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個自閉症少年的死亡之路

雷洪建見到了三具冷凍的屍體, 最初他並沒有認出自己的兒子, 他記憶中的雷文鋒還是那個敦實的小胖子, 但他見到的屍體, 全都“瘦得不成樣子”。

全文10817字, 閱讀約需9分鐘。

▲雷文鋒生活照。

2016年8月8日走失。

12月3日死亡。

12月14日被父親找到。

到今年3月19日, 雷文鋒已去世3個月零16天。

他的父親雷洪建說, 雷文鋒15歲, 患有自閉症。

這位父親沒有想到, 兒子從深圳的住所走失後, 會一路向北, 離開深圳, 經過東莞, 抵達韶關;他將要和此前從未接觸過的人打交道, 他們來自於醫院、派出所、救助站、托養中心……

他更沒有想到, 兒子此刻走上的路, 是一條通往死亡之路。

他沒忘給父親關上門

時間回到2016年8月8日早晨6點, 雷洪建醒了。 他習慣性朝兒子的方向看過去, 床是空的。

雷洪建不知道雷文鋒什麼時間走出的屋門。 兒子出門的整個過程沒有發出什麼聲響, 以至於在另一張床上熟睡的他毫無察覺。

雷洪建在深圳市龍華新區的一家電子廠打工。 三年前的春天, 雷文鋒隨父親來深圳, 住在同一間宿舍。

宿舍樓下的監控錄影顯示, 淩晨4點06分, 雷文鋒的身影出現在樓門口, 並徑直朝園區大門的方向走去, 雷洪建認得兒子當時穿著一件棗紅色的短袖衫, 一條黑色短褲。

雷洪建說, 雷文鋒患有自閉症, 智力發育遲緩, 雖然已經15歲, 但仍不會簡單的加減法。 他能記得自己和母親的名字, 但記不住電話號碼, 普通話說不清楚, 只能表達簡單的字句。

父子同住的日子裡, 雷文鋒沒有單獨出過門, 週末和父親一起出去玩, 活動範圍也僅限於深圳市內。

第一天的尋找, 沒有收穫。 雷洪建到處張貼尋人啟事, 在手機朋友圈發佈了尋親啟事。

並在觀瀾派出所報警。

第二天下午3點多, m338路公車司機聯繫了雷洪建, 說當天下午在公車上見到過孩子, 但他並未注意孩子在哪裡下車。

調取車上的監控錄影, 發現雷文鋒在清湖地鐵接駁站下車了。 這裡距離他們的住處大約12公里。

雷洪建趕到清湖地鐵站, 有保安稱見到孩子經過。 由於清湖派出所的監控錄影損壞, 雷洪建求助附近其他監控, 幾番波折, 看到孩子上了地鐵4號線, 駛往福田口岸方向。

他也上了4號線, 每一站都下車詢問, 終於在福田口岸站, 有保安說一個多小時前見到過雷文鋒。 當時孩子緊跟在別人後面出閘口, 沒能成功, 就轉身往站內走了。

線索就此中斷。

雷洪建很懊悔, 如果在清湖站少耽誤點時間,

早一個小時到福田口岸, 沒准就能遇到孩子。

他還懊悔, 是不是孩子走失的頭一天, 他們玩得太興奮, 孩子精神受的刺激太大了。 那天他帶著孩子去大潤發超市和龍華公園, 吃了比薩, 還吃了孩子最喜歡的榴槤。 雷文鋒顯得很開心, 直到睡前, 還和雷洪建說, 爸爸, 下次還去。 這幾乎是這位自閉症少年所能表達出的最複雜的字句。

雷洪建的妻子在湖南衡陽老家帶著雷文鋒的兩個妹妹, 最小的女孩兒剛滿一歲, 雷洪建只能把兒子帶在身邊, 平時他去上班, 兒子就在廠裡辦公室看電視, 下班後, 他在宿舍裡給兒子煮飯, 雷文鋒最喜歡吃父親做的燒肉, 每逢週末, 他都帶著兒子出去遊玩。

在雷洪建工友的印象中, 雷文鋒是個膽小、安靜的孩子,

從不單獨出門, 也不和陌生人說話。 雷洪建偶爾鼓勵他下樓買包鹽, 他也不敢去。 然而這天, 他一個人走了, 但他沒忘給父親關上門。

從深圳到東莞

雷文鋒下一次被發現是在7天后, 人已經到了東莞。

一份《公安機關護送流浪乞討人員交接表》顯示, 2016年8月15日上午8點10分, 雷文鋒暈倒在東莞萬江汽車客運總站的肯德基門口, 路人打電話報了警。

沒人知道雷文鋒怎麼從深圳到的東莞。 這裡距離他上一次被發現的福田口岸有83公里, 若步行需要不休不眠約23個小時。

出警的是萬江分局車站派出所民警單福華。 2月17日, 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他記得當天下著毛毛雨, 雷文鋒躺在肯德基門口, 身上的衣服很髒, 手臂有些擦傷, 神情顯得不正常。他問任何資訊對方都無反應。

他把雷文鋒送到東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住院治療了一周。這期間,醫生問出了雷文鋒的名字,並打電話告知了單福華。

萬江分局指揮中心王熙勝警官說,警方並未查到雷文鋒的戶籍資訊,也未聯繫到雷文鋒的家人。他解釋,全國重名的人太多了,僅憑一個名字查詢信息量太少。

8月24日,雷文鋒被車站派出所移交到東莞市救助站,交接表上的名字寫的是“無名氏”,“人口資訊管理系統查詢情況”一欄選的是“查無此人”,經辦民警依然是單福華。

單福華說,那天自己調休,實際上是一位陳姓同事去的,他也不知道為什麼經辦人寫的自己的名字,至於“無名氏”可能是因為陳警官“不太瞭解情況”,而“查無此人”是不能確認身份的意思。

然而,交接表上顯示,交接時雷文鋒不僅說出自己的名字,還說出了母親的準確名字。東莞救助站方面稱,這些都是當著民警的面問出的,把這些資訊補填到了交接表上。

▲2016年8月24日,東莞市救助站與警方交接時,當場問出了雷文鋒的名字,並補填到交接表上。

對於在雷文鋒報出自己和母親的準確名字後,警方是否又進行了資訊查詢,王熙勝和單福華未給予正面回應。

單福華給陳姓警官打了電話,對方回憶,送去時,雷文鋒“看起來身上沒什麼問題”。

然而,在雷文鋒入站的第二天,東莞市救助站再次把雷文鋒送到了醫院。

東莞市東城醫院的診療記錄上寫道,患者因“左足底反復潰爛,滲出半月餘”入院,左足底見三處潰瘍面,傷口內見大量膿性分泌物,局部充血、水腫,部分皮膚壞死。

雷文鋒住院8天,接受了“抗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治療。9月2日的出院記錄上寫道,“患者一般情況好,左足腫脹基本消退,傷口癒合良好”。住院醫師賴建中告訴新京報記者,醫院的臨床出院標準並不等同于“全好了”,只能代表病情穩定,不代表就“能跑能跳了”。

他在出院醫囑中提到,患者需全休2周,禁左足劇烈活動,每週骨科門診複診2次。

賴建中說,他不記得後來雷文鋒找他複診過。

他變成了“25歲”

出院後,雷文鋒回到了東莞市救助站,在這裡,他度過了一個半月。

位於松山湖大道的東莞救助站受助人員生活區,分為男區、女區和兒保區,每個區域有約5個房間,每間面積約70平方米,內有12張單人床和一個衛生間。三個區域呈扇形圍繞在一片設有籃球架的自由活動區周圍。

救助站一位李姓工作人員回憶,雷文鋒性格安靜,沒有過狂躁的表現,也沒和其他受助者發生過衝突。他能自己吃飯和上廁所,但不和其他人說話。在男區,他有一張自己的單人床,救助站發放了被褥和洗漱用品。

救助站方透露,在雷文鋒入站的當天,東莞市救助站將一則《尋親啟事》發給東莞電視臺,內有雷文鋒的名字、照片和被發現地點。這是2015年民政部、公安部下發的《關於加強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身份查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見》

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調查

廣東韶關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如今人去樓空,沒有了往日的喧囂。

2016年10月19日,15歲的自閉症少年雷文鋒走失後,被輾轉送到這裡。2016年12月3日,雷文鋒死亡。新豐縣人民醫院確定死因為傷寒。

今年2月24日,新豐縣民政局要求這家托養中心整改,“存在內部管理不完善,法人代表擅自離崗至今未歸等問題”,並要求各委託機構接回各自的托養人員,共計733人。

在廣東省社會組織公共服務資訊平臺上顯示,該托養中心目前已“撤銷”。

據當地殯儀館的記錄,今年1月1日到2月18日,49天內由練溪托養中心送來的死者是20人。

建在看守所舊址的托養中心

3月10日,青山環繞下,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高牆大院,鐵門緊閉。

周圍村民介紹,這裡是神秘之處,他們只知道是安置流浪人員的,平日不輕易對外開放。

托養中心設在原縣看守所舊址內。村民們習慣稱其為收容所,平日看不見裡面,只能聽到一些聲音,嘈雜喧鬧。

喧鬧聲從3月2日後消失。村民見到,省內其他地方的大巴車那幾天將人接走,“一天有十幾輛,坐五十個人的那種車。”

▲2月18日,一輛車從廣東韶關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大門駛出。當日,該托養中心仍在正常運營。新京報記者 王婧禕 攝

托養中心的前員工陳冰回憶,此前他們來過練溪托養中心,看到裡面房間很高,窗戶開得也高,通風不錯。

但這次,他進入第二道鐵門,看到了難忘的一幕。

第二道鐵門內的一處隔離區,裡面的單個房間約15平方米,有半米高的水泥通鋪,十幾個人睡在上面。廁所也在房間裡面,因為沒有沖水系統,臭氣撲鼻。

“感覺就是原來的看守所。”林齊在一份回憶資訊上說,托養中心多個地方都存在問題,“2013年還沒有消防證,廚房管理不規範,人員活動所偏少,人均可能二三平方米左右。”

而按照《指南》中規定:受託機構“托養對象人均建築面積不小於25㎡,人均居住面積不小於4㎡。”

林齊說,他看到屋子內一些人瘦成了皮包骨頭,形容枯槁。被他們接回的流浪人員中,有些人腳底浮腫。

據民政部、公安部聯合發佈《關於加強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身份查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見》實在太差。”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在他統計的死亡原因中,有數十人死於肺炎。“這和中心衛生條件不夠好有很大關係。”

上述資料未得到練溪托養中心和新豐縣民政局證實。

練溪托養中心副主任劉鳳在多個死亡證明上標注為“監護人”。

3月19日,劉鳳告訴新京報記者,現在死亡已比以前少多了,之所以存在死亡的情況是因為送來的都是流浪人員,送來時就疾病纏身。

“一年盈利一兩百萬元”

相關資料顯示,練溪托養中心從2010年開始運營,至今已有6年多時間。

廣東省社會組織公共服務資訊平臺官網顯示,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號為“粵韶新民政字第07021號”,法人代表為羅麗芳。

羅麗芳的親屬羅騰送來的部分寄養人員轉給乙方羅麗芳經營和管理。

按照協議,寄養地點定在公安局原看守所,場地租金及其他一切經營費用由乙方負責。

另外協議中明確,轉移給羅麗芳的所有人員,新豐縣民政局按現行供養費每人每月660元人民幣中,“提留每人每月50元為局管理費。若供養方增加供養費,按增加額的10%提留作為局的管理費。”

六年來,練溪托養中心業務範圍逐年擴大,在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等地中標,獲得當地救助站的流浪乞討人員臨時安置服務專案。

中國政府採購網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7月,練溪托養中心中標了東莞市救助站流浪乞討人員臨時安置服務專案,服務時間為兩年。

多位知情者回憶,練溪托養中心最初接收的托養人員僅有幾十人,2016年時增加到五六百人規模,直至2017年3月被要求整改時,托養人員共733人。

羅騰告訴新京報記者,2015年開始,練溪托養中心有明顯盈利,“一年一兩百萬以上”。

按照2015年民政部、公安部聯合下發的《意見》,對於長期滯留救助站的流乞人員,可由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符合條件的公辦、民辦福利機構或其他社會組織,實行站外托養。

另外,《意見》要求,對於站外托養機構,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要通過明察暗訪等多種方式,對托養機構服務品質、安全管理等情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不適宜繼續開展托養服務的托養機構,要及時終止托養協議。

據林齊透露,他們作為委託機構,前往練溪托養中心檢查,“每次看他們吃的都不錯,但也都是因為提前通知的。”

林齊說,根據練溪托養人員的送院記錄,多數存在營養狀況不好的情況。他也多次就練溪托養中心病死率高等問題,向市政府和民政局申請提高托養費,更換托養機構,但均未獲批。

此外,2016年10月31日,新豐縣民政局對練溪托養中心發出整改通知書,指出其存在未按期參加年檢、內部管理混亂等問題。要求其在當年11月15日之前限期整改。

練溪托養中心背後現公務員身影

今年2月24日,新豐縣民政局對練溪托養中心再次發出整改通知,提及“中心存在內部管理不完善,法人代表從2016年10月擅自離崗至今未歸等問題。”

羅騰及多位知情人透露,練溪托養中心自成立伊始,就一直有相關官員的關係人參與經營。

羅騰稱,練溪托養中心成立時,時任新豐縣民政局一主要領導安排其侄子李志成,負責托養中心財務工作。即使羅麗芳作為法人代表,也無法接觸到托養中心財務工作。

托養中心的前員工陳冰說,員工每月工資都是由李志成以現金的形式發放。

羅騰回憶,2016年8月,李志成退出托養中心,上述民政局領導又安排李偉理與劉秀玉接任李志成的工作。對外則是劉秀玉主管財務。

陳冰對李偉理與劉秀玉的印象深刻。他透露,李偉理與劉秀玉是夫妻,劉秀玉來托養中心之前經營著一家小賣部,而李偉理也經常來到托養中心內處理工作,“就像話事人”。

李偉理的另一個身份是新豐縣司法局政工科科長。他的照片貼在新豐縣司法局大院公示欄裡。

2月18日,新京報記者在練溪托養中心見到了李偉理,他自稱是托養中心的工作顧問,對該中心死亡情況不清楚。

知情人說,練溪托養中心在2016年9月起陷入了股權之爭,爭奪的雙方是法人代表羅麗芳與後來的中心主任劉秀玉。

根據羅騰的說法,2016年8月羅麗芳生病住院,原本負責財務的劉秀玉因此接管了練溪托養中心的管理工作。羅麗芳9月病好後,劉秀玉並不願意交出管理權。

該中心內部資料顯示,劉秀玉目前擔任中心主任。陳冰指出,財務部負責人李品鑫、中心副主任劉萍都是劉秀玉帶來的人,而李品鑫正是劉秀玉的兒子。

羅騰稱,羅麗芳一直在以報警、向縣政府各單位投訴等方式維權。

3月8日晚,因涉嫌挪用資金罪,羅麗芳被新豐縣公安局刑事拘留。

遠在深圳的雷洪建聽說了練溪托養中心被整改的消息。

3月12日,雷洪建表示,兒子的死若能換來700多人的希望和避免類似事情發生,也算死得有意義了。

神情顯得不正常。他問任何資訊對方都無反應。

他把雷文鋒送到東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住院治療了一周。這期間,醫生問出了雷文鋒的名字,並打電話告知了單福華。

萬江分局指揮中心王熙勝警官說,警方並未查到雷文鋒的戶籍資訊,也未聯繫到雷文鋒的家人。他解釋,全國重名的人太多了,僅憑一個名字查詢信息量太少。

8月24日,雷文鋒被車站派出所移交到東莞市救助站,交接表上的名字寫的是“無名氏”,“人口資訊管理系統查詢情況”一欄選的是“查無此人”,經辦民警依然是單福華。

單福華說,那天自己調休,實際上是一位陳姓同事去的,他也不知道為什麼經辦人寫的自己的名字,至於“無名氏”可能是因為陳警官“不太瞭解情況”,而“查無此人”是不能確認身份的意思。

然而,交接表上顯示,交接時雷文鋒不僅說出自己的名字,還說出了母親的準確名字。東莞救助站方面稱,這些都是當著民警的面問出的,把這些資訊補填到了交接表上。

▲2016年8月24日,東莞市救助站與警方交接時,當場問出了雷文鋒的名字,並補填到交接表上。

對於在雷文鋒報出自己和母親的準確名字後,警方是否又進行了資訊查詢,王熙勝和單福華未給予正面回應。

單福華給陳姓警官打了電話,對方回憶,送去時,雷文鋒“看起來身上沒什麼問題”。

然而,在雷文鋒入站的第二天,東莞市救助站再次把雷文鋒送到了醫院。

東莞市東城醫院的診療記錄上寫道,患者因“左足底反復潰爛,滲出半月餘”入院,左足底見三處潰瘍面,傷口內見大量膿性分泌物,局部充血、水腫,部分皮膚壞死。

雷文鋒住院8天,接受了“抗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治療。9月2日的出院記錄上寫道,“患者一般情況好,左足腫脹基本消退,傷口癒合良好”。住院醫師賴建中告訴新京報記者,醫院的臨床出院標準並不等同于“全好了”,只能代表病情穩定,不代表就“能跑能跳了”。

他在出院醫囑中提到,患者需全休2周,禁左足劇烈活動,每週骨科門診複診2次。

賴建中說,他不記得後來雷文鋒找他複診過。

他變成了“25歲”

出院後,雷文鋒回到了東莞市救助站,在這裡,他度過了一個半月。

位於松山湖大道的東莞救助站受助人員生活區,分為男區、女區和兒保區,每個區域有約5個房間,每間面積約70平方米,內有12張單人床和一個衛生間。三個區域呈扇形圍繞在一片設有籃球架的自由活動區周圍。

救助站一位李姓工作人員回憶,雷文鋒性格安靜,沒有過狂躁的表現,也沒和其他受助者發生過衝突。他能自己吃飯和上廁所,但不和其他人說話。在男區,他有一張自己的單人床,救助站發放了被褥和洗漱用品。

救助站方透露,在雷文鋒入站的當天,東莞市救助站將一則《尋親啟事》發給東莞電視臺,內有雷文鋒的名字、照片和被發現地點。這是2015年民政部、公安部下發的《關於加強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身份查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見》

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調查

廣東韶關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如今人去樓空,沒有了往日的喧囂。

2016年10月19日,15歲的自閉症少年雷文鋒走失後,被輾轉送到這裡。2016年12月3日,雷文鋒死亡。新豐縣人民醫院確定死因為傷寒。

今年2月24日,新豐縣民政局要求這家托養中心整改,“存在內部管理不完善,法人代表擅自離崗至今未歸等問題”,並要求各委託機構接回各自的托養人員,共計733人。

在廣東省社會組織公共服務資訊平臺上顯示,該托養中心目前已“撤銷”。

據當地殯儀館的記錄,今年1月1日到2月18日,49天內由練溪托養中心送來的死者是20人。

建在看守所舊址的托養中心

3月10日,青山環繞下,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高牆大院,鐵門緊閉。

周圍村民介紹,這裡是神秘之處,他們只知道是安置流浪人員的,平日不輕易對外開放。

托養中心設在原縣看守所舊址內。村民們習慣稱其為收容所,平日看不見裡面,只能聽到一些聲音,嘈雜喧鬧。

喧鬧聲從3月2日後消失。村民見到,省內其他地方的大巴車那幾天將人接走,“一天有十幾輛,坐五十個人的那種車。”

▲2月18日,一輛車從廣東韶關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大門駛出。當日,該托養中心仍在正常運營。新京報記者 王婧禕 攝

托養中心的前員工陳冰回憶,此前他們來過練溪托養中心,看到裡面房間很高,窗戶開得也高,通風不錯。

但這次,他進入第二道鐵門,看到了難忘的一幕。

第二道鐵門內的一處隔離區,裡面的單個房間約15平方米,有半米高的水泥通鋪,十幾個人睡在上面。廁所也在房間裡面,因為沒有沖水系統,臭氣撲鼻。

“感覺就是原來的看守所。”林齊在一份回憶資訊上說,托養中心多個地方都存在問題,“2013年還沒有消防證,廚房管理不規範,人員活動所偏少,人均可能二三平方米左右。”

而按照《指南》中規定:受託機構“托養對象人均建築面積不小於25㎡,人均居住面積不小於4㎡。”

林齊說,他看到屋子內一些人瘦成了皮包骨頭,形容枯槁。被他們接回的流浪人員中,有些人腳底浮腫。

據民政部、公安部聯合發佈《關於加強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身份查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見》實在太差。”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在他統計的死亡原因中,有數十人死於肺炎。“這和中心衛生條件不夠好有很大關係。”

上述資料未得到練溪托養中心和新豐縣民政局證實。

練溪托養中心副主任劉鳳在多個死亡證明上標注為“監護人”。

3月19日,劉鳳告訴新京報記者,現在死亡已比以前少多了,之所以存在死亡的情況是因為送來的都是流浪人員,送來時就疾病纏身。

“一年盈利一兩百萬元”

相關資料顯示,練溪托養中心從2010年開始運營,至今已有6年多時間。

廣東省社會組織公共服務資訊平臺官網顯示,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號為“粵韶新民政字第07021號”,法人代表為羅麗芳。

羅麗芳的親屬羅騰送來的部分寄養人員轉給乙方羅麗芳經營和管理。

按照協議,寄養地點定在公安局原看守所,場地租金及其他一切經營費用由乙方負責。

另外協議中明確,轉移給羅麗芳的所有人員,新豐縣民政局按現行供養費每人每月660元人民幣中,“提留每人每月50元為局管理費。若供養方增加供養費,按增加額的10%提留作為局的管理費。”

六年來,練溪托養中心業務範圍逐年擴大,在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等地中標,獲得當地救助站的流浪乞討人員臨時安置服務專案。

中國政府採購網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7月,練溪托養中心中標了東莞市救助站流浪乞討人員臨時安置服務專案,服務時間為兩年。

多位知情者回憶,練溪托養中心最初接收的托養人員僅有幾十人,2016年時增加到五六百人規模,直至2017年3月被要求整改時,托養人員共733人。

羅騰告訴新京報記者,2015年開始,練溪托養中心有明顯盈利,“一年一兩百萬以上”。

按照2015年民政部、公安部聯合下發的《意見》,對於長期滯留救助站的流乞人員,可由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符合條件的公辦、民辦福利機構或其他社會組織,實行站外托養。

另外,《意見》要求,對於站外托養機構,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要通過明察暗訪等多種方式,對托養機構服務品質、安全管理等情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不適宜繼續開展托養服務的托養機構,要及時終止托養協議。

據林齊透露,他們作為委託機構,前往練溪托養中心檢查,“每次看他們吃的都不錯,但也都是因為提前通知的。”

林齊說,根據練溪托養人員的送院記錄,多數存在營養狀況不好的情況。他也多次就練溪托養中心病死率高等問題,向市政府和民政局申請提高托養費,更換托養機構,但均未獲批。

此外,2016年10月31日,新豐縣民政局對練溪托養中心發出整改通知書,指出其存在未按期參加年檢、內部管理混亂等問題。要求其在當年11月15日之前限期整改。

練溪托養中心背後現公務員身影

今年2月24日,新豐縣民政局對練溪托養中心再次發出整改通知,提及“中心存在內部管理不完善,法人代表從2016年10月擅自離崗至今未歸等問題。”

羅騰及多位知情人透露,練溪托養中心自成立伊始,就一直有相關官員的關係人參與經營。

羅騰稱,練溪托養中心成立時,時任新豐縣民政局一主要領導安排其侄子李志成,負責托養中心財務工作。即使羅麗芳作為法人代表,也無法接觸到托養中心財務工作。

托養中心的前員工陳冰說,員工每月工資都是由李志成以現金的形式發放。

羅騰回憶,2016年8月,李志成退出托養中心,上述民政局領導又安排李偉理與劉秀玉接任李志成的工作。對外則是劉秀玉主管財務。

陳冰對李偉理與劉秀玉的印象深刻。他透露,李偉理與劉秀玉是夫妻,劉秀玉來托養中心之前經營著一家小賣部,而李偉理也經常來到托養中心內處理工作,“就像話事人”。

李偉理的另一個身份是新豐縣司法局政工科科長。他的照片貼在新豐縣司法局大院公示欄裡。

2月18日,新京報記者在練溪托養中心見到了李偉理,他自稱是托養中心的工作顧問,對該中心死亡情況不清楚。

知情人說,練溪托養中心在2016年9月起陷入了股權之爭,爭奪的雙方是法人代表羅麗芳與後來的中心主任劉秀玉。

根據羅騰的說法,2016年8月羅麗芳生病住院,原本負責財務的劉秀玉因此接管了練溪托養中心的管理工作。羅麗芳9月病好後,劉秀玉並不願意交出管理權。

該中心內部資料顯示,劉秀玉目前擔任中心主任。陳冰指出,財務部負責人李品鑫、中心副主任劉萍都是劉秀玉帶來的人,而李品鑫正是劉秀玉的兒子。

羅騰稱,羅麗芳一直在以報警、向縣政府各單位投訴等方式維權。

3月8日晚,因涉嫌挪用資金罪,羅麗芳被新豐縣公安局刑事拘留。

遠在深圳的雷洪建聽說了練溪托養中心被整改的消息。

3月12日,雷洪建表示,兒子的死若能換來700多人的希望和避免類似事情發生,也算死得有意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