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願你的“差不多得了”,不是因為妥協

一、“你有什麼擇偶要求呀?”

玲說, “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呀。 ”

“怎麼可能?你, 還不錯呀, 長相不錯, 學歷不錯, 工作不錯, 家境不錯……沒有要求怎麼會找不到呢?”

“那……就和我差不多就好, 看得順眼, 文化湊活, 經濟尚可, 相處愉快, 有接近的價值觀, 溫柔體貼, 勤奮上進……”

“哦, 難怪找不著, 原來要求這麼高。 ”問的人聽到了自己想聽的原因, 終於滿意了。

儘管如此, 玲身邊還真出現了不少這樣的人, 如玲所說, “我原本就是很普通的人”。

玲說“可這樣的人出現在我面前, 我卻完完全全, 沒有感覺。 有時真的打動我的人, 完全不符合我列出所謂要求, 不溫柔, 不體貼, 大男子主義……但他就是在某個瞬間打動了我, 讓我卸下防禦、俯首稱臣。 ”

在諮詢中, 常常遇到這樣的案例, 我們常高估了自己的理性, 看似理性的玲, 其實一點都不理性。

我們的思維可以分為理性腦和感性腦, 平時的理性腦是一個嚴厲的檢察官,

幫助我們把關, 可是, 在關鍵時刻決策的, 卻常是我們內在的最有源動力的感性腦。

列出條件的理性腦就像是馴象人, 感性腦就像是這頭大象, 我們常說“不愛的理由有無數, 但是愛的理由只有一個”。 馴象人列出了再多的條件, 大象不幹, 也是沒有用的。

當然, 感覺並非憑空而來, 如你對原生家庭裡父母的認同, 你對自我的認同和接納程度……許多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修好馴象人和大象的關係, 也是修通和自己的通道, 更加清晰通透的看見自己內在真正的需要。

二、“他們到底在急什麼?”

“今天又去喝了17樓女兒的喜酒, 她可比你小好幾歲呢, 差不多得了, 別太挑了……”

……

“今天誰的女婿開車送我們回來的, 他都有女婿了, 差不多得了, 別太挑了……”

……

“她比你還醜, 都嫁到一個寶馬男, 差不多得了, 別太挑了……”

……

家人總是有這樣的能力, 所有的日常片段, 都能回歸到一個點上。

玲說, “我對我爸說, 爸, 我不急, 他說, 我急……讓我哭笑不得, 我也妥協過的, 和大家覺得條件不錯的人交往,

學歷好、家世好、經濟好、事業好……想說差不多得了, 可就是沒有心跳加速, 沒有期待, 沒有喜悅……”

“他們到底在急什麼?”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社會階段理論, 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可忽視的階段性任務, 在成年早期要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 從而獲得親密感, 否則將產生孤獨感。

於是周圍的人都變成了無師自通的心理專家, 日常種種, 都會變成影射的素材。

聽得多了, 這些咒語也會內化成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差不多就得了”, “還挑什麼?”“就這樣吧”……

三、“要不要差不多得了?”

這是奇葩說最近一期的辯題, 也是我諮詢當中常遇到的問題。

很多女孩在糾結, 年齡不小了, 要不要差不多得了?

和奇葩說難分難解的辯論一樣, 每一個來訪者又何嘗不是心裡跟自己辯論, 有時候正方勝, 有時候反方勝, 有時候打得不可開交, 一團亂麻。

差不多並不是一個絕對值, 而是一個變化發展的變數, 有的人一開始覺得差不多, 但是相處下來會發現還差很多, 有的人一開始覺得差很多, 接觸之後或許會慢慢變成差不多, 差多還是差不多,關鍵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說到底,找伴侶的過程就是在找自己的過程,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寄託于找一個完美的對方。

安全感寄託在別人身上,只會更沒有安全感,快樂寄託在別人身上,也無法純粹,當你不接納自己的笨拙,才會盯著對方的笨拙不放,當你不接納自己的無聊時,才會放大對方的沉悶……

那個差不多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你,能不能夠接受一個差不多的自己?

有一天,玲對我說,這個人差不多了,我很高興,因為這時的差不多的,其實是快到了,快好了。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帶著嬌羞的心甘情願。

寫在最後:

人的一生其實只是由幾個關鍵環節組成,那些貌似漫長的時光,都在為這些要素積聚能量,在不該湊合的事情上湊合,未來也就只能湊合了;在核心環節認慫,人生也就真的認慫了。

——李筱懿

我們對吃什麼、用什麼這些生活細節都不妥協,核心環節,又怎麼能湊合?

但“差不多得了”,未必是妥協,或許也一種成長。成長到懂得判斷這是什麼樣的“差不多”。

若是別人心目中的差不多,不能湊合,若是自己心目中的差不多,得了就得了吧。

差多還是差不多,關鍵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說到底,找伴侶的過程就是在找自己的過程,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寄託于找一個完美的對方。

安全感寄託在別人身上,只會更沒有安全感,快樂寄託在別人身上,也無法純粹,當你不接納自己的笨拙,才會盯著對方的笨拙不放,當你不接納自己的無聊時,才會放大對方的沉悶……

那個差不多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你,能不能夠接受一個差不多的自己?

有一天,玲對我說,這個人差不多了,我很高興,因為這時的差不多的,其實是快到了,快好了。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帶著嬌羞的心甘情願。

寫在最後:

人的一生其實只是由幾個關鍵環節組成,那些貌似漫長的時光,都在為這些要素積聚能量,在不該湊合的事情上湊合,未來也就只能湊合了;在核心環節認慫,人生也就真的認慫了。

——李筱懿

我們對吃什麼、用什麼這些生活細節都不妥協,核心環節,又怎麼能湊合?

但“差不多得了”,未必是妥協,或許也一種成長。成長到懂得判斷這是什麼樣的“差不多”。

若是別人心目中的差不多,不能湊合,若是自己心目中的差不多,得了就得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