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璁博士爵士禦☆禁☆姐

啟蒙現代市民意識, 涵養現代商業文明

5日夜間, 廣州飛往美國的航班上, 王璁帶著她改編的新作品, 參與到廣州財富論壇美國站的路演中,

這是一次向世人展示廣州的機會。 採訪時, 王璁透露, “這會是一次新的嘗試, 用爵士和傳統的粵曲混搭。 ”

王璁, 被稱為“中國首席爵士歌後”, 是國內少有的博士級音樂人, 榮獲“上海音樂學院拔尖人才”稱號, 近年來先後奔赴義大利G hedini音樂學院、美國耶魯大學以及紐約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17年前開了

全國首家純爵士酒吧

2000年, 王璁在廣州淘金路上開了一家酒吧, 取名“B lue note”, 與美國著名的爵士音樂廠牌同名。 這是廣州第一家以純爵士為主題的酒吧, 在當時全國也僅此一家。 2003年後, 上海出現了JZ club, 讓爵士的風潮再次在國內吹起。

相比上海歷史悠久的爵士教育背景, 廣州的爵士起步要晚很多, 2000年之後大學院校裡才有爵士相關的專業出現。

很多時候, 當人們談及這種情況時, 總難以避免“務實”二字。 而在王璁看來, “雖然務實, 但廣東的音樂人可延展的空間要大很多。 ”

回首自己從20 13年開始參與的廣州爵士音樂節到現在, 在王璁看來這是個裂變的過程。 過去演出過程中, 可能外籍音樂家會多一些, 但從近兩年的演出陣容看, 越來越多本土音樂家加入了進來, 今年更有可能以Made in G uangzhou為主題來鼓勵本土音樂人踴躍參與。

有顛覆有爭議

才是成功演出該有的樣子

近年來, 隨著不少在海外求學的藝術家歸來, 帶來了新元素, 讓不少音樂作品呈現出新的面貌。 五月初時, 王璁在廣州舉辦了一場個人音樂會, 而這場以“音樂會+”為概念的演出, 引來了不少人的討論,

從古典到現代, 用爵士混搭粵曲, 把古詩詞改成了歌詞, 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當爵士遇上粵劇, 有人覺得驚喜點贊也有人則選擇觀望, 而在王璁看來, 這是一場成功的演出該有的樣子。

“像頭腦風暴一般引起了社會的討論, 接納不同的聲音才能讓音樂變出更多新花樣來。 ”這位有些大姐大架勢的音樂家絲毫不抗拒外來的聲音, “要用融合的心態看待, 才能接納吸收更多新的元素,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形式, 才能讓音樂產業有所創新。 ”王璁認為, 隨著社會和人的變化, 音樂同樣要不斷地做出調整創新, 才會有人傳承。

采寫:南都記者 鄭雨楠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