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電視劇《雞毛飛上天》有感:“浙”就是“中國夢”

正在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同步上映的“浙商”創業題材電視劇《雞毛飛上天》開播不久就引發了熱烈反響。 該劇講述的是主人公“雞毛”, 一個愛做夢, 願意帶著大家一起做夢的義烏人, 如何成就了一段商業傳奇的故事, 網友直呼“老感人, 追到天荒地老”、“看個劇, 虐心, 煙都抽了很多”、“以‘義商’為代表的浙江商人不愧是東方猶太人”、“真的是大陸之狼, 生存能力讓人震撼”, 同時生動展現了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夢”在浙江的成功實踐和豐碩果實。

改革開放初期商品還不能流通的年代, “雞毛換糖”被稱作投機倒把,

成為政府嚴厲打擊的對象, 可貧瘠的小縣裡住著一群有夢想有思想的義烏人, 他們不等不靠不退縮, 一手挑著貨郎擔, 一手搖著撥浪鼓, 行走大街小巷, 走南闖北, 不怕苦不怕累, 最終開闢了屬於自己的“絲綢之路”。 “雞毛鴨毛鵝毛來換糖囉”, 清脆的吆喝聲裡體現了老一輩義烏人骨子裡的樂觀向上。 雞毛換糖雖已成歷史, 但其精神卻不斷地在延續, 傳承!

一個時代的變革, 一個地區的成長同樣少不了政府的“有為”和鋼鐵般的隊伍。 1982年, 以時任縣委書記謝高華為首的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解放思想, 敢破敢立, 敢為人先, 衝破種種禁令, 作出了正式開放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決定, 首創了“興商建市”的發展戰略, “資本主義尾巴”搖身變成了“改革旗幟”,

在一大批“邱英傑”、“小蔣”式的精英人才推動之下, 義烏大地瞬間變成了一片創業創新的熱土。

如今的義烏, 功勳累累, 擁有一身的榮譽, 但容不得半點遲疑, 不擼起袖子加油幹, “雞毛”會重重地摔回地上。 不待揚鞭自奮蹄, 搶抓國家“一路一帶”戰略機遇, 讓“雞毛”漂洋過海, 做大“朋友圈”, 深耕“朋友圈”, 做堅定的追夢人, 堅實的築夢人, 堅毅的圓夢人, 才能不斷續寫義烏新的傳奇, 建設成為世界“小商品之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