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烏蘇里江畔新“漁”者

——記饒河縣四排鄉四排村第一書記朱大鵬

引子

東北網雙鴨山6月5日訊(記者 董升舉 楊軍 楊昕宇 韓慶權 趙宏偉 楊啟坤)北冥有魚, 其名為鯤;化而為鳥, 其名為鵬。

2015年11月4日, 朱大鵬站在饒河縣四排鄉四排村的烏蘇里江邊, 面對冰封兩岸而江心依舊波濤滾滾的江水, 心潮起伏。

這一天, 是他來這裡任職“第一書記”的第一天。

“鵬”者, 源于水也。 嗅著略帶濕咸的江風, 朱大鵬感到冥冥中似乎有一種力量, 促使他來到這離家千里之外的山水相逢之地, 在這山清水秀的赫哲之鄉, 做一名烏蘇里江畔的新“漁”者, 引領村裡的百余戶村民轉變發展思想,

增收致富奔小康, 實現他的“大鵬”之夢。

……

2017年5月26日, 記者一行駕車沿哈同、建虎高速, 前往饒河, 去相距500多公里的四排鄉四排村, 探訪朱大鵬擔任村第一書記一年多來, 作為烏蘇里江“漁”者生活的新成就, 以及給四排村和赫哲族村民帶來的新變化、新面貌。

熱情, 在寒冷的冬季點燃

饒河縣四排鄉四排村是少數民族赫哲人聚集村, 長期以來, 這裡的二百余戶赫哲人已經習慣了躺在村集體的一萬多畝黑土地上,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小日子雖不富足, 但村民們心安理得, 從來沒有人想過生活可以更好。

朱大鵬駐村之時, 正是冰雪即將封江的農閒時節, 看著一戶戶村民無所事事, 每天湊在一起撲克麻將家長里短,

朱大鵬感到了肩頭的壓力。

朱大鵬告訴記者, 來到村裡後, 經過調研, 他認為四排村兩委的各項工作都開展得很好, 民風淳樸, 但村民的僵化思想制約了小村經濟發展。

如何才能破開堅冰?朱大鵬輾轉反側。 第二天一早, 揣著筆記本, 朱大鵬開始了他的破冰之旅。

“四叔侯佩新家, 農家菜做的好吃, 乾淨。 ”

“二娘付占蓮, 赫哲舞跳得好, 是赫哲文化傳承人。 ”

“勝利黃維玲, 村裡的婦女主任, 能張羅事兒, 文化水準高, 喜歡自編節目, 會多首赫哲歌曲, 嗓子好。 。 ”

“滕軍家, 特別乾淨, 待人熱情。 ”

“尤海濤, 赫哲魚皮畫省級傳承人。 ”

……

一個多月裡, 朱大鵬每天早出晚歸, 走訪了全村所有的村民, 記熟了每個村民的特點。

日出日落, 四排村靜寂的街道上,

朱大鵬形單影隻, 西伯利亞的寒風掠過冰封的烏蘇里江, 遍體生寒。 然而, 朱大鵬的心裡卻湧動起一股熱流, 一個大膽的設想在他的腦海裡漸漸成型——動員村民發展鄉村民族特色遊。

2016年3月19日一大早, 朱大鵬就在村委會沏好了茶水, 擺上了香煙、水果和瓜子。 9點不到, 60多位村民陸續來到了現場, 朱大鵬給村民了講起了發展民俗旅遊的第一課。

一堂課從上午9點講到下午1點多, 朱大鵬越講精神頭越足。 村民們也漸漸地坐正了身子, 漸漸地忘了喝水嗑瓜子, 散漫的眼神也越來越明亮起來。 當天晚飯之後, 村民們又聚在了一起, 但他們沒有習慣性的摔撲克打麻將, 而是繼續白天民俗旅遊的話題。

熱情, 忽然就猛烈地燃燒起來!在沉寂了許久的村民的心中,

其實早就蘊藏著發展經濟的希望能量。

在朱大鵬的努力下, 2016年3月22日四排村旅遊協會成立, 首批會員47家;4月5日, 四戶村民動工修繕房屋, 之後的三天裡, 另外12家也相繼動工;4月18日, 一條十餘斤重的鰱魚被分成四份, 由四名“大師”做成全魚宴, 由村民試吃、品嘗;5月14日四排村第一家家庭旅館開業, 並迎來首批6名遊客入住……

雛樣, 在改變中鍛造成型

“老劉家的菜口感咸, 遊客已經反映了兩次。 ”

“老黃家的太陽能熱水器壞了, 需要到縣裡買件, 爭取在明天上午9點之前修好。 ”

“老宋家被子潮。 ”

“老劉家的餐具太舊, 得換。 ”

……

從3月下旬到8月初的一百多天裡, 在朱大鵬的張羅和忙碌下, 一向寂靜的四排村變得熱火朝天起來。

有人說, 在一張白紙上做畫最容易, 因為可以任意揮灑。 朱大鵬原來以為, 四排村的鄉村民俗特色游就是一張白紙。 但真正要畫出一張百米長卷, 卻遠不是想像中那樣瀟灑、那樣簡單。 村民落後的思想觀念一旦擺在了現代旅遊產業面前, 無論什麼樣的民俗特色遊都註定是曇花一現。

變, 必須改變!朱大鵬與村“兩委”班子成員達成共識, 一起制定出涵蓋小村環境治理、每家每戶庭院建設、民居佈置、民宴製作, 到民族服飾著裝、接待用語、個人衛生等等50多項整改要求。

一家家, 一戶戶, 一天天, 一個多月督導檢查過後, 四排村村民的生活習慣一點點改變了。

“一進村就能看得出來, 在這吃住肯定可以放心。 ”遊客的心聲最能代表成效。

信心,在村民支援中昇華

硬體要“硬”,軟體也不能“軟”。朱大鵬慶倖地意識到,遊客來了,不能只是住一宿,吃一頓,還要有玩的,有樂的,有拿的。

雷厲風行一直是朱大鵬的性格,他又向村民們提出了更高要求。玩,玩什麼?赫哲傳統遊戲;樂,樂什麼?詼諧有趣的表演;拿,拿什麼?赫哲手工藝品和美食。

朱大鵬根據村民的特點,組建了遊戲組,表演隊,手工、美食組,在最短的時間裡,推出了一個個赫哲特色的玩樂項目,這些精彩的玩樂項目喧鬧了四排村火熱的夏天,點亮了赫鄉美麗的夜空,遊客驚喜不斷,大呼過癮,流連忘返……

在這喧鬧之外,朱大鵬經常在深夜裡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窗前仰望頭頂的星空,他仿佛看見妻子正輕拍兒子呢喃地唱著童謠——想家了!四個多月了,他沒回一次家,朱大鵬掏出手機,想要給妻子打個電話,卻不知道,怎樣表達對妻子的愧疚。

風景,在前行中展現美麗

從2016年5月14日至當年年底,四排村鄉村民俗特色遊為四排村帶了30多萬元的旅遊收入,面對這可喜的成績單,朱大鵬自信地笑了:在前方,一定還有更美的風景。

他把目光鎖定在赫哲美食上。“在赫哲人的飲食中,充滿了漁獵文化,如果把這種文化包裝起來,一定會受到遊客的喜歡。”

“好吃!好吃!”“嗯,既招待客人,也外賣。”當首批十多斤炒魚毛帶著燙手的熱度被遊客搶購一空後,村民們又一次沸騰了,“原來咱們的家常菜竟然也能賺外快!”。很快,又有10余戶村民加入了炒魚毛的行列,不只是炒魚毛,魚罐頭、醬豆,都成了遊客的搶手貨。

遊客喜歡就市場。朱大鵬又一次給村民樹立起了遠大的目標。統一加工標準,統一包裝,嚴查品質,朱大鵬連續往返縣市之間,請來了工商、食品監督、品質監督多個部門,請他們幫助四排村把手工產品提檔升級。很快註冊了額涅尼塔斯恨烏魯卓(媽媽的魚毛作坊)系列赫哲美食產品走上了市場並一炮打響,炒魚毛、魚罐頭深受市場歡迎。

2017年4月6日,赫哲美食產業迎來了跨越式發展。在四排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黑龍江赫香食品有限公司 正式成立.項目建成後,將為四排村村民帶來110萬元純收入,並可帶動四排鄉捕魚業和網箱養殖業,使漁民實現增收,可安排就業25人,可帶動6戶貧困戶實現精准脫貧。

一年多來,朱大鵬全身心投入到帶領村民轉觀念、謀振興、助民增收致富上,他用一名共產黨員的赤城,溫暖著村民的心窩窩,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他用辛勤的行動、用事業的激情,點燃了四排赫哲族特色旅遊的新希望,送給村民發展經濟的本領,引領四排村增收致富大步奔小康。

信心,在村民支援中昇華

硬體要“硬”,軟體也不能“軟”。朱大鵬慶倖地意識到,遊客來了,不能只是住一宿,吃一頓,還要有玩的,有樂的,有拿的。

雷厲風行一直是朱大鵬的性格,他又向村民們提出了更高要求。玩,玩什麼?赫哲傳統遊戲;樂,樂什麼?詼諧有趣的表演;拿,拿什麼?赫哲手工藝品和美食。

朱大鵬根據村民的特點,組建了遊戲組,表演隊,手工、美食組,在最短的時間裡,推出了一個個赫哲特色的玩樂項目,這些精彩的玩樂項目喧鬧了四排村火熱的夏天,點亮了赫鄉美麗的夜空,遊客驚喜不斷,大呼過癮,流連忘返……

在這喧鬧之外,朱大鵬經常在深夜裡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窗前仰望頭頂的星空,他仿佛看見妻子正輕拍兒子呢喃地唱著童謠——想家了!四個多月了,他沒回一次家,朱大鵬掏出手機,想要給妻子打個電話,卻不知道,怎樣表達對妻子的愧疚。

風景,在前行中展現美麗

從2016年5月14日至當年年底,四排村鄉村民俗特色遊為四排村帶了30多萬元的旅遊收入,面對這可喜的成績單,朱大鵬自信地笑了:在前方,一定還有更美的風景。

他把目光鎖定在赫哲美食上。“在赫哲人的飲食中,充滿了漁獵文化,如果把這種文化包裝起來,一定會受到遊客的喜歡。”

“好吃!好吃!”“嗯,既招待客人,也外賣。”當首批十多斤炒魚毛帶著燙手的熱度被遊客搶購一空後,村民們又一次沸騰了,“原來咱們的家常菜竟然也能賺外快!”。很快,又有10余戶村民加入了炒魚毛的行列,不只是炒魚毛,魚罐頭、醬豆,都成了遊客的搶手貨。

遊客喜歡就市場。朱大鵬又一次給村民樹立起了遠大的目標。統一加工標準,統一包裝,嚴查品質,朱大鵬連續往返縣市之間,請來了工商、食品監督、品質監督多個部門,請他們幫助四排村把手工產品提檔升級。很快註冊了額涅尼塔斯恨烏魯卓(媽媽的魚毛作坊)系列赫哲美食產品走上了市場並一炮打響,炒魚毛、魚罐頭深受市場歡迎。

2017年4月6日,赫哲美食產業迎來了跨越式發展。在四排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黑龍江赫香食品有限公司 正式成立.項目建成後,將為四排村村民帶來110萬元純收入,並可帶動四排鄉捕魚業和網箱養殖業,使漁民實現增收,可安排就業25人,可帶動6戶貧困戶實現精准脫貧。

一年多來,朱大鵬全身心投入到帶領村民轉觀念、謀振興、助民增收致富上,他用一名共產黨員的赤城,溫暖著村民的心窩窩,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他用辛勤的行動、用事業的激情,點燃了四排赫哲族特色旅遊的新希望,送給村民發展經濟的本領,引領四排村增收致富大步奔小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