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推薦CSSCI來源集刊《新聞與傳播評論》增期改版徵稿啟事及《新聞與傳播研究》2017年第2期|刺蝟學術(114)

By 周珊珊 整理

學術資訊

《新聞與傳播評論》是一份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大型學術集刊, 主要刊載聚焦於新聞與傳播現象的多學科專論,

特別歡迎關注真問題、聚焦學術前沿、經驗材料翔實、具有理論深度的創新性研究成果。 本刊自2017年起改為兩期出版(春夏卷和秋冬卷), 值此增期改版之際, 謹向海內外學人鄭重約稿, 誠摯地邀請各位新老朋友惠賜佳作。

《新聞與傳播評論》由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 創刊於2001年。 自2008年成為首批CSSCI來源集刊以來, 受到海內外學術界的關注和讚譽。

本刊堅持以學術為本位, 強調學術創新和問題意識, 既努力發掘、闡釋歷史傳統, 更始終關注、追蹤新聞傳播領域的重大現實與理論問題;本刊秉持開放性與多元性, 吸納不同學科的參與;鼓勵對話與爭鳴, 以科學的精神為不同學派、不同學術觀點提供交流的論壇;本刊宣導多元方法論,

不以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作為取捨標準, 兼顧個案與綜合之研究, 相容理論與經驗之探討, 義理與辭章並重。

本刊常設欄目有:特稿、研究性論文、專題、綜述與前沿、書評、筆談、學術訪談等, 主題涵蓋新聞傳播的各個相關論域。 凡投稿《新聞與傳播評論》之正式論文, 一般以1.0萬字至2.0萬字為宜(不包括注釋), 學術貢獻突出之作可寬限至2.5萬字。 請作者同時提供250-300字的中英文內容摘要和200字左右的作者簡介(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學術成果及所在單位、職務、職稱及電子信箱等)。 本刊實行匿名評審制度, 一般在收稿後的2個月內即奉複審稿結果。

本刊常年接收來稿。 2017年春夏卷(上半年刊)截稿時間為5月10日, 秋冬卷(下半年刊)截稿時間為10月31日。

來稿請投寄至電子郵箱:wdjcreview2017@126.com。 來稿請遵循本刊體例(格式附後)。

《新聞與傳播評論》編輯部 敬啟

2017年3月10日

文稿要求

學刊速覽

《新聞與傳播研究》2017年第2期封面和目錄

【馬克思主義新聞學】

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對外話語體系創新的修辭學觀念與路徑/ 劉濤

【新媒體】

強凝聚與弱分化:手機媒介在傣族村落中的功能性使用/ 許孝媛、孔令順

中國互聯網政治研究的海外學派:知識生產圖景及代際轉向/ 曹小傑

網路輿情中的文化政治/張愛鳳

【傳播學】

科學傳播的溯源、變革與中國機遇/賈鶴鵬、閆雋

【新聞傳播史】

從“傅滿洲”到“陳查理”:20世紀西方流行媒介上的中國與中國人/常 江

從“四不”到“二不”——探析新記《大公報》辦報方針表述改變的背後/王詠梅、劉憲閣

【傳媒經濟】

1978年以來中國傳媒體制改革觀念演進的過程與機制——以“市場化”為中心的考察/殷琦

【新聞學與傳播學名詞專欄】

《新聞學與傳播學名詞》審定過程文存(之二十七)元傳播:概念、意指與功能/王金禮

內容產業報導第一媒體

投稿郵箱ciweigongshe@126.com

網站www.ciweigongshe.ne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