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凱特·溫斯萊特的新片,講述一對男女的雪山求生故事【好奇心日報】

如何讓男女主角順利相愛, 是擺在電影編劇面前的永恆難題。

在這一點上, 不少好萊塢編劇是“吊橋效應”的忠實信徒。 他們認為,

共同經歷危險情境的人, 往往更容易愛上彼此。

這次, 電影《遠山戀人》(The Mountain Between Us)的編劇讓一架飛機墜毀在了雪山上。

日前, 這部由凱特·溫斯萊特和伊德瑞斯·艾爾巴主演的雪山災難愛情片放出首支預告。 片中, 兩位身份不同, 性格迥異的主角因飛機事故被困雪山。 在等待救援、攜手求生的過程中, 二人也漸漸產生了感情。

由於主幹部分只有兩位元演員出演, 這讓它看起來有點像雪山版《地心引力》。

事實上, 這種“兩位主角在災難中互生好感”的橋段也確實不新鮮了, 本片女主角凱特·溫斯萊特的成名之作《泰坦尼克號》就是最好的例證。

但觀眾依然非常樂意為這類“俗套”的情節買帳。 2012 年, 3D 版《泰坦尼克號》在內地重映, 拿到 9.4 億人民幣的票房。

已經在 1997 年被感動過一次的觀眾, 依然會在午夜場裡為那句 "You jump, I jump" 流下眼淚。

不過, 在導演漢尼·阿布-阿薩德看來, 《遠山戀人》並不是一部純粹的愛情題材電影。 他更願意將影片的重點放在“對生存至關重要的樂觀主義”上。 在採訪中, 他說, “我不願意看到一部史詩般的愛情故事……厄運降臨時, 你可能會死掉, 但如果你擊潰厄運, 就有可能生存下來。 ”

這也是讀者被《遠山戀人》的原著小說所打動的原因。 在該書的 goodreads 頁面書評中, 讀者們將《遠山戀人》稱為一部“基督小說”, 並稱主角在絕境中求生的經歷“讓我想起了我多麼愛和需要我的神”。

小說《遠山戀人》封面

在簡單人物關係中投射複雜議題, 也是導演漢尼·阿布-阿薩德的一貫風格。 2005 年, 他憑藉影片《天堂此時》獲得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等獎項。 2013 年, 他執導的《奧馬》又獲得了第 86 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在這些作品中, 來自巴勒斯坦的導演阿布-阿薩德將目光集中在幾位普通的中東青年身上, 但卻無刻不指涉著“政治、宗教、革命”等宏大命題。

《天堂此時》劇照

另外, 作為一部雪山災難片, 《遠山戀人》的拍攝過程也波折重重。

早在 2012 年 1 月, 21 世紀福斯就將該片提上議程。 當時確定執導的是墨西哥導演Gerardo Naranjo, 但到 2014 年為止, 影片已經前後三次更換編劇, 兩次更換導演, 男主角的人選也從邁克爾·法斯賓德變更為和他合作出演《普羅米修士》的伊德瑞斯·艾爾巴。

2016 年 12 月, 該片在溫哥華開機, 2017年 2 月拍攝完成。 期間輾轉三個拍攝場地, 大多數拍攝都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邊界進行。 在這裡地表溫度極低, 拍攝中, 劇組必須在冰天雪地裡開車 40 分鐘才能到達大本營。 而在拍攝預告片尾墜落冰窟的這場戲時, 凱特·溫斯萊特三次全身浸在冰水之中。

希望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畢竟,觀眾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一部讓人痛快感動流淚的災難愛情片了。

據悉,影片《遠山戀人》將在 2017 年 10 月 30 日北美上映,國內有望引進。

題圖來自:預告片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希望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畢竟,觀眾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一部讓人痛快感動流淚的災難愛情片了。

據悉,影片《遠山戀人》將在 2017 年 10 月 30 日北美上映,國內有望引進。

題圖來自:預告片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