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園長竟在朋友圈曬家長送紅包截圖!理由讓很多人都想不到

每逢佳節紅包飛~

端午連著六一

你給孩子的老師發紅包了嗎?

如果別人都發你不發會不會覺得尷尬?

近日

一位幼稚園園長竟在朋友圈曬家長送紅包截圖

▼▼▼

稀奇一幕

幼稚園曬家長送紅包截圖

端午節剛過, 李女士翻看朋友圈時發現, 兒子的幼稚園將家長給老師發送的紅包都曬了出來。

截圖上顯示, 發送的紅包祝福語多數是祝老師節日快樂, 有的是對老師表達感謝, 字裡行間透露的是家長希望老師多給孩子關照。

“我也是一點心意, 平時你們忙, 孩子也多, 有啥需要配合的儘管告訴我們。 點(紅包)了哈!”

“費心了, 給你發個紅包別嫌少, 收下吧。 以後處的日子還長呢, 多幫照看一下(孩子姓名), 說實話我真捨不得, 但又不能老在我身邊。

“給你紅包也不收, 找時間請你們吃飯哈。 認識就是緣分, 等你們放假的。 ”

發送的紅包顯示不出具體金額, 老師們都婉言拒絕。 但根據紅包上限200元, 可見數額最大也就200元。 幼稚園園長在曬圖時候, 將聊天中的頭像照片以及出現的名字做了後期處理。

園長呼籲

拒收紅包, 讓孩子在公平環境中成長

老師收禮早已經是一種社會現象。 但是能用曬出來表達都拒絕的學校並不多。

前日(30日), 記者聯繫到該幼稚園園長張曉磊我們希望能給孩子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希望孩子能在公平的環境中長大。

建立公平的制度, 才會讓我們心安, 家長也心安。

記者調查

超4成家長都有給老師送禮的經歷

記者調查了百名家長, 其中超4成的家長表示都有過給老師送禮的經歷。 送禮的家長中, 多數家長表示是對老師的感謝, 一部分是“隨大流”, 還有一部分家長表示, 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老師能多照顧自己的孩子,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

調查發現,送禮的家長多數集中在低齡孩子身上。擔心孩子不適應,讓老師多照顧。隨著孩子年齡增大,家長送禮的次數和頻率也在降低。

家長們擔心,如果不送禮,老師會不會讓孩子受委屈?有的家長為此甚至還鬧出家庭矛盾甚至產生心結。

老師心聲

這是對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干擾

“其實,家長的謝意有時候會成為我們的負擔。”據一位新入行的老師說,在新學期開學,一位家長就送了一張購物卡,由於當時怎麼也沒拒絕得了,收下後的心一直惴惴不安。

“總覺得心裡不踏實,我當然知道家長送禮的目的,就是為了多關照他家的孩子。”該老師說,其實,教學當中老師對每個孩子都是一視同仁,不會有偏向,更不會有意的去關照哪個孩子,但拿了家長的好處又不會特殊照顧,所以心裡特別不舒服。

該老師說,後來,找了一個機會,用同等價值的物品通過孩子又還給了家長,心裡踏實了,覺得腰板也硬氣了。

一位有著8年工作經驗的李老師坦言,收過家長的禮物,也參加過家長請老師吃飯的飯局。但是感受並不好。因為平時根本沒有溝通,大家都也都心知肚明吃飯的目的,所以感覺這種場合特別尷尬。

專家觀點

送禮讓孩子價值觀嚴重受損

社會學家張思甯認為,家長給老師送禮的目的是激發老師的感恩之心,善待孩子等,這麼做已經變味了,自古以來就有尊師的傳統,諸如過去給老師送點新打的糧食,新下來的水果等土特產品以表敬意,沒有一點刻意,刻意了就會存在諸多可能的壞處,比如:老師對你的孩子特別對待、另眼相看,別的同學會被孤立、甚至瞧不起你的孩子等等。

現在是業績社會,孩子將來走上社會,面對競爭,不會因為送禮贏得優勢和特權,家長給老師送禮是人為給孩子創造順境,眼下看似舒服、順利,卻失去了磨礪孩子的機會。不僅如此,倘若對你的孩子照應意味著對其他孩子的忽略,家長都這麼做,哪個孩子能夠獲得真正的照應呢?

張思甯認為,家長送禮的行為也是破壞育人規矩和育人環境,會讓學生的道德和價值觀嚴重受損。家長給老師送禮,會讓孩子樹立不守規則、破壞紀律、破壞公平的榜樣,教給孩子的是“做事要靠潛規則”的價值觀。 家長送禮,會促成孩子們這樣的結果,請問,是家長你們願意的嗎?

紅包“潛規則”的背後

恐怕每一位家長都難辭其咎

人們往往一邊批判著送禮風氣

又轉頭做了同樣的事

恰恰是我們每個人

滋生了腐敗

只有公平正義不斷被伸張、遵循

“潛規則”才能遁跡無形,銷聲匿跡

- THE END -

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老師能多照顧自己的孩子,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

調查發現,送禮的家長多數集中在低齡孩子身上。擔心孩子不適應,讓老師多照顧。隨著孩子年齡增大,家長送禮的次數和頻率也在降低。

家長們擔心,如果不送禮,老師會不會讓孩子受委屈?有的家長為此甚至還鬧出家庭矛盾甚至產生心結。

老師心聲

這是對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干擾

“其實,家長的謝意有時候會成為我們的負擔。”據一位新入行的老師說,在新學期開學,一位家長就送了一張購物卡,由於當時怎麼也沒拒絕得了,收下後的心一直惴惴不安。

“總覺得心裡不踏實,我當然知道家長送禮的目的,就是為了多關照他家的孩子。”該老師說,其實,教學當中老師對每個孩子都是一視同仁,不會有偏向,更不會有意的去關照哪個孩子,但拿了家長的好處又不會特殊照顧,所以心裡特別不舒服。

該老師說,後來,找了一個機會,用同等價值的物品通過孩子又還給了家長,心裡踏實了,覺得腰板也硬氣了。

一位有著8年工作經驗的李老師坦言,收過家長的禮物,也參加過家長請老師吃飯的飯局。但是感受並不好。因為平時根本沒有溝通,大家都也都心知肚明吃飯的目的,所以感覺這種場合特別尷尬。

專家觀點

送禮讓孩子價值觀嚴重受損

社會學家張思甯認為,家長給老師送禮的目的是激發老師的感恩之心,善待孩子等,這麼做已經變味了,自古以來就有尊師的傳統,諸如過去給老師送點新打的糧食,新下來的水果等土特產品以表敬意,沒有一點刻意,刻意了就會存在諸多可能的壞處,比如:老師對你的孩子特別對待、另眼相看,別的同學會被孤立、甚至瞧不起你的孩子等等。

現在是業績社會,孩子將來走上社會,面對競爭,不會因為送禮贏得優勢和特權,家長給老師送禮是人為給孩子創造順境,眼下看似舒服、順利,卻失去了磨礪孩子的機會。不僅如此,倘若對你的孩子照應意味著對其他孩子的忽略,家長都這麼做,哪個孩子能夠獲得真正的照應呢?

張思甯認為,家長送禮的行為也是破壞育人規矩和育人環境,會讓學生的道德和價值觀嚴重受損。家長給老師送禮,會讓孩子樹立不守規則、破壞紀律、破壞公平的榜樣,教給孩子的是“做事要靠潛規則”的價值觀。 家長送禮,會促成孩子們這樣的結果,請問,是家長你們願意的嗎?

紅包“潛規則”的背後

恐怕每一位家長都難辭其咎

人們往往一邊批判著送禮風氣

又轉頭做了同樣的事

恰恰是我們每個人

滋生了腐敗

只有公平正義不斷被伸張、遵循

“潛規則”才能遁跡無形,銷聲匿跡

- THE END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