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仇保興參事在第四屆創意產業峰會上的講話

國務院參事、中國創意產業聯盟主席仇保興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探討創意產業和特色小鎮。 我們今天講的就是特色小鎮在創意產業中怎麼發揮作用,

所以我用了一個比較新的題目就是特色小鎮適應性造就新的模式。

我們的特色小鎮用我們主流經濟學的理論是很難解釋的, 就像創意產業用主流經濟學是沒法解釋的, 所以我們用了一個新的理論就是複雜適應性。 剛才嘉賓講到了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實際上西方文化非常重要的就是理性精神, 這種理性精神就體現在上個世紀連續推出的兩代系統論, 第一代系統論就是上世紀50年代推出的, 我們叫做老三論:控制論、資訊理論、一般系統論。

這三大理論解決了軍事上的導彈、雷達、通訊、電視等所有這些新玩意的理論基礎。 這遠遠不夠, 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 西方又推出了第二代的系統論,

第二代系統論第一個就是耗散論,二是突變論, 三是協調論, 也就是說新三論。

老三論、新三論的提出, 對我們瞭解世界是怎麼運行的, 對我們瞭解微觀和宏觀怎麼延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世界比老三論、新三論更加複雜, 所以上個世紀末, 一批美國的科學家組成了一個聖達菲研究院, 成立不到十年就被評為美國最傑出的十大民間研究機構, 成立十周年的那一天, 也就是1996年, 它的發起人霍蘭就做了一個總結報告, 他提出隱秩序——適應性造就複雜性。 也就是說第三代系統論描述了什麼現象呢?描述了第一代系統論和第二代系統論都沒有描述的, 就是系統的主體的能動性、創造性、適應性,

也就是說真正的創意主體是系統中的人。 所以第三代系統論就是任何一個經濟體必須有隱在的秩序, 這個才是原動力, 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創意, 它是真正的力量。

這就帶來了世界的原則, 第一, 任何複雜系統總是動態變化的。 這種動態變化不是在重量上也不是在參數上, 而是在熊彼特所說的顛覆性的創造。 這中間的創造包括技術、組織上等等一系列, 這些顛覆性的創造要求我們企業家, 要求我們的文創人員, 要求我們的從業人員都能在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等等方面有進一步的提高, 進一步的深入。 這就造就了我們特色小鎮的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發展階段叫做1.0版, 就是小鎮+農業的“一村一品”,

也就是說小鎮是為農業、農村、農民、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 所有的農產都在小鎮上完成。 第二階段2.0版, 是小鎮+企業集群, 是改革開放之後, 浙江經濟就是如此, 從過去的排在後面急速往前走, 重要原因就是六百個鎮幾乎每個鎮都有企業集群, 這些企業集群和傳統的大企業非常重要的區別是什麼?這些企業集群相互之間是聯繫在一起的, 內部是有非常細膩的專業化分工的。 而且各種創業在集群裡能夠得到聚集和體現, 這種企業集群推動了浙江經濟從落後到先進。

第三階段3.0版本, 是小鎮+旅遊休閒, 人們發現有些城鎮沒有被鄉鎮企業摧毀, 留下了一些清朝建築、古老風格, 成為傳統文化旅遊休息休閒的地方。

已經進行破壞的那些村莊、小鎮, 重新又回歸, 尋找它原來的文化。 就像魯迅說的, 只有本地的才是世界的, 所以才產生了3.0的特色小鎮。 4.0小鎮呢, 是小鎮進入城市, 小鎮+新經濟體, 在城市裡起到城市修復、生態修復、產業修繕的功能, 也就是說傳統產業跟創意產業真正是走在一起的, 所以才有我們的創意經濟和創意產業經濟。

第二條原則就是創意產業本質是一種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注重的是新的價值, 新的資源的創造, 而不是資源的配置或者把資源效益搞得高一點, 這是截然相反的。 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承認這個地方充滿活力, 創意產業發揮的作用就是創造新奇感, 這種新奇感的產生來源於多樣性, 多樣性和新奇感相互作用, 就像雞和蛋一樣,在兩者之間在一個地理空間上良性迴圈。所以特色小鎮,特別是4.0版的特色小鎮是新產品、新結構、新創業生態等特色的形成,是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城市所提供的各種正外部性協同作用、共同演化的結果。

先前有三種版本,原來沒有特色小鎮,我植入一個特色產業,然後把它創造出來。或者原來單一功能區工程空間我們植入一個互補性很強的特色小鎮。第三是特色不足的,我們把它強化,特色作為一種新奇怎麼去衡量?一是我們要從深度上,二是從廣度上。廣度就是這個特色有幾個,就決定了特色的廣度。如果廣度和深度上都有創意,我們特色的廣度和深度都可以拓展。

第三個原則是特色經濟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系統,特別複雜,肯定是各種各樣的有著獨特想法和意志的創意人員相互在一個地區上碰撞、交流,甚至是無序、混沌的互動產生的,所以沒有持續。這種我們叫做適應性的創造系統,它跟主流經濟學當中講的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創業是非理性的,是感性的,這點很重要,在這點上我們所謂的產業規劃和前面所做的一切,我們能夠預測嗎?我們預測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性。

我們有許多問題在4.0版本的特色小鎮裡是不可預測的,不可預計的,這個不可預計性到什麼程度呢?我在杭州的時候,馬雲正好在杭州搞了一個阿裡巴巴,但是我們市委市政府從來沒有跟馬雲討論你應該朝什麼地方發展,應該搞出一個什麼東西來,從來沒有。我們只為馬雲創造一個環境,僅此而已,所以它是不合規劃的,是混沌的。

在這個混沌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東西是特色小鎮確定的,一是它必須跟傳統經濟有差異,因為它是感性的,是人的創造精神,是價值提升,跟傳統經濟的流水線、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不一樣,有差異。二是有新奇。也就是說有特色的,它區別於其他任何一個東西,就是唯一的。三是綠色的。不是煙囪冒煙、濃煙滾滾、污水橫流的。四是互補的,馬雲為什麼在北京創業失敗,馬雲又到上海去不靈光了,唯獨在浙江非常成功,因為浙江是民營經濟的海洋,淘寶和民營經濟是互補的。五是可以體驗的。創意經濟和傳統經濟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體驗,你剛才講的所有東西都是可以體驗的。

創意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組織的複雜性由於各異質主體的變異性、主動適應性和相互作用才湧現出來新的模式,這個新模式不是人為設計的。哈佛大學有一個霍特教授,曾經在《地區的競爭力》這本書裡說,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經濟競爭能力,不決定於那些大的資料或者宏觀的傳統經濟的指標,而決定于創意人員聚集在一起新的價值提升的那種動力,對這種動力的產生,特色小鎮4.0就是創意經濟的平臺,這種平臺具有自主性,這個平臺跟傳統的其他企業組織應該怎麼管理呢?這種管理方法應該是不同的,不同在什麼地方呢?政府要採取激勵手段,而不是取代,像國有企業一樣,第一二產業,產多少都要政府下指令,不行,我們應該是激勵法,不是取代法。二是簡政而不是專權,好的特色小鎮,政府設一個辦事處,所有特色小鎮要辦的事項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理。三是護航,不包辦,我們就是為了創意。

當時馬雲在杭州創業的時候,工商局的領導同志找我說北京來的一幫年輕人居然居民樓裡創業,這是不允許的,應該把他送到辦公樓裡創業。後來我們提出創意無定所,任何地方都可以創業,而且我們在大會上講,美國矽谷幾乎所有大公司的初級階段都是在車庫裡完成的,如果車庫裡不能創業,就沒有矽谷。所以我們允許馬雲居民樓裡創業,創業成功了以後,就設立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湖畔大學,什麼意思呢?原來創業的居民樓叫做湖畔區。最後是評估,不颳風。

評估系統非常重要,現在我們縱觀各省對特色小鎮的衡量指標,投資量、GDP、稅收、就業這些指標,跟鋼鐵廠一模一樣,但是對特色小鎮,對我們的創意產業來說這些指標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應該有新的評估手段,新的評估手段是什麼呢?第一就是自組織。自組織自下而上湧動的一種力量,是核心人物的創造性,而且持久。

大家都知道東陽橫店影視小鎮就是一個農民做起來的,這個農民今年82歲了,非常了不起,他從小就有一個夢想,他說要把中國古代只有書裡寫的實際上沒有的那些園林創造出來,大觀園實際上沒有的,他創造出來了。第二,歷史上有,被毀壞了,圓明園他要重新修復,二十年期間不斷持之以恆,他創造了中國最大的影視基地,65%的古裝戲在那裡拍攝的。他最近把圓明園也修復了,是世界上最大的影視基地。大家看北京附近的涿州,中央電視臺二十年前花了巨額資金建立的影視基地,現在荒蕪人煙。那時候是中央財政撥款的,就不行,沒有內在的創造。

第二是共生性。你設立的特色小鎮或者創造的創意載體,跟周邊的環境是怎麼樣的,這就是杭州西湖邊的一塊土地,底下是南宋的皇宮,不能打樁的,這個土地就費了。改革開放以後周邊農民搞了一個陶瓷市場,結果馬雲的淘寶網一上來以後,把這個陶瓷市場徹底毀滅了,這個地方就荒蕪在那裡,變成了一個破爛的角落。浙江民營經濟非常發達,所有基金公司要建立一個頭腦風暴的活動的地方,我們就選擇這麼一個風景優美但是建築又有限制的地方蓋一個公園式的小鎮,叫做基金小鎮,這個基金小鎮前幾天我們瞭解,它的基金規模已經超過了5000億,從業人員超過了3000人。所以5000多億的基金規模,預計到明年就可以到1萬億,一個省搞一個,不能到處搞。

第三是多樣性。多樣性是創意產業的溫床,沒有多樣性就沒有創意產業。我們講到成都,成都的郊區有一塊空城,房子太多了,價格太低了,沒有人住。當地農民很著急,聯繫了房地產公司,怎麼把空城、鬼城搞成創意產業孵化器,問那些年輕人需要什麼,說需要星巴克,需要醫院、學校、風險投資,就都做進來,創造出比政府辦的孵化器更加具有多樣性的創意產業的雙創基地,彌補了程度的不足。如果我們搞一個單一性的東西肯定不行。

第四是強連接。也就是說把城裡的一部分獨特的人群能夠吸引過來,產生非常強大的磁力,這個就是成都的安仁鎮,有很多公館。它的創意在什麼地方?把民間博物館吸引到這裡,然後把四川當地的非物質文化和歷史上的創意都吸收到這裡,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再創造的基地。35座博物館,27座老公館,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在這裡富集,所以四川的文創必須要到安仁鎮,這個就是一個創意平臺。如果我們不能把大城市的文創人員吸引過來,這個創意基地肯定就是失敗的,肯定就是弱連接,沒有強連接。

第五是集群。這些人是有關聯的,而且是強烈的內部關聯組成的。我們宜興的丁蜀鎮,當地有紫砂,幾十個省級紫砂大師來了以後,相關產業就聚集過來了,拍賣、評估、培訓、銀行的等等都聚集過來了,更重要的是紫砂泥提供的,最貴的是從乾隆年間留到現在,五千塊錢三兩,幾萬塊錢一公斤。這些供應商都聚集在一起,使得這個鎮變成了紫砂壺的創意基地。紫砂壺的家庭作坊有1.2萬家,紫砂企業400多家,這是全世界最大的紫砂壺的特色小鎮。

第六是開放性。這個創意和現代化國際貿易能夠連接在一起,使它的創造在全球的價值鏈中能夠得到提升。農民自己創造的樂清市電器之都,我在那裡當過縣委書記,那時候一窮二白,但是農民很會創造,創造了一個新的模式,股份制,那是1984年。農民成立了一個企業,到上海拉電器工程師一起創業,我給20%的股份給你,再發每個月五千塊錢的工資,80年代這是很高的工資。

上海5000個電器工程師在我們小鎮工作,結果創造出了全國最大的民用電器生產廠家,現在85%的全國的出口電器都由這個小鎮生產,去年的稅收30億元,湧現出一大批企業,最著名的就是正泰和德力西,這兩家企業我當縣委書記的時候,這兩個小青年是修自行車的,然後合作成立了一個儀錶公司,我們感覺到儀錶做得很成功,又把低壓電器的檢測讓他們辦了,現在他們分離出兩個大集團,每個集團每年生產的電器產值都超過了350億,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器集團,他們兩個人經常被聘請到哈佛大學做演講,講案例,這些創意不需要很高文化水準,只要有新奇的主意而且持之以恆,符合當地的優勢和中國產業化優勢就能做得很好。

第七,超規模性。城市規模不在於你大了就能成功,小,選擇一個產業也可以成功的。華北大平原,農機需求量很大,當地幾個農民就提出來我成立一個農機銷售和配件供應以及生產基地,這不是很好的創意嗎?結果成為周邊華北大平原最大的,現在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很小,產業很大,這是華北地區少有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很多城市很大,沒有特色產業,沒有創意源泉。

第八,微循環。我非常贊同黃浩明先生說的,現在一切微就是美。微循環和工業文明的大循環截然不同。過去我們把所有的垃圾、廢水、廢氣都要經過大規模的迴圈,就像大的流水線一樣,大的垃圾處理廠、汙水處理廠,這都不對,是和自然界相反的。自然界無時無處都是迴圈的,自然界沒有廢物,但是人造了廢物,這個上海古鎮裡不可能有大工業時期的大循環的垃圾處理和廢水處理,必須是小型的,這種小型的分散式,造成了這個地方的綠色發展,又帶來了綠色經濟,基於微循環,新的創意在湧現。所以我們經常說的是迴圈,就是微型、分佈,和集中、中心式的截然相反。我們在創意中應該為綠色經濟服務,為節能減排服務,這就是很重要的內容。

第九,自我調整。我們的創意是怎麼來的,比一般人有更強大的外部適應能力。我們知道我們國家對機器人、數控機床定位定在東北,所以中科院那些自動化所全在東北,但是這些定位全失敗了,現在在這裡最有創造力的人在哪裡呢?在廣東,在廣東這些地方,它的特色小鎮,雞西小鎮、無人機小鎮、數控小鎮來的都是東北的有創意的人,它的產值比國家定點三十年的產值還高。所以東北的經濟為什麼滑坡呢?就沒有任何一個特色小鎮,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夠把有創造力、有創意的人留下。

第十,協同湧現。必須把創造性因素、動力留下來,阿裡巴巴創業成功以後,它的團隊擁有的資金220幾億美金,相當於杭州市三十年引進外資的總額。220億美金,裡面有一些人成為千萬以上的富翁,但是內部有人報告說有750個人要自我創業,變成第二個馬雲,變成750個馬雲,杭州市政府著急,把我們都召回去,老市長也回來,我們也研究,700多人到外面創業怎麼辦?我說很簡單,我們在馬雲總部搞幾個特色小鎮來,把他們那些活蹦亂跳要出去創業的人留下來。所以我們有雲棲小鎮免費提供創業場所,這700多人大部分都留下來了,做雲計算,第一年產值就近30億元。如果一個地方是關門打狗的話,杭州這個地方是關門養狗,所以把最具有創造力的人能夠留下來,通過特色小鎮提供很好的平臺,這就變成了一個協同創新。

所以我們看到好的小鎮是什麼,差的小鎮又是什麼,用我們新的評估機制就可以一目了然,創意經濟、創意文化的潛力是無比巨大的,但是它的評估辦法又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們遵循創意經濟的內在規律,我們就可以從窮到富,從弱到強,我相信我們創意經濟在中國還是萌芽,但是我們的前景無比寬闊。(根據講話錄音整理)

上月文章推薦

就像雞和蛋一樣,在兩者之間在一個地理空間上良性迴圈。所以特色小鎮,特別是4.0版的特色小鎮是新產品、新結構、新創業生態等特色的形成,是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城市所提供的各種正外部性協同作用、共同演化的結果。

先前有三種版本,原來沒有特色小鎮,我植入一個特色產業,然後把它創造出來。或者原來單一功能區工程空間我們植入一個互補性很強的特色小鎮。第三是特色不足的,我們把它強化,特色作為一種新奇怎麼去衡量?一是我們要從深度上,二是從廣度上。廣度就是這個特色有幾個,就決定了特色的廣度。如果廣度和深度上都有創意,我們特色的廣度和深度都可以拓展。

第三個原則是特色經濟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系統,特別複雜,肯定是各種各樣的有著獨特想法和意志的創意人員相互在一個地區上碰撞、交流,甚至是無序、混沌的互動產生的,所以沒有持續。這種我們叫做適應性的創造系統,它跟主流經濟學當中講的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創業是非理性的,是感性的,這點很重要,在這點上我們所謂的產業規劃和前面所做的一切,我們能夠預測嗎?我們預測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性。

我們有許多問題在4.0版本的特色小鎮裡是不可預測的,不可預計的,這個不可預計性到什麼程度呢?我在杭州的時候,馬雲正好在杭州搞了一個阿裡巴巴,但是我們市委市政府從來沒有跟馬雲討論你應該朝什麼地方發展,應該搞出一個什麼東西來,從來沒有。我們只為馬雲創造一個環境,僅此而已,所以它是不合規劃的,是混沌的。

在這個混沌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東西是特色小鎮確定的,一是它必須跟傳統經濟有差異,因為它是感性的,是人的創造精神,是價值提升,跟傳統經濟的流水線、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不一樣,有差異。二是有新奇。也就是說有特色的,它區別於其他任何一個東西,就是唯一的。三是綠色的。不是煙囪冒煙、濃煙滾滾、污水橫流的。四是互補的,馬雲為什麼在北京創業失敗,馬雲又到上海去不靈光了,唯獨在浙江非常成功,因為浙江是民營經濟的海洋,淘寶和民營經濟是互補的。五是可以體驗的。創意經濟和傳統經濟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體驗,你剛才講的所有東西都是可以體驗的。

創意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組織的複雜性由於各異質主體的變異性、主動適應性和相互作用才湧現出來新的模式,這個新模式不是人為設計的。哈佛大學有一個霍特教授,曾經在《地區的競爭力》這本書裡說,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經濟競爭能力,不決定於那些大的資料或者宏觀的傳統經濟的指標,而決定于創意人員聚集在一起新的價值提升的那種動力,對這種動力的產生,特色小鎮4.0就是創意經濟的平臺,這種平臺具有自主性,這個平臺跟傳統的其他企業組織應該怎麼管理呢?這種管理方法應該是不同的,不同在什麼地方呢?政府要採取激勵手段,而不是取代,像國有企業一樣,第一二產業,產多少都要政府下指令,不行,我們應該是激勵法,不是取代法。二是簡政而不是專權,好的特色小鎮,政府設一個辦事處,所有特色小鎮要辦的事項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理。三是護航,不包辦,我們就是為了創意。

當時馬雲在杭州創業的時候,工商局的領導同志找我說北京來的一幫年輕人居然居民樓裡創業,這是不允許的,應該把他送到辦公樓裡創業。後來我們提出創意無定所,任何地方都可以創業,而且我們在大會上講,美國矽谷幾乎所有大公司的初級階段都是在車庫裡完成的,如果車庫裡不能創業,就沒有矽谷。所以我們允許馬雲居民樓裡創業,創業成功了以後,就設立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湖畔大學,什麼意思呢?原來創業的居民樓叫做湖畔區。最後是評估,不颳風。

評估系統非常重要,現在我們縱觀各省對特色小鎮的衡量指標,投資量、GDP、稅收、就業這些指標,跟鋼鐵廠一模一樣,但是對特色小鎮,對我們的創意產業來說這些指標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應該有新的評估手段,新的評估手段是什麼呢?第一就是自組織。自組織自下而上湧動的一種力量,是核心人物的創造性,而且持久。

大家都知道東陽橫店影視小鎮就是一個農民做起來的,這個農民今年82歲了,非常了不起,他從小就有一個夢想,他說要把中國古代只有書裡寫的實際上沒有的那些園林創造出來,大觀園實際上沒有的,他創造出來了。第二,歷史上有,被毀壞了,圓明園他要重新修復,二十年期間不斷持之以恆,他創造了中國最大的影視基地,65%的古裝戲在那裡拍攝的。他最近把圓明園也修復了,是世界上最大的影視基地。大家看北京附近的涿州,中央電視臺二十年前花了巨額資金建立的影視基地,現在荒蕪人煙。那時候是中央財政撥款的,就不行,沒有內在的創造。

第二是共生性。你設立的特色小鎮或者創造的創意載體,跟周邊的環境是怎麼樣的,這就是杭州西湖邊的一塊土地,底下是南宋的皇宮,不能打樁的,這個土地就費了。改革開放以後周邊農民搞了一個陶瓷市場,結果馬雲的淘寶網一上來以後,把這個陶瓷市場徹底毀滅了,這個地方就荒蕪在那裡,變成了一個破爛的角落。浙江民營經濟非常發達,所有基金公司要建立一個頭腦風暴的活動的地方,我們就選擇這麼一個風景優美但是建築又有限制的地方蓋一個公園式的小鎮,叫做基金小鎮,這個基金小鎮前幾天我們瞭解,它的基金規模已經超過了5000億,從業人員超過了3000人。所以5000多億的基金規模,預計到明年就可以到1萬億,一個省搞一個,不能到處搞。

第三是多樣性。多樣性是創意產業的溫床,沒有多樣性就沒有創意產業。我們講到成都,成都的郊區有一塊空城,房子太多了,價格太低了,沒有人住。當地農民很著急,聯繫了房地產公司,怎麼把空城、鬼城搞成創意產業孵化器,問那些年輕人需要什麼,說需要星巴克,需要醫院、學校、風險投資,就都做進來,創造出比政府辦的孵化器更加具有多樣性的創意產業的雙創基地,彌補了程度的不足。如果我們搞一個單一性的東西肯定不行。

第四是強連接。也就是說把城裡的一部分獨特的人群能夠吸引過來,產生非常強大的磁力,這個就是成都的安仁鎮,有很多公館。它的創意在什麼地方?把民間博物館吸引到這裡,然後把四川當地的非物質文化和歷史上的創意都吸收到這裡,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再創造的基地。35座博物館,27座老公館,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在這裡富集,所以四川的文創必須要到安仁鎮,這個就是一個創意平臺。如果我們不能把大城市的文創人員吸引過來,這個創意基地肯定就是失敗的,肯定就是弱連接,沒有強連接。

第五是集群。這些人是有關聯的,而且是強烈的內部關聯組成的。我們宜興的丁蜀鎮,當地有紫砂,幾十個省級紫砂大師來了以後,相關產業就聚集過來了,拍賣、評估、培訓、銀行的等等都聚集過來了,更重要的是紫砂泥提供的,最貴的是從乾隆年間留到現在,五千塊錢三兩,幾萬塊錢一公斤。這些供應商都聚集在一起,使得這個鎮變成了紫砂壺的創意基地。紫砂壺的家庭作坊有1.2萬家,紫砂企業400多家,這是全世界最大的紫砂壺的特色小鎮。

第六是開放性。這個創意和現代化國際貿易能夠連接在一起,使它的創造在全球的價值鏈中能夠得到提升。農民自己創造的樂清市電器之都,我在那裡當過縣委書記,那時候一窮二白,但是農民很會創造,創造了一個新的模式,股份制,那是1984年。農民成立了一個企業,到上海拉電器工程師一起創業,我給20%的股份給你,再發每個月五千塊錢的工資,80年代這是很高的工資。

上海5000個電器工程師在我們小鎮工作,結果創造出了全國最大的民用電器生產廠家,現在85%的全國的出口電器都由這個小鎮生產,去年的稅收30億元,湧現出一大批企業,最著名的就是正泰和德力西,這兩家企業我當縣委書記的時候,這兩個小青年是修自行車的,然後合作成立了一個儀錶公司,我們感覺到儀錶做得很成功,又把低壓電器的檢測讓他們辦了,現在他們分離出兩個大集團,每個集團每年生產的電器產值都超過了350億,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器集團,他們兩個人經常被聘請到哈佛大學做演講,講案例,這些創意不需要很高文化水準,只要有新奇的主意而且持之以恆,符合當地的優勢和中國產業化優勢就能做得很好。

第七,超規模性。城市規模不在於你大了就能成功,小,選擇一個產業也可以成功的。華北大平原,農機需求量很大,當地幾個農民就提出來我成立一個農機銷售和配件供應以及生產基地,這不是很好的創意嗎?結果成為周邊華北大平原最大的,現在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很小,產業很大,這是華北地區少有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很多城市很大,沒有特色產業,沒有創意源泉。

第八,微循環。我非常贊同黃浩明先生說的,現在一切微就是美。微循環和工業文明的大循環截然不同。過去我們把所有的垃圾、廢水、廢氣都要經過大規模的迴圈,就像大的流水線一樣,大的垃圾處理廠、汙水處理廠,這都不對,是和自然界相反的。自然界無時無處都是迴圈的,自然界沒有廢物,但是人造了廢物,這個上海古鎮裡不可能有大工業時期的大循環的垃圾處理和廢水處理,必須是小型的,這種小型的分散式,造成了這個地方的綠色發展,又帶來了綠色經濟,基於微循環,新的創意在湧現。所以我們經常說的是迴圈,就是微型、分佈,和集中、中心式的截然相反。我們在創意中應該為綠色經濟服務,為節能減排服務,這就是很重要的內容。

第九,自我調整。我們的創意是怎麼來的,比一般人有更強大的外部適應能力。我們知道我們國家對機器人、數控機床定位定在東北,所以中科院那些自動化所全在東北,但是這些定位全失敗了,現在在這裡最有創造力的人在哪裡呢?在廣東,在廣東這些地方,它的特色小鎮,雞西小鎮、無人機小鎮、數控小鎮來的都是東北的有創意的人,它的產值比國家定點三十年的產值還高。所以東北的經濟為什麼滑坡呢?就沒有任何一個特色小鎮,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夠把有創造力、有創意的人留下。

第十,協同湧現。必須把創造性因素、動力留下來,阿裡巴巴創業成功以後,它的團隊擁有的資金220幾億美金,相當於杭州市三十年引進外資的總額。220億美金,裡面有一些人成為千萬以上的富翁,但是內部有人報告說有750個人要自我創業,變成第二個馬雲,變成750個馬雲,杭州市政府著急,把我們都召回去,老市長也回來,我們也研究,700多人到外面創業怎麼辦?我說很簡單,我們在馬雲總部搞幾個特色小鎮來,把他們那些活蹦亂跳要出去創業的人留下來。所以我們有雲棲小鎮免費提供創業場所,這700多人大部分都留下來了,做雲計算,第一年產值就近30億元。如果一個地方是關門打狗的話,杭州這個地方是關門養狗,所以把最具有創造力的人能夠留下來,通過特色小鎮提供很好的平臺,這就變成了一個協同創新。

所以我們看到好的小鎮是什麼,差的小鎮又是什麼,用我們新的評估機制就可以一目了然,創意經濟、創意文化的潛力是無比巨大的,但是它的評估辦法又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們遵循創意經濟的內在規律,我們就可以從窮到富,從弱到強,我相信我們創意經濟在中國還是萌芽,但是我們的前景無比寬闊。(根據講話錄音整理)

上月文章推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