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哎呀!小小年紀也得頸椎病?怎麼辦?

頸椎病一般認為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但是近幾年來頸椎病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小。 據調查顯示, 青少年頸椎病約占患病人群的10%-20%。 那麼, 青少年為什麼也會得頸椎病, 如何預防頸椎病呢?

(圖片來自網路)

首先瞭解下什麼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 由於椎間盤、小關節軟骨退行性變, 引起骨質增生和韌帶鈣化, 壓迫和刺激脊神經根、脊髓和椎動脈, 產生相應的臨床症狀。 所以我們如果長期處於異常的力學作用下, 就會出現頸、腰背酸痛, 甚至帶來骨骼、椎間盤的變化, 發展成為頸椎病。

(圖片來自網路)

青少年為什麼也會有頸椎病?

青少年大多長期低頭伏案學習, 低頭使用手機, 長時間使用電腦, 經常半臥位元看書、看電視, 使頸部長期處於前屈位置, 頸部肌肉和韌帶長時間處於異常應力負荷下, 久之造成韌帶鬆弛, 形成生理曲度變直或後凸。

隨著頸椎生理曲度的改變, 頸椎負荷重力線也隨之發生偏移, 這時頸部肌肉的收縮力和椎體及間盤所承受的壓力都會升高, 這樣就會加速頸部肌肉的勞損及頸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 久而久之, 肌力張力下降, 維持頸椎平衡的機制被打破,

造成頸椎穩定的失衡, 最終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圖片來自網路)

如何減少青少年頸椎病的發生?

由於青少年頸椎病與長時間低頭伏案學習和某些不良習慣有關, 所以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 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青少年頸椎病的發生。

1.糾正不良姿勢

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 避免長時間使頸椎處於低頭屈曲姿勢。 低頭學習時應保持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 兩下肢併攏, 兩肩放鬆。 如有可能, 應使膝關節略高出髖部, 並維持雙腳著地的坐姿。 坐姿正確了也應注意不要坐得太久, 應該每半小時左右活動一下頸部, 增加頸部活動度, 這樣可使椎間盤壓力恢復, 避免椎間隙內壓持續升高。

2.多參加課外活動

學習之余應多參加課外活動, 加強體育鍛煉, 如游泳、打羽毛球或籃球等仰頭動作多的體育運動。 這樣有利於緩解頸部肌肉強直, 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擴大頸部活動範圍, 增強關節生理功能和頸部肌肉力量。

3.合理使用枕頭

枕頭是睡眠的必備工具之一,

我們每天睡眠的 6~9 小時, 都是在枕頭上度過的。 人在熟睡後, 頸肩部肌肉完全放鬆, 只靠椎間韌帶和關節囊的彈性來維護椎間結構的正常關係, 如果長期用高度不合適的枕頭, 使頸椎某處屈曲過度, 就會將此處的韌帶、關節囊牽長並損傷, 而造成頸椎失穩, 發生關節錯位, 進而發展成頸椎病。 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頜肩線(下頜角至肩峰的距離)或手掌橫徑, 作為側臥或仰臥的高度, 同時, 枕頭應有適當的彈性或可塑性, 不要過硬, 枕頭內材料以木棉或穀物皮殼較好, 形狀以形成馬鞍形為最佳。

4.保持良好睡姿

人體軀幹部、雙肩及骨盆部橫徑較大, 側臥時, 脊柱因床墊的影響而彎曲, 如果長期偏重於某一側臥位, 脊柱會逐漸側彎, 輕者醒後腰背僵硬不適,需要起床活動方可恢復正常,重者可發展成脊柱病。我們睡眠應以仰臥為主,側臥為輔,左右交替。需要注意的是,俯臥、半俯臥、半仰臥或上、下段身體扭轉等,都屬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

編輯:魯凡英

輕者醒後腰背僵硬不適,需要起床活動方可恢復正常,重者可發展成脊柱病。我們睡眠應以仰臥為主,側臥為輔,左右交替。需要注意的是,俯臥、半俯臥、半仰臥或上、下段身體扭轉等,都屬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

編輯:魯凡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