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穆斯林的葬禮》之讀書筆記

愛上不該愛的人

作者霍達說, 自己想好了這個書名很久才動筆, 常常被這個題目所打動, 說實話, 我也是覺得這個書名特別好, 有書君在本週二提出了一個話題“這些書光聽名字就想讀”, 其實不用考慮, 就看自己買過的沒有讀的書, 一定是的。 而《穆斯林的葬禮》就是我看名字就想閱讀的書。 穆斯林, 不用蒙面紗都能感覺到的神秘, 而葬禮, 定是經歷了雪雨風霜般的故事, 定是悲劇的結尾, 因為是葬禮嘛。 記得看《傲慢與偏見》時候, 有個評論家說, 結局太完美是本書唯一的缺陷。 也就是說, 不完美的結局,

淒美的結局都是正常的?那麼這部長篇小說做到了, 過於淒慘的結局。 最高榮譽是1991年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我周圍的回民並不多, 但是一個閨蜜小K是回民, 單位裡, 我有四個死黨, 每次我們要聚在一起的時候, 第一個問的一定是她, 人家有飲食要求啊, 離的近的比較好的清真飯店只有一家, 所以她要是參加, 我們就沒的選擇。 她要不參加, “幸福快樂群”就炸了似得, 每個人都有選擇。 關於她的一些習性, 我總是很好奇, 但是她其實有時候很回避的, 總是有些臉紅地說, 你們別問了, 也別過於介意, 其實沒什麼的。 我只知道她找物件家裡是費盡心機了, 大個兒, 回民, 模樣還挺漂亮, 家境好, 本人條件好。 找物件第一必須是回民, 第二必須是大個人,

第三必須是軍人。 據說當時托了許多人翻檔案翻出來的老公, 還真是全具備。 所以, 一直相親相愛的。 她恐怕不算穆斯林, 但是她媽媽一定是。 我們食堂她從不去, 都是自己帶飯, 聚餐的時候, 她也是極少吃什麼, 不過偶爾會喝酒的。 前天看了電影《摔跤吧爸爸》裡, 爸爸要媽媽給孩子們做雞肉吃, 媽媽氣呼呼地說, 這個鍋不許再進我的廚房, 可見, 回族的飲食真是了得。 這也確實顯出了他們與我們的不同。 她叫我們是“漢民”。

我第一次去回民居住區是西安的回民坊, 人不自覺地就緊張起來, 燥熱的街道, 但是步入那裡忽然就涼爽起來, 傍晚的時候人也不多, 夜色裡多少還是有些“瘮人”。 其實瀋陽的回民比西安的多,

瀋陽的回民集中在“回回營”, 也有回民小學回民中學等。 再見到穆斯林是去年去印尼和馬來西亞, 真多。 黑面紗後面的眼睛和睫毛真漂亮。

本書的作者是回民, 是穆斯林, 但是其實本書關於穆斯林的具體介紹並不多, 因為我記筆記的時候, 想以“穆斯林”為主, 關於它的許多我不懂的都想記錄下來, 可是整理起來並不多。 小說採用的兩條時間軸交叉敘寫的寫作手法, 一邊是“玉”, 一邊是“月”, 這不是新穎的寫作手法, 但是多少看起來還是有些彆扭, 這是我的真實感受。

本書所有的哀怨情仇, 都是“愛”字在惹禍, 所以我的題目是“愛上不該愛的人”, 還是想通過人物分析與大家一起分享讀書體會。

一生只愛玉的人—韓子奇

他叫易蔔拉欣。

真的叫嗎?都說人撒了一個謊, 就用100個謊去圓這個謊。 韓子奇在臨終前說出了自己其實是漢族(原版, 新版裡沒有)。 一開始就欺騙了吐羅耶定巴巴, 欺騙了師傅, 欺騙了梁君壁, 他為了學到手藝人以外的東西, 忍辱負重去了蒲壽昌門下, 處心積慮, 臥薪藏膽。 三年後, 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成為一代“玉王”。 他的一生, 琢玉, 賣玉, 護玉, 守玉, 愛玉。 視玉如命。 他一直不理解的就是“為什麼滿人統治過漢人, 但是漢人並不歧視滿人, 而回回從來沒有統治過漢人, 卻要遭漢人的歧視。 ”師妹愛慕他, 但是懵懂的他從手觸碰玉的瞬間, 我認為他就愛上了玉, 所以, 這輩子, 他最愛的只有玉。 才有了因為戰爭為了保護玉而拋妻棄子遠走英國, 而又因為一封偽造的信為托詞,
與妻妹結合還生下私生女。 這種亂倫是我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的, 姊妹易嫁也許可以理解, 但至少得驗證了事實吧, 這邊妻子兒子還在, 那邊和小姨子就有了女兒, 再“好”的人, 我也無法看好, 所以, 他回國後在妻子面前的隱忍, 妻子對女兒的苛刻, 他幾乎都忍了, 他只能在書房裡, 委曲求全, 只有女兒使他欣慰, 考上北大, 但是無情的病魔還奪取了年輕的生命,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命運的懲罰吧。 女兒早逝, 玉被洗劫一空, 直接導致了韓子奇的悲劇。 他辜負了兩個愛他的女人。 所以, 是兩個女人愛錯的人。 文中關於“玉”有大量的描寫, 足見作者對玉的喜愛和瞭解。 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具有美好的品性和象徵意義,千百年來被世人所喜愛。

一個命苦的穆斯林—梁君壁

壁兒和韓子奇雙雙來到清真寺,“達旦(願嫁)。”壁兒說。“蓋畢爾圖(願娶)。”韓子奇說。壁兒是梁家長女,玉的手藝傳男不傳女,在壁兒心中,她的奇哥哥就是那個她命中註定的人,所以在韓子奇投奔仇人的時候,她罵他,三年後,韓子奇再返回的時候,她的激動,她的欣喜,她唯一想做的就是嫁給他。穆斯林的婚禮花樣繁多,複雜多彩,但是壁兒什麼也沒有,不過她感覺特別幸福,即使在戰爭年代,即使在韓子奇十年未歸,她依然守著這個家,等待著家裡的那個屬於她的男人。她是善良的,收留了無依無靠的“姑媽”;即使面對著胞妹和丈夫對自己不忠帶回來的女兒非常反感,但是還是把她養育成人,她具備了所有中華傳統女性的美德,儘管她言語有些苛刻,儘管她大包大攬了兒子的婚姻,作者把她定義在一個沒有文化知識,沒有獨立職業,沒有事業追求而心中只有丈夫和家庭的女人,這是非常符合的。她對生活總是充滿著希望,是人性最本的那種善良,送別女兒,柔腸寸斷地和丈夫訣別。我們完全可以理解她因為宗教信仰而去阻斷女兒和楚老師的愛情,如果說本書中有一位虔誠的穆斯林,那麼韓太太當之無愧,正是這種思想把她深深禁錮在奇珍齋了。她不懂玉,她只知道玉可以換錢,有錢了一家人就可以吃飽穿暖,所以愛財如命,卻忽略了玉本身的價值,和愛玉人的感情,這也導致了韓子奇與冰玉之間產生了愛情,於是一切一切的悲劇都開始了。愛錯了人,導致了一系列的悲劇。許多人對這個人物很反感,但是我不會,我覺得對她是最真實的寫照。

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梁冰玉

從小就被家裡人寵愛著,也很出息地考上了北大,挺好的,遭遇了戰爭,並且被當叛徒的男友給狠狠地上了一課,對愛情失去了信心,從小就覺得奇哥哥是特別好的人。手藝好,還拯救了梁家。所以,當戰爭逼迫韓子奇遠走英國的時候,她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緊緊跟隨去了。她努力學習,不願意過寄人籬下的生活,於是考取了牛津大學,面對奧利弗三年的追求,卻無絲毫的動心(這也是我不理解的地方,其實本書中介紹的奧利弗是很優秀的男子,特別是母親也是中國人,生活上的差異並不大。)不過,沒跟奧利弗也對了,因為他在二戰的轟炸中喪生。梁家的父母都是很虔誠的穆斯林,所以,冰玉應該知道與姐夫的不倫之戀是大逆不道的。這在我看來無論如何無法理解和接受。是因為書念的多了?回來後姐姐說:“呦,你還有說不完的理了?你在外面念的什麼洋書哇?越念這臉皮越厚,添了私生子倒是你的光彩的?聽聽,說的多順溜兒啊,她是韓子奇的女兒,你是韓子奇的老婆了?” “當然是!”梁冰玉的回答出人意外的肯定。這是最奇葩的回答。真的是無任何的愧疚。她明明知道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是不會有幸福的,卻依然留下孩子遠走他鄉,真是自私到家了啊。根本就是這個世界上唯我獨尊的人,所以,孤苦伶仃,終老一生,孩子早逝。完全徹底的悲劇。

幸還是不幸的—韓天星

截止到梁冰玉回家,這個曾經那麼輝煌的家只剩下一個人,那就是韓子奇和梁君壁的兒子韓天星。他還沒記事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母親和他去了英國,為了保護玉。十年後回國,看見兒子的欣喜,同時也帶來同父異母的妹妹,天星精心呵護著妹妹,長大後,他知道了家庭這些複雜的關係,但是善良的他努力維持著一種平衡,家裡能“陣住”媽媽的恐怕只有他了,但是高考的失敗使他成為了一名工人,註定要過著平凡而普通人的生活。長期與母親的相依為命使他對母親言聽計從,甚至到自己的心上人被母親用謊言騙走,雖然在知道真相後,難過憤慨,想找母親對峙,但是,這些都在妻子的懷孕以及妻子對妹妹視如自己親妹妹來照顧中化解。為了無辜的妻子,為了家庭的和睦團結,天星選擇一個人默默承受著這一切,把所有的痛苦都讓自己扛著。他處處為別人著想,細心照顧生病的妹妹,是那種最普通但是最有責任感的男人,但是他失去了自己的愛情,一生都是默默的,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啊。

天真美好的彎月—韓新月

她沒有錯,是父母錯位的愛給她的人生蒙上了一層陰影,所以,那段錯誤的愛情帶來的厄運最終降臨到這個美麗可愛如天使般的女孩子新月。這就是她的命,她的出生就是個錯誤,她在牙牙學語的時候離開了親生母親,所以在本文的開頭,她總是很奇怪母親對她的態度,而本身她又是特別懂事乖巧的孩子,時常會哄母親開心,她以唯一的志願被北大西語系錄取,她刻苦學習在班裡拿第一名,她是老師和同學們都喜歡的學生,她是話劇《哈姆雷特》的女主人公莪菲麗亞。她羞澀地愛上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師,而恰恰老師也喜歡她,在突然暈倒後被診斷為心力衰竭,風濕性心臟瓣膜病,二尖瓣狹窄閉鎖不全。是老師的愛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她一邊配合治療一邊幫老師翻譯魯迅的作品。母親因為楚老師不是回族,阻攔他們的相愛,這給新月重大的打擊,而看過親生母親的信後,這個苦命的孩子終於倒下了。她是不幸的,但同時又擁有父親、哥哥和嫂子還有楚老師和同學們的愛,她又是多麼的幸運。在最後,新月去世後,穆斯林有個習俗:試坑。意思就是,為亡人跳下墳墓,為她先試試。按理說,這種事情只有她在世界上最親的男性才能做,她一個20歲的少女也只有天星能做了,沒想到楚雁潮義無反顧地跟著天星跳了下去,由此可見這“愛”的濃烈。

上天並不同情的癡情男子—楚雁潮

按說他是本書中最無爭議的人物,模樣好,大學老師,深受同學們喜愛。是話劇《哈姆雷特》的男一號,他愛上新月,愛的猝不及防。關於愛情他有那麼多那麼多的理論,“愛情當然是每個人的權利,但它很神聖,決不可濫用,濫施情感,必然葬送了最純真、最珍貴的愛情!愛情對於人就像生命。愛情,是一種信仰。它貯存在人最珍貴最真誠的地方—貯存在心裡,它和生命同在,和靈魂同在……”但是新月是回民,而在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母親眼裡,與漢人通婚是大逆不道,所以,他們的愛情遭遇了母親嚴厲的反對。回回民族是中國眾多民族當中的一個非常特殊的民族,在她誕生以來七百多年中,不僅虔誠保持著自己的信仰,保持著血統的純淨。極力避免與異族通婚。這是不該愛上新月之一,其二就是,我一直認為師生戀還是不合適。記得我高中的班主任老師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以高材生的得天獨厚接管我們重點高中三年,老師其實就比我們大四、五歲,他年輕有朝氣,他和男生像哥們兒,又像女生的大哥哥,學校果然沒看錯老師,三年後,大多數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N年後我們和老師聚會,老師已經培養出省單科高考狀元,他也成為省優秀教師。男生會開玩笑說老師當年喜歡某某女生,老師只是笑笑,私下裡,我問老師:“老師當年真的沒喜歡過女生嗎?”老師說:“老師不能喜歡自己的學生,如果那樣的話,哪個家長會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老師呢?!”這是老師的原則,不是嗎?如果沒有愛上新月,可能楚老師的悲劇也就不會有了,他會評上講師,副教授,教授,他會結婚生子,生活平靜而幸福。但是,這些因為愛上新月都沒有了,只有那個在新月墓前彈奏《梁祝》的四十出頭已滿頭白髮的中年男子。

不過,如果沒有這個沒有那個也就沒有《穆斯林的葬禮》了。本書中有大量的景物描寫以及人物的心理描寫,應該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但是沒有特別打動我,因為許多的處事方式超出了我的想像,所以,也只能是當成故事來看,僅僅是個故事而已。剛說不看好“師生戀”,這邊法國39歲的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就攜著大他24歲的語文老師當選了。坊間的段子馬上就出爐了“看法國女教師的格局:把學生培養成老公,再把老公培養成總統,這才是真正的教書育人。”打臉啦。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具有美好的品性和象徵意義,千百年來被世人所喜愛。

一個命苦的穆斯林—梁君壁

壁兒和韓子奇雙雙來到清真寺,“達旦(願嫁)。”壁兒說。“蓋畢爾圖(願娶)。”韓子奇說。壁兒是梁家長女,玉的手藝傳男不傳女,在壁兒心中,她的奇哥哥就是那個她命中註定的人,所以在韓子奇投奔仇人的時候,她罵他,三年後,韓子奇再返回的時候,她的激動,她的欣喜,她唯一想做的就是嫁給他。穆斯林的婚禮花樣繁多,複雜多彩,但是壁兒什麼也沒有,不過她感覺特別幸福,即使在戰爭年代,即使在韓子奇十年未歸,她依然守著這個家,等待著家裡的那個屬於她的男人。她是善良的,收留了無依無靠的“姑媽”;即使面對著胞妹和丈夫對自己不忠帶回來的女兒非常反感,但是還是把她養育成人,她具備了所有中華傳統女性的美德,儘管她言語有些苛刻,儘管她大包大攬了兒子的婚姻,作者把她定義在一個沒有文化知識,沒有獨立職業,沒有事業追求而心中只有丈夫和家庭的女人,這是非常符合的。她對生活總是充滿著希望,是人性最本的那種善良,送別女兒,柔腸寸斷地和丈夫訣別。我們完全可以理解她因為宗教信仰而去阻斷女兒和楚老師的愛情,如果說本書中有一位虔誠的穆斯林,那麼韓太太當之無愧,正是這種思想把她深深禁錮在奇珍齋了。她不懂玉,她只知道玉可以換錢,有錢了一家人就可以吃飽穿暖,所以愛財如命,卻忽略了玉本身的價值,和愛玉人的感情,這也導致了韓子奇與冰玉之間產生了愛情,於是一切一切的悲劇都開始了。愛錯了人,導致了一系列的悲劇。許多人對這個人物很反感,但是我不會,我覺得對她是最真實的寫照。

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梁冰玉

從小就被家裡人寵愛著,也很出息地考上了北大,挺好的,遭遇了戰爭,並且被當叛徒的男友給狠狠地上了一課,對愛情失去了信心,從小就覺得奇哥哥是特別好的人。手藝好,還拯救了梁家。所以,當戰爭逼迫韓子奇遠走英國的時候,她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緊緊跟隨去了。她努力學習,不願意過寄人籬下的生活,於是考取了牛津大學,面對奧利弗三年的追求,卻無絲毫的動心(這也是我不理解的地方,其實本書中介紹的奧利弗是很優秀的男子,特別是母親也是中國人,生活上的差異並不大。)不過,沒跟奧利弗也對了,因為他在二戰的轟炸中喪生。梁家的父母都是很虔誠的穆斯林,所以,冰玉應該知道與姐夫的不倫之戀是大逆不道的。這在我看來無論如何無法理解和接受。是因為書念的多了?回來後姐姐說:“呦,你還有說不完的理了?你在外面念的什麼洋書哇?越念這臉皮越厚,添了私生子倒是你的光彩的?聽聽,說的多順溜兒啊,她是韓子奇的女兒,你是韓子奇的老婆了?” “當然是!”梁冰玉的回答出人意外的肯定。這是最奇葩的回答。真的是無任何的愧疚。她明明知道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是不會有幸福的,卻依然留下孩子遠走他鄉,真是自私到家了啊。根本就是這個世界上唯我獨尊的人,所以,孤苦伶仃,終老一生,孩子早逝。完全徹底的悲劇。

幸還是不幸的—韓天星

截止到梁冰玉回家,這個曾經那麼輝煌的家只剩下一個人,那就是韓子奇和梁君壁的兒子韓天星。他還沒記事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母親和他去了英國,為了保護玉。十年後回國,看見兒子的欣喜,同時也帶來同父異母的妹妹,天星精心呵護著妹妹,長大後,他知道了家庭這些複雜的關係,但是善良的他努力維持著一種平衡,家裡能“陣住”媽媽的恐怕只有他了,但是高考的失敗使他成為了一名工人,註定要過著平凡而普通人的生活。長期與母親的相依為命使他對母親言聽計從,甚至到自己的心上人被母親用謊言騙走,雖然在知道真相後,難過憤慨,想找母親對峙,但是,這些都在妻子的懷孕以及妻子對妹妹視如自己親妹妹來照顧中化解。為了無辜的妻子,為了家庭的和睦團結,天星選擇一個人默默承受著這一切,把所有的痛苦都讓自己扛著。他處處為別人著想,細心照顧生病的妹妹,是那種最普通但是最有責任感的男人,但是他失去了自己的愛情,一生都是默默的,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啊。

天真美好的彎月—韓新月

她沒有錯,是父母錯位的愛給她的人生蒙上了一層陰影,所以,那段錯誤的愛情帶來的厄運最終降臨到這個美麗可愛如天使般的女孩子新月。這就是她的命,她的出生就是個錯誤,她在牙牙學語的時候離開了親生母親,所以在本文的開頭,她總是很奇怪母親對她的態度,而本身她又是特別懂事乖巧的孩子,時常會哄母親開心,她以唯一的志願被北大西語系錄取,她刻苦學習在班裡拿第一名,她是老師和同學們都喜歡的學生,她是話劇《哈姆雷特》的女主人公莪菲麗亞。她羞澀地愛上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師,而恰恰老師也喜歡她,在突然暈倒後被診斷為心力衰竭,風濕性心臟瓣膜病,二尖瓣狹窄閉鎖不全。是老師的愛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她一邊配合治療一邊幫老師翻譯魯迅的作品。母親因為楚老師不是回族,阻攔他們的相愛,這給新月重大的打擊,而看過親生母親的信後,這個苦命的孩子終於倒下了。她是不幸的,但同時又擁有父親、哥哥和嫂子還有楚老師和同學們的愛,她又是多麼的幸運。在最後,新月去世後,穆斯林有個習俗:試坑。意思就是,為亡人跳下墳墓,為她先試試。按理說,這種事情只有她在世界上最親的男性才能做,她一個20歲的少女也只有天星能做了,沒想到楚雁潮義無反顧地跟著天星跳了下去,由此可見這“愛”的濃烈。

上天並不同情的癡情男子—楚雁潮

按說他是本書中最無爭議的人物,模樣好,大學老師,深受同學們喜愛。是話劇《哈姆雷特》的男一號,他愛上新月,愛的猝不及防。關於愛情他有那麼多那麼多的理論,“愛情當然是每個人的權利,但它很神聖,決不可濫用,濫施情感,必然葬送了最純真、最珍貴的愛情!愛情對於人就像生命。愛情,是一種信仰。它貯存在人最珍貴最真誠的地方—貯存在心裡,它和生命同在,和靈魂同在……”但是新月是回民,而在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母親眼裡,與漢人通婚是大逆不道,所以,他們的愛情遭遇了母親嚴厲的反對。回回民族是中國眾多民族當中的一個非常特殊的民族,在她誕生以來七百多年中,不僅虔誠保持著自己的信仰,保持著血統的純淨。極力避免與異族通婚。這是不該愛上新月之一,其二就是,我一直認為師生戀還是不合適。記得我高中的班主任老師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以高材生的得天獨厚接管我們重點高中三年,老師其實就比我們大四、五歲,他年輕有朝氣,他和男生像哥們兒,又像女生的大哥哥,學校果然沒看錯老師,三年後,大多數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N年後我們和老師聚會,老師已經培養出省單科高考狀元,他也成為省優秀教師。男生會開玩笑說老師當年喜歡某某女生,老師只是笑笑,私下裡,我問老師:“老師當年真的沒喜歡過女生嗎?”老師說:“老師不能喜歡自己的學生,如果那樣的話,哪個家長會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老師呢?!”這是老師的原則,不是嗎?如果沒有愛上新月,可能楚老師的悲劇也就不會有了,他會評上講師,副教授,教授,他會結婚生子,生活平靜而幸福。但是,這些因為愛上新月都沒有了,只有那個在新月墓前彈奏《梁祝》的四十出頭已滿頭白髮的中年男子。

不過,如果沒有這個沒有那個也就沒有《穆斯林的葬禮》了。本書中有大量的景物描寫以及人物的心理描寫,應該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但是沒有特別打動我,因為許多的處事方式超出了我的想像,所以,也只能是當成故事來看,僅僅是個故事而已。剛說不看好“師生戀”,這邊法國39歲的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就攜著大他24歲的語文老師當選了。坊間的段子馬上就出爐了“看法國女教師的格局:把學生培養成老公,再把老公培養成總統,這才是真正的教書育人。”打臉啦。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