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社區出資買課時!盤龍青少年科學教育課正式開班

掌上春城消息6月3日, 盤龍區拓東街道辦事處組織轄區內的明通小學、拓東第一小學、拓東第二小學、東莊小學、古幢小學, 建立了明通巷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 青少年科學教育課正式開班。 這是首次由社區出資購買課時, 對轄區小學生進行科學教育。

孩子們體驗機械臂寫名字。

為不斷挖掘學生科技素養, 拓寬學生科技領域知識, 繼續推進科技示範社區建設, 昆明報業傳媒集團雲南機器人創客中心和盤龍區攜手打造明通巷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 “工作室將推出144課時的青少年科學教育課, 所有教學費用由社區承擔, 讓參與課程的社區青少年熟悉瞭解機器人、機械臂3D列印、無人機等智慧製造裝備的原理、結構、組裝、程式設計、建模、飛行, 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拓東街道辦事處負責人介紹, 這次的科學課不同於一般的科普宣傳, 每個學生每月都有4次上課機會,

不僅對機器人、機械臂和無人機有所瞭解, 還能較系統地掌握其原理, 提高興趣。

孩子們在上樂高課。

“機械臂能不能寫出我的名字?”“能不能用3D列印出我們的頭像?”好奇的學生在課堂上發出一連串疑問。 在陶爽老師的指導下,

韓晨同學還親自體驗了機械臂寫名字。 學生們饒有興致, 高興地開啟了科學教育的大門。

據介紹, 5所學校負責推薦有科學興趣愛好和一定科技素質的三至五年級學生, 進入明通巷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進行培養, 針對機器人、機械臂3D列印、無人機等設備進行教學。 預計12個教學週期共48周時, 培養青少年不少於200人次, 力求共同打造模範科技教室, 普及科學知識, 培養科學技術苗子。

自製動力裝置。

為檢驗學習成果, 明通巷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計畫在開課後, 每12周時開展一次形式多樣的成果展示活動, 組織學員進行比賽、學習交流和成果彙報。 通過日常學習與考核, 從課堂中發現和挑選4名具有培養潛質、動手能力強且興趣濃厚的學員, 對他們進行集中性、系統性的突擊集訓, 進而組建成立明通巷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機器人專案代表隊, 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 參加省市級、國家級和世界級的機器人專案比賽。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楊雪煌

責編:王建宇 一審:李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