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老人投奔子女有樂也有愁 雖然衣食無憂但還是“想家”

原標題:孩子在家時快樂;重新適應新環境苦悶

投奔子女有樂也有愁

“因為心疼女兒, 我和老伴把家都扔下了, 來大慶幫她看孩子。 ”3月17日, 家住讓胡路區北湖馨苑的李秀珍阿姨說。

採訪中, 記者瞭解到, 很大一部分老人, 退休後, 背井離鄉投靠子女, 幫助子女照看孩子。 他們表示, 儘管和子女一起生活很快樂, 但還是想自己的家。

一待就是8年

李秀珍阿姨, 老家在雞西, 2009年, 女兒生完孩子後, 她便來到大慶, 給女兒看孩子。

“剛到陌生的地方, 真是不習慣, 誰都不認識, 哪也找不到, 一切都得重新適應。 ”李阿姨對記者說。

李阿姨剛來大慶那年, 老伴還沒退休, 夫妻倆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 “那時候, 可惦記老伴了, 他有高血壓, 我就怕他犯病。 ”李阿姨說。

如今, 李阿姨在大慶待了8年了, 外孫女已經上小學一年級, 老伴也退休了。

談起剛來大慶時, 李阿姨說, 那時候, 就覺得太寂寞, 除了看孩子, 只能在家看電視, 整棟樓住的多是年輕人, 白天不在家, 想聊天都找不到人, 覺得沒有老家好。

進城後不適應

採訪中, 記者瞭解到, 像李阿姨這樣, 隨子女遷徙的老人不在少數。 他們當中, 大多數退休後, 衣食無憂, 和子女一起生活, 可儘管這樣, 他們還是想家。

今年36歲的李麗莉, 老家在五常, 她結婚後, 父母就跟著來大慶了, 並且買了樓房, 兩家住前後樓。 她覺得, 這種生活挺好的,

父母和子女互相都有個照應。

李麗莉說, 她不少同學的父母, 退休後, 都搬到了孩子所在的城市, 都想和子女離得近點。

“我身邊也有同學的父母, 來幫看孩子, 沒待幾天, 滿嘴起大泡, 見父母生活不習慣, 同學也跟著上火, 希望社區能多一些專門給外地老人娛樂的場所, 把老人召集到一起, 也許通過交流和一些娛樂活動, 能讓老人很快融入到這個城市。 ”李麗莉說。

要多陪伴老人

對此, 大慶市心理衛生中心老年科主任楊海波說, 這些老人離開了家鄉, 地域、氣候、飲食、方言等都不太適應, 另外兒女早出晚歸, 與老人接觸較少。

“一旦遇到煩心事, 沒有找到傾訴物件, 時間一長, 就容易出現心理疾病。 ”楊海波說, 他們接診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群體中,

抑鬱症患者最多, 其次是老年癡呆症和焦慮症患者, 這些人中, 有一部分是外地的老人。

據楊海波介紹, 老年抑鬱症的表現有其自身特點, 會出現心情不佳、情緒不高、寡言少動、記憶力下降或睡眠障礙, 還有心煩、坐立不安等症狀, 嚴重的甚至有自殺的傾向。

對此, 楊海波建議, 父母住進了兒女的家, 在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 在心靈上, 也該讓老人找到屬於他們的城市家園。

兒女在空閒之餘, 要多陪老人聊聊天和外出遊玩, 讓他們的精神得到寬慰;另外, 老人自己也應努力去適應新的環境, 與人交流, 培養自身的興趣愛好。

大慶晚報記者 鄒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