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你降50我降100”電商手機價格戰持續不斷,實體店難保生計

不知道從何時起,以“燒錢”為發展之道的模式開始在中國的新型企業發展開來,特別是以互聯網企業為首的企業尤其嚴重,瘋狂的補貼瘋狂的搶佔市場不給對手一點喘息的機會。 兩年前的滴滴打車是如此,而兩年後的今天各類共用單車的崛起更是如此,但這些並沒有真正的影響一個行業的改變,而大型電商平臺的興起卻讓全國各地的手機店遭殃,除了縣城以外的其他所有城市都出現了“倒閉狂潮”。

目前正值京東年中大促618活動的時間內,蘇寧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來打壓對手,以iPhone7Plus 128G的價格為例,目前Apple官網的價格為7188元人民幣,傳統手機批發管道的價格為6300元左右而蘇寧促銷的價格僅為6388元,也就是說利潤僅為幾十元。

而京東則比蘇甯的價格高出100元,由於3C類目一直以來是京東占比例比較大的業務,也是消費者購買單價較高且數量較為龐大的單品,所以也成為了各大商城的必爭之地。

蘇寧在2016年下半年以及在2017年上半年幾乎每次活動均碾壓京東的價格在做活動,幾乎兩家店鋪都死不計利潤在對3C類產品進行銷售.這也讓很多的實體店苦不堪言,所有的消費者都是對比了線上的下價格之後再到線下詢問價格,但是作為單價如此高的產品,利潤如果無法達到合理的層次幾乎是無法進行銷售的。

成都太升南路電子市場,上海不夜城,武漢廣埠屯電子市場,北京中關村電子市場,深圳華強北這些曾經背負著一個地區電子產品集散地的任務,而到了現在無一例外的衰敗,商家紛紛出逃轉行離開了自己經營多年的手機行業,而剩下苦苦支撐的也僅僅能保證溫飽卻無法獲得應該有的利潤率。


這也是電商帶來的一個極大的衝擊,電商巨頭依靠價格相互衝擊和搶佔資源。 而線下實體店卻成為了他們的“祭品”最先被送上了墳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現象就可以看得出來,消費者的轉變。

曾經的貼吧幾乎極少有人討論在京東購買在蘇寧購買,要麼是自己城市的線下實體店要麼就是網上的一些“淘寶店鋪”而現在所有的iPhone相關貼吧幾乎充斥著京東下單蘇甯已經下單的帖子,已經看不到其他商家的存在。

昨天小編回家路過武漢,在廣埠屯附近逛了一圈,曾經的賽博數碼廣場早已人去樓空,整個樓層已經被改造成了商場,而地下一層的通訊城也是小編曾經待過的地方也已經變成了“垃圾堆”,可想而知手機行業在這兩年之內是有多大的“變革”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麼,在這樣價格壓力之下留下來的商家會怎麼辦?

曾經做翻新機的奸商是為了謀求暴利,而現在卻變成了謀求生存的手段.雖然說電商之間的價格戰看似是消費者獲得了最終的“好處”買到了低廉價格的產品,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良性發展的好方法,以價格戰的方式出售電子產品最終導致的結果只有以下幾種:

1:實體店生意日漸萎靡,關門風波嚴重.餘下店鋪大部分為保證生計和利潤被迫將二手當新機出售,將翻新當全新出售,更換配件等等幾乎變的十分正常。

2:電商售後情況嚴重且無法向客戶保證服務,由於低價傾銷及其數量龐大而客服數量有限,電商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售後需要,導致客戶很多問題沒有能夠及時得到解決從而對商城印象大打折扣,並且由於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數量過多,很多商品均為拆封使用過就再次封裝發給下一個消費者,讓商城無法作到“品質如一”

3:“水貨”手機從此消失殆盡,這裡的水貨說的不是品質好的手機,而是其他國家來的手機,例如韓版日版美版等等版本的手機幾乎與大陸行貨相比沒有了明顯的優勢,雖然在品質方面相對于與國行有一定優勢,但是價格仍然是最主要因素,而這些版本的手機會在之後逐漸消失。

電商的快速發展必然給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帶來了好處,但是同時也有不少的副作用正在“萌芽”。

我們喜歡他們給我們帶來的快捷便利和低價,同時也享受著各家電商之間低價競爭給我們來帶來的好處.

只是可憐了這些手機實體店,不菲的店鋪租金和裝修費用,高昂的存貨壓力,大量的人工卻換不來應有的回報.或許這就是時代的淘汰品,或許他們應該大步向前與時代接軌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曾經做翻新機的奸商是為了謀求暴利,而現在卻變成了謀求生存的手段.雖然說電商之間的價格戰看似是消費者獲得了最終的“好處”買到了低廉價格的產品,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良性發展的好方法,以價格戰的方式出售電子產品最終導致的結果只有以下幾種:

1:實體店生意日漸萎靡,關門風波嚴重.餘下店鋪大部分為保證生計和利潤被迫將二手當新機出售,將翻新當全新出售,更換配件等等幾乎變的十分正常。

2:電商售後情況嚴重且無法向客戶保證服務,由於低價傾銷及其數量龐大而客服數量有限,電商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售後需要,導致客戶很多問題沒有能夠及時得到解決從而對商城印象大打折扣,並且由於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數量過多,很多商品均為拆封使用過就再次封裝發給下一個消費者,讓商城無法作到“品質如一”

3:“水貨”手機從此消失殆盡,這裡的水貨說的不是品質好的手機,而是其他國家來的手機,例如韓版日版美版等等版本的手機幾乎與大陸行貨相比沒有了明顯的優勢,雖然在品質方面相對于與國行有一定優勢,但是價格仍然是最主要因素,而這些版本的手機會在之後逐漸消失。

電商的快速發展必然給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帶來了好處,但是同時也有不少的副作用正在“萌芽”。

我們喜歡他們給我們帶來的快捷便利和低價,同時也享受著各家電商之間低價競爭給我們來帶來的好處.

只是可憐了這些手機實體店,不菲的店鋪租金和裝修費用,高昂的存貨壓力,大量的人工卻換不來應有的回報.或許這就是時代的淘汰品,或許他們應該大步向前與時代接軌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