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海軍剛握緊拳頭就有人打壞主意 美國三大殺手鐧虎視眈眈?

中國正在積極訓練的航母戰鬥群還沒真正走向遠洋

雖然中國軍隊擁有了諸如東風-21D和東風-26彈道導彈等針對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利器,

然而同時美國海軍也有專門的“航母殺手”。 未來的新式反艦導彈, 優勢的攻擊型核潛艇, 和航母艦載機優勢將保證和擴大美國在藍水對抗中的優勢。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6月1日發佈文章稱, 在中國的“區域拒止/反介入”系統中, 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的射程達到了900英里(約1450公里), 東風-26的射程達到1800~2500公里。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 中國火箭軍能夠在遠距離內將美國海軍的驕傲擊沉, 同時也把美國海軍救援亞洲盟友的一切努力都送入了海底。 但現在事情倒過來了, 因為中國開始裝備航母了, 而且一上來就是2艘, 如果2020年中美可能在公海上爆發出航母艦隊之間的衝突, 那時美軍也將出動自己的三種“航母殺手”。

據稱當今最厲害的美國海軍“海狼”級攻擊核潛艇

在美軍的三種航母殺手中, 最厲害最有效的莫過於其53艘攻擊型核潛艇, 這其中又數SSN-21“海狼”級最厲害。 儘管美軍只建造了3艘, 但其強大的攻擊能力和自身優異的性能, 比如其首部安裝有8具660毫米發射管,

可發射包括MK48-5(ADCAP)重型魚雷、UGM-84L“捕鯨叉”反艦導彈、BGM-109“戰斧”巡航導彈共50件管裝武器, 能利用其首屈一指的靜音能力(95分貝)從水下秘密接近航母, 並伺機發動致命一擊。 居第二位的就是SSN774“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該艇水下排水量為7800噸, 其雜訊水準僅次於“海狼”級, 其武器裝備和“海狼”級差不多, 目前已有14艘服役。 最後是SSN-688“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 這是世界上服役最多的核潛艇, 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 主要承擔反潛、反艦、對陸攻擊等任務, 目前仍有30多艘在服役, 是美海軍水下作戰力量的主力。 這三型攻擊性核潛艇無論哪一型執行反航母作戰任務, 都是不可輕視的, 是美軍最厲害最有效的反航母手段。

美軍“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級其艦載機

第二大威脅就是美國航母的艦載機聯隊, 這是當今世界上攻擊力最強大的海上空中力量, 目前美海軍共有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 所以現在共擁有10個艦載機聯隊+1個預備役艦載機聯隊。 在美軍一個標準的艦載機聯隊中, 一般由8~10個中隊組成,

包括4個攻擊機中隊、1個電子攻擊機中隊、一個預警機中隊、一個直升機海上作戰中隊和一個直升機海上救援中隊, 整個聯隊約有80架飛機。 其中, 4個攻擊戰鬥機中隊共有44架戰鬥機組成, 目前所有中隊都裝備的是F/A-18E/F“超級大黃蜂”, 到2020年時可能還會加入和F-35C聯合戰鬥機。 這兩型戰機均可攜帶最新的SLAM空對地導彈改進型、JDAM、JSOW和AGM-84A“捕鯨叉”反艦導彈等。 這其中AGM-84A導彈的射程僅為60海裡, 但美軍正在加快換裝LRASM反艦導彈。 在E-2D預警機和E/A-18G艦載電子戰機的支援下, F/A-18E/F“超級大黃蜂”可利用數量優勢和低空飛行能力, 實現密集的反航母作戰, 因此其反航母能力不容忽視。

LRASM反艦導彈模擬攻擊“現代”級驅逐艦想像圖

提到LRASM反艦導彈,這正是美軍的第三種反航母利器。LRASM反艦導彈是在美國JASSM(AGM-158)空射巡航導彈基礎上研製的新型遠端反艦導彈,其具有800千米以上的超遠射程,可使美軍在世界上所有防空導彈的射程之外發起攻擊,該導彈主要用於打擊航母、兩栖攻擊艦等大型水面戰艦。該導彈彈頭為454千克傾徹/爆破殺傷多用途戰鬥部,可從美軍現有多種平臺上發射,B-52H、B-2、F-15E、F-16C/D,F/A-18E/F、F-35等戰略戰術飛機都可能攜帶LRASM導彈,包括美國海軍的MK41垂直發射裝置也已完成試驗發射任務。以B-1B為例,每一架B-1B型轟炸機可以攜帶24枚LRASM導彈,如果可以實現4000公里作戰半徑,那麼美軍出動4架B-1B就可一次向航母戰鬥群投射96枚性能優異的LRASM-A遠端反艦導彈,而美國海軍近日也首次從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上成功發射了LRASM遠端反艦導彈。因此,在美軍2020年全面裝備LRASM反艦導彈後,中國的航母戰鬥群勢必要面臨“飽和隱身攻擊”的局面,這被許多業內人士與媒體譽為“改變博弈規則”的導彈。

中國航母戰鬥群不會脫離反艦彈道導彈的保護範圍

在上述美軍的三大反航母作戰手段中,可以說,美軍的核潛艇優勢相比中國是最大的,而且關鍵是中國的反潛能力較弱,所以最忌憚的應該是三型攻擊性核潛艇。不過正如這篇文章所說,今後配合美國海軍新的“分散式殺傷力”概念,更多的艦船都將配備反艦導彈,從而讓美軍的反航母打擊手段立體化。不過,即使有三大“航母殺手”的存在,如何保證戰鬥在美國海軍希望的區域發生,如何能夠迫使中國海軍放棄其最大的依仗,脫離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的威懾範圍,來到太平洋中部跟美國海軍決鬥呢?因此來看,在中國航母作戰力量目前不如美軍的情況下,中國的航母戰鬥群只會在自己的“區域拒止/反介入”系統的保護範圍內作戰,所以美軍的反航母作戰也許根本就很少發生。同時,中國正在積極構建反潛網路,美軍潛艇也許逍遙不了幾天了,或者在2020年前後,美軍上述所謂三大反航母利器都將在中國海軍的高速造艦潮中被逐漸湮滅。我們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7.06.04)

LRASM反艦導彈模擬攻擊“現代”級驅逐艦想像圖

提到LRASM反艦導彈,這正是美軍的第三種反航母利器。LRASM反艦導彈是在美國JASSM(AGM-158)空射巡航導彈基礎上研製的新型遠端反艦導彈,其具有800千米以上的超遠射程,可使美軍在世界上所有防空導彈的射程之外發起攻擊,該導彈主要用於打擊航母、兩栖攻擊艦等大型水面戰艦。該導彈彈頭為454千克傾徹/爆破殺傷多用途戰鬥部,可從美軍現有多種平臺上發射,B-52H、B-2、F-15E、F-16C/D,F/A-18E/F、F-35等戰略戰術飛機都可能攜帶LRASM導彈,包括美國海軍的MK41垂直發射裝置也已完成試驗發射任務。以B-1B為例,每一架B-1B型轟炸機可以攜帶24枚LRASM導彈,如果可以實現4000公里作戰半徑,那麼美軍出動4架B-1B就可一次向航母戰鬥群投射96枚性能優異的LRASM-A遠端反艦導彈,而美國海軍近日也首次從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上成功發射了LRASM遠端反艦導彈。因此,在美軍2020年全面裝備LRASM反艦導彈後,中國的航母戰鬥群勢必要面臨“飽和隱身攻擊”的局面,這被許多業內人士與媒體譽為“改變博弈規則”的導彈。

中國航母戰鬥群不會脫離反艦彈道導彈的保護範圍

在上述美軍的三大反航母作戰手段中,可以說,美軍的核潛艇優勢相比中國是最大的,而且關鍵是中國的反潛能力較弱,所以最忌憚的應該是三型攻擊性核潛艇。不過正如這篇文章所說,今後配合美國海軍新的“分散式殺傷力”概念,更多的艦船都將配備反艦導彈,從而讓美軍的反航母打擊手段立體化。不過,即使有三大“航母殺手”的存在,如何保證戰鬥在美國海軍希望的區域發生,如何能夠迫使中國海軍放棄其最大的依仗,脫離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的威懾範圍,來到太平洋中部跟美國海軍決鬥呢?因此來看,在中國航母作戰力量目前不如美軍的情況下,中國的航母戰鬥群只會在自己的“區域拒止/反介入”系統的保護範圍內作戰,所以美軍的反航母作戰也許根本就很少發生。同時,中國正在積極構建反潛網路,美軍潛艇也許逍遙不了幾天了,或者在2020年前後,美軍上述所謂三大反航母利器都將在中國海軍的高速造艦潮中被逐漸湮滅。我們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7.06.0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