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國際電信聯盟:2016年衡量資訊社會報告

國際電信聯盟(ITU)發佈2016版《衡量資訊社會報告》, 公佈了最新國家和地區ICT發展指數(IDI)。 《報告》顯示, 排在前十位元的國家和地區均來自歐洲和亞洲, 韓國以0.01分的優勢再次蟬聯首位, 分值為8.84。 我國IDI分值為5.19, 排在81位, 較2015年提升3個位次, 高於全球IDI平均值(4.94), 進入亞太地區前十名。 中國香港排名躍升至第六。

《報告》排名前十位元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韓國、冰島、丹麥、瑞士、英國、中國香港、瑞典、荷蘭、挪威和日本。 從今年的排名來看, 前十位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韓國和日本的分值僅相差0.47。 這十個經濟體有共同的特點:此前都對ICT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和創新,

消費者群體對於新服務的接受程度也較高, 這使得以上經濟體的ICT發展均達到了較高水準。

我國IDI分值較2015年提升了0.39, 進步明顯, 相比全球4.94和亞太4.58的平均值, 均大幅領先。 我國也因此取代泰國進入亞太地區前十位。 除中國外, 亞太地區前十名情況則與去年基本一致。

ITU發展局局長Brahima Sanou稱, 從今年的資料來看, 所有175個經濟體的IDI分值相比2015年都有所增加, 尤其突出的是對於ICT的使用明顯改善, 主要原因是移動寬頻的使用率大幅提升。 《報告》稱, 到今年年底, 移動用戶數將達到全球人口數, 屆時, 移動通信信號將覆蓋全球95%的人口。

《報告》顯示, 通信服務價格持續下降。 全球基本固網寬頻連線價格從2008年的每月80美元降至2015年的25美元,

同期固網寬頻均價占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的比例也從90%大幅降至14%。 最不發達國家的移動服務價格持續下降, 2015年實現了近5年來最大降幅, 達到20%。 發展中國家的平均移動價格(包括100條短信和30分鐘移動呼叫/月)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首次降至人均國民總收入的5%以下。

發達國家和高收入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鴻溝也正在消失。 此外, 《報告》稱, 智慧手機越來越“智慧”, 功能性和處理能力越來越強, 價格日趨走低, 截至2015年年底, 智能手機的均價已經跌破300美元。 儘管如此, 全球仍有大量人群尚未用上智慧手機。

據瞭解, IDI值是衡量各個國家和地區ICT發展水準的綜合評價指標, 從ICT接入、ICT使用以及ICT技能三個維度, 選取11個分項指標加權計算得出。

其中, ICT接入包括固定電話普及率、行動電話普及率、人均國際出口頻寬、電腦家庭普及率、互聯網家庭普及率5個指標;ICT使用包括線民普及率、固定寬頻人口普及率、移動寬頻人口普及率3個指標;ICT技能包括成人識字率、中等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3個指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