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三大片區一體化新陣法 “兵團作戰”順德實踐

“不是並鎮的並鎮”順德實踐

三大片區一體化新陣法 為區鎮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探路

從開放引領的戰略部署, 到精准微創的片區戰術, 蘊含改革基因的順德人, 創新步伐從未停止。

2016年6月17日, 順德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加快北部片區建設的報告》。

2016年7月11日, 順德區舉行幹部大會, 9個鎮街新主官正式亮相。

2016年8月1日, 順德宣佈北部片區管委會完成組建, 在北部率先啟動“不是並鎮的並鎮”的新陣法, 為順德區鎮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探路。

至此, 順德完成從戰略到戰術的系統性佈局。

其中, “不是並鎮的並鎮”改革, 被視為新一輪發展大局的關鍵一役。

“攔路者倒, 觀望者移, 得力者上。 ”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區邦敏用12個字表達了改革決心。

在區邦敏看來, “不是並鎮的並鎮”, 就是針對一個片區組織一場戰役, 針對一個目標群組織一支衝鋒隊, 閃電突擊, 聚焦突破。

由“單打獨鬥”變“兵團作戰”, 集中優勢兵力向同一個城牆口衝鋒。 這既是片區一體化的戰術之變, 更是區鎮發展思維與格局的考驗。

新陣法

鎮街連片, 合力突圍

2月23日,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順德北滘學校項目正式發佈。 順德區計畫投入3.5億元建校, 委託華南師範大學管理, 力爭3~5年內打造成省內一流教育高地。 這是自2016年底廣州大學城衛星城在順德北部片區啟動後, 迎來的首個實質性高端教育專案。

根據《順德北部片區2016-2018年基礎教育建設發展規劃》, 未來三年, 順德北部片區計畫投入超過25億元, 積極推動“7+2+2”建設計畫:三年內新建公辦小學7所、公辦初中2所、民辦國際學校2所共11所, 共增加學位20700個。

統籌片區資源,

集中力量辦大事, 正是順德“不是並鎮的並鎮”體制機制創新要義——不涉及行政區劃調整, 讓相鄰鎮街以片區定位協同發展, 跨越行政藩籬, 由“單打獨鬥”轉變為“兵團作戰”, 參與更大層面的區域融合以及區域競爭。 簡而言之:發展統籌向上, 社會管理向下;片區要做強, 鎮街要做實。

這一探索始於2016年8月1日的順德北部片區建設體制機制創新動員會上, 區邦敏提出做實片區戰略新陣法:探索並鎮以外的區鎮管理新模式, 以加強區一級對北部片區經濟發展、公共配套等資源的統籌, 在北部試行基礎上, 逐步推行到東部片區和西南片區。

這是順應順德片區一體化“棋局”的關鍵一子。

2015年1月, 順德區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開放引領、創新驅動”戰略,

對內統籌“三大片區”, 兼顧東部、北部、西南部協調發展的同時, 按照“成熟一片推出一片”思路, 率先在北部片區實施規劃建設、基礎設施、產業經濟、公共服務“四個一體化”。

2016年6月17日, 順德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加快北部片區建設報告的決議》。

三大片區發展戰略已定, “排兵佈陣”成為新命題。

區邦敏認為, 打破鎮街背靠背的區位關係已經成為共識, 只有創新才能改變局面。 這場“不是並鎮的並鎮”戰役則是採用以片區管委會發展為主, 發展規劃及公共基礎設施以區為主, 社會管理、服務群眾以鎮為主的打法。 “通過這種模式發揮順德優勢, 改善順德不足。 ”

大良中心城區精品綠道工程。 (資料圖片)

作為順德開放引領的先行軍, 北部片區管委會率先成立, 北部三鎮北滘、陳村、樂從形成區域共同體, 此後, 龍江鎮作為北部縱深發展區域納入其中。 管委會下設有辦公室、監察辦、發展規劃局、建設管理局、招商局、會展局、教育局七個大局(部門)。 其中,辦公室、監察辦、招商局、會展局四個部門分別與中德工業服務區管委會對口部門合署辦公,以點帶面統籌片區資源,讓中德工業服務區在更高的平臺上發揮功能區作用。

“不是並鎮的並鎮,就是好鋼用在刀刃上,重兵布在橋頭堡。”順德區區長彭聰恩形象比喻:片區管委會是指揮部負責攻山頭,鎮街是主戰場負責插紅旗,各個部門是糧草官負責送彈藥。

北部先行探路,東部、西南緊隨其後,三大片區相繼成立管委會。

新佈局

以事擇人,用其所長

戰略確定,人是關鍵因素。

2016年是鎮街換屆年,順德10鎮街中9個調整了主官,區直部門負責人也多有調整。

順德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用“三個變化”詮釋順德本次換屆背後的深意:順德發展戰略調整變化、區鎮權責結構變化、鎮街領導班子架構變化。

“這次換屆新鎮街班子總體而言更為年輕,各鎮街都有一名以上的年輕幹部。”順德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換屆,班子結構更優、功能更強,經過換屆,穩定鎮街領導班子,為接下來鎮街發展定下了相對穩定、專業能力較強的班子。

同時,為了結合鎮街發展的不同側重點,區委用“一盤棋”的思想來統籌區政府、鎮街工作,促進各單位形成合理,實行兵團作戰,一方面將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幹部調入區政府,另一方面結合實際情況,安排30名區委幹部充實到鎮街班子,為鎮街班子注入新鮮活力。

北滘鎮鎮長王崇曦此前是杏壇鎮黨委委員、副鎮長。2016年7月從西南片區杏壇,調任北部片區北滘。半年多時間過去,王崇曦認為這種“不是並鎮的並鎮”區鎮管理體制機制非常有效,不僅體現在取得的發展成果,還體現在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轉變:“不再局限於北滘,而是站在片區發展的角度去看問題、解決問題,促進片區發展。”

王崇曦體會到,在新的改革引領下,各鎮街不僅在片區戰略上協同推進,在小問題上也講求合作。如陳村垃圾處理場取消後,陳村的垃圾收運到北滘都寧的垃圾中轉站進行中轉處理。這體現出片區內的鎮街利用各自優勢資源為對方處理一些實際問題。

體制機制創新在不斷磨合,鎮街人事調整也在不斷持續。今年1月23日,容桂召開產業發展振興工作推進會議。會上宣佈了人事調整,容桂街道党工委書記由劉國興擔任,順德區委常委、杏壇鎮黨委書記、順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党工委書記謝順輝駐點分管容桂,參與容桂“三重一大”(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專案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的決策工作,區委還成立了對容桂產業發展振興工作組。

2月13日,陳村鎮加快創新發展工作會議公佈了該鎮最新人事調整:姜遠國任鎮黨委書記、維穩及綜治委主任,容佰輝任鎮黨委委員、副書記;順德區委常委、北滘鎮委書記周旭將分管駐點陳村,參與陳村“三重一大”的決策工作。

至此,順德10個鎮街的主官全部調整到位。

新主官各有所長,可謂以事擇人,用其所長。如新上任的容桂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龍仲英,此前是倫教街道党工委委員、倫教國土城建和水利局局長,“678”文化街改造行動就是他的“代表作”,花小錢實現了村居改貌工程,還活化了倫教三洲傳統文化資源,為探究順德土地“增量”找到新路徑。而土地“增量”正是容桂發展面臨的一大瓶頸。又如原北滘鎮鎮長梁晴爾調任杏壇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人選。區邦敏表示,作為西南片區重鎮的杏壇,目前正在申報國家高新區,還有一些農村問題急需解決,需要有一個熟悉基層、願意下基層、有辦法、有思路的主官,梁晴爾是最合適的。

區委常委駐點片區的做法則是順德區鎮陣法的新舉措。駐點常委的選擇也極具思考。如周旭分管駐點陳村,此前他曾在陳村擔任鎮長一職長達兩年多,而在出任北滘鎮委書記之前任順德區政府秘書長、區委辦公室主任,參與順德發展戰略的制定全程,對順德片區發展戰略更是了然於胸,更善於協調各種關係、處理各種複雜問題。

由此種種,不難看出,順德這一輪“點將”將進一步突出基層的執行力和片區的統籌力。

新使命

片區發力,搶佔先機

綜觀順德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鎮街發展史。順德十鎮街,從一窮二白發展成為響噹噹的專業鎮,各有特色,更湧現出容桂、北滘兩個千億大鎮。

然而,鎮街“野蠻生長”的黃金時期已經一去不返。當前,順德面臨著截然不同競爭局勢。順德內部:在“十三五”期間,順德過千億元的基礎設施將完成,軌道交通將覆蓋過半鎮街,連通廣佛、對接深圳指日可待;以美的、碧桂園兩大千億企業為代表的順企邁向了國際化征程,企業從資源型發展逐步轉向高新技術型發展,人才訴求空前迫切,亟待政府打造一個全球引才留才的城市環境。順德外部:廣佛同城進入新週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升級為國家戰略,在廣佛聯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中,順德如何提升發展優勢,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根竹竿容易彎,三縷紗麻難扯斷。其實,片區統籌,鎮街抱團齊頭並進的效應已經顯現,早在2015年11月,順德北部片區從概念轉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北部片區專案對接大會暨專案奠基及動工儀式上,550多名全球各地客商慕名而來,當天簽約產業項目便達722億元。

在隨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北部片區更是創造了兩個“順德速度”——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建成並成功舉辦了多個大型展覽、廣州地鐵七號線順德西延線正式動工。

2016年11月26日,順德啟建廣州大學城衛星城,聯手14所高校致力在北部片區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區,將廣州地鐵七號線西延順德段變成順德的“人才線”和“創新走廊”,更將北部片區塑造成面向世界的廣佛標杆。

北部片區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得以急速發展,並取得巨大成效,絕非某個鎮街憑一己之力可以做到,正是應驗了片區聚力發展的效能。以北部片區管委會成立為標誌性事件的,順德區鎮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可謂順勢而為。

區鎮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外觀成效,內觀人心。即將參與陳村鎮“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的周旭表示,北部片區一體化通過跨行政建制,以片區為單位來配置、整合資源,讓鎮街之間實現組團發展,打好“組合拳”,參與到更大範圍的區域競爭與合作中,這對於鎮街是新的機遇,也需要新的擔當,承擔新的使命。

然而,縱觀順德區鎮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亮點在北部片區集聚湧現,東部片區及西南片區相比之下“默默無聞”。儘管遵循“三大片區,北部先行”原則,然而,時至今日,北部已經先行一年多了,東部片區以及西南片區是時候思考迎頭趕上了。謝順輝駐點容桂或是東部和西南片區的新起點。

“順德將來要變成什麼樣,關鍵看這兩三年,關鍵看這些人。”開年之後,順德的首個會議便是2017年全區重點工作任務動員會。區邦敏表示,今年是“落實年”,要堅定“開放引領創新驅動”戰略,要把戰略專案化,專案落實具體化、時間化,把每一個專案落實到節點、落實到人。

文/佛山日報記者駱蘇豔、黃才文 圖/佛山日報記者周春

■專家訪談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何豔玲:

以前是做“加減法” 這次做的是“乘法”

何豔玲教授一直專注研究城市與地方治理、政府改革等領域,順德也是她的研究關注點之一。她認為,順德這次推行的區鎮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是順德已有改革的風格延續、思路延續。

在何豔玲看來,順德一直都在改革,只是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改革方式。何豔玲表示,順德的發展歷史上,也曾有過鎮街合併或分離,但與這次區鎮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是並鎮的並鎮”這一做法比,以前做的是“加減法”,這次做的是“乘法”,不在於形式上的並鎮,而是在實質上,面對地方發展的新勢態、區域競爭的新勢態、外部經濟結構的新變化,而進行的系統性的、整體性的一次變革,是一個新的突破。

放眼國內,類似於“不是並鎮的並鎮”的區鎮管理機制體制也有,大多以“協調小組”、“聯合小組”等協調機構存在。雖然模式類似,何豔玲評價順德做得更為實在,涉及實質性的人事變化,在區級層面相對高位地推動,而且還有具體專案落實。

何豔玲提醒,“協調小組”、“聯合小組”這些同等行政級別的臨時機構很多會被架空,儘管順德“不是並鎮的並鎮”這種模式設計更為優化,但也要注意規避這一點,同時在實施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感情的、地方文化的等軟性因素,這涉及順德的改革承受力。

儘管“不是並鎮的並鎮”這種區鎮管理體制機制有所創新,也涉及內部的根本性調整,但何豔玲認為這並非長遠之計。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區鎮結構應該適應發展需求,未來順德在區鎮管理這方面還可以繼續探索。區鎮的職能重新分設也可是一種途徑。鎮街行政級別不變,但根據鎮街在順德發展過程中承擔的功能不一樣,鎮街所有的職能也不一樣。鎮街的行政職能不應該只按照行政級別來劃分,也可以嘗試根據區域的實際發展需求來進行微調,為順德打造一個適應外部發展環境的內部結構。(佛山日報記者駱蘇豔)

編輯:何欣鴻

其中,辦公室、監察辦、招商局、會展局四個部門分別與中德工業服務區管委會對口部門合署辦公,以點帶面統籌片區資源,讓中德工業服務區在更高的平臺上發揮功能區作用。

“不是並鎮的並鎮,就是好鋼用在刀刃上,重兵布在橋頭堡。”順德區區長彭聰恩形象比喻:片區管委會是指揮部負責攻山頭,鎮街是主戰場負責插紅旗,各個部門是糧草官負責送彈藥。

北部先行探路,東部、西南緊隨其後,三大片區相繼成立管委會。

新佈局

以事擇人,用其所長

戰略確定,人是關鍵因素。

2016年是鎮街換屆年,順德10鎮街中9個調整了主官,區直部門負責人也多有調整。

順德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用“三個變化”詮釋順德本次換屆背後的深意:順德發展戰略調整變化、區鎮權責結構變化、鎮街領導班子架構變化。

“這次換屆新鎮街班子總體而言更為年輕,各鎮街都有一名以上的年輕幹部。”順德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換屆,班子結構更優、功能更強,經過換屆,穩定鎮街領導班子,為接下來鎮街發展定下了相對穩定、專業能力較強的班子。

同時,為了結合鎮街發展的不同側重點,區委用“一盤棋”的思想來統籌區政府、鎮街工作,促進各單位形成合理,實行兵團作戰,一方面將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幹部調入區政府,另一方面結合實際情況,安排30名區委幹部充實到鎮街班子,為鎮街班子注入新鮮活力。

北滘鎮鎮長王崇曦此前是杏壇鎮黨委委員、副鎮長。2016年7月從西南片區杏壇,調任北部片區北滘。半年多時間過去,王崇曦認為這種“不是並鎮的並鎮”區鎮管理體制機制非常有效,不僅體現在取得的發展成果,還體現在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轉變:“不再局限於北滘,而是站在片區發展的角度去看問題、解決問題,促進片區發展。”

王崇曦體會到,在新的改革引領下,各鎮街不僅在片區戰略上協同推進,在小問題上也講求合作。如陳村垃圾處理場取消後,陳村的垃圾收運到北滘都寧的垃圾中轉站進行中轉處理。這體現出片區內的鎮街利用各自優勢資源為對方處理一些實際問題。

體制機制創新在不斷磨合,鎮街人事調整也在不斷持續。今年1月23日,容桂召開產業發展振興工作推進會議。會上宣佈了人事調整,容桂街道党工委書記由劉國興擔任,順德區委常委、杏壇鎮黨委書記、順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党工委書記謝順輝駐點分管容桂,參與容桂“三重一大”(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專案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的決策工作,區委還成立了對容桂產業發展振興工作組。

2月13日,陳村鎮加快創新發展工作會議公佈了該鎮最新人事調整:姜遠國任鎮黨委書記、維穩及綜治委主任,容佰輝任鎮黨委委員、副書記;順德區委常委、北滘鎮委書記周旭將分管駐點陳村,參與陳村“三重一大”的決策工作。

至此,順德10個鎮街的主官全部調整到位。

新主官各有所長,可謂以事擇人,用其所長。如新上任的容桂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龍仲英,此前是倫教街道党工委委員、倫教國土城建和水利局局長,“678”文化街改造行動就是他的“代表作”,花小錢實現了村居改貌工程,還活化了倫教三洲傳統文化資源,為探究順德土地“增量”找到新路徑。而土地“增量”正是容桂發展面臨的一大瓶頸。又如原北滘鎮鎮長梁晴爾調任杏壇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人選。區邦敏表示,作為西南片區重鎮的杏壇,目前正在申報國家高新區,還有一些農村問題急需解決,需要有一個熟悉基層、願意下基層、有辦法、有思路的主官,梁晴爾是最合適的。

區委常委駐點片區的做法則是順德區鎮陣法的新舉措。駐點常委的選擇也極具思考。如周旭分管駐點陳村,此前他曾在陳村擔任鎮長一職長達兩年多,而在出任北滘鎮委書記之前任順德區政府秘書長、區委辦公室主任,參與順德發展戰略的制定全程,對順德片區發展戰略更是了然於胸,更善於協調各種關係、處理各種複雜問題。

由此種種,不難看出,順德這一輪“點將”將進一步突出基層的執行力和片區的統籌力。

新使命

片區發力,搶佔先機

綜觀順德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鎮街發展史。順德十鎮街,從一窮二白發展成為響噹噹的專業鎮,各有特色,更湧現出容桂、北滘兩個千億大鎮。

然而,鎮街“野蠻生長”的黃金時期已經一去不返。當前,順德面臨著截然不同競爭局勢。順德內部:在“十三五”期間,順德過千億元的基礎設施將完成,軌道交通將覆蓋過半鎮街,連通廣佛、對接深圳指日可待;以美的、碧桂園兩大千億企業為代表的順企邁向了國際化征程,企業從資源型發展逐步轉向高新技術型發展,人才訴求空前迫切,亟待政府打造一個全球引才留才的城市環境。順德外部:廣佛同城進入新週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升級為國家戰略,在廣佛聯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中,順德如何提升發展優勢,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根竹竿容易彎,三縷紗麻難扯斷。其實,片區統籌,鎮街抱團齊頭並進的效應已經顯現,早在2015年11月,順德北部片區從概念轉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北部片區專案對接大會暨專案奠基及動工儀式上,550多名全球各地客商慕名而來,當天簽約產業項目便達722億元。

在隨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北部片區更是創造了兩個“順德速度”——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建成並成功舉辦了多個大型展覽、廣州地鐵七號線順德西延線正式動工。

2016年11月26日,順德啟建廣州大學城衛星城,聯手14所高校致力在北部片區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區,將廣州地鐵七號線西延順德段變成順德的“人才線”和“創新走廊”,更將北部片區塑造成面向世界的廣佛標杆。

北部片區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得以急速發展,並取得巨大成效,絕非某個鎮街憑一己之力可以做到,正是應驗了片區聚力發展的效能。以北部片區管委會成立為標誌性事件的,順德區鎮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可謂順勢而為。

區鎮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外觀成效,內觀人心。即將參與陳村鎮“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的周旭表示,北部片區一體化通過跨行政建制,以片區為單位來配置、整合資源,讓鎮街之間實現組團發展,打好“組合拳”,參與到更大範圍的區域競爭與合作中,這對於鎮街是新的機遇,也需要新的擔當,承擔新的使命。

然而,縱觀順德區鎮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亮點在北部片區集聚湧現,東部片區及西南片區相比之下“默默無聞”。儘管遵循“三大片區,北部先行”原則,然而,時至今日,北部已經先行一年多了,東部片區以及西南片區是時候思考迎頭趕上了。謝順輝駐點容桂或是東部和西南片區的新起點。

“順德將來要變成什麼樣,關鍵看這兩三年,關鍵看這些人。”開年之後,順德的首個會議便是2017年全區重點工作任務動員會。區邦敏表示,今年是“落實年”,要堅定“開放引領創新驅動”戰略,要把戰略專案化,專案落實具體化、時間化,把每一個專案落實到節點、落實到人。

文/佛山日報記者駱蘇豔、黃才文 圖/佛山日報記者周春

■專家訪談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何豔玲:

以前是做“加減法” 這次做的是“乘法”

何豔玲教授一直專注研究城市與地方治理、政府改革等領域,順德也是她的研究關注點之一。她認為,順德這次推行的區鎮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是順德已有改革的風格延續、思路延續。

在何豔玲看來,順德一直都在改革,只是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改革方式。何豔玲表示,順德的發展歷史上,也曾有過鎮街合併或分離,但與這次區鎮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是並鎮的並鎮”這一做法比,以前做的是“加減法”,這次做的是“乘法”,不在於形式上的並鎮,而是在實質上,面對地方發展的新勢態、區域競爭的新勢態、外部經濟結構的新變化,而進行的系統性的、整體性的一次變革,是一個新的突破。

放眼國內,類似於“不是並鎮的並鎮”的區鎮管理機制體制也有,大多以“協調小組”、“聯合小組”等協調機構存在。雖然模式類似,何豔玲評價順德做得更為實在,涉及實質性的人事變化,在區級層面相對高位地推動,而且還有具體專案落實。

何豔玲提醒,“協調小組”、“聯合小組”這些同等行政級別的臨時機構很多會被架空,儘管順德“不是並鎮的並鎮”這種模式設計更為優化,但也要注意規避這一點,同時在實施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感情的、地方文化的等軟性因素,這涉及順德的改革承受力。

儘管“不是並鎮的並鎮”這種區鎮管理體制機制有所創新,也涉及內部的根本性調整,但何豔玲認為這並非長遠之計。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區鎮結構應該適應發展需求,未來順德在區鎮管理這方面還可以繼續探索。區鎮的職能重新分設也可是一種途徑。鎮街行政級別不變,但根據鎮街在順德發展過程中承擔的功能不一樣,鎮街所有的職能也不一樣。鎮街的行政職能不應該只按照行政級別來劃分,也可以嘗試根據區域的實際發展需求來進行微調,為順德打造一個適應外部發展環境的內部結構。(佛山日報記者駱蘇豔)

編輯:何欣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