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遭遇“廢柴”孩子,除了崩潰,你還能怎麼做?

一個從幼稚園起就顯示出“廢柴”屬性的孩子, 如何在小學六年裡, 完成“差生”到“榜樣”的逆襲?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 其中艱辛, 令人感慨。 而最終你會發現, 在教育中, 有遠比讓孩子成為優等生更最重要的事。

孩子終於小學畢業了, 在畢業前夕班主任曾經非常誠懇地邀請我寫一篇文章, 希望能夠給新生家長一些啟發。

她在發給我的短信中寫道:“他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孩子, 正因為他的善良、質樸才讓我們老師如此喜歡他。 而從我的角度來看, 也是正因為他的善良, 沒有其他的‘雜念’, 才讓他的學業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 所以我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業是可以等待的, 而孩子善良、為他人著想等本真的問題又是不容等待的。 ”

但是遲至今日我才完成這個命題作文, 這個假期我本人也經歷了搬家, 找學校, 最後接受派位的各種跌宕起伏。 文中雖然有不少看似明智之語,

但是我有時候也會動搖, 不那麼堅定, 所以看似是鼓勵後來人, 更多的是給自己打氣。

希望看到此文的人們能夠互相鼓勵, 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1我的兒子是“三不學生”

這一天是新學期開學的日子, 六年前的這一天是兒子開始小學生生涯的第一天。 那一天, 到處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而我卻在無人處淚流滿面。

兒子入學面試很不理想, 10以內加減法需要掰手指頭, 中文拼音不會, 識字量大概2位數, 尤其是注意力不集中, 經常走神。 帶著對未來的憂慮甚至焦慮, 我也開始了陪讀生涯。

一年級第一學期, 基本上屬於幼小銜接階段, 而對於兒子來說, 整個一、二年級都在過渡當中。

小學剛入學的時候, 兒子作業抄不下來,

拿回來都是甲骨文一樣的天書。 我只好硬著頭皮給其他家長打電話, 聽著人家的小姑娘口齒清晰、倒背如流地把老師佈置的作業一五一十地說出來, 我那個汗顏呀, 提醒自己不能和人家比, 一比就緊張。

一、二年級時候兒子的最大問題是注意力不集中, 我當時曾經總結他為“三不學生”——課不聽, 作業不寫, 考試不答。

或許兒子真的不知道上學是怎麼回事, 反正老師講什麼好像與他無關。 雖然沒有什麼坐不住的情況, 眼睛也看著黑板, 但是腦子裡想的都是自己的事。 聽課效率不高是他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回家之後, 兒子也沒有養成馬上寫作業的習慣, 總是磨磨蹭蹭。 我只好連哄帶勸, 威逼利誘, 到最後甚至需要把他按在書桌前。

好不容易寫了一頁, 忽然發現後面還有兩頁, 小傢伙立馬絕望地坐在地上不起來了, 放聲大哭。 我一看都9點了, 心一橫說:乾脆就寫到這兒吧!小傢伙洗洗睡了, 我則給老師發了短信, 解釋了兒子的情況。

在此要感謝兒子的老師們, 能夠體諒這個孩子的特點。 雖然沒有按時完成作業, 但是我們週末一般會補上, 整個一、二年級我們都保證了孩子9點上床睡覺, 充足的睡眠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

考試不答, 那是因為兒子不知道考試是幹嘛呢, 剛開始讀不懂題, 後來答著答著就開始玩了。 尤其是期末的時候連續兩周, 每天帶著朱筆的“待達標”卷子回家, 我的心情沉甸甸的。

要說不在乎, 那是裝的, 太虛偽了,

但還是不厭其煩地、一道一道地講解訂正。

別人的訂正需要幾分鐘, 我們母子需要一個小時, 幾乎就是重新做一遍。 所以那個時候兒子在卷子邊緣上都寫得滿滿的, 既有我對試卷的分析, 也有對兒子的鼓勵和期望。

2我要培養孩子的是“逆商”

發現兒子比別的孩子發育慢半拍始自幼稚園時期, 把孩子往人堆裡一放,就知道大概情況了;而真正讓我感覺到壓力的則是上學以後,每次的考試分數就是一把尺子,把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

這個時候是最令人煎熬的,以前的快樂教育、素質教育理念非常容易動搖,懷疑自己是否耽誤了孩子。我甚至想要補救,更加嚴格地要求孩子。其實真正的自信不是成績的提高,那是外界的評價,真正的自信是發自內心的,相信自己能行!要做到這一點,別說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很難。

所以兒子的爸爸經常鼓勵我們母子,與其他孩子比起來,我們上學多學了一門功課,那就是:“逆商”,在逆境中還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對,並走出困境。的確如此,當所有的分數都在告訴你不行,你還能每天帶著燦爛的笑容去上學,這本身已經是一種成功了。戰勝自我,樂觀向上,有這樣一種精神,孩子走向社會還會怕風雨,怕挫折嗎?

3數學口算曾是我們母子倆的噩夢

在兒子的三門主要功課中,我花費精力最大的是數學,其次是英語。

每天的口算,曾經是我們母子倆的噩夢。在速度和正確率之間很難兩全,後來我乾脆不計時了,就是擺弄糖果啦、紐扣啦,無非就是十以內的加減嘛。可是兩個月後,他愣是沒掌握,而馬上就要學20以內的加減法了。我幾乎就要崩潰了。

而轉機也來了。突然有一天,學到9+3=?我說兒子你看,9差一個就夠10了,那跟3借一個唄,就剩2了,結果不就是12了嘛。哦,兒子懵懂的眼神忽然開了竅一樣,說:“媽媽我知道了,8+4也等於12,因為需要跟4借2個。”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動地把兒子抱了起來,大聲說:“對啊,就是這樣啊。”

三年級開始學習乘法分配率,無論是(a+b)×c型,還是ac+bc型,兒子都學得稀裡糊塗,尤其是36×99+36這類題,他往往看不到第二個36是1個36,因為那個1比較抽象。

四則運算的法則他也比較混亂,尤其加減法混在一起的時候,出括弧的時候總是出錯。小數和分數混合計算的時候,他喜歡把小數化成分數來做,我糾正很多次也不管用,他總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題。

後來我慢慢總結出規律,兒子每到期中就是低谷。但是轉機也往往就在這個時候,家長需要極大的耐心來等待這一刻。

4轉機是在我徹底絕望時來臨的

兒子英語學得比較早,所以一、二年級的時候以前的底子還能發揮點作用,我也就把力氣都花在數學上了。但是到了三年級開始背單詞以後,噩夢再次降臨。我們首先面對的就是兒子無法獨立閱讀。

只能我讀一句,他跟著讀一句,甚至對話都很難開展。儘管我們親子閱讀開始很早,大概半歲就開始給他講故事,三歲左右開始講一些簡單的英語故事,但是顯然這個孩子是有點閱讀障礙的。

整個三四年級的英語單詞,我們只能抄寫,沒法背下來、默寫下來,甚至26個字母他都很難默完整。感謝兒子的老師給予他最大的寬容,別的同學在聽寫單詞的時候,兒子能夠照著書寫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兒子沒有討厭英語,沒有放棄英語,應該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轉機是在我徹底絕望,甚至打算放棄英語時再次來臨的。

五年級的上學期,有節課是有關cooking的內容,學到了spaghetti這個詞。當我還像往常一樣帶著兒子讀的時候,兒子糾正我的發音,說媽媽你讀錯了,應該是這樣讀。我吃驚地說,孩子,可能你是對的,媽媽從來沒學過這個詞,大概是義大利語,說明你上課認真聽講了。就是這句話,激發了孩子的學習勁頭,居然一個晚上把那段課文讀得滾瓜爛熟。我馬上給老師發短信,報告了這個好消息,老師第二天在課堂上專門提問他,讓他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地朗讀了下來,全班同學都給他鼓掌。這次經歷讓兒子學習英語的熱情空前高漲,從此以後見到陌生的單詞都能拼出來了,而且可以獨立朗讀原版書了,這些進步都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事。

5只有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才不會痛苦不堪

回顧兒子六年的小學生涯,從一二年級的懵懵懂懂,三四年級的壓抑無奈,到五六年級迎頭追趕,雖然與其他孩子依然有差距,但是與自己相比,進步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學習能力也許是天生的,家長千萬不能強求。只有你接受這個現實,才可能有針對性地幫助他;而你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孩子,以及令人絕望的成績,那只能越來越往下滑。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非常煎熬人心的。我經常會徹底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家長。而當你願意接納孩子,更重要的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的時候,轉機也就出現了。

首先,我覺得自己是個好母親,但是我也打過孩子,罵過孩子,每每都深深自責。我曾經在網上宣洩過自己的無奈無助和絕望,等來的反而是各種“板磚”。在這裡,我告誡那些與我有同樣困擾的家長說,要堅信自己是個好母親,這點比什麼都重要。一個人是不可能徹底洗心革面的,而是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6在成績不佳時,也要保護好孩子的自信

我們必須要承認每個孩子的天生稟賦是有很大差異的。這裡我有一個小體會,不一定對,僅供參考,那就是――相對來說接受早期教育比較成功的女孩居多。無論你的孩子是男是女,我們一定不要和其他人去比,只要比,你就會失落。

其次,學習成績固然很重要,尤其是它會影響孩子的自信,但是家長要時刻提醒孩子,成績並不代表一切。這個論調也算是老生常談了,但是真是要徹底相信它,還是很難的。

在成績不佳的情況下,我們也要保護好孩子的自信,這考驗著每一個家長。我想,這也是家庭教育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在養育兒子這個孩子的過程中,我和他爸爸竭盡全力來保護他不受到傷害。在孩子的一生中,只有父母是陪伴他最長的,能夠以最長遠的眼光,來塑造他的人格,並傳遞我們的價值觀。

兒子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的孩子,能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甚至是打掃衛生的阿姨。臨近畢業的時候,班主任劉老師曾經動情地給我講了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一個小故事。

那還是三四年級的時候,兒子和幾個同學在走廊打鬧,打掃衛生的阿姨說,剛拖完的地板就踩上腳印了。其他同學不以為然,而我的兒子則大聲告誡同學:“要尊重阿姨的勞動,我們到操場玩吧。”雖然我從來沒聽孩子回家說過此事,但時隔兩年後聽到這個細節,我依然很感動,為自己的家庭教育感到自豪。

兒子還是一個非常厚道的孩子。與同學交往過程中,雖然也有過一些小衝突,但是每次我們都開導他,同學之間要寬容,真誠地讚美別人,即使遭到嘲笑也不必放在心上。我非常欣慰,兒子遇到不開心的事,能夠信任父母,並從父母這裡得到了安慰和正確的引導。

7獲取知識很容易,培育智慧卻很難

兒子愛讀書,熱愛大自然。這也是家庭的薰陶。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閱讀,喜歡音樂,喜歡看電影,更喜歡遠足。

週末我們不是在圖書館,而是在博物館、美術館,或者在公園和電影院。大自然是一部一輩子也讀不完的書,一年四季的輪回,花草魚蟲的變遷,高大如松柏,孱弱如螻蟻,都是生命,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各種人生哲理與智慧都在大自然當中。當一家三口在草地上打滾、嬉鬧,我們都成為大自然的孩子,孩子與父母也是平等的了。

而書、音樂、電影則是前人讚美大自然的精華。一個愛閱讀的孩子就掌握了最好的學習工具,大部分知識都是通過閱讀獲取的。而音樂是美的薰陶,電影更是各種藝術形式的濃縮,能夠更生動地展現人類智慧的精華。

在互聯網時代,知識越來越多,獲取越來越方便,而智慧卻不易得。而學習將是終其一生的,站在這樣的角度,我們還需要在意起跑線的早晚嗎?未來會出現我們根本無法想像的職業,我們的經驗在這些孩子身上也許用不上了。

家長期望孩子的人生道路其實是風險厭惡型的。估計律師啊、醫生啊,還有大學教授啊,是家長最期望孩子的未來職業。但是又有多少人放棄了醫生的道路,從事了自己真正喜歡的職業?人生豐富的經歷或許會更有樂趣,更有成就感吧。

無論外界如何風雲變幻,我們培養孩子的根本還是要尊重孩子的特質,如果公立教育不適合,換個環境;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還有很多職業可以從事。如果孩子註定要過不同于父母的人生道路,那麼不要強加你的理想給他,做好我們自己,畢竟我們還在中年,人生道路也很長。

最終,我們還是希望孩子一生幸福。

把孩子往人堆裡一放,就知道大概情況了;而真正讓我感覺到壓力的則是上學以後,每次的考試分數就是一把尺子,把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

這個時候是最令人煎熬的,以前的快樂教育、素質教育理念非常容易動搖,懷疑自己是否耽誤了孩子。我甚至想要補救,更加嚴格地要求孩子。其實真正的自信不是成績的提高,那是外界的評價,真正的自信是發自內心的,相信自己能行!要做到這一點,別說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很難。

所以兒子的爸爸經常鼓勵我們母子,與其他孩子比起來,我們上學多學了一門功課,那就是:“逆商”,在逆境中還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對,並走出困境。的確如此,當所有的分數都在告訴你不行,你還能每天帶著燦爛的笑容去上學,這本身已經是一種成功了。戰勝自我,樂觀向上,有這樣一種精神,孩子走向社會還會怕風雨,怕挫折嗎?

3數學口算曾是我們母子倆的噩夢

在兒子的三門主要功課中,我花費精力最大的是數學,其次是英語。

每天的口算,曾經是我們母子倆的噩夢。在速度和正確率之間很難兩全,後來我乾脆不計時了,就是擺弄糖果啦、紐扣啦,無非就是十以內的加減嘛。可是兩個月後,他愣是沒掌握,而馬上就要學20以內的加減法了。我幾乎就要崩潰了。

而轉機也來了。突然有一天,學到9+3=?我說兒子你看,9差一個就夠10了,那跟3借一個唄,就剩2了,結果不就是12了嘛。哦,兒子懵懂的眼神忽然開了竅一樣,說:“媽媽我知道了,8+4也等於12,因為需要跟4借2個。”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動地把兒子抱了起來,大聲說:“對啊,就是這樣啊。”

三年級開始學習乘法分配率,無論是(a+b)×c型,還是ac+bc型,兒子都學得稀裡糊塗,尤其是36×99+36這類題,他往往看不到第二個36是1個36,因為那個1比較抽象。

四則運算的法則他也比較混亂,尤其加減法混在一起的時候,出括弧的時候總是出錯。小數和分數混合計算的時候,他喜歡把小數化成分數來做,我糾正很多次也不管用,他總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題。

後來我慢慢總結出規律,兒子每到期中就是低谷。但是轉機也往往就在這個時候,家長需要極大的耐心來等待這一刻。

4轉機是在我徹底絕望時來臨的

兒子英語學得比較早,所以一、二年級的時候以前的底子還能發揮點作用,我也就把力氣都花在數學上了。但是到了三年級開始背單詞以後,噩夢再次降臨。我們首先面對的就是兒子無法獨立閱讀。

只能我讀一句,他跟著讀一句,甚至對話都很難開展。儘管我們親子閱讀開始很早,大概半歲就開始給他講故事,三歲左右開始講一些簡單的英語故事,但是顯然這個孩子是有點閱讀障礙的。

整個三四年級的英語單詞,我們只能抄寫,沒法背下來、默寫下來,甚至26個字母他都很難默完整。感謝兒子的老師給予他最大的寬容,別的同學在聽寫單詞的時候,兒子能夠照著書寫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兒子沒有討厭英語,沒有放棄英語,應該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轉機是在我徹底絕望,甚至打算放棄英語時再次來臨的。

五年級的上學期,有節課是有關cooking的內容,學到了spaghetti這個詞。當我還像往常一樣帶著兒子讀的時候,兒子糾正我的發音,說媽媽你讀錯了,應該是這樣讀。我吃驚地說,孩子,可能你是對的,媽媽從來沒學過這個詞,大概是義大利語,說明你上課認真聽講了。就是這句話,激發了孩子的學習勁頭,居然一個晚上把那段課文讀得滾瓜爛熟。我馬上給老師發短信,報告了這個好消息,老師第二天在課堂上專門提問他,讓他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地朗讀了下來,全班同學都給他鼓掌。這次經歷讓兒子學習英語的熱情空前高漲,從此以後見到陌生的單詞都能拼出來了,而且可以獨立朗讀原版書了,這些進步都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事。

5只有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才不會痛苦不堪

回顧兒子六年的小學生涯,從一二年級的懵懵懂懂,三四年級的壓抑無奈,到五六年級迎頭追趕,雖然與其他孩子依然有差距,但是與自己相比,進步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學習能力也許是天生的,家長千萬不能強求。只有你接受這個現實,才可能有針對性地幫助他;而你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孩子,以及令人絕望的成績,那只能越來越往下滑。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非常煎熬人心的。我經常會徹底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家長。而當你願意接納孩子,更重要的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的時候,轉機也就出現了。

首先,我覺得自己是個好母親,但是我也打過孩子,罵過孩子,每每都深深自責。我曾經在網上宣洩過自己的無奈無助和絕望,等來的反而是各種“板磚”。在這裡,我告誡那些與我有同樣困擾的家長說,要堅信自己是個好母親,這點比什麼都重要。一個人是不可能徹底洗心革面的,而是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6在成績不佳時,也要保護好孩子的自信

我們必須要承認每個孩子的天生稟賦是有很大差異的。這裡我有一個小體會,不一定對,僅供參考,那就是――相對來說接受早期教育比較成功的女孩居多。無論你的孩子是男是女,我們一定不要和其他人去比,只要比,你就會失落。

其次,學習成績固然很重要,尤其是它會影響孩子的自信,但是家長要時刻提醒孩子,成績並不代表一切。這個論調也算是老生常談了,但是真是要徹底相信它,還是很難的。

在成績不佳的情況下,我們也要保護好孩子的自信,這考驗著每一個家長。我想,這也是家庭教育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在養育兒子這個孩子的過程中,我和他爸爸竭盡全力來保護他不受到傷害。在孩子的一生中,只有父母是陪伴他最長的,能夠以最長遠的眼光,來塑造他的人格,並傳遞我們的價值觀。

兒子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的孩子,能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甚至是打掃衛生的阿姨。臨近畢業的時候,班主任劉老師曾經動情地給我講了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一個小故事。

那還是三四年級的時候,兒子和幾個同學在走廊打鬧,打掃衛生的阿姨說,剛拖完的地板就踩上腳印了。其他同學不以為然,而我的兒子則大聲告誡同學:“要尊重阿姨的勞動,我們到操場玩吧。”雖然我從來沒聽孩子回家說過此事,但時隔兩年後聽到這個細節,我依然很感動,為自己的家庭教育感到自豪。

兒子還是一個非常厚道的孩子。與同學交往過程中,雖然也有過一些小衝突,但是每次我們都開導他,同學之間要寬容,真誠地讚美別人,即使遭到嘲笑也不必放在心上。我非常欣慰,兒子遇到不開心的事,能夠信任父母,並從父母這裡得到了安慰和正確的引導。

7獲取知識很容易,培育智慧卻很難

兒子愛讀書,熱愛大自然。這也是家庭的薰陶。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閱讀,喜歡音樂,喜歡看電影,更喜歡遠足。

週末我們不是在圖書館,而是在博物館、美術館,或者在公園和電影院。大自然是一部一輩子也讀不完的書,一年四季的輪回,花草魚蟲的變遷,高大如松柏,孱弱如螻蟻,都是生命,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各種人生哲理與智慧都在大自然當中。當一家三口在草地上打滾、嬉鬧,我們都成為大自然的孩子,孩子與父母也是平等的了。

而書、音樂、電影則是前人讚美大自然的精華。一個愛閱讀的孩子就掌握了最好的學習工具,大部分知識都是通過閱讀獲取的。而音樂是美的薰陶,電影更是各種藝術形式的濃縮,能夠更生動地展現人類智慧的精華。

在互聯網時代,知識越來越多,獲取越來越方便,而智慧卻不易得。而學習將是終其一生的,站在這樣的角度,我們還需要在意起跑線的早晚嗎?未來會出現我們根本無法想像的職業,我們的經驗在這些孩子身上也許用不上了。

家長期望孩子的人生道路其實是風險厭惡型的。估計律師啊、醫生啊,還有大學教授啊,是家長最期望孩子的未來職業。但是又有多少人放棄了醫生的道路,從事了自己真正喜歡的職業?人生豐富的經歷或許會更有樂趣,更有成就感吧。

無論外界如何風雲變幻,我們培養孩子的根本還是要尊重孩子的特質,如果公立教育不適合,換個環境;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還有很多職業可以從事。如果孩子註定要過不同于父母的人生道路,那麼不要強加你的理想給他,做好我們自己,畢竟我們還在中年,人生道路也很長。

最終,我們還是希望孩子一生幸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