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武漢定6月為“抓工業月”,陳一新:全力衝刺打好工業翻身仗

3日, 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出席會議, 研究部署工業經濟工作。 記者周超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4日訊工業發展是武漢趕超發展的主攻方向和主戰場。

3日是週六休息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會議, 專題分析今年以來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態勢, 研究部署工業經濟工作。 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出席會議強調, 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 找准武漢市工業發展中的短板弱項, 將6月作為全市“抓工業月”, 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 研究實施攻堅克難新舉措, 堅決打好工業翻身仗。

今年以來, 全市工業形勢總體“穩中趨好”, 工業總產值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明顯回升, 新開工投資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26個, 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5個, 但仍存在重點工業指標未實現預期, 中小企業增長緩慢, 市場主體數量偏少等問題和薄弱環節。

“武漢目前還處於工業發展的重要階段, 抓工業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 陳一新要求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各區主要負責人增強問題意識、憂患意識, 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把振興實體經濟作為當前頭等大事, 既要著眼長遠, 抓招商, 增動力、增後勁, 更要著力當前, 抓運行, 保增長、保目標, 加快推進工業經濟趕超發展。

部署抓好武漢市工業發展, 陳一新提出, 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 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 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以保增長促調整為抓手, 確保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確保半年度時間任務雙過半,

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武漢臨空港經開區葛洲壩高端裝備產業園效果圖

陳一新要求, 要狠抓工業投入, 在項目建設上學習借鑒“臨空港速度”, 組織開展“拉練大比武”, 提高簽約項目開工率、開工項目按期完工率、完工項目按期達產率;鼓勵支援企業加強工業技改,

今年力爭6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改, 三年實現技改全覆蓋;推進工業挖潛, 鼓勵增長較快的大企業多作貢獻;加快推進工業園區智慧化改造和提標升級, 一手探索在市區建立一批環保、低能耗的小微工業園區, 支援大學生創新創業, 促進小微企業集聚集約集群集中發展, 一手將規劃建設現代新型工業園作為今後加大工業投資主攻方向。 要狠抓骨幹企業, 實現精准服務, 大力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和細分行業“隱形冠軍”。 要狠抓工業招商, 把工業項目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 堅守環保准入門檻, 加強環評工作, 堅持“以畝產論英雄”, 提高工業投入強度和產出率。

陳一新強調, 要抓好服務保障,

深化市領導對口聯繫龍頭企業、“千名局級幹部聯繫服務千家企業”、“萬名處(科)級幹部聯繫服務萬家小微企業”活動, 建立重點工業企業生產問題清單、重點工業專案建設問題清單、重點工業專案引進協調問題清單, 強化跟蹤督辦, 提高服務針對性和實效性。 要抓好政策制定, 儘快出臺“零土地”技改、培育細分行業冠軍、發展新民營經濟等政策舉措, 督促業已出臺的工業經濟政策的落實。 要強化領導推進, 堅持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抓, 選配一批懂工業的“獅子型”幹部用在發展主戰場, 破難攻堅推動工業發展。

武漢未來科技城資料圖

武漢市長萬勇出席會議指出,要冷靜分析問題,堅定發展工業的信心。鞏固趕超勢頭。抓住關鍵作用,緊盯上半年工業目標,實現“招商”和“運行”“兩個並重”,強化東湖高新區、武漢開發區、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三大支撐”,抓好國家記憶體基地、國家航太產業基地、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和國家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基地“四大基地”建設,預測監測好相關工業經濟指標,全力衝刺上半年任務目標。

武漢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陳瑞峰主持會議,市領導蔡傑、胡亞波、程用文、徐洪蘭,武漢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彭浩,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邂馨,市政府秘書長劉志輝與會。

【編輯:王戎飛】

武漢未來科技城資料圖

武漢市長萬勇出席會議指出,要冷靜分析問題,堅定發展工業的信心。鞏固趕超勢頭。抓住關鍵作用,緊盯上半年工業目標,實現“招商”和“運行”“兩個並重”,強化東湖高新區、武漢開發區、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三大支撐”,抓好國家記憶體基地、國家航太產業基地、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和國家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基地“四大基地”建設,預測監測好相關工業經濟指標,全力衝刺上半年任務目標。

武漢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陳瑞峰主持會議,市領導蔡傑、胡亞波、程用文、徐洪蘭,武漢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彭浩,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邂馨,市政府秘書長劉志輝與會。

【編輯:王戎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