戲直播等)。

在 2017 年,全球範圍內的遊戲視頻觀眾將達到 6.65 億,比美國總人口的兩倍還多。預計在 2017-2021 年間,這個數字還會增加 21%,超過 8 億。

至於認為遊戲工具則是如今互聯網服務的基礎,比如管理時間和資源,可以從《塞爾達傳說》和《星際爭霸》而來,這就有些牽強了。

中美電商找增長機會,都去線下了

人們在網上買的東西越來越多,這已經成為無需解釋的常識。

美國零售店關門的數字可能會打破 20 年的記錄,與此同時,美國最大的電商亞馬遜,卻正在一家家開出線下的店鋪。

瑞士信貸銀行估計今年美國將關閉 8600 處零售店,這一數量已經超過了 2008 年金融危機時的關店總和。

一年之內,美國的包裹投遞量增長達到 9 %。隨著電商變得更加強勢,亞馬遜最近建議通用磨坊、億滋國際等生產包裝產品(packaged goods)的大公司,將包裝更改成更適合電商配送的設計,以及繞過現有的零售商,直接把產品從工廠送到消費者手上。

傳統零售商的自救方式,要麼是削減門店、開始做電商,要麼如沃爾瑪一樣不停地收購電商公司。與此同時,亞馬遜等電商卻一家一家開出了實體店,還準備收購線下的實體連鎖店。

另一方面,截止現在,今年美國宣佈破產的零售商就有 19 個,但歐洲零售商卻在美國一家接一家開出新店,線上的品牌也利用零售商騰出的空間,開營業時間 3 個月到 1 年不等的快閃店。

在中國的情況也差不多,阿裡巴巴入股蘇寧、三年後收購銀泰、控股三江購物、與百聯達成戰略合作,京東到家與達達合併、獲得沃爾瑪入股、入股永輝超市,用互聯網打敗大超市、百貨公司的電商網站,轉過頭就自己開始經營線下店了。

很難說零售業真的不行了,只是人們買買買的方式,已經徹底地被改變了。

通過互聯網和電商來觸及的消費者數量,跟線下相比始終有限。儘管亞馬遜已經拿下了美國 70% 的網購市場,而阿裡巴巴和京東一共拿下了 80% 的中國網購市場,對於整個國家的零售業來說,這也只是一個小份額。

互聯網改變了零售業的經營方式,沒有實體店的租金和更低的人力成本成就了電子商務的早期發展,而現在,互聯網用戶的特點又反而束縛了電商發展。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資訊化司的統計顯示,2016 年中國電商交易總額達到 26 萬億元,占到全球的四成。

這 26 萬億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19.8%,有 60%是通過手機下單的,居前列的主要實物商品為服裝、家居家裝、家用電器、手機數碼、食品酒水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國電商增長的速度慢了下來。

在過去一年,京東和阿裡巴巴都想了許多辦法來應對可能碰到的天花板,試圖從每個用戶身上賺到更多的錢、讓每個用戶停留更長時間。

電商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社交平臺已經成為電商新的戰場。報告顯示, Facebook 上 26%的廣告點擊都轉化成為了購買行為,Google、Pinterest 都在產品形態上做了改進,鼓勵在手機上看到廣告的用戶,直接轉化成購買。

數位廣告超過了電視,但廣告主越來越不信任新的廣告位

在美國市場,線上廣告的規模達到了 22%的增長,相比去年 20%的增速來說,相對穩定。去年也是第一次,手機等移動端的廣告規模超過了電腦網頁端的廣告規模。

美國互動廣告局(IAB)發佈的資料包告稱,2016 年美國的數字廣告收入為 725 億美元,其中,移動廣告的收入首次超過數字廣告的一半。只用了 6 年時間,移動廣告就成為了數位廣告的主角,而網路廣告超過電視廣告,花了 23 年。

中國的情況也是類似。

媒介代理集團群邑中國前不久發佈的《中國媒介行業預測報告》顯示,除了互聯網廣告和戶外廣告,其他以電視為代表的媒體投放量都在下滑,又以報紙和雜誌的跌幅最為嚴重,分別下降了 53.9% 和 38.8%。

Google 和 Facebook 加起來占了美國互聯網增長份額的 85%,相比去年,這兩家巨頭的優勢又擴大了。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eMarketer 的資料,Google和 Facebook 已經搶走了移動廣告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廣告主越來越受制於這兩個重要的管道。

但並不是所有的廣告都是有效的, 虛假流量一直困擾著廣告主,Facebook 已經第十次公佈廣告統計資料的錯誤。

在移動廣告時代,因為一切都是可衡量的,廣告主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在乎效果。

Bot Baseline 的報告顯示,虛假流量導致的美國廣告主經濟損失預計在 2017 年達到 65 億美元,比 2016 年預估的 72 億美元下降了約 10%,這也是行銷人員聯合協力廠商機構打擊廣告欺詐的結果。

米克爾指出,基於使用者輸入的文字、圖像以及時間地點精准推送廣告、和社交媒體行銷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在報告中,米克爾表示,新興零售商會尋找方法用圖像、視頻、資料、演算法、語音結合的方法為它們工作。

與此同時,廣告攔截也越來越成為一門生意。去年,移動攔截廣告外掛程式的用戶從 2 億激增至 4.2 億,桌面廣告的攔截外掛程式用戶也增長到了 2.2 億。

明年 Google 會在 Chrome 裡默認裝上廣告攔截功能,據說會攔截掉打擾用戶的廣告,保留不打擾用戶的那些。不知道最後 Google 自己的廣告是不是更容易被歸到第二類。

談到消費市場的人工智慧,本質是科技公司都想讓你少打字

米克爾在報告中引用了 Pinterest CEO 本·希伯爾曼的話:“未來大量的搜索都將與圖片有關,而不是關鍵字。”

科技公司正在改變人機交互的輸入方式,從文字擴展到更多的形式。

比如,直接基於地理位置生成圖片上的浮水印、Google 在今年的 I/O 大會上發佈的圖片搜索功能 Google Lens,還有亞馬遜、微軟、三星乃至蘋果都在做的智能音箱。

用 Google Lens 對準任何一個街邊店鋪的牌子,Google 會告訴你這家店的具體信息,甚至直接連接到店內的無線網路。這家店的點評資訊也會展示,告訴你哪些菜品好吃、別人的評價如何。Google Lens 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應用,它作為一個功能會植入到 Google Assistant 和 Google Photos 當中。

內置了 Google Assistant 的智慧音箱 Google Home 暫時還追不上亞馬遜的 echo,現在蘋果又準備在你家裡多放一個 Siri 了。

從去年 5 月份起,關於蘋果要做搭載 Siri 語音助理的智慧音響的傳聞就沒有停下來過。現在看起來,蘋果的這款設備已經投入進入到生產流程了。

但是亞馬遜早早地將語音當做了手機之後下一個重要的入口。

現在,發售兩年以來,亞馬遜已經進入了一千多萬美國家庭,作為一個家用產品,這意味著亞馬遜已經佔據了十分之一的美國市場。

隨之而來的,是持續增加的資料。

過去五年間,全世界產生的資料量翻了六倍,IDC 的資料顯示,全球在信息量上的增速還會進一步加快,

這主要是圖像、視頻資料的大量增加帶來的。

2013 年開始,國際半導體發展路線圖組織的資料顯示,摩爾定律已經逐漸失效,每兩年增加一倍的計算裡已經逐漸擴大到了三年,隨著材料和工藝瓶頸,摩爾定律最終可能完全失效。

晶片廠商選擇了人工智慧作為新的方向。近幾年的研究顯示,基於顯示晶片的 GPGPU 計算方式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路這種大資料量、大計算量的場景下具有其他晶片不能相比的優勢,圖形處理器加速已經成為人工智慧工程領域最流行的方式。

智慧手機普及得差不多,賣手機越來越難了

隨之而來的,是智慧手機出貨量的增長停滯。

去年,全球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僅增長了3%,延續了去年增速變慢的趨勢。

這早就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智慧手機靠著便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普及,同時也在短短 9 年沖到了天花板。

凱度移動通訊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調查了中國、美國、歐洲五國(英法德意西)智慧手機市場在 2015 年的情況,發現在這些比較成熟的市場上有了一個變化:人人都有智能手機,而且平均下來兩年才換一次。

而這個頻率還會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進一步變慢。

在智慧手機如此普及的情況下,吸引使用者更新換代的動力已經不大了。這意味著,賣便宜的入門級手機現在很少能賺錢,以後也會很艱難。

在 iPhone 7 發佈之前,《日經》就援引供應鏈的消息是,蘋果已經決定將更新週期升級為三年, 2017 年開始施行。iPhone 7 剛好處在一個過渡階段。

中國有許多不一樣的東西,但報告漏掉了短視頻

去年,米克爾稱中國已經成為互聯網市場的領導者。

其中,資訊科技公司在民營企業中的市值占比成為十年間增長最快的,科技行業成為了全國財富創造的主力。

中國互聯網公司很難再從數量上獲得紅利,這時候每一個用戶的時間、活躍度和購買力就變得尤為重要。

相比起美國用戶的線上娛樂消費,高瓴資本的資料認為,過去一年,除了遊戲,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更多地是把錢花在了網路直播上。電商也將直播做為提升用戶活躍度的主要途徑之一,天貓、淘寶、蘑菇街等電商都將直播放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短視頻與直播平臺美拍最近也推出了邊看邊買的功能。

報告顯示,電商和遊戲類的應用賺錢的效率最高。

2016 年,中國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

但是,去年火得一塌糊塗的快手、最近今日頭條、陌陌等大力投入的短視頻市場,報告並沒有提及,反而花了好幾頁來介紹共用單車的具體使用方法。報告中國部分的製作方高瓴資本也是共用單車的投資者之一。

中國佔據了全球共用出行市場 67%的份額,但這是將共用汽車與共用單車放在一起計算的結果。

滴滴在 2016 年一年的時間裡就聚集了超過 100 億美元的資金。滴滴以 70 億美元的估值收購了 Uber 中國,幾乎壟斷了中國的專車市場。但是又在政策的限制之下不得不收縮業務。

在專車市場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中國的共用單車市場從無到有,成為 200 億的大生意。目前僅摩拜和 ofo 的融資總額就達到了約 70 億元人民幣,相比同樣發展了一年的滴滴、快的。這個融資速度和總金額比當年的快的、滴滴快得多也大得多。

高瓴資本的資料顯示,中國共用單車每月活躍用戶超過 2000 萬,每月環比增長超過 100%。這也讓共用單車比當年的網約車更快地引起了監管的注意。

報告還談到了上一份報告就提出的趨勢:中國的移動支付。

這份報告引用的是易觀國際的資料,比較的是移動支付的規模,但是如果比較的維度換成支付的筆數,市場份額不一定是這個比例。

這兩家互聯網公司靠補貼、紅包普及了用手機付錢這件事,與此同時也解決銀行一直以來想解決卻沒有解決的問題:刷卡活躍度。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佈的一份《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7)》顯示,去年取現業務的交易金額為 65.5 萬億元,同比下跌 10.46%。

去年國內每筆銀行卡的交易金額均價已經從上一年的 1894 元下滑至 1474 元,下滑了 22.17%。

到 2016 年,支付機構的移動支付交易總額已經達到了 51.01 萬億元,占到了取現業務的 77.9%,而在上一年這個比例還是 30%。用手機完成的大部分支付都是小額消費訂單。

高瓴資本的報告也列出了多鐘小微金額支付的場景,比如 1 元/小時的共用單車和共用充電寶、0.1 元起的直播或閱讀打賞,以及街邊幾元起步的小攤消費。

對於中國的互聯網市場,或許身在其中的我們並不需要靠著一份互聯網趨勢報告來普及常識。

但是,矽谷與華爾街,也許還在依靠這份報告瞭解中國市場。

醫療健康備受關注,科技公司越來越多和醫藥公司合作

米克爾從數位化輸入、資料消費、資料轉化等方面,討論醫療健康數位化將對這個行業帶來的變化。

隨著可穿戴設備消費的增長,消費者的健康資料獲取變得容易了起來。

資料分析的引入,也正在強化、甚至加速臨床實驗。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資料將帶來更廉價、更高效的臨床試驗。

科技公司比如 Google 以往和醫療相關的新聞常常接近科幻,比如監測糖尿病的隱形眼鏡、延長壽命的新技術。類似的新東西你可以在各種老牌科技公司的研究院裡看到,聽著很超前,不過距離實際應用遙遙無期。

但是去年 Google 一口氣和三家頂級製藥巨頭達成合作,出資數億美元成立合資公司,每次,都針對醫療行業的大市場——糖尿病、神經性疾病診療和醫療器械。

Google 的人工智慧部門 DeepMind 還與多個國家的醫院達成了合作,讓人工智慧幫助醫生讀片、診斷,將自己本身的技術與醫療保健行業相結合。

米克爾提出了一個問題,數字在醫療健康上的應用,是否能夠效仿科技產品的快速普及曲線?

在醫學研究方面,可能答案是肯定的。

基因組技術的發展也推進了面向消費者的測序服務的發展。

就連談未來趨勢,也已經不會提及虛擬實境了

米克爾將 2012-2017 稱作全球互聯網公司“史詩般的五年”。

五年前,全球市值前 20 的公司,科技公司占了 20%,如今,這一比例已經提升到了 40%,前五名均為科技公司:蘋果、Google、微軟、亞馬遜和 Facebook,中國的騰訊和阿裡巴巴則分別排在第九和第十位。

然而,這些科技巨頭已經與它們開始的地方相距甚遠。

對於未上市公司來說,全球科技產業融資也處於歷史高位。

上個月,軟銀宣佈其千億科技基金完成首輪融資,這也折射出科技公司與資本的關係。從 2010 年開始,平均每筆風投的金額都在變大,一直保持至今。米克爾在報告中指出,有許多互聯網公司估值過高,但也有許多被低估,極少有企業能夠勝出。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評價企業價值的最佳經驗法則還是評估未來現金流的現存價值。

最後,這份報告中並沒有談到虛擬實境與無人駕駛。

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去年發生了 15 起千萬人以上隱私洩密

2016 年,按照來源劃分的網路流量占比,機器人創造的流量又一次超過了人類。

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在互聯網上花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們的數字安全也越來越脆弱。2016 年發生了 15 起涉及 1000 萬人以上身份資訊洩露的安全事件。

五月,WannaCry 蠕蟲病毒在全球範圍蔓延,三天就感染了 20 萬台電腦,每台受到感染的電腦被鎖定,用戶要繳納等值 300 美元的比特幣方可解鎖。

這樣的攻擊不會是最後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