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身體虛不虛 通過腿型就能看出來

很多年歲大了的灸友都反映本人的身體情況一天不如一天, 其中腿部的變化就十分顯著——本來靈敏強壯的雙腿, 不知不覺連爬個樓梯都費力。 很多人這時會想到補鈣等辦法, 其實你需求思索的問題遠不止這些。

中醫理論體系裡, 說到“肝”、“脾”、“腎”, 和現代醫學的臟器還是有很大的差異——中醫裡的臟腑更多強調的是一種功用的整體系統, 而非解剖後肉眼所見的組織器官。 就像前幾天文章中黃教師說的, 很多身體上的問題不能“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而要辨證剖析。

一、腿冒涼氣:腎陽虛

一提到腎陽虛, 很多人都會想到男性問題——這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但腎陽虛形成的危害遠不止這些。 腎陽虛的病症除了男性功用削弱之外, 還包括腰酸腿軟、渾身無力、大小便清稀、口臭等, 特別關於女性經期有很大影響。 很多女性朋友月經延後、量少以及多見暗色血塊都是典型的陽虛病症。

腎陽虛病症呈現後, 只需及早在生活習氣上糾正, 還是可以回歸安康的。 平常做好保暖工作, 特別在夏季要防止空調直吹以及室溫調理得太低。 除此之外每晚要保證睡眠的充足, 防止由於熬夜影響到體內氣血對身體的修復。

腎陽虛、艾灸穴位:

1、命門、腎俞

2、關元

3、足三裡

4、太溪

5、湧泉

艾灸時間:初始每穴艾灸15分鐘, 順應後逐步延長時間, 直止肢體(四肢、頭部)每穴20分鐘, 軀幹每穴30-40分鐘, 一周內休息1-3天。

二、雙腿水腫:脾虛

雙腿水腫在人群中並不少見, 掃除整日勞累等緣由, 很多人雙腿水腫和脾虛有直接的關係。

這種緣由所招致的水腫, 常常伴有不欲食、完穀不化的典型病症, 緣由就是脾陽缺乏所招致的運化不利——這時即使吃得再多(胃主受納), 也無法安康吸收;假如此時胃火較盛, 還可能表現為消穀善饑(胃口大好), 但實踐上關於消化功用會形成更嚴重的傷害。

假如您有這些問題, 平常就應該多吃些養脾胃的食物。 山藥, 能夠與雞肉一同燉。 黃芪、大棗、姜和枸杞一同泡水喝。 而山楂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燉肉吃的時分放一些對身領會很好。 而以上這些食材都能夠熬粥食用, 既便當製造也有助於更好的吸收其中營養。 除此之外, 也要多參與體育活動, 促進正氣的運轉, 有助於生髮陽氣和排出水濕。

除此之外, 雙腿水腫也見於肝腎疾病, 因而不可漫不經心——及時就醫問診是最正確的選擇。

健脾常用穴位:

1、脾俞:脾俞穴位於背部, 當第11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本穴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 是脾的背俞穴, 也是調脾的要穴。

2、中脘: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 臍上4寸的位置上。 每天艾灸30-40分鐘, 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的病症, 同時有助於祛濕。

3、陰陵泉:為足太陰脾經之合穴, 它可以健脾益氣, 促進脾之運化水穀功用得以恢復, 使氣機順達, 故刺激陰陵泉可祛濕而健脾。

4、足三裡:位於膝眼外下四橫指, 它是調理脾胃、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強壯穴!

5、解溪:別名草鞋帶, 在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 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 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