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米格29的兒子比老子厲害十倍:俄國推出全新米格35戰機

作者:薩沙

米格29爛名鼎鼎, 自誕生以來從沒擊落過一架敵人戰機。 有意思的是, 米格29的最新版本米格35, 今年又在俄國重新上陣,

試圖大量外售。 這到底搞什麼鬼呢?聽薩沙說一說吧。

60年代, 美軍戰機在越南上空和米格17米格21的廝殺中, 仍然感到力不從心。 美國方面更改了戰鬥機的設計理念, 開始拋棄高空高速的思想, 強調機動性、格鬥能力。

這一變化, 很快就被克格勃偵知。

為了對抗美國下一代戰機,

新一代蘇聯戰機必須具有更強的格鬥能力。

因為蘇聯軍事用途的不同, 最終決定從兩條線發展。

其一, 是可以深入敵人境內爭奪制空權, 進行轟炸的重型戰鬥機, 產物是著名的蘇27。

其二, 則是為機械化攻擊軍團提供局部制空權, 所謂輕型戰鬥機, 產物就是米格29。

客觀來說, 米格29誕生的時候性能還是很不錯的。

相比前一代米格21, 米格29很多性能有著本質性的飛躍。 它具有更強的機動性, 更厲害的雷達, 更強的武器系統, 同樣可以用較低的價格大量製造。

1988年, 米格29第一次訪問西方, 以優秀的機動性震驚全球。 很多人認為, 這種廉價的飛機完全壓倒了F16, 是世界上最為優秀的輕型戰鬥機。

只是, 事實證明這是錯誤的。

米格29自誕生以來, 參加過很多空戰, 竟然無一例外全部失敗。 唯一的戰績, 是在格魯吉亞擊落了一架無人機。

開始西方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後通過研究東德的米格29才恍然大悟。

米格29同F16相比, 使用了很多落後的技術。

米格29最大的問題主要是兩點,

第一, 航程太短。

二戰期間, 各國都有所謂局部制空戰鬥機。 這些戰鬥機航程通常只有兩三百公里, 主要用於單一的防空。

不過, 最近幾十年, 隨著科技的進步, 這種短腿的戰鬥機已經無法立足了。

米格29作戰半徑僅僅500多公里, 也就是說, 它幾乎只能在己方部隊上空作戰,

根本不能攻擊敵人腹地。

在戰鬥機多用途化的現在, 米格29的實戰意義就不大了。

更別說, 它只有2000公斤的掛載能力, 攻擊力很弱。

誰都知道, 最好的防禦是進攻。

一種不能有效進攻的飛機, 留著有什麼作用?

第二, 是雷達、導彈等設備普遍落後。

米格29理論上具有超視距作戰能力, 但因飛機技術落後,高度依賴于地面雷達站指揮中心。

很多人認為,米格29和它的飛行員只是一個空中發射武器的平臺,真正的作戰的其實是地面指揮中心。

事實證明,這也是致命傷。一旦開戰,這些地面目標肯定首先會被攻擊。

以科索沃戰爭為例,失去地面引導和指揮的塞爾維亞的米格29,幾乎無法有效作戰。

飛機強行升空後,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裡,很快就會被擊落,沒有一個戰績。

至於導彈方面的落後,在非洲之角的空戰中也盡顯無遺。米格29裝備的R27導彈,是所謂的超視距導彈。這種導彈面對先進西方導彈,根本不具備勝利的可能。

因為上面的原因,米格29的銷售業績不佳,連中國在90年代也不願意購買,轉而高價購買蘇27。

萬般無奈之下,80年代開始,蘇聯對米格29進行改進,產物就是米格29M。

改進主要是使用更為先進的發動機、雷達、飛控系統,裝備先進的導彈(如R77),增加航程,增載入彈量。

90年代,米格29M性能還算不錯,載彈量增為4500公斤,最大航程延伸至2000公里,可以使用一些先進導彈。

為了和聲名狼藉的米格29區別開,它還有個新的名字:米格33。

只是,米格33誕生之時,正好蘇聯解體。

俄軍維持現有米格29都非常困難,根本沒錢繼續改造。

但米格29實在太爛,必須改造。

俄國方面退而求其次,採用經濟的改造方法:使用較為先進的雷達,對飛機進行部分改造。最終,他們推了米格29SMT,但也只有區區54架的訂單而已。

有意思的是,同樣使用米格29的印度倒是也簽訂了62架訂單,要求改造到米格29SMT的水準。

2000年,俄國經濟開始好轉,對米格29也開始更加關注。

在米格33基礎上,又退出了改進版的所謂米格35。

米格35重量減輕了900公斤,使用了更為先進的的主動相控陣雷達,讓飛機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同時,米格35竟然使用了3D向量噴嘴技術,這又使得性能的大幅度提升。

2007年,米格35正式問世。

只是因米格29的爛名氣,始終沒有人敢於購買米格35。

無奈之下,2013年俄國自己購買了37架。

今年,俄國發表聲名:會繼續採購新的米格35,淘汰所有老舊的米格29。

對此,西方還是有很高的評價。

美國軍事專家認為,似乎是米格29的改良型號,實際上米格35幾乎是一架新飛機,具有數倍于老式米格29的戰鬥力。

遺憾的是,目前為止,除了俄國以外,只有埃及有興趣購買50架。其他使用傳統俄國戰機的國家,也對米格35側目而視。

看來,米格29真的是連毀三代啊。

但因飛機技術落後,高度依賴于地面雷達站指揮中心。

很多人認為,米格29和它的飛行員只是一個空中發射武器的平臺,真正的作戰的其實是地面指揮中心。

事實證明,這也是致命傷。一旦開戰,這些地面目標肯定首先會被攻擊。

以科索沃戰爭為例,失去地面引導和指揮的塞爾維亞的米格29,幾乎無法有效作戰。

飛機強行升空後,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裡,很快就會被擊落,沒有一個戰績。

至於導彈方面的落後,在非洲之角的空戰中也盡顯無遺。米格29裝備的R27導彈,是所謂的超視距導彈。這種導彈面對先進西方導彈,根本不具備勝利的可能。

因為上面的原因,米格29的銷售業績不佳,連中國在90年代也不願意購買,轉而高價購買蘇27。

萬般無奈之下,80年代開始,蘇聯對米格29進行改進,產物就是米格29M。

改進主要是使用更為先進的發動機、雷達、飛控系統,裝備先進的導彈(如R77),增加航程,增載入彈量。

90年代,米格29M性能還算不錯,載彈量增為4500公斤,最大航程延伸至2000公里,可以使用一些先進導彈。

為了和聲名狼藉的米格29區別開,它還有個新的名字:米格33。

只是,米格33誕生之時,正好蘇聯解體。

俄軍維持現有米格29都非常困難,根本沒錢繼續改造。

但米格29實在太爛,必須改造。

俄國方面退而求其次,採用經濟的改造方法:使用較為先進的雷達,對飛機進行部分改造。最終,他們推了米格29SMT,但也只有區區54架的訂單而已。

有意思的是,同樣使用米格29的印度倒是也簽訂了62架訂單,要求改造到米格29SMT的水準。

2000年,俄國經濟開始好轉,對米格29也開始更加關注。

在米格33基礎上,又退出了改進版的所謂米格35。

米格35重量減輕了900公斤,使用了更為先進的的主動相控陣雷達,讓飛機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同時,米格35竟然使用了3D向量噴嘴技術,這又使得性能的大幅度提升。

2007年,米格35正式問世。

只是因米格29的爛名氣,始終沒有人敢於購買米格35。

無奈之下,2013年俄國自己購買了37架。

今年,俄國發表聲名:會繼續採購新的米格35,淘汰所有老舊的米格29。

對此,西方還是有很高的評價。

美國軍事專家認為,似乎是米格29的改良型號,實際上米格35幾乎是一架新飛機,具有數倍于老式米格29的戰鬥力。

遺憾的是,目前為止,除了俄國以外,只有埃及有興趣購買50架。其他使用傳統俄國戰機的國家,也對米格35側目而視。

看來,米格29真的是連毀三代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