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注意!」朋友圈“高考准考證”刷屏了!可背後的隱患你一定想不到

這兩天

朋友圈突然有很多人開始曬“高考准考證”

准考證上還有個人照片、姓名等資訊,

就是這樣的

↓↓↓

“高考准考證”上附帶了一個二維碼

掃描一下就可製作自己的“高考准考證”。

可是, 你知道嗎?

刷屏的這個小遊戲背後有一定的隱患

要不要繼續玩, 你自己看看!

參與者:好玩

是一種對高考的懷念

記者掃描“高考准考證”上二維碼打開連結, 點擊螢幕即可製作自己的“高考准考證”。

你可以任意選擇自己的“高考年份”, 上傳自己的正面照, 再填寫個人資訊, 即可生成帶有“准考證號”的“高考准考證”。

事實上, 這是互聯網系統通過人臉頭像識別技術, 根據臉部輪廓和特徵、性別等元素, 進行面部處理。 如果用戶上傳的不是人臉正面照, 系統將因無法識別而要求重新上傳照片,

如果沒有填寫姓名, 也無法制作準考證。

“好玩, 是一種對高考的懷念。 ”一些使用者告訴記者, 生成證件的活動因為沒有具體的行銷內容而不會反感。

個人資訊的洩露隱患

幾乎沒人注意

其實, 這種類似的傳播活動朋友圈已經不是第一次見了~

比如, 情人節時的“結婚證生成器”;“六一兒童節”期間的“我的小學生證件照”的H5......

可是你想過沒有

當這個後臺擁有你的姓名+本人正面照時

會有怎樣的隱患?

如果你的個人資訊資料被洩露了

又會有怎樣的後果?

對於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的風險, 深圳智慧財產權專家王楠認為, 這有可能會被犯罪分子用於攻擊個人移動銀行。

“由於人臉圖像是銀行支付的臉型密碼,

所以非常危險, 一旦這種資訊被盜取, 今後用人臉支付, 或海關通關人臉識別, 容易造成手機銀行和其它重要方面的損失。 ”

王楠向記者介紹說, 大資料人臉識別技術是下一步的產業發展趨勢, 現在已經普遍使用在海關人員、貨物通關領域, 下一步或將在銀行支付領域推廣使用。

目前一些銀行、政府機構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但一些駭客、非法機構已在這方面佈局, 他們利用互聯網平臺, 通過比如准考證製作、兒童比賽評獎等一些遊戲程式, 遠端收集社會人員的指紋、人臉圖像, 甚至進行語音採集, 比如讓受眾在軟體上講故事、唱歌, 以收集個人的語言特徵。 達到一定數量和規模, 不法人員或機構就會進行個人資訊的銷售和販賣。

王楠提醒說, 在網路上出現類似填寫個人資訊的遊戲, 要從個人資訊洩露和個人財產安全角度出發, 不要隨意填寫自己、家人、朋友的個人資訊, 避免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

8種行為會導致個人資訊洩露

要真正避免個人隱私洩露, 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和財產損失, 僅靠相關部門的打擊是遠遠不夠的, 關鍵在於防範。 有哪些行為是常常被忽視的?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社交媒體曬生活

危險係數:★★★★★

各類單據隨手扔

危險係數:★★★★☆

快遞單、車票、登機牌、購物小票、辦理手機卡的業務單, 其實都是個人資訊洩露的源頭。 隨手亂扔, 很可能造成個人隱私洩露, 甚至導致個人財產的損失。

免費WiFi要慎用

危險係數:★★★★

公共場所WiFi安全防護功能比較薄弱, 駭客只需憑藉一些簡單設備,就可盜取WiFi上任何用戶名和密碼,甚至網銀和支付帳號、密碼等各類資訊。

出售舊手機

危險係數:★★★☆

儘管賣手機前已將舊手機恢復到“出廠默認設置”,甚至格式化,但通過技術手段,專業人員還是可以把短信、通訊錄、軟體甚至流覽記錄等全部恢復,就連支付帳號、信用卡資訊也可能被還原。

把電話留給仲介機構

危險係數:★★★

如今,各類教育機構、仲介機構、裝修公司辦理業務時都會留下身份證影本、個人姓名、聯繫方式等資訊,稍不留意這些資訊會被人非法倒賣。辦理業務時,市民的身份證影本要備註用途。

參與網路調查

危險係數:★★★

上網時經常會碰到各種填寫調查問卷、玩測試小遊戲、購物抽獎,或申請免費郵寄資料、申請會員卡等活動,一般要求填寫詳細聯繫方式和家庭住址等個人資訊。

網路求職

危險係數:★★★

通過網上投簡歷找工作,簡歷中的個人資訊一應俱全。

網友評論

@yuyuyu:不要用自己的真名和照片就行了,隨便玩玩!

@uwh:我有真正的,可是我不曬。嘻嘻嘻嘻。高考順利~

@Bo:這個只是提醒大家要小心隱私,挺小編!

@鹹魚的信念:就一個相片和名字的話,太敏感了,網上哪裡不能找到你的相片和名字。

@獵戶座怪叔叔:一切要求填寫實名等個人資訊或拍照才能玩程式都懷疑它是在耍流氓,洩露無小事,寧可不玩,不留隱患,總有人說太較真太小心,出問題時可沒後悔藥吃。

@MR: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從來不玩的,看到了第一時間點投訴。

趕快分 享提醒親人朋友啦~

征 集

徵稿郵箱:1016640913@qq.com

駭客只需憑藉一些簡單設備,就可盜取WiFi上任何用戶名和密碼,甚至網銀和支付帳號、密碼等各類資訊。

出售舊手機

危險係數:★★★☆

儘管賣手機前已將舊手機恢復到“出廠默認設置”,甚至格式化,但通過技術手段,專業人員還是可以把短信、通訊錄、軟體甚至流覽記錄等全部恢復,就連支付帳號、信用卡資訊也可能被還原。

把電話留給仲介機構

危險係數:★★★

如今,各類教育機構、仲介機構、裝修公司辦理業務時都會留下身份證影本、個人姓名、聯繫方式等資訊,稍不留意這些資訊會被人非法倒賣。辦理業務時,市民的身份證影本要備註用途。

參與網路調查

危險係數:★★★

上網時經常會碰到各種填寫調查問卷、玩測試小遊戲、購物抽獎,或申請免費郵寄資料、申請會員卡等活動,一般要求填寫詳細聯繫方式和家庭住址等個人資訊。

網路求職

危險係數:★★★

通過網上投簡歷找工作,簡歷中的個人資訊一應俱全。

網友評論

@yuyuyu:不要用自己的真名和照片就行了,隨便玩玩!

@uwh:我有真正的,可是我不曬。嘻嘻嘻嘻。高考順利~

@Bo:這個只是提醒大家要小心隱私,挺小編!

@鹹魚的信念:就一個相片和名字的話,太敏感了,網上哪裡不能找到你的相片和名字。

@獵戶座怪叔叔:一切要求填寫實名等個人資訊或拍照才能玩程式都懷疑它是在耍流氓,洩露無小事,寧可不玩,不留隱患,總有人說太較真太小心,出問題時可沒後悔藥吃。

@MR: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從來不玩的,看到了第一時間點投訴。

趕快分 享提醒親人朋友啦~

征 集

徵稿郵箱:1016640913@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